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2 位作者 闫淑君 严丽榕 吴继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用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结果表明 ,长苞铁杉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度分布均符合Weibull分布 。
关键词 长苞铁杉 群落 多度分布模型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 乔木层 灌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种多度格局研究概况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巧 涂璟 +2 位作者 熊忠平 卢志兴 刘春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介绍了群落水平多度格局与物种水平多度格局,概述了国内群落多度格局应用研究状况。其中节肢动物群落多度格局研究最为丰富,许多学者利用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度格局对栖境质量进行评价。国内由于多度分布模型的拟合比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复... 介绍了群落水平多度格局与物种水平多度格局,概述了国内群落多度格局应用研究状况。其中节肢动物群落多度格局研究最为丰富,许多学者利用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度格局对栖境质量进行评价。国内由于多度分布模型的拟合比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复杂且困难得多,远没有群落多样性研究广泛;国内的物种多度分布研究往往集中在用现有的模型去拟合目标群落的多度分布,缺乏在物种多度分布的研究尺度和抽样方法方面,以及多度分布机制和新模型探索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这些内容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多度格局 物种多度格局 物种多度分布模型 栖境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油松—辽东栎林多度-面积关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卢辰宇 郭东罡 +5 位作者 张婕 上官铁梁 刘卫华 侯博 王治明 李润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7期13456-13459,共4页
通过4 hm2样地调查的数据资料,采用随机分布多度模型和聚集分布多度模型,在对山西灵空山海拔1 500~1 800 m的油松—辽东栎林物种多度及其水平空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估计优度评价了2个模型预测分布多度的适宜性。结果表明:①在不同... 通过4 hm2样地调查的数据资料,采用随机分布多度模型和聚集分布多度模型,在对山西灵空山海拔1 500~1 800 m的油松—辽东栎林物种多度及其水平空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估计优度评价了2个模型预测分布多度的适宜性。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像元的30种木本植物中有20种的多度依次增加且所占的水平空间也依次扩展,有10种不表现为上述关系。②随着像元面积的扩大,遇到多度序列中面积小于上一个种时,多度—面积曲线呈现较大波动;剔除波动节点的物种时,多度—面积曲线的波动趋于平缓。对于同一个物种来说,像元面积越大,其物种所占面积也越大。③估计优度评价结果显示聚集分布多度模型用于预测多度—面积关系优于随机分布多度模型。④无论是随机分布多度模型还是聚集分布多度模型均依赖于m的取值,即物种在固定像元下所占像元数。对于分散程度较高的物种,采用2种模型进行预测时结果较精确,反之预测结果误差越大;在样地总面积一定时,像元面积越小,预测结果越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元大小 随机分布多度模型 聚集分布多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成土母质的地形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学雷 陈杰 +2 位作者 张甘霖 檀满枝 Juan José Ibáez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0-175,共6页
多样性指数、多度分布模型等统计手段长时间以来在生态学领域被用于分析不同生态体的发生规律。本研究中将类似手段用于地形多样性 (作为地多样性的研究案例 )分析中 ,讨论基于海南岛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 (SOTER) ,通过对不同成土... 多样性指数、多度分布模型等统计手段长时间以来在生态学领域被用于分析不同生态体的发生规律。本研究中将类似手段用于地形多样性 (作为地多样性的研究案例 )分析中 ,讨论基于海南岛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 (SOTER) ,通过对不同成土母质上地形类别的丰富度指数 (S)、多样性指数 (Shannon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 (PielouE)的计算 ,不同成土母质上地形类别多度分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成土母质 地形多样性 丰富指数 多样性指数 均匀指数 多度分布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自然经营对黔中地区马尾松灌草群落多样性及物种共存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臧丽鹏 张广奇 +2 位作者 何跃军 刘庆福 陈丹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3期21-28,共8页
马尾松是我国低山丘陵地区造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自然经营是人工林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经营的关键技术。为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共存的影响,研究选取中龄林间伐和近熟林择伐的近自然... 马尾松是我国低山丘陵地区造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自然经营是人工林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经营的关键技术。为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共存的影响,研究选取中龄林间伐和近熟林择伐的近自然经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多样性对比及模型拟合等方法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灌木、草本群落多样性格局及潜在生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8年后,灌木、草本群落α物种多样性变化显著。灌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经营前差异明显,物种共存机制由生态位向中性过程逐渐转化;近自然经营对草本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共存机制无显著影响,地域差异对物种组成及物种共存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共存 多度分布模型 近自然林经营 马尾松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