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数据源的大凌河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的构建与运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蔡涛 于岚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大凌河大城子水文站以上流域为例,将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和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进行耦合,基于流域数字高程、土地利用及土壤类型分布等遥感数据,构建了基于水文模型的大凌河流域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运用大城子水文站2001~2010... 以大凌河大城子水文站以上流域为例,将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和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进行耦合,基于流域数字高程、土地利用及土壤类型分布等遥感数据,构建了基于水文模型的大凌河流域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运用大城子水文站2001~2010年水文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校验,并基于土壤侵蚀空间模拟结果,设定三种土地利用模式情景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遥感数据源的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适合于大凌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模拟,在率定期和验证期模拟的年含沙量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确定性系数都在0.5以上,可满足泥沙模拟的精度要求;三种土地利用模式情景中旱地面积增加10.0%,土壤侵蚀模数增加12.9%,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10.0%,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分别减少14.63%和6.78%,为流域水沙耦合模拟和水土流失预测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 大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耦合的水库库容曲线重构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金鑫 桑学锋 +3 位作者 常家轩 裴亮 赵天玮 宝康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47,共6页
遥感技术为库容曲线的重构带来了新思路,但仍存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难以直接应用、水库批量面积提取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形成一套系统化、流程化的方法进行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多源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耦合的库容曲线重构方法,并重构... 遥感技术为库容曲线的重构带来了新思路,但仍存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难以直接应用、水库批量面积提取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形成一套系统化、流程化的方法进行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多源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耦合的库容曲线重构方法,并重构了深圳市径心水库的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试验证明,重构后的库容曲线常水位区间的库容曲线偏离率在4.23%~11.5%之间,能够为径心水库的调度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对全国库容曲线无法及时重构的水库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容曲线重构 多源时相影像数据耦合 水库面积提取 遥感 数据拟合 库容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下杭州地铁站点地区耦合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石坚韧 吕庆文 +1 位作者 郭巧云 赵秀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128,共9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开发利用上存在着协调性问题,站点与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协调状态需要重点评估。以杭州地铁1号线一二期34个站点地区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利用节点-场所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开发利用上存在着协调性问题,站点与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协调状态需要重点评估。以杭州地铁1号线一二期34个站点地区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利用节点-场所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站点地区发展状态,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站点地区的节点与场所耦合协调度实测分析。结果表明:1号线站点的节点和场所价值目前都处于“从属”和“平衡”状态,但部分站点地区出现失衡倾向;耦合协调性在空间上表现出以主城区、副城为中心圈层结构并呈现梯度递减特征,位于主副城边缘地区站点还有待提升。研究可以为后续站点地区发展评价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点地区 节点-场所模型 耦合协调性 多源数据 杭州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大数据支持下的共享单车出行与空间品质耦合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林川 喻冰洁 +1 位作者 梁源 赵桂林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背景下,共享单车作为高效、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岛为例,利用共享单车轨迹数据、百度街景等多源大数据,挖掘共享单车出行时空特征,并基于服务设施密度、功能多样性、交...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背景下,共享单车作为高效、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岛为例,利用共享单车轨迹数据、百度街景等多源大数据,挖掘共享单车出行时空特征,并基于服务设施密度、功能多样性、交通可达性、骑行视觉舒适度、骑行设施完整度等原则建立了骑行空间品质评价模型,运用四象限法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解析人本尺度下的“单车出行—空间品质”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厦门岛的共享单车出行形成了“多点一轴”的空间格局,骑行网络以地铁站点为核心向外扩散。“单车出行—空间品质”的四象限分析将各路段划分为高出行—高品质、高出行—低品质、低出行—高品质、低出行—低品质四种类型。GWR模型分析显示,骑行品质要素在不同的路段对单车出行的影响差异显著。基于此,提出构建层级化的站域慢行“微中心”、开展差异化的街道空间重塑的规划响应策略,为城市慢行系统多尺度空间优化提供了“定点”与“定向”的理论支撑与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出行 空间品质 多源数据 四象限分析 GWR模型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矿山建设与推进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昌放 杨真 +4 位作者 武祥 张海红 吴钔钛 陈一鼎 周兴策 《中国煤炭》 2021年第1期83-92,共10页
透明矿山建设可分为矿山外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和矿山内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前者通过建设矿山多源数据协同共享平台消除困扰矿山的“信息孤岛”和“子系统孤岛”现象,实现对矿井生产过程中人设备环境所产生基础多源大数据的透明化管... 透明矿山建设可分为矿山外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和矿山内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前者通过建设矿山多源数据协同共享平台消除困扰矿山的“信息孤岛”和“子系统孤岛”现象,实现对矿井生产过程中人设备环境所产生基础多源大数据的透明化管理;后者通过智能算法对反演模型的优化以及通过构建约束模型耦合基于平台实时获取的巷道、钻探以及回采动态揭露的多源先验数据,提高矿山地质勘探的精准性。透明矿山建设涉及范围广、实施难度大,通过对矿山生产各专业信息的逐步积累和充分挖掘利用,逐步提高矿井安全隐患、水、瓦斯等更大范围和更高维度的透明化建设,为矿山的智能无人开采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矿山 多源数据协同共享 地质异常精准勘探 智能反演算法 多源先验数据耦合模型 隐患透明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模拟研究
6
作者 王万香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1年第2期22-24,共3页
以大凌河流域为例,将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相结合构建水沙耦合模型,并以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数字高程等流域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运用朝阳水文站2006—2015年水文资料率定和验证了模型参数;为进一步探究流域土壤侵... 以大凌河流域为例,将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相结合构建水沙耦合模型,并以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数字高程等流域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运用朝阳水文站2006—2015年水文资料率定和验证了模型参数;为进一步探究流域土壤侵蚀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利用土壤侵蚀空间模拟结果设定3种土地利用情景模式。研究表明:对于流域水土流失的模拟该模型表现出较好适用性,验证期和率定期内模拟的确定性系数均超过0.50,年含沙量相对误差都低于20%,能够达到泥沙模拟的预期精度;3种土地利用情景模式中草地、林地和旱地面积均增大12.0%,土壤侵蚀模数依次减少6.82%、15.37%、13.40%,为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以及合理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耦合模型 水土流失 预测模拟 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