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中药新药片剂成型处方 被引量:58
1
作者 赵晓宏 陈迪华 +2 位作者 斯建勇 潘瑞乐 沈连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9-581,共3页
目的 :探索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数理表达中药新药片剂成型性的可行性。方法 :正交法设计处方 ,湿法制粒压片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数理表达片剂成型性 ,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优选片剂处方。结果 :经以上研究 ,确定该中药新药片剂的成型处方... 目的 :探索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数理表达中药新药片剂成型性的可行性。方法 :正交法设计处方 ,湿法制粒压片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数理表达片剂成型性 ,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优选片剂处方。结果 :经以上研究 ,确定该中药新药片剂的成型处方为A1D2 B1C2 。结论 :运用本文设立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法数理表达片剂成型性 ,为中药新药片剂成型性研究提供客观基础数据 ,是可行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片剂成型性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姜黄色素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2
作者 旷春桃 李湘洲 +2 位作者 张胜 薛海鹏 吴雪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
姜黄色素主要含有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二脱甲氧基姜黄素等抗氧化成分。本研究以得率和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了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姜黄色素的得率、二苯基苦基苯... 姜黄色素主要含有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二脱甲氧基姜黄素等抗氧化成分。本研究以得率和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了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姜黄色素的得率、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的影响。综合评分法得到的姜黄色素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90 %、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8(g∶mL),该工艺条件下姜黄色素得率为4.37%,DPPH.清除率8.58%,.OH清除率2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姜黄色素 提取 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黄芪最佳蜜炙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倩 孙立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优选黄芪的最佳蜜炙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外观性状、指纹图谱特征峰峰面积为评价指标,对主要影响因素蜂蜜和水的比例、闷润时间、炒炙温度和饮片出锅表面温度进行考察,确定黄芪蜜炙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黄芪最佳蜜炙工艺为取... 目的优选黄芪的最佳蜜炙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外观性状、指纹图谱特征峰峰面积为评价指标,对主要影响因素蜂蜜和水的比例、闷润时间、炒炙温度和饮片出锅表面温度进行考察,确定黄芪蜜炙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黄芪最佳蜜炙工艺为取黄芪质量25%的炼蜜,和水以1∶1混合(m∶m)后,加入净黄芪片,拌匀,闷润30min,置锅内,200~240℃炒炙至饮片表面温度为100℃,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结论确定的黄芪蜜炙工艺稳定可行,对于规范炙黄芪的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蜜炙工艺 外观性状 指纹图谱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京霞 陈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396-2399,共4页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大黄中5种活性成份及苦参中两种活性成份为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结果:确立小儿清热栓提取工艺为:A1B3C1D1...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大黄中5种活性成份及苦参中两种活性成份为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结果:确立小儿清热栓提取工艺为:A1B3C1D1,即浸泡24 h后用8倍量的70%乙醇以1.5 mL/min的流速收集渗漉液。结论: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用于小儿清热栓的工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清热栓 大黄 苦参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姜黄色素的提取工艺
5
作者 旷春桃 李湘洲 +2 位作者 张胜 薛海鹏 吴雪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264-264,共1页
以得率和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了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姜黄色素的得率,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的影响。综合评分法得到的姜黄色素... 以得率和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了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姜黄色素的得率,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的影响。综合评分法得到的姜黄色素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90%,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为1∶8,该工艺条件下姜黄色素的得率为4.37%,DPPH.清除率为8.58%,.OH清除率为2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姜黄色素 提取 DPPH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筛选地表水环境优先污染物--以湖北涨渡湖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丁琪琪 龚雄虎 +4 位作者 王兆德 金苗 卢少勇 张路 赵中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107,I0001,共19页
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导致大量化学品排放进入地表水环境,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何从众多的化学品中筛选识别出具有潜在危害的优先污染物是水污染治理和管控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污染物环境暴露水平、持久性... 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导致大量化学品排放进入地表水环境,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何从众多的化学品中筛选识别出具有潜在危害的优先污染物是水污染治理和管控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污染物环境暴露水平、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5个评价参数,构建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定量筛选识别地表水环境优先污染物类别,并应用于涨渡湖水体中优先污染物清单的建立.污染物环境暴露水平基于靶向分析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环境实测浓度和检出频率.目标污染物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毒害性参数分别采用生物降解系数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来表征.此外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评估因子法的基础上计算生态风险熵以定量表征生态风险,人体健康风险则由终生致癌风险指数或危害指数来表征.基于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于涨渡湖水体7类151种特征污染物中筛查出41种优先污染物,主要包括11种多氯联苯、8种有机氯农药、6种多环芳烃、4种邻苯二甲酸酯、4种挥发性有机物和8种金属元素.鉴于不同地表水环境污染状况不同,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建立因地制宜的优先污染物清单,从而有利于形成以保护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为最终目标的优先污染物水质基准,为地表水环境污染物管控及治理提供方法学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污染物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定量筛选 地表水 涨渡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黄芪-当归水提物制备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文娟 肖莹 +7 位作者 买占海 张晓松 周轲 姚万玲 纪鹏 华永丽 袁子文 魏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3,共6页
为优化黄芪-当归(1∶1)水提物的制备工艺,以干浸膏得率和毛蕊异黄酮、阿魏酸及多糖占比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优化黄芪-当归水提物制备工艺。... 为优化黄芪-当归(1∶1)水提物的制备工艺,以干浸膏得率和毛蕊异黄酮、阿魏酸及多糖占比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优化黄芪-当归水提物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最优制备工艺为温度80℃、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15、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平均综合评分值为98.414,干浸膏得率为57.3%,阿魏酸、毛蕊异黄酮、多糖的平均占比分别为0.0579%、0.0286%和63.354%。结果表明,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法优化黄芪当归水提物的制备工艺方法稳定可行,可为中试生产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当归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辣椒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工艺 被引量:21
8
作者 池春欢 汪云友 陈厚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179,共8页
为改善辣椒干燥品质及节能降耗,采用热泵-微波联合干燥辣椒。首先探讨不同热泵温度、微波功率和转换点含水率3个因素对辣椒含水率和色差的影响,以色差和含水率为初步考察指标,选择3因素的适宜范围。在此基础上,选择以上3因素为试验因素... 为改善辣椒干燥品质及节能降耗,采用热泵-微波联合干燥辣椒。首先探讨不同热泵温度、微波功率和转换点含水率3个因素对辣椒含水率和色差的影响,以色差和含水率为初步考察指标,选择3因素的适宜范围。在此基础上,选择以上3因素为试验因素进行响应面法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分别测定干制辣椒的辣椒碱、二氢辣椒碱、辣椒红素、色差、单位能耗和单位耗时,按照各指标的最大值为参照值进行归一化,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通过响应面法对其优化,得到辣椒热泵-微波联合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热泵温度50.38℃、转换点含水率50.39%、微波功率286.14 W,最高综合评分为0.488 604。验证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4%,优化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热泵-微波联合干燥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养阴生肌肠溶胶囊水提醇沉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欣钰 李季文 +3 位作者 豆金彦 刘效栓 乔嘉周 何川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0-28,共9页
优化养阴生肌肠溶胶囊水提醇沉工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龙胆苦苷、芍药苷、甘草苷、盐酸小檗碱、6-姜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进行多... 优化养阴生肌肠溶胶囊水提醇沉工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龙胆苦苷、芍药苷、甘草苷、盐酸小檗碱、6-姜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优化水提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浓缩比、醇沉浓度、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龙胆苦苷、芍药苷、甘草苷、盐酸小檗碱、6-姜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优化醇沉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水提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45min,提取2次,每次90min;优化的醇沉工艺为浓缩比1∶2,醇沉浓度50%,静置30h。本研究优选的水提醇沉工艺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可为养阴生肌肠溶胶囊后续的成型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 熵权 正交试验 水提醇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酒萸肉蒸制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鞠成国 高陆 +3 位作者 姜文月 王雪纯 张强 王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87-2390,共4页
目的:研究酒萸肉蒸制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为考查因素,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 目的:研究酒萸肉蒸制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为考查因素,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酒萸肉的最佳蒸制工艺为每100 kg净山萸肉加黄酒20 kg,拌匀,闷润1 h,蒸制8 h,60℃烘6 h至干燥。结论:该蒸制工艺简单、稳定,可为酒萸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萸肉 蒸制工艺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清胃散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欢欢 张倩 +6 位作者 徐婷婷 王颖卓 王珏 赵林钢 姚毅 张先林 刘史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0-456,共7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经典名方清胃散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煎煮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出膏率及主要成分异阿魏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经典名方清胃散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煎煮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出膏率及主要成分异阿魏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指标相关性权重法(CRITIC)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正交试验计算综合评分,优化清胃散的煎煮工艺。结果确定清胃散的煎煮工艺为:取处方量饮片粗粉共24 g至锅中,加12倍水量,浸泡30 min,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60 min,煎煮两次,浓缩至200 mL,过滤即得。优化煎煮方法后的清胃散出膏率大于39.99%,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0.964,主要成分阿魏酸、异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61%、0.535%、0.060%、0.261%、0.054%。结论特征图谱能较好表现清胃散全方及主要指标成分的信息,经考察后优化的煎煮工艺能更好地反映清胃散的综合煎煮质量,便于医疗机构煎煮操作,为清胃散标准汤剂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其后续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胃散 提取工艺 AHP结合CRITIC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评分法的配网自动化终端差异化巡视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德尚 洪海生 +1 位作者 李绮琳 王少华 《广东电力》 2016年第4期84-88,共5页
以提升配网自动化的实用化程度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评分法的配网自动化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DTU)差异化巡视策略,综合DTU在馈线中的位置、进出线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安装情况、点表确定程度、DTU硬件... 以提升配网自动化的实用化程度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评分法的配网自动化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DTU)差异化巡视策略,综合DTU在馈线中的位置、进出线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安装情况、点表确定程度、DTU硬件状况以及通信情况等多个维度,对设备进行分类,分别设定巡视项目以及周期,并应用于终端管理的全过程。实际应用表明,该策略可提高运维质量,提升配网应急能力,减轻运行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自动化终端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差异化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喀什冬梨果皮三萜提取工艺
13
作者 乔钰婕 艾尔肯·图尔荪 +1 位作者 唐壮壮 阿迪拉·阿布都热西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采用乙醇提取法从喀什冬梨果皮中提取三萜类化合物。以山楂酸含量、科罗索酸含量、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总三萜含量和出膏率6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 采用乙醇提取法从喀什冬梨果皮中提取三萜类化合物。以山楂酸含量、科罗索酸含量、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总三萜含量和出膏率6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51 min、液固比42∶1(mL/g)、乙醇体积分数73%,在此条件下提取的三萜类化合物的综合评分为91.42,与预测值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冬梨 三萜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价复方大黄灌肠液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敏阳 伍小燕 +2 位作者 秦素红 陈朝 黄权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5-1830,共6页
目的:优选复方大黄灌肠液提取工艺。方法:基于大黄灌肠液组方原则,兼顾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枸橼酸主要指标成分含量和水溶性总煎出物,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多指标综合... 目的:优选复方大黄灌肠液提取工艺。方法:基于大黄灌肠液组方原则,兼顾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枸橼酸主要指标成分含量和水溶性总煎出物,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利用正交试验优选复方大黄灌肠液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6倍,浸泡10 min,提取60 min,提取3次。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控,可用于制剂的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大黄灌肠液 层次分析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权重分析与正交设计法优选黄芪女贞方菌质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红丽 刘效栓 +5 位作者 李季文 戚鹏飞 张中华 郭敏 肖正国 罗燕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47-150,共4页
目的优选黄芪女贞方菌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ELSD/DAD检测器测定菌质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特女贞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以黄芪甲苷、特女贞苷含量结合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分别选择提取次数(A)、料液比(B)、提取时间(C)... 目的优选黄芪女贞方菌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ELSD/DAD检测器测定菌质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特女贞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以黄芪甲苷、特女贞苷含量结合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分别选择提取次数(A)、料液比(B)、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以L9(34)进行正交试验,用多指标试验全概率评分法依据实验结果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本次实验建立了黄芪女贞方菌质中黄芪甲苷、特女贞苷(HPLC)含量的测定方法;以黄芪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影响因素(A3>B3>C2);以特女贞苷为评价指标,影响因素(A3>C3>B3),以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A3>C2>B3)。加权评分优化后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C2>B2),即加8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5 h。结论两种目标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可靠,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芪菌正气胶囊的进一步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特女贞苷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龙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6,共6页
尝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评价指标,划分指标层级,计算指标权重;并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分值,最后采用调查问卷法和专家群判断法获得评价数据,以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 尝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评价指标,划分指标层级,计算指标权重;并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分值,最后采用调查问卷法和专家群判断法获得评价数据,以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0
17
作者 蓝泳铄 宋世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目的】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为该病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通过对已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相关资料的分析,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风险因素;然后通过改进现有对高致... 【目的】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为该病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通过对已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相关资料的分析,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风险因素;然后通过改进现有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风险评估方法——层次分析法,利用改进后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因素的权重;最后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计算出风险概率,建立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风险评估模型。【结果】将该模型对2008年春季我国各省份禽流感疫情发生情况的风险预警评估结果与今春实际情况进行对照检验,发现除了贵州省外,其它三个疫情发生省份在该模型的预警结果中都为高风险省份。【结论】该风险评估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推广性,为各地在不同季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风险因素 模糊层次分析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复方川芎丹参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伟 丘泰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3-188,共6页
通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川芎丹参中阿魏酸、川芎嗪和丹参IIA等多指标的含量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出复方川芎丹参中有效成分超临界CO2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复方川芎丹参中有... 通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川芎丹参中阿魏酸、川芎嗪和丹参IIA等多指标的含量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出复方川芎丹参中有效成分超临界CO2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复方川芎丹参中有效成分的适宜工艺条件是,提取压力20 MPa,提取温度55℃,原料粒度为24目,夹带剂用量为0.75 mL/g。在这一条件下,阿魏酸、川芎嗪和丹参酮IIA的提取率分别可达到125.74μg/g(RSD=0.84%)、61.68μg/g(RSD=1.23%)和131.31μg/g(RSD=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阿魏酸 川芎嗪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粕萃取核桃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蓉 李啸 +1 位作者 谈亚丽 黄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74,92,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核桃油萃取工艺,以酸价、过氧化值、氧化稳定性指数(OSI)、萃取率、总生育酚、总酚为综合考察指标,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萃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与有机溶剂萃取法相比,超临界CO_(2)萃取的核桃油相对密度、碘...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核桃油萃取工艺,以酸价、过氧化值、氧化稳定性指数(OSI)、萃取率、总生育酚、总酚为综合考察指标,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萃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与有机溶剂萃取法相比,超临界CO_(2)萃取的核桃油相对密度、碘值、皂化值更高,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酸价和过氧化值更低,色泽更浅。优化确定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油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30 min,此时综合评分最高,为7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核桃油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超临界CO_(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