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综合管理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康 刘梦洋 +5 位作者 卢维杰 杨建宁 胡玉洁 邓耀庭 李建锋 谢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8-1240,共3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是一种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的特殊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久坐和...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是一种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的特殊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久坐和心脏代谢疾病等病前状态的增加,HFp EF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上升^([1])。一项对52家医院4582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出院后2年内生存情况的分析发现,HFp EF患者2年病死率为23.2%,除心血管原因死亡外,非心血管死亡原因所占比例也明显升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运动疗法 药物疗法 多学科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管理及分析
2
作者 安杨 王晨童 +2 位作者 邱小原 周皎琳 林国乐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5-671,共7页
背景和目的:目前,新辅助免疫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治疗效果,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临床管理尚缺乏充分证据。本研究拟探讨直肠癌新辅助... 背景和目的:目前,新辅助免疫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治疗效果,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临床管理尚缺乏充分证据。本研究拟探讨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中irAEs的发生特征、临床管理策略及转归,为优化irAEs监测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4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并出现irAEs的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irAEs类型、分级、发生时间、治疗措施及转归。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6个月的定期随访。本研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审批通过(伦理批件号:I-24PJ0024)。采用描述性统计总结irAEs的发生规律与治疗应对措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患者,累计发生41例次irAEs,其中78%(32/41)为1~2级轻度不良反应,22%(9/41)为3~4级严重不良反应,5例(16.7%)因严重不良反应永久停药。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最为常见(36.6%,15/41),以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到减退的动态演变为主,75%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另有1例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经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治疗后缓解。肝脏毒性(19.5%,8/41)中62.5%为3级损伤,37.5%需GC干预,2例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复发。3例发生重症肌炎并伴发无症状心肌损伤,表现为肌酸激酶显著升高和心肌生物标志物同步变化,均需大剂量GC冲击联合免疫球蛋白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恢复周期2~4个月。9例发生皮肤反应,以局部治疗为主。2例发生胃肠道反应,其中1例为3级腹泻接受GC治疗。总体GC使用率为31.7%(13/41),76.9%用于3级以上irAEs管理。结论:LARC新辅助免疫治疗ir AEs以轻中度为主,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可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3~4级严重不良反应,需多学科综合管理。GC使用集中于3级以上ir AEs,其中重症肌炎及心脏受累虽罕见但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少数患者辅助化疗阶段出现ir AEs复发,提示早期识别、分级治疗和全治疗周期管理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免疫治疗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 多学科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防管理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梦佳 谢珺 +3 位作者 吴丹 李军丽 王元姣 史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433-4435,共3页
从病人自我管理、护理管理、中医干预管理、药物治疗管理、多学科交叉综合管理等方面综述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防管理策略研究进展,以期降低脑卒中复发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预防 护理管理 中医干预 药物治疗管理 多学科交叉综合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与代谢:危险因素、治疗靶点和未来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悦 徐阳 +2 位作者 薛婧 许杰 王伊龙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2-1399,共8页
明确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代谢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系统的管控至关重要。目前残余代谢危险因素与CSVD的相关性尚存争议,而靶向危险因素治疗CSVD的临床效果尚缺乏循证依据。本文综合分析炎症、肠道菌群紊... 明确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代谢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系统的管控至关重要。目前残余代谢危险因素与CSVD的相关性尚存争议,而靶向危险因素治疗CSVD的临床效果尚缺乏循证依据。本文综合分析炎症、肠道菌群紊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残余代谢危险因素与CSV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靶向代谢危险因素的潜在治疗方案,强调代谢组学在CSVD新型代谢生物标志物发现和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CSVD的早期诊断、机制探索、危险因素管控和多学科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代谢危险因素 治疗靶点 生物标志物 多学科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脑血管病:概念、方法、挑战和未来方向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杰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6期617-627,共11页
代谢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代谢性心血管病已有明确的概念和综合管理体系,而在我国发病率高、异质性强的脑血管病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定义和概念。本文综述脑血管病的代谢危险因素,提出代谢性脑血... 代谢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代谢性心血管病已有明确的概念和综合管理体系,而在我国发病率高、异质性强的脑血管病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定义和概念。本文综述脑血管病的代谢危险因素,提出代谢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和分类,阐述基于多组学技术的多学科、多器官水平的研究方法,介绍近年来涌现的具有心血管获益的代谢药物的特点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为代谢性脑血管病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代谢风险 生物标志物 多学科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多系统对话”与“多学科共管”
6
作者 许杰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代谢性脑血管病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指由传统代谢危险因素和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引起的脑血管损害,通过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可有效改善其预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代谢途径并非独立存在,脑、心脏、肝脏、肾脏和肠道等多个器官的各种代谢途径... 代谢性脑血管病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指由传统代谢危险因素和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引起的脑血管损害,通过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可有效改善其预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代谢途径并非独立存在,脑、心脏、肝脏、肾脏和肠道等多个器官的各种代谢途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交织成网,构成了人体的代谢网络,而代谢网络的异常导致了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同时,代谢危险因素的存在可同时造成多个靶器官损害,且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可通过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相互影响。因此,代谢性脑血管病未来在机制探究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将逐渐倾向于多器官水平,并向多学科管理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代谢风险 多学科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