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行性颈椎病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与多模式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庄见雄 莫宜璋 +2 位作者 邓棕元 梁昌详 尹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0-1848,共9页
退行性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脊柱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椎间盘逐渐退变、椎体骨质增生、椎间关节退化等结构性改变不仅直接影响神经结构,进而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也会通过炎症因子的释放,进一步加剧疼痛的发生;此外,神经元兴奋性增加... 退行性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脊柱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椎间盘逐渐退变、椎体骨质增生、椎间关节退化等结构性改变不仅直接影响神经结构,进而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也会通过炎症因子的释放,进一步加剧疼痛的发生;此外,神经元兴奋性增加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目前针对退行性颈椎病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与评估方法主要有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显示出较好的短期疗效。尽管当前多种治疗手段结合应用已取得一定效果,但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个体化和多模式治疗策略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未来应继续探索疼痛机制和创新治疗技术,以优化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颈椎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多模式治疗 个体化治疗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的因素——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主的多模式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槐 曾辉英 +5 位作者 杨玲 刘德忠 姜文浩 李忱瑞 史仲华 周纯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30-932,共3页
目的 评价影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为主的多模式治疗 )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曾采用TACE在内的多模式治疗的 8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选择 15个变量 ,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Co... 目的 评价影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为主的多模式治疗 )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曾采用TACE在内的多模式治疗的 8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选择 15个变量 ,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在肝内侵犯范围、肿瘤直径、组织类型及TACE次数有显著意义 (P <0 0 5 )。Kaplan Meier法计算累积中位生存期为 45个月 ,1~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 0 6 %、6 3 31%、5 1 6 9%、2 3 19%、14 5 9%。单纯TACE组总的生存率 ,长于手术 +TACE组 (P <0 0 5 )。结论 多因素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均包含了肿瘤在肝内侵犯范围和肿瘤直径两项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疗法 多模式治疗 生存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原发性肺癌的治疗进展
3
作者 肖影 陈小波 +3 位作者 童兴和 杨旭东 杨延龙 赵云平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0-466,共7页
近年来,多发性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不断增加,在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MPLC的治疗方式目前仍有争议,但手术被公认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目前研究表明,MPLC的治疗需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多模式治疗。本文综述了MPLC... 近年来,多发性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不断增加,在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MPLC的治疗方式目前仍有争议,但手术被公认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目前研究表明,MPLC的治疗需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多模式治疗。本文综述了MPLC的多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消融、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旨在促进对MPLC治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模式治疗 手术 消融 放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娜 王丽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29-333,共5页
超早期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公认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只有极少数患者能够在"时间窗"内接受溶栓,而且溶栓成功率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1]。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急性 多模式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C晚期前列腺癌中国专家共识——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起始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2022年版) 被引量:12
5
作者 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CPCC) 叶定伟 +1 位作者 黄健 朱耀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2-1259,共18页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男性健康问题。2021年国内外各大指南关于mHSPC初始系统治疗推荐进行了重要更新,新型内分泌治疗(novel hormone therapy,NHT)联合雄激...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男性健康问题。2021年国内外各大指南关于mHSPC初始系统治疗推荐进行了重要更新,新型内分泌治疗(novel hormone therapy,NHT)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成为最重要的系统治疗方案。同时转移性前列腺癌原发灶局部治疗、转移灶定向治疗(metastasis-directed therapy,MDT)、基因检测、新型影像学(next-generation imaging,NGI)等新技术、新理念快速发展,推动mHSPC全程诊疗格局进一步改变。中国与欧美地区前列腺癌在遗传背景、早筛开展、初诊疾病分布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为解答中国mHSPC临床管理相关的热点及争议问题,由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Chinese Prostate Cancer Consortium,CPCC)组织多学科专家筛选关键决策问题,结合最新发表数据,经过多轮投票及讨论,最终形成《CPCC晚期前列腺癌中国专家共识——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起始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2022年版)》,以期为mHSPC真实世界临床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新型内分泌治疗 全程管理 精准诊断 多模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恶病质的药物治疗与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杰敏 贾维慧 +5 位作者 厉丹阳 宋艳梅 孙宁鑫 杨科 李洪利 尹崇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0-424,共5页
恶病质是肺癌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会加重化疗毒副作用、阻碍治疗计划、削弱化疗反应性、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严重危害肺癌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肿瘤恶病质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都极为复杂,使其治疗具有艰巨性与复杂... 恶病质是肺癌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会加重化疗毒副作用、阻碍治疗计划、削弱化疗反应性、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严重危害肺癌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肿瘤恶病质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都极为复杂,使其治疗具有艰巨性与复杂性。控制肺癌患者的恶病质需要采取抗肿瘤治疗、抑制炎症反应、营养支持、体育锻炼、缓解症状等多种手段,发挥多模式治疗的协同作用对抗肿瘤恶病质的多种机制。迄今为止,学科内已就任何单一疗法都不能控制恶病质的发生发展达成了一致共识。有些疗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需要在充分评估肺癌患者个体特征后结合多模式治疗实施。本文重点综述了肿瘤恶病质的药物治疗与营养支持等干预方法在肺癌患者人群中的应用,并对肺癌患者恶病质控制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恶病质 药物治疗 营养支持 多模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肝癌外科疗效的近期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沈锋 吴孟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4-8,共5页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高发的重大恶性疾病,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经过国内外学者既往几十年的努力, HCC的总体疗效已有较大改善,特别是由于早期诊断的研究和肝切除、介入治疗、微创治疗和肝移植...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高发的重大恶性疾病,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经过国内外学者既往几十年的努力, HCC的总体疗效已有较大改善,特别是由于早期诊断的研究和肝切除、介入治疗、微创治疗和肝移植等多模式治疗的建立,使早期HCC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我国肝癌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对此尚缺乏规范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国际上对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最差的ICC尚缺乏深入研究,因此肝癌总体疗效仍远不理想。基于以往国内外研究的宝贵经验,针对上述影响肝癌疗效的关键问题,“十一五”以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肝癌综合治疗规范化和新策略研究”等多项基金课题的资助下,国内多个中心进行了艰苦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提高肝癌外科疗效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以下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总体疗效 外科 肝内胆管细胞癌 诊治 早期诊断 多模式治疗 H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科医师在睡眠医学中的作为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威 陈勇 +1 位作者 熊利泽 李启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298,共5页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睡眠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快节奏生活的到来,罹患睡眠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失眠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其病患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睡眠医...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睡眠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快节奏生活的到来,罹患睡眠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失眠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其病患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睡眠医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我国睡眠医学发展迅速,已经由最初的睡眠实验室发展成为如今拥有5000多家的睡眠诊疗中心,虽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科整合度不高,对于顽固性失眠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等。由于医学学科分类越来越细,麻醉科医师目前多专注于事临床麻醉,虽局限于手术室,但在某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上,麻醉科医师却拥有先天优势,如针对顽固性失眠,麻醉科医师可利用熟练掌握的麻醉技术及麻醉药物帮助患者迅速纠正睡眠债务、斩断恶性循环;此外,由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针灸、麻醉睡眠、康复理疗等多种治疗方案构成的多模式睡眠治疗,为临床上经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失眠患者提供了有效、可靠的选择。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麻醉科医师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更广泛的领域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麻醉科医师 睡眠医学中心 顽固性失眠 多模式睡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