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Ag/ZnO多孔纳米结构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邵克让 李建娇 +2 位作者 安兴才 雷自强 苏碧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3-1528,共6页
借助棉花纤维模板,采用两步法制备了Ag+/Ag/ZnO多孔纳米结构纤维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银修饰量... 借助棉花纤维模板,采用两步法制备了Ag+/Ag/ZnO多孔纳米结构纤维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银修饰量(摩尔分数,0~1.50%)对ZnO纳米结构纤维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模板辅助的两步法制备了Ag+-Ag共修饰的ZnO多孔纳米结构纤维材料Ag+/Ag/ZnO,Ag+和Ag通过改变ZnO的晶胞结构、光吸收特性及形貌等影响其光催化性能;在可见光条件下,Ag+/Ag/ZnO的催化性能优于纯ZnO,且与修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Ag ZNO 多孔纳米结构纤维材料 模板辅助两步法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TiO_2异质多孔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春燕 曾宪光 +1 位作者 王学超 李映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5,94,共6页
以Cu(OH)_2纳米棒阵列为前驱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外向包覆合成法,利用Cu(OH)_2自身热分解产生的微量水分子与负载在其表面的钛酸四丁酯缓慢反应,制备了CuO/TiO_2异质多孔纳米结构,并研究了产物对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 以Cu(OH)_2纳米棒阵列为前驱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外向包覆合成法,利用Cu(OH)_2自身热分解产生的微量水分子与负载在其表面的钛酸四丁酯缓慢反应,制备了CuO/TiO_2异质多孔纳米结构,并研究了产物对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产物薄膜为直径2~4μm的微孔组成的多孔纳米结构,微孔的孔壁由直径500nm左右的纳米棒组装而成。产物CuO/TiO_2异质多孔纳米结构比纯TiO_2纳米结构对RhB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方面,CuO/TiO_2异质多孔纳米结构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产物CuO/TiO_2为异质复合纳米结构,异质结的存在能有效地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产物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TiO2 多孔纳米结构 异质结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氧化物多孔纳米结构的溶剂热制备及热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董伟霞 包启富 +2 位作者 顾幸勇 李洲 陈馨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采用钛酸四正丁酯和无水氯化钙用溶剂热法制备钙钛氧化物多孔纳米结构,考察水热温度对钙钛氧化物多孔结构粉体的影响,通过压片烧成,考察不同烧成温度对钙钛氧化物多孔纳米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采用钛酸四正丁酯和无水氯化钙用溶剂热法制备钙钛氧化物多孔纳米结构,考察水热温度对钙钛氧化物多孔结构粉体的影响,通过压片烧成,考察不同烧成温度对钙钛氧化物多孔纳米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差热-热重分析(TG-DTA)等测试对样品的晶相、显微结构和热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测试烧成后样品的吸水率和显气孔率等探究对其多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180℃制备的CaTi_2O_4(OH)_2样品呈现疏松多孔结构。压制成型后在600~1100℃煅烧下,CaTi_2O_4(OH)_2样品材料呈现多孔性,其显气孔率为4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钙钛氧化物 多孔纳米结构 显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SiO_2薄膜的结构控制与强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广明 陈炎 +1 位作者 沈军 周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6-840,共5页
报道了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结合碱 /酸两步催化和氨与水蒸气混合气体热处理技术 ,成功地制备了高孔隙率、耐磨和附着力好的纳米多孔SiO2 薄膜 .使用透射电镜 (TEM )、扫描电镜 (SEM)、原子力显微镜、椭偏仪等方法测量和分析了薄膜的特... 报道了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结合碱 /酸两步催化和氨与水蒸气混合气体热处理技术 ,成功地制备了高孔隙率、耐磨和附着力好的纳米多孔SiO2 薄膜 .使用透射电镜 (TEM )、扫描电镜 (SEM)、原子力显微镜、椭偏仪等方法测量和分析了薄膜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实现了SiO2 纳米结构的人工控制 ,形成的薄膜折射率在 1.18~1.4 1之间连续可调 ;采用碱 /酸两步催化法明显提高了薄膜的力学性能 ,混合气体中的热处理进一步改善了薄膜的力学性能 ;薄膜增强归因于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技术 SI02 薄膜 纳米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结构镍基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法制备及其电容特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孔德帅 王建明 +2 位作者 皮欧阳 邵海波 张鉴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4-768,共5页
通过对电沉积法得到的Ni-Cu合金镀层进行电化学去合金化处理,制备了纳米多孔结构金属镍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多孔金属镍膜在1mo·lL-1KOH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获得了纳米多孔结构的镍基复合膜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 通过对电沉积法得到的Ni-Cu合金镀层进行电化学去合金化处理,制备了纳米多孔结构金属镍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多孔金属镍膜在1mo·lL-1KOH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获得了纳米多孔结构的镍基复合膜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对所制备的膜电极的物理性质及赝电容特性进行了表征.SEM、XRD和XPS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多孔结构镍基复合57膜8F由·gN-i1、的N初i(O始H比)2和电N容iO;在OH1组00成0次.电充化放学电实循验环结后果,它显的示比,该电复容合值膜为在54240F·A·gg-1-,1的电充容保放持电率电为流密94度%下.纳,给米出多孔了结构有利于KOH电解液的渗透,从而促进反应物种在电极内部的传输;纳米多孔的金属镍基体可以提高Ni(OH)2膜的电子导电性;纳米大小的Ni(OH)2颗粒能够缩短质子的固相扩散路径.上述因素是所制备的纳米多孔结构镍基复合膜电极具有优异赝电容特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器 纳米多孔结构 氢氧化镍 去合金化 比电容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WO_3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梅宇栋 蔡佳佳 +1 位作者 李松 秦高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研究了阶跃加压阳极氧化法在金属钨基底上制备具有多层纳米孔结构形貌的WO3薄膜的工艺,主要研究了阳极氧化条件对生成纳米孔结构的影响及热处理制度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V电压和20℃反应温度条件下,在含质量分数为0.05... 研究了阶跃加压阳极氧化法在金属钨基底上制备具有多层纳米孔结构形貌的WO3薄膜的工艺,主要研究了阳极氧化条件对生成纳米孔结构的影响及热处理制度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V电压和20℃反应温度条件下,在含质量分数为0.05%NH4F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20 min得到的样品表面,具有形貌规则的自组装纳米多层网孔结构,且排列紧密.此外,将阳极氧化制得的样品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450℃并保温3 h,可使生成的无定形氧化钨薄膜在保持多孔结构形貌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 阳极氧化 NH4F 纳米多孔结构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结构对纳米多孔金属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特性的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蔡荣辉 宋瑞瑞 张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7-226,共10页
在单级纳米多孔金属韧带上构建次级介孔,获得具有高密度"热点"的分级纳米多孔结构材料。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得到分级纳米多孔结构局域电磁场强度及分布,借助拉曼光谱技术对脱合金所得分级纳米多孔金属的SERS特性进行检测... 在单级纳米多孔金属韧带上构建次级介孔,获得具有高密度"热点"的分级纳米多孔结构材料。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得到分级纳米多孔结构局域电磁场强度及分布,借助拉曼光谱技术对脱合金所得分级纳米多孔金属的SERS特性进行检测。由实验和模拟结果可见,分级纳米多孔金属结构局域电磁场强度及"热点"密度均高于单级纳米多孔金属结构,表现出更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特性,分级纳米多孔金和分级纳米多孔铜对结晶紫分子的检测极限均可达到10~(-11)mol·L~(-1),SERS增强因子相对于单级纳米多孔金属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次级结构的引入,可极大提高单级纳米多孔结构表面局域电磁场强度,为制备高性能SERS基底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分级纳米多孔金属结构 时域有限差分法 结晶紫 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纳米多孔结构的自组装过程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光磊 陈一泊 +2 位作者 贾伟韬 赵朋媛 秦国强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14-2520,共7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模拟并计算了纳米多孔SiO_2气凝胶的原子尺度模型和力学性能。SiO_2气凝胶网络结构的自组装形成过程表明,当密度为0.078 g/cm3时,形成的结构以纳米团簇为主,难以形成连通的骨架结构;当密度为0.172 g/cm3及以上时,硅... 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模拟并计算了纳米多孔SiO_2气凝胶的原子尺度模型和力学性能。SiO_2气凝胶网络结构的自组装形成过程表明,当密度为0.078 g/cm3时,形成的结构以纳米团簇为主,难以形成连通的骨架结构;当密度为0.172 g/cm3及以上时,硅氧元素分布已扩展形成了连通的无定形骨架结构。通过对不同密度体系模型单轴施加应变并计算相应的应力值,得到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依据弹性范围求得弹性模量。模拟结果表明,弹性模量与密度成一次线性关系,当气凝胶密度在0.078~0.443 g/cm3时,弹性模量为0.1265~0.788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分子动力学 纳米多孔结构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钯/氧化铜纳米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9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56,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钯/氧化铜纳米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化学脱合金将Ti-CuPd非晶条带制成待复合的Pd/CuO纳米多孔结构;将一定量油酸、钛酸四丁酯、油胺依次加入到环己烷中并不断搅拌,而后转移到反应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钯/氧化铜纳米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化学脱合金将Ti-CuPd非晶条带制成待复合的Pd/CuO纳米多孔结构;将一定量油酸、钛酸四丁酯、油胺依次加入到环己烷中并不断搅拌,而后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后得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将上述Pd/CuO纳米多孔结构加入到正己烷溶液中超声后得到黑色悬浮液,向其中加入不同量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纳米多孔结构 结构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氧化铜 负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维纳米多孔铜膜为集流体锡电极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皮欧阳 何志顺 +3 位作者 张丽莹 王建明 张鉴清 曹楚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8-173,共6页
通过一种新颖的脱合金方法制备厚度为5μm、平均孔径为200~300 nm的三维纳米多孔铜膜,制备过程涉及铜基体上镀锌层的热处理与酸浸过程。以三维纳米多孔铜膜为基体,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锡膜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通过一种新颖的脱合金方法制备厚度为5μm、平均孔径为200~300 nm的三维纳米多孔铜膜,制备过程涉及铜基体上镀锌层的热处理与酸浸过程。以三维纳米多孔铜膜为基体,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锡膜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线衍射分析(XRD)和恒流充放电方法对所制备的膜电极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所制备的多孔锡电极在0.1 C率下的首次充放电中的可逆储锂容量为864 mA·h/g,该容量已接近锡的理论容量(993 mA·h/g);在5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容量仍有541 mA·h/g。纳米多孔结构、纳米尺度的锡颗粒及高电子导电性的三维纳米多孔铜膜基体等因素是多孔锡电极显示较好储锂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多孔 纳米多孔结构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WO_3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与热处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广明 傅亚翔 +1 位作者 马建华 沈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0-374,378,共6页
以金属W粉为无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结合浸渍镀膜方法 ,制备出纳米多孔WO3薄膜 ,研究了热处理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椭偏仪等仪器测量了薄膜的特性 .实验表明 :热处理使得薄膜致... 以金属W粉为无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结合浸渍镀膜方法 ,制备出纳米多孔WO3薄膜 ,研究了热处理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椭偏仪等仪器测量了薄膜的特性 .实验表明 :热处理使得薄膜致密 ,折射率增大 (从 1.77增加至 2 .0 3 ) ,厚度减小 ,WO3颗粒增大 ;WO3结构发生变化 ,桥键WOW吸收逐渐减弱 ,且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共角WOW键吸收越来越强 .这些变化归因于热处理导致的WO3颗粒形状、团聚状态的变化以及应力键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技术 WO3薄膜 热处理 纳米多孔结构 氧化钨薄膜 致色性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颗粒掺杂PEDOT多孔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亚硝酸盐传感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瑱 范高超 +2 位作者 战书函 马艺慧 罗细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51-1257,共7页
该文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金纳米颗粒(Au NPs)掺杂的三维多孔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纳米材料,该材料对亚硝酸盐的氧化展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其独特的三维(3D)纳米多孔结构可以掺杂更多的Au NPs,从... 该文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金纳米颗粒(Au NPs)掺杂的三维多孔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纳米材料,该材料对亚硝酸盐的氧化展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其独特的三维(3D)纳米多孔结构可以掺杂更多的Au NPs,从而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用于亚硝酸盐的催化。此外,3D孔状结构还可促进亚硝酸盐离子的扩散从而加快电子的传递。所构建的传感器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 2~2 200μmol/L,检出限为70 nmol/L。该传感器展现出优异的选择性、长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重现性,用于实际样品检测,与标准方法的测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结构 导电聚合物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PEDOT) 纳米颗粒 亚硝酸盐传感器 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域纳米多孔硅/碳复合负极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饶雪兰 王谢谢 +1 位作者 张冀周 刘文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04-106,109,共4页
基于商用铸造Mg-Si合金,采用化学腐蚀和碳包覆技术相结合,制备出纳米多孔硅/碳复合负极。通过SEM、XRD和EDS技术表征了该负极的物相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负极具有典型的三维双连通纳米多... 基于商用铸造Mg-Si合金,采用化学腐蚀和碳包覆技术相结合,制备出纳米多孔硅/碳复合负极。通过SEM、XRD和EDS技术表征了该负极的物相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负极具有典型的三维双连通纳米多孔结构,且碳层均匀包覆在多孔硅表面。0.1 C电流密度下,该负极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724.44/1404.49 m A·h/g,循环寿命800次以上,且在-30~50℃的温度范围内可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纳米多孔结构 化学腐蚀 宽温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锡镍合金负极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14
作者 苟红梅 胥杨洋 刘文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94,共4页
基于铜箔基底采用无模板定向电沉积法制备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镍集流体,再通过脉冲电沉积法在其上负载锡镍合金,制得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锡镍合金负极。采用SEM、XRD、ED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系统研究合金负极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化... 基于铜箔基底采用无模板定向电沉积法制备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镍集流体,再通过脉冲电沉积法在其上负载锡镍合金,制得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锡镍合金负极。采用SEM、XRD、ED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系统研究合金负极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负极的阵列单元为锥顶呈球形的纳米锥,锥体表面存在孔隙。在0.1mA/cm~2电流密度下,该合金负极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0.28/0.36mA/cm~2,100周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为0.21mA/cm~2,可逆容量保持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无模板定向电沉积 锥阵列型纳米多孔结构 锡镍合金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岐阜大学采用裂纹法开发出纳米多孔纤维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8-318,共1页
日本岐阜大学采用裂纹法开发出纳米多孔纤维。裂纹处理工艺是指通过对树脂的弯曲破坏,形成纳米多孔结构的细小裂纹。裂纹中树脂的纤维束会聚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空隙就是空穴。裂纹中产生的孔径可在纳米级范围内调整。可在这些开孔中封... 日本岐阜大学采用裂纹法开发出纳米多孔纤维。裂纹处理工艺是指通过对树脂的弯曲破坏,形成纳米多孔结构的细小裂纹。裂纹中树脂的纤维束会聚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空隙就是空穴。裂纹中产生的孔径可在纳米级范围内调整。可在这些开孔中封入染料、香料、维生素、酶、具有抗菌作用及防臭效果的丹宁等成分。药品被保存后,即使洗涤也可保持其有效成分,可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结构 裂纹处理 多孔纤维 开发 大学 日本 有效成分 弯曲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在纳米多孔储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6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1-241,共1页
纳米多孔结构的碳材料由于具有大比表面积、独特的孔结构以及丰富的纳米孔,使其在储能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对于多孔材料在纳米尺度上,面向不同储能需求的多功能组合和调控仍是目前材料领域的一个难点问... 纳米多孔结构的碳材料由于具有大比表面积、独特的孔结构以及丰富的纳米孔,使其在储能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对于多孔材料在纳米尺度上,面向不同储能需求的多功能组合和调控仍是目前材料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中南大学周向阳课题组与香港理工大学Limin Zhou课题组合作,在一维与二维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形貌结构控制的过程机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结构 香港理工大学 储能材料 中南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多孔碳材料 比表面积 纳米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SS-SH模板硅酸钴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超 光善仪 徐洪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71-7078,共8页
在众多能量存储和转化器件中,超级电容器由于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迅速和优异的循环性能的优点而被广泛研究。然而,较低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限制了超级电容作为大尺度能量存储和转化器件的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需要... 在众多能量存储和转化器件中,超级电容器由于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迅速和优异的循环性能的优点而被广泛研究。然而,较低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限制了超级电容作为大尺度能量存储和转化器件的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需要增大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的接触面积,进而促进电极材料获取/释放电解质中的离子。此外,增加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另一种有效途径为引入S、N等非金属原子掺杂。该种方法可以改善材料的电子特性从而改善电化学性能。在此,采用具有致孔剂和S掺杂功能的巯基-POSS作为模板,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联合高温煅烧实验方案,实现了均匀介孔的S掺杂Co2SiO4纳米结构材料(S-Co2SiO4),S-Co2SiO4的比表面积高达143.58 m2/g。比容量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达到1 125.3 F/g,且有着较好的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从1 A/g增大到9 A/g时,初始电容保留值达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纳米结构 超级电容器 S掺杂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电容器多孔氧化钌阴极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捍卫 欧定斌 +2 位作者 刘红江 甘卫平 周科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44-1549,共6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混合电容器钽基多孔氧化钌阴极涂层材料,探讨了电沉积过程中电沉积液的pH值随电沉积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电沉积时间对氧化钌沉积质量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表征了热处理前后的涂层结构及涂层的多孔形...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混合电容器钽基多孔氧化钌阴极涂层材料,探讨了电沉积过程中电沉积液的pH值随电沉积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电沉积时间对氧化钌沉积质量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表征了热处理前后的涂层结构及涂层的多孔形貌,用循环伏安法测量了涂层的电容,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电容量大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的氧化钌为非晶态,涂层为纳米多孔结构;热处理有利于涂层孔隙结构及大小的均匀性,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使涂层具有不同的电容,经热处理后涂层的电容稳定;经100℃热处理1 h后的多孔氧化钌涂层具有最大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钌 多孔涂层 阴极材料 混合电容器 电沉积 纳米多孔结构 制备与表征 阴极涂层 电容器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硅烷和BMP-2的多孔钛表面构建及其成骨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为 江崇英 +5 位作者 张雷 孙晓瑜 何昕 洪彪 程楠 李向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3-1427,共5页
目的探究钛材纳米多孔表面载硅烷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表面促成骨能力评价。方法采用碱热处理、硅烷化修饰和BMP-2固定,构建硅烷和BMP-2修饰的纳米多孔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水接触角... 目的探究钛材纳米多孔表面载硅烷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表面促成骨能力评价。方法采用碱热处理、硅烷化修饰和BMP-2固定,构建硅烷和BMP-2修饰的纳米多孔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水接触角检测分别表征制备过程中表面形貌、元素、官能团和亲水性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固定的BMP-2,细胞活性测试和细胞荧光染色分析表面促成骨细胞黏附和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估促细胞成骨能力。结果材料表征手段证实硅烷和BMP-2成功固定在纳米多孔钛表面,细胞评价证实制备表面不但显著增强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而且大幅提升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结论该修饰方法构建的表面对成骨细胞具有更好的相容性,有望改善钛基种植体的骨整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纳米多孔结构 硅烷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简易制备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挺 邢焱 +3 位作者 袁旭 蔡新辉 王双才 胡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81,共9页
基于一种三维结构的多孔硅原料制备了相应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并作了表征。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将多孔硅先后用淀粉水溶液和沥青处理并炭化后即可得到。作为比较,还制备了未用淀粉及未用沥青处理的相应样品,并研究了这两种碳原料... 基于一种三维结构的多孔硅原料制备了相应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并作了表征。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将多孔硅先后用淀粉水溶液和沥青处理并炭化后即可得到。作为比较,还制备了未用淀粉及未用沥青处理的相应样品,并研究了这两种碳原料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包覆能大幅改善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沥青包覆能明显提高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通过淀粉和沥青共同处理并炭化后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的可逆容量为976.1mAh·g^-1,首次库伦效率为81.2%。该材料循环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3.4%。该材料的倍率性能在制备的硅基样品中最佳,在0.2C、0.5C和1C下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1%、78.6%和56.0%。总体而言,该材料不仅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表现出较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三维纳米多孔结构 不同碳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