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株绿僵菌菌株分类地位的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萌 殷幼平 +2 位作者 王中康 刘娟娟 廖玉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1,共8页
为确定10株高效杀虫绿僵菌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克隆、测序10株绿僵菌菌株的ef1-α、rpb1、rpb2、β-tubulin部分序列进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并结合形态特征确定10株绿僵菌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多基因分子鉴定在绿僵菌菌种的划分上... 为确定10株高效杀虫绿僵菌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克隆、测序10株绿僵菌菌株的ef1-α、rpb1、rpb2、β-tubulin部分序列进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并结合形态特征确定10株绿僵菌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多基因分子鉴定在绿僵菌菌种的划分上较单基因更为准确,结合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和形态学特征,将CQMa114、CQMa117、CQMa125、CQMa126、CQMa128归为大孢绿僵菌,CQMa102归为蝗绿僵菌,CQMa132、CQMa135归为贵州绿僵菌,菌株CQMa138、CQMa140与其他绿僵菌亲缘关系较远,有可能为绿僵菌属的新种或新的分类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分类鉴定 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根腐病病原真菌Ilyonectria novozelandica的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史芳芳 褚继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0,共6页
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对草莓育苗圃内发病草莓根部进行组织培养、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初步判断该病原菌菌株为土赤壳属病原菌。利用通用引物ITS1/ITS4初步鉴定该病原菌菌株ZJ16属于... 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对草莓育苗圃内发病草莓根部进行组织培养、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初步判断该病原菌菌株为土赤壳属病原菌。利用通用引物ITS1/ITS4初步鉴定该病原菌菌株ZJ16属于土赤壳属,但不能鉴定到种,又选择土赤壳属特异基因EF-1α和Histone H3基因引物序列进行PCR扩增分析,并将待测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相关菌株EF-1α和Histone H3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待测菌株与Ilyonectria novozelandica(GenBank收录号:CBS 112593)的同源性均达到了100%。确定新疆地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为Ilyonectria novozelandica,该菌种是1个中国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根腐病 土赤壳属 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