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1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一家系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刘谨 刘风勋 +2 位作者 袁媛 杨嫚 周炳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3-435,共3页
目的:分析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9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一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的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采用全外显子... 目的:分析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9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一PKHD1基因变异致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的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先证者致病基因,确定可疑变异后对家系成员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对候选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患儿为14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其携带PKHD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4922A>T(p.D1641V)和c.6097A>G(p.R2033G),分别遗传自表型正常的母亲与父亲,均被评估为致病性变异,明确了先证者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HD1基因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遗传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MOD基因变异所致常染色体显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的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张营营 李楠楠 +3 位作者 卢敏 雷雨萌 张开倩 刘纪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30,共7页
常染色体显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tubulointerstitial kidney disease,ADTK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小管间质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尿浓缩功能受损和进行性肾衰竭。该病主要由尿调素(uromodulin,UM... 常染色体显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tubulointerstitial kidney disease,ADTK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小管间质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尿浓缩功能受损和进行性肾衰竭。该病主要由尿调素(uromodulin,UMOD)基因变异引起。本文报告1个ADTKD家系,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鉴定先证者及其他患病亲属均携带UMOD基因错义变异c.761A>C(p.H254P)。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变异致病性分级评估该变异为疑似致病。该变异导致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UMOD蛋白错误折叠和细胞内运输受损。UMOD变异与ADTKD相关,基因检测可为ADTKD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在诊断罕见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UMOD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错义变异 遗传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遗传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左然然 孙素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6-762,共7页
背景目前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DRE)在儿童癫痫中的占比维持在30%左右,且常合并精神发育迟滞,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因此DRE的诊疗仍然是神经病学的重大挑战。目的分析儿童DRE的遗传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进行基因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 背景目前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DRE)在儿童癫痫中的占比维持在30%左右,且常合并精神发育迟滞,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因此DRE的诊疗仍然是神经病学的重大挑战。目的分析儿童DRE的遗传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进行基因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2022年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且完善基因检测的95例DR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基因突变阳性组(44例)和基因突变阴性组(51例)。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用药情况、发热惊厥史、癫痫家族史等)、临床特征(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发育情况)、辅助检查[基因检测、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分析DRE的遗传病因及临床特征。结果95例DRE患儿中,男55例(57.9%)、女40例(42.1%),中位发病年龄为1.00(0.50,4.00)岁,用药数量为3(2,4)种;基因突变阳性组患儿发病年龄小于基因突变阴性组(Z=-5.322,P=0.001);两组患儿性别、发热惊厥史、癫痫家族史、用药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40.0%)的患儿确诊为癫痫综合征,其中76.3%(29/38)在新生儿或婴儿期发病;基因突变阳性组患儿癫痫综合征占比高于基因突变阴性组(χ^(2)=12.065,P=0.001)。临床发作类型多样,最常见的为2种及以上发作类型,占52.6%(50/95),其次为单一局灶性发作,占33.7%(32/95);两组DRE患儿发作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20,P=0.404)。57例患儿完善了发育筛查,其中43例(75.4%)在发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33例(76.7%)表现为全面性发育迟缓;基因突变阳性组患儿发育迟缓占比高于基因突变阴性组(χ^(2)=5.728,P=0.017)。44例患儿检出变异基因,阳性检出率为46.3%,其中以离子通道类变异为主,SCN1A为最常见的单基因突变。90例(94.7%)患儿VEEG检查异常,以局灶性癫痫放电为主;基因突变阳性组患儿高峰失律占比高于基因突变阴性组(χ^(2)=7.425,P=0.006)。25例(26.3%)患儿存在结构性病因,其中基因突变阳性组12例,基因突变阴性组13例;两组DRE患儿结构性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9,P=0.844)。结论遗传因素为儿童DRE的重要病因,提示发病年龄小、发育迟缓与遗传性病因有关,应积极早期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RE并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难治性癫痫 儿童 遗传学 基因检测 癫痫综合征 临床特征 全面性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因疾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晓婧 潘洁雪 +1 位作者 朱依敏 黄荷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是辅助生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阻断单基因或染色体疾病的代际间遗传。其中,多基因疾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P)是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之一。PGT-P在人工智能和遗传检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检测遗传物质,计算...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是辅助生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阻断单基因或染色体疾病的代际间遗传。其中,多基因疾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P)是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之一。PGT-P在人工智能和遗传检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检测遗传物质,计算多基因风险评分,再将其转化为发病概率,可以筛选得到多基因疾病发病概率相对较低的胚胎进行移植,以期降低子代未来患该疾病的可能,具有显著的临床和社会意义。目前,PGT-P在国内外都进行了阶段性的开展并取得了成功的临床实践。与此同时,PGT-P作为一项正在发展的技术仍存在结果不稳定、无法排除环境因素、种族差异影响等技术缺陷;在伦理角度,若不严加规范PGT-P的筛选指征则容易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PGT-P的技术组成和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如何建立完整且适用于我国人群的筛查模型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基因疾病 基因风险评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脊柱畸形的遗传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5
作者 李海艟 姚子明 +7 位作者 郭若兰 张文妍 高荣轩 刘昊楠 郭东 曹隽 郝婵娟 张学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2-319,共8页
目的探究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脊柱畸形的遗传学特点,并分析生长棒技术和后路脊柱融合手术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营养不良性... 目的探究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脊柱畸形的遗传学特点,并分析生长棒技术和后路脊柱融合手术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营养不良性NF1脊柱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analysis,MLPA)以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对NF1脊柱畸形患儿进行基因检测,查找基因突变位点,并对患儿的基因突变类型进行分类。测量并对比患儿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主弯Cobb角、顶椎偏距、冠状面偏移及矢状面偏移等影像学参数变化,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临床诊断为NF1脊柱畸形患儿47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共明确NF1基因突变43例,未明确4例。WES的基因诊断率为76.6%(36/47),WES联合MLPA及WGS的诊断率为91.5%(43/47)。NF1脊柱畸形患儿的突变类型包括:NF1基因无义突变16例,移码突变13例,剪接位点突变9例,缺失/重复突变3例,错义突变2例。首次手术方式包括:生长棒技术30例,后路脊柱融合手术17例;初次手术年龄7.8(4.6,9.9)岁。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患儿主弯Cobb角分别为56.0(43.0,65.0)°、17.0(8.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577,P<0.001);主弯矫正率为(68.6±17.5)%。随访时间为3.6(2.0,6.3)年,随访期间9例(9/47,19.1%)出现并发症。结论NF1脊柱畸形患儿的基因突变类型复杂多样,缺乏明确的基因突变热点。NF1脊柱畸形存在明显的表型异质性,即使相同NF1基因突变位点的患儿,其脊柱畸形的临床表型也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生长棒技术和后路脊柱融合手术安全有效,对于控制儿童期NF1脊柱侧凸畸形的病情进展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脊柱畸形 基因检测 遗传学研究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章元 张友山 +1 位作者 梁彩霞 周正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4-1648,共5页
目的: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行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复发进行分组,并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SNP与... 目的: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行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复发进行分组,并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SNP与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无细胞遗传学复发者41例(无复发组),复发者49例(复发组),随访36个月。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3435T、C1236T的TT+CT基因型的患者,CC基因型的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几率显著升高(P <0. 05)。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3435T的CT+CC基因型的患者,TT基因型的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几率显著下降(P <0. 05)。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1236T、C3435T的CT、CC基因型患者,TT基因型者无复发生存期明显延长(P <0. 05)。相比无复发组,复发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9. 27%vs 71. 43%)、血液毒性(39. 02%vs 61. 22%)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 <0. 05)。伊马替尼剂量(OR=2. 95,95%CI:1. 37-7. 76)与MDR1基因中的C3435T基因型(OR=0. 09,95%CI:0. 05~0. 72)是CML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 <0. 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剂量与MDR1基因中的C3435T、C1236T基因型对CML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MDR1基因中的C3435T基因型对评估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因此可作为一种临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复发 伊马替尼 CYP3A5基因 MDR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香猪CYP2A1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家大 任琼 吴声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09-1215,共7页
【目的】评估从江香猪CYP2A19基因的纯合度及遗传变异,为开发从江香猪药物代谢模型积累基础资料。【方法】应用SNa Pshot检测方法对141份从江香猪样本CYP2A19基因编码区rs323914689、rs81217981、rs333289891、rs343272409位点及3'端... 【目的】评估从江香猪CYP2A19基因的纯合度及遗传变异,为开发从江香猪药物代谢模型积累基础资料。【方法】应用SNa Pshot检测方法对141份从江香猪样本CYP2A19基因编码区rs323914689、rs81217981、rs333289891、rs343272409位点及3'端非翻译区rs338584662和rs321736682位点进行分型分析,并计算从江香猪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Ne)、杂合度(He)、多态位点数及多态位点百分比。【结果】除rs333289891位点表现为单态外,其余5个位点均检测到2种或3种基因型,多态位点百分比为83.33%。χ2检验结果显示,5个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5个多态位点的Ne介于1.0071~1.3129,He介于0.0071~0.2057。【结论】不同品系猪种由于遗传背景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单核苷酸变异,其药物代谢特性也因此存在差异。从江香猪群体纯合度高、遗传稳定性好、变异程度低,是其作为药物代谢动物模型的关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香猪 CYP2A19基因 多态位点 遗传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人类基因多态性分析”引入遗传学实验课 被引量:1
8
作者 隋亚珍 赵昕 +2 位作者 胡英考 张飞雄 李雅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4-57,共4页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遗传学实验也在朝着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除了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外,首都师范大学近几年开设了一些综合性实验项目,让学生运用新的实验技术解决与自身密切相关的遗传学问题。介绍1组利用PCR-RFLP方法进行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遗传学实验也在朝着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除了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外,首都师范大学近几年开设了一些综合性实验项目,让学生运用新的实验技术解决与自身密切相关的遗传学问题。介绍1组利用PCR-RFLP方法进行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分析实验。学生通过提取自身DNA,然后进行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一系列步骤,得出自己某个基因(如N-乙酰转移酶2基因)的基因型,再将整个学年学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这组综合性实验,学生掌握了分子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技术,利用统计学的知识对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实验 基因多态 N-乙酰转移酶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X1B基因杂合缺失致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遗传及临床分析
9
作者 姜燕丽 邵新华 +4 位作者 邬振飞 闫露露 解敏 庄丹燕 李海波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8-634,共7页
目的 探讨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的遗传学特点,并进行遗传及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1例2022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姐姐、父母的外周血DNA,通过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筛选... 目的 探讨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的遗传学特点,并进行遗传及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1例2022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姐姐、父母的外周血DNA,通过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筛选出疑似致病基因变异,针对可疑变异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PCR)验证及致病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先证者及其姐姐均携带STX1B基因第8~9号外显子的缺失及部分第10号外显子的缺失(STX1B exon 8-9 del,exon 10 partial del),变异遗传自母亲。先证者为2岁6个月男童,因发热伴抽搐就诊,抽搐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未治疗,随访过程中再次发作1次,发作表现相似;患儿姐姐表现为癫痫,幼时也有热性惊厥史,先后服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5年,发作得到控制,无智力运动异常;患儿母亲表现为幼时热性惊厥和癫痫,曾口服抗癫痫药3年后未再发作。文献检索发现共有65例STX1B基因相关癫痫患者,涉及变异位点34个,以错义变异多见,癫痫发作类型有临床异质性,不同变异位点预后不同。结论 本研究发现此家系的基因变异为STX1B基因第8~9号外显子及部分第10号外显子的杂合缺失,该变异既往未见报道。随访结果提示此次新发现的变异所致的癫痫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虽出现了热性惊厥的发作,但智力发育正常,无神经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X1B基因 热性惊厥 癫痫 基因变异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东乡族12个稀有血型系统基因多态性初探
10
作者 丁佳栋 王艺媛 张晓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2-556,共5页
目的:对甘肃东乡族人群Rh、MNS、Duffy、Kidd、Kell、Diego、Dombrock、Yt、Colton、Scianna、Lutheran、Lw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了解东乡族人群常见的稀有血型等位基因的特点,为安全输血和血型基因库的建立提供依据... 目的:对甘肃东乡族人群Rh、MNS、Duffy、Kidd、Kell、Diego、Dombrock、Yt、Colton、Scianna、Lutheran、Lw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了解东乡族人群常见的稀有血型等位基因的特点,为安全输血和血型基因库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PCR法,对100位甘肃东乡族人群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基因频率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差异。结果:甘肃东乡族人群的Rh、MNS、Dombrock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类似北方地区;Duffy血型系统存在特殊性,低于南方大部分地区而小于北方地区;Kidd、Kell、Diego血型系统与中国其他地区无异;Lutheran血型系统的Lu^(a)基因频率高于中国所有地区,可能存在遗传变异或与样本的选择与数量有关。Yt、Colton、Scianna、Lw血型基因呈现单态性分布,基因型分别为Yt^(a)Yt^(a)、Co^(a)Co^(a)、Sc1Sc1、Lw^(a)Lw^(a)。结论:Rh、MNS、Duffy、Kidd、Kell、Diego、Dombrock、Lutheran血型系统呈现多态性分布,Yt、Colton、Scianna、Lw血型基因呈现单态性分布,甘肃东乡族血型基因分布存在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族 群体遗传学 基因 稀有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及影像遗传学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前娥 崔佳琪 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29,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RI是一项评估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无创技术,影像遗传学通过将遗传信息与脑影像数据相结合,探索基因与...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RI是一项评估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无创技术,影像遗传学通过将遗传信息与脑影像数据相结合,探索基因与大脑表型之间的关系。本文就多模态MRI及影像遗传学在P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PD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早期诊断、个性化诊疗及预后提供神经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基因表达 影像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角膜相关基因及角膜性状遗传学研究进展
12
作者 程婉玉(综述) 盛迅伦(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8-962,共5页
圆锥角膜是一种多发生于青少年的非炎症性角膜变性疾病,由于进行性角膜基质变薄,一般表现为高度不规则散光,从而导致视力严重受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关于圆锥角膜的遗传学研究逐渐增多。大量研究发现一些圆锥角膜的发... 圆锥角膜是一种多发生于青少年的非炎症性角膜变性疾病,由于进行性角膜基质变薄,一般表现为高度不规则散光,从而导致视力严重受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关于圆锥角膜的遗传学研究逐渐增多。大量研究发现一些圆锥角膜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遗传性,核基因组中众多基因可能与圆锥角膜发生密切相关。早期或亚临床期圆锥角膜一般仅表现为近视、散光及角膜局部轻度前凸,不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因而诊断较为困难。通过对圆锥角膜患者亲代家属角膜形态的观察,发现亲代家属角膜形态异常的概率较正常对照组发生率高。应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检测患者亲代家属角膜性状,通过对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后表面高度等性状的评估,说明角膜性状和遗传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本文将对圆锥角膜患者相关基因及角膜性状的遗传学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基因 遗传学 角膜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在阻断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家系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新突变遗传的应用
13
作者 王凝 郝燕 +7 位作者 陈大蔚 章志国 匡丹 张清 尹奕琪 魏兆莲 周平 曹云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NGS)技术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连锁分析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RPKD)家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个ARPKD家系,女方孕期产检发现胎儿有多囊肾行引产,胎儿基因检测为多囊肾/多...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NGS)技术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连锁分析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RPKD)家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个ARPKD家系,女方孕期产检发现胎儿有多囊肾行引产,胎儿基因检测为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PKHD1)复合杂合突变c.10444C>T(父源)和c.4303del(母源),其中c.4303del突变为首次报道。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NGS在突变位点两侧2M区域内选择335个信息丰富、紧密连锁的SNP位点作为遗传连锁标记,构建夫妇双方携带基因突变的SNP风险单体型。体外受精后行囊胚培养。对活检获得的滋养层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WGA)后,采用Sanger测序直接检测PKHD1基因突变,采用基于NGS的SNP连锁分析鉴别携带突变的染色体,同时进行拷贝数变异(CNV)分析以进行低深度的染色体非整倍性筛查。结果6个活检囊胚中有4个为未携带突变的整倍体,有1个携带杂合突变的嵌合体,1个测序数据波动大,无法判断。选择其中1枚未检测到突变的优质整倍体胚胎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ET),足月分娩一健康婴儿。结论应用基于NGS的SNP连锁分析进行PGT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可有效阻断ARPKD在家系中的垂直传递,同时可避免因妊娠非整倍体胚胎而导致的流产问题。该研究也是首次针对PKHD1基因c.4303del突变的PGT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 SNP连锁分析 二代测序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人类颌面部形态遗传学决定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侯鑫 代杰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735,共8页
面部形态的内在复杂性以及多种影响面部形态的因素使人类面部特征表现出高度的特异性。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低成本、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的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正常范围面部特征的遗传结构,并深入探索影响正常面部形态的遗传位点及... 面部形态的内在复杂性以及多种影响面部形态的因素使人类面部特征表现出高度的特异性。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低成本、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的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正常范围面部特征的遗传结构,并深入探索影响正常面部形态的遗传位点及面部特征的生物学机制。本文聚焦于影响人类正常面部形态的遗传关联,系统综述了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人类颅面部形态遗传研究进展,比较不同人群的面部遗传差异。这将有助于阐明颅面发育异常机制、促进个体面部识别技术发展并提高其安全性,以及在法医学领域根据遗传信息推断犯罪嫌疑人或失踪人员的面部外貌,为面部重建和揭示人类进化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面部形状 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东地区人群血清转铁蛋白遗传多态现象及其法医学应用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大玮 郭景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5,10,F002,共7页
人血清转铁蛋白是存于人血浆中具有遗传多态性的蛋向质、由肝脏合成,血清古量为200~300mg/100ml。转铁蛋白有运输铁及抗感染等功能,分子量为79570道尔顿,一级结构含679个氨基酸残基,等电点5.5,含糖量6%,基因定位于8q^21~q^26。
关键词 血清转铁蛋白 遗传多态现象 法医学应用 初步探讨 广东地区 人群 中国 遗传多态 氨基酸残基 一级结构 基因定位 人血浆 抗感染 道尔顿 分子量 等电点 含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鹮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16
作者 邱国强 俞越 +1 位作者 石坚 何珂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是林业草原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抢救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关键物种之一。从7只奠基者个体到现在的种群破万只,种群遭受严重的瓶颈效应,导致其遗传多样性极为有限。研究综合讨论了在过...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是林业草原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抢救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关键物种之一。从7只奠基者个体到现在的种群破万只,种群遭受严重的瓶颈效应,导致其遗传多样性极为有限。研究综合讨论了在过去40年对朱鹮实施保护以来,在种群多样性、免疫基因多样性、遗传结构分化、配偶选择和基因组等方面的研究,讨论目前存在的种群近交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目前的研究结果在朱鹮物种保护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基因组学 种群多样性 保护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韦叶生 徐群清 +1 位作者 蒙兰青 梁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160-2163,共4页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205例IS及210例对照组E-selectin基因第2外显子G98T、第4外显子A561C(S128R)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S和对照者血清E-selectin水平。结果IS组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selectin基因S128R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IS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SR基因型携带者患IS的风险是SS基因型的2.008倍(OR=2.008,95%CI1.144~3.524),SR基因型携带者的E-selectin血清水平显著高于SS基因型[(58.72±16.23)ng/mlvs(50.35±13.76)ng/ml,P<0.01]。E-selectin基因G98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IS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selectin基因S128R多态性与IS的发病具有相关性,R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IS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SR基因型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E-selectin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IS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脑缺血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Y-STR基因座在广西苗族、瑶族、侗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焦伟 刘斐 +5 位作者 黎海澜 伍焕秀 蓝娇 肖瑞平 秦岭 江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调查16个Y-STR基因座在广西苗族、瑶族、侗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考察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mpF詛STR誖YfilerTMPCR扩增试剂盒对广西地区253名健康志愿者(67名苗族、99名瑶族和87名侗族)进行Y-STR基因座分型检测,统计16个Y-ST... 目的调查16个Y-STR基因座在广西苗族、瑶族、侗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考察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mpF詛STR誖YfilerTMPCR扩增试剂盒对广西地区253名健康志愿者(67名苗族、99名瑶族和87名侗族)进行Y-STR基因座分型检测,统计16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和群体遗传学参数,并对3个民族之间的分布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在3个民族中DYS385基因座检到的等位基因数最多,而DYS437基因座检到的等位基因数最少。苗族人群中基因多样性(GD)在0.2619(DYS438)~0.9417(DYS385),瑶族人群中GD在0.317 0(DYS391)~0.955 9(DYS385),侗族人群中GD在0.305 3(DYS391)~0.943 3(DYS385)。DYS391和DYS438基因座在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16个常见Y-STR基因座在广西地区3个主要民族中具有法医学应用价值,可用于检案和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Y—STR 苗族 瑶族 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人群16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利红 田曾元 +3 位作者 刘亚举 刘海 李效阳 张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6-67,共2页
采集208名河南汉族无关男性个体的血样,用Chelex一100法提取。采用Yfiler试剂盒(美国AB公司)对16个Y—STR基因座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在3130XL型遗传分析仪(美国AB公司)上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MapperIDv3.2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等... 采集208名河南汉族无关男性个体的血样,用Chelex一100法提取。采用Yfiler试剂盒(美国AB公司)对16个Y—STR基因座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在3130XL型遗传分析仪(美国AB公司)上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MapperIDv3.2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等位基因频率用直接计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Y—STR 汉族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汉族人群15个X-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腾 徐婧 +4 位作者 杨亚军 孙宽 薛付忠 金力 李士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02-205,208,共5页
目的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群15个X-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建立法医学应用数据库。方法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多重PCR引物,用4色荧光(FAM、VIC、NED、TET)进行标记,建立多重PCR体系,对山东地区无关汉族人群481例个体(女性295例,... 目的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群15个X-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建立法医学应用数据库。方法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多重PCR引物,用4色荧光(FAM、VIC、NED、TET)进行标记,建立多重PCR体系,对山东地区无关汉族人群481例个体(女性295例,男性186例)的15个X染色体上筛选的STR基因座(DXS10011、DXS101、GATA165B12、DXS6795、DXS6800、DXS6801、DXS6803、DXS7132、DXS7133、DXS7423、DXS7424、DXS8377、DXS8378、DXS9898和HPRTB)进行检测。结果所检测的15个X-STR基因座中,GATA165B12、DXS6800、DXS6803、DXS7133与DXS7423在中国山东汉族人群中具有中度多态性,其余10个基因座都具有高度多态性(PIC>0.5,H>0.5)。群体中男性样本之间没有检测到共享单倍型。结论构建的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为建立中国山东汉族人群X-STR基因座群体遗传学数据库及其法医学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X—STR 山东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