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6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敏感变量筛选的多光谱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文举 李奋华 +2 位作者 康德奎 段威成 赵文举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4,共10页
土壤含水率是农田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表征,为提高近地遥感土壤含水率反演效率和精度,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提取覆膜耕地、苜蓿和小麦3种地物特征的光谱反射率,通过覆膜干扰消除技术和红边波段特征重构方法优化光谱信息质量。采... 土壤含水率是农田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表征,为提高近地遥感土壤含水率反演效率和精度,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提取覆膜耕地、苜蓿和小麦3种地物特征的光谱反射率,通过覆膜干扰消除技术和红边波段特征重构方法优化光谱信息质量。采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灰色关联度分析(Gray relational analysis,GRA)与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5类光谱反射率特征及18个光谱指数进行敏感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随机森林(RF)算法的多场景土壤水分反演框架,通过模型对比验证揭示不同地物覆盖条件下的最优反演机制。结果表明,剔除覆膜背景对模型反演结果有所提升,VIP和GRA筛选后的模型精度明显优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反演结果波动较小,且敏感变量组反演结果优于全变量组反演结果;在3块样地中,覆膜耕地的BPNN算法相较于SVR和RF算法,展现出更优的非线性解析能力及模型结构稳定性,验证集决定系数R_(v)^(2)达到0.8以上,其结果能较真实反馈土壤含水率,SVR算法则更适用苜蓿、小麦此类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土壤含水率反演;3种样地基于GRA筛选的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精度最高,覆膜耕地GRA-BPNN验证集R_(v)^(2)为0.801、RMSE_(v)为1.25%、MAE_(v)为0.933%,苜蓿样地GRA-SVR验证集R_(v)^(2)达0.799、RMSE_(v)为1.389%、MAE_(v)为1.181%,小麦覆盖地反演结果验证集R_(v)^(2)为0.837、RMSE_(v)为0.711%、MAE_(v)为0.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 土壤含水率 光谱指数 变量筛选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发展趋势: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鹏 王宇亮 蒋星雨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揭示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趋势,探究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通过2年共5次问卷调查,对1646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发现:(1)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趋势呈两阶段性,即先下降后增长;(2)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可分... 为揭示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趋势,探究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通过2年共5次问卷调查,对1646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发现:(1)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趋势呈两阶段性,即先下降后增长;(2)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可分为2个亚组,高投入下降组和低投入增长组;(3)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可以预测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速率,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可以预测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公正世界信念对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验证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对高中职业规划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职业规划 变量增长模型 发展趋势 高中生 公正世界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量优选与机器学习的农田CO_(2)排放通量反演模型研究
3
作者 赵文举 丁磊 +3 位作者 俞海英 马宏 曾凯 杨鹏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8-410,共13页
为准确获取农田CO_(2)排放通量和精准监测温室气体排放,采集CO_(2)实测数据,基于光谱影像数据,提取各采样点光谱反射率,在此基础上引入红边波段改进光谱指数,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皮尔逊相... 为准确获取农田CO_(2)排放通量和精准监测温室气体排放,采集CO_(2)实测数据,基于光谱影像数据,提取各采样点光谱反射率,在此基础上引入红边波段改进光谱指数,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皮尔逊相关系数法(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优选出的特征变量作为模型输入组,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机器学习算法,构建36个番茄农田不同生育期CO_(2)排放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PCC-GRA变量优选方法构建的模型精度优于VIP和PCC法构建的模型,LightGBM的反演效果整体优于BPNN和RF模型,反演结果能真实反映番茄农田不同生育期CO_(2)排放通量。对比各生育期不同模型反演精度,LightGBM在生长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的反演效果优于其他模型,验证集决定系数R_(p)^(2)分别为0.741、0.818、0.779,均方根误差RMSE_(p)分别为0.035、0.040、0.229 mg/(m^(2)·h),平均绝对误差MAE_(p)分别为0.028、0.034、0.022 mg/(m^(2)·h),其中开花坐果期反演精度表现最优。在果实膨大期,RF反演效果优于其他模型,R_(p)^(2)为0.767,RMSEp为0.031 mg/(m^(2)·h),MAEp为0.360 mg/(m^(2)·h),且基于最佳反演模型PCC-GRA-LightGBM得到的全生育期CO_(2)排放通量动态变化曲线可较为真实地反映研究区CO_(2)排放通量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农田CO_(2)排放通量的精细化监测与估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CO_(2)排放通量 光谱指数 变量优选 LightGBM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变量依赖关系的需求模型耦合分析方法
4
作者 尹伟 窦霖 +2 位作者 高忠杰 王立松 孙倩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8,共11页
机载软件是典型的安全关键软件,其开发和验证过程在航空业内受到严格控制。机载软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需求分析成为关键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在需求验证阶段,需要关注系统部件之间的交互方式以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否满足预期。对此,... 机载软件是典型的安全关键软件,其开发和验证过程在航空业内受到严格控制。机载软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需求分析成为关键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在需求验证阶段,需要关注系统部件之间的交互方式以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否满足预期。对此,提出了一种面向机载软件需求的基于VRM模型的耦合分析方法,定义了需求中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度量指标来衡量系统部件之间的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为了弥补基于需求层面的耦合分析技术的不足,使用VRM模型作为形式化需求模型,在系统需求层次进行建模和分析,有效支撑了DO-178C对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和软件部件的相关要求。同时,提出了基于变量间层次依赖关系的耦合度量方法,将变量间的关系定义为n叉依赖树的结构,并使用一系列算法对变量划分权重。通过构造变量矩阵、需求变量依赖树等方法对耦合度进行度量,形成了基于变量依赖关系的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分析原型。该研究突破了基于需求层面的耦合分析技术,为复杂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帮助,提高了机载软件开发的质量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M模型 数据耦合 控制耦合 需求变量依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哑变量的景宁栎类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
5
作者 方国景 方炎杰 +2 位作者 窦啸文 吴登瑜 娄明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9,共8页
【目的】选取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天然乔木林中的栎属树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林分空间结构在栎类天然林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中的适用性,提高林木生长预测精度。【方法】基于2014、201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结合He... 【目的】选取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天然乔木林中的栎属树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林分空间结构在栎类天然林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中的适用性,提高林木生长预测精度。【方法】基于2014、201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结合Hegyi竞争指数、全混交度和聚集指数等林分空间结构因子,采用熵值法构建空间结构综合指数(S),全面反映林木的空间分布和竞争关系。利用上限排外法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划分为三个等级,并将其作为哑变量纳入Schumacher、Johnson-Schumacher、Gompertz和Logistic等4种常用的理论生长方程中,构建含有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哑变量的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且与4种不同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哑变量的基础生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对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有显著正向影响。2)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作为哑变量纳入4种基础生长模型中,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精度。3)在所有测试的模型中,以Johnson-Schumacher模型为基础的结合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哑变量的断面积生长模型在预测精度上表现最为优异。【结论】将林分空间结构引入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够显著提高林木生长预测的准确性,对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高断面积生长量 空间结构综合指数 变量 单木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一项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泽希 伊力扎提·麦麦提 古丽格娜·艾塔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611,共5页
背景大学生是强迫症状的高发群体,已有大量横断面研究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整体发展趋势,但缺少对于大学生强迫症状发展轨迹的研究。目的通过纵向追踪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背景大学生是强迫症状的高发群体,已有大量横断面研究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整体发展趋势,但缺少对于大学生强迫症状发展轨迹的研究。目的通过纵向追踪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师范大学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强迫症状分量表与焦虑分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3次追踪测试,第一次施测时间为2020年11月(T1),第二次施测时间为2022年3月(T2),第3次施测时间为2023年3月(T3)。对调查结果使用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同时参与3次测量的3289份有效被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3289名大学生中女性1966人(59.8%),汉族2352人(71.5%),首次施测平均年龄(21.0±0.7)岁。大学生焦虑得分分别为:T1(1.48±0.51)分,T2(1.38±0.45)分,T3(1.33±0.43)分;强迫症状得分分别为:T1(1.75±0.58)分,T2(1.66±0.55)分,T3(1.53±0.53)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大学生强迫症状与焦虑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无条件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拟合良好,模型截距显著>0(P<0.001)、斜率显著<0(P<0.001),截距与斜率之间呈负相关(r=-0.033,P<0.001),表明大学生强迫症状得分呈现下降趋势,起始水平越高下降速度越快。纳入性别协变量(赋值:男=0,女=1)后,发现性别对截距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05,P<0.001),对斜率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01,P>0.05),即女大学生强迫症状起始水平高于男大学生,下降速度不存在差异。纳入焦虑协变量后,发现各时间点焦虑正向影响强迫症状(P<0.001),性别对斜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17,P<0.05),对截距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12,P>0.05),即控制焦虑的影响后,女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下降速度低于男大学生。结论大学生强迫症状随年级升高而下降,高起始水平不一定带来长期困扰。焦虑阻碍强迫症状的缓解,并更大程度地影响女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出现及男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下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状 发展轨迹 焦虑 性别差异 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任意地区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构建与应用
7
作者 吴晨光 左秦朝 +1 位作者 张洁 严周欣荣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构建精确的降雨事件概率模型对于准确识别滑坡灾害的高风险区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少降雨数据,当前仅少数地区建立了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本文提出了一... 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构建精确的降雨事件概率模型对于准确识别滑坡灾害的高风险区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少降雨数据,当前仅少数地区建立了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降雨数据的任意地区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构建方法。首先,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批量自动获取全球任意地区的卫星遥感降雨时间序列。以临海市邵家渡街道为例,依据降雨事件间隔时间,将连续降雨时间序列划分为独立降雨事件,提取降雨量和降雨历时等变量。在此基础上,基于Copula函数建立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并利用K-S检验评估模型拟合优度。进一步地,阐述了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中重现期的定义,并与单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构建了浙江省各地区的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揭示了省内降雨变量的空间分布。建立的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为降雨诱发滑坡风险评估提供了精确的降雨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 降雨变量 COPULA函数 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航空发动机多变量限制保护器设计
8
作者 刘露杨 郭迎清 +1 位作者 李辉 何家乐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2,共6页
在现代航空发动机设计中可用于限制保护控制量的数量不断增加。为充分发挥发动机的调节能力,以变循环发动机(VCE)为被控对象,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发动机多变量限制保护器。将限制量作为状态量建立了增广的线性化模型;把限制... 在现代航空发动机设计中可用于限制保护控制量的数量不断增加。为充分发挥发动机的调节能力,以变循环发动机(VCE)为被控对象,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发动机多变量限制保护器。将限制量作为状态量建立了增广的线性化模型;把限制量的极限值作为状态约束条件纳入至MPC的滚动优化过程,实现了限制保护;针对采用传统MPC方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限制预测模型和控制预测模型分离的设计方案,并同时引入了预测步长,有效减小了MPC的计算量。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min-max切换逻辑的限制保护控制方法,采用MPC方法的限制保护控制的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能完全适用于多变量系统;改进后的MPC的单位计算耗时从最长26.08 s缩短至最短0.92 s,达到传统方法的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多变量控制 多变量限制保护器 min-max选择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缺失协变量的两部分模型推断
9
作者 康晴 夏业茂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2-885,共14页
在两部分模型框架内讨论了不同缺失机制对协变量选择的影响;对连续协变量的缺失机制考虑了一般的情形,并对不同缺失情形下的模型建立选择程序.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抽样方法被用于后验抽样.统计推断建立在后验样本的经验分布基础上.随机... 在两部分模型框架内讨论了不同缺失机制对协变量选择的影响;对连续协变量的缺失机制考虑了一般的情形,并对不同缺失情形下的模型建立选择程序.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抽样方法被用于后验抽样.统计推断建立在后验样本的经验分布基础上.随机模拟和CHFS数据分析展示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部分回归模型 缺失协变量 MCMC抽样 CHF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变量组合方案下的机器学习模型在PM_(2.5)浓度估算中的性能对比——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10
作者 徐翠玲 胡雪 +2 位作者 袁兵 郭灿 赵丽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843,共15页
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连续PM_(2.5)浓度,有利于揭示空气质量分布规律,对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2022年陕西关中地区PM_(2.5)地面监测数据、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协... 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连续PM_(2.5)浓度,有利于揭示空气质量分布规律,对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2022年陕西关中地区PM_(2.5)地面监测数据、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协同监测污染物数据等,依据其性质进行分类,设计11种变量组合方案,分别构建随机森林(RF)模型、梯度提升树(GBT)模型和轻量梯度提升机(LightGBM)模型估算关中地区PM_(2.5)浓度,并对不同方案下的模型估算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3种模型在两两变量组合方案下的估算效果优于在单一变量组合方案下,在多变量组合方案下的估算效果则最优;(2)在同一方案下,LightGBM模型表现最佳,而且多变量组合方案下的LightGBM模型拟合结果在11种变量组合方案中是最优的,其决定系数(R2)为0.94,均方根误差(RMSE)为9.31μg·m^(-3),平均绝对误差(MAE)为6.27μg·m^(-3);(3)与ChinaHighPM_(2.5)数据集、VANPM_(2.5)数据集相比,多变量组合方案下的LightGBM模型估算结果不仅在空间分布上与两个数据集中同区域、同时期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且在细节刻画和估算精度上更具优势,提升了精度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PM_(2.5)浓度 随机森林模型 梯度提升树模型 轻量梯度提升机模型 多变量组合 机器学习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差分模型下有效协变量平衡估计
11
作者 唐盛芳 马佳羽 +1 位作者 蒋青嬗 蒋崇辉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60,共13页
本文在双重差分模型下提出一种新的协变量平衡法估计倾向得分,进而估计受处理者的平均处理效应(The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ATT),该方法使控制组协变量逼近基的加权样本均值等于总体协变量逼近基的样本均值。相比于... 本文在双重差分模型下提出一种新的协变量平衡法估计倾向得分,进而估计受处理者的平均处理效应(The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ATT),该方法使控制组协变量逼近基的加权样本均值等于总体协变量逼近基的样本均值。相比于传统估计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如下优势,一是,能够有效减少极端估计权重的出现,进而提升目标参数估计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二是,无需对倾向得分做任何函数形式假定,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模型误设,且所得ATT估计量的权重自动满足归一化条件;三是,最优化函数满足严凸性且不带任何约束,从而确保解的唯一性和求解简便性。在某些正则条件下,本文证明ATT估计量具有一致性与渐近正态性,并且渐近方差可达到半参数效率的下界。此外,进一步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考察估计方法的有限样本性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最后,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差分模型 平均处理效应 倾向得分函数 变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哑变量的广东省杉木人工林碳储量生长模型构建
12
作者 古洛炜 何雨恒 +3 位作者 黄焕强 冯铭淳 林娜 陈世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4期35-41,共7页
为了探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碳储量生长规律,科学指导碳汇导向型森林的经营,最大化实现杉木人工林的碳汇服务功能和价值,研究基于2019年广东省二类调查的杉木人工林样地数据,通过条件筛选和异常值处理筛选出建模数据17680条... 为了探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碳储量生长规律,科学指导碳汇导向型森林的经营,最大化实现杉木人工林的碳汇服务功能和价值,研究基于2019年广东省二类调查的杉木人工林样地数据,通过条件筛选和异常值处理筛选出建模数据17680条,以林龄为解释变量,碳储量为目标变量,采用加权非线性回归方法求解模型参数,在Logistics、Mitscherlich、Gompertz和Schumacher 4种基础模型中筛选最优基础模型,在最优基础模型中引入以杉木适生区分布区域为特征的哑变量,在不同参数引入哑变量以确定最佳的引入参数位置,建立可兼容不同区域的杉木人工林碳储量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在4种候选理论生长模型中,Schumacher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各项评价指标在候选模型中均为最优,确定系数为0.8143,标准误差为8.5261,平均百分比标准误差为19.03%,平均百分比误差为4.66%。在参数b中引入哑变量效果较好,模型的评价指标得到显著优化,最终模型的确定系数为0.8576,标准误差为7.5769,平均百分比标准误差为14.63%,平均百分比误差为4.14%,说明引入哑变量后有效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和稳定性,包含哑变量的碳储量生长模型可用于预测广东省不同区域杉木人工林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生长模型 变量 杉木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变量模型及其在贝叶斯运营模态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伟 李宾宾 +1 位作者 谢炎龙 陈笑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6-1484,共9页
贝叶斯FFT算法是运营模态分析的最新一代算法,以其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可有效进行不确定性度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贝叶斯FFT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稀疏模态、密集模态、多步测试等)需采用不同优化算法,且编程实现极为复杂。为... 贝叶斯FFT算法是运营模态分析的最新一代算法,以其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可有效进行不确定性度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贝叶斯FFT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稀疏模态、密集模态、多步测试等)需采用不同优化算法,且编程实现极为复杂。为此,本文旨在提出针对不同情况的贝叶斯FFT算法的统一框架,并实现模态参数的高效求解;视结构模态响应为隐变量,建立贝叶斯模态识别单步测试和多步测试的隐变量模型框架;针对提出的隐变量模型运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实现各种情况下模态参数的统一贝叶斯推断,利用隐变量解耦模态参数优化过程,采用Louis等式间接求取似然函数的Hessian矩阵。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测试案例,并与现有方法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与现有方法结果相同,但其推导简单、易编程,尤其对于密集模态识别问题具有明显的计算优势。本文为贝叶斯模态识别建立起统一的隐变量模型框架,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原本繁琐且冗长的推导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也为应用变分贝叶斯、吉布斯采样等算法求解贝叶斯模态识别问题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模态分析 参数识别 变量模型 期望最大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界扰动多变量Hammerstein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德峰 余世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5-612,共8页
考虑具有状态和控制约束的有界未知扰动多变量Hammerstein系统,提出一种具有输入到状态稳定和有限L_2增益性能的鲁棒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基于多变量线性子系统H_∞控制律,滚动预测非线性代数方程的解算误差,继而在线优化计算满足系... 考虑具有状态和控制约束的有界未知扰动多变量Hammerstein系统,提出一种具有输入到状态稳定和有限L_2增益性能的鲁棒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基于多变量线性子系统H_∞控制律,滚动预测非线性代数方程的解算误差,继而在线优化计算满足系统约束条件的预测控制量.利用输入到状态稳定性概念和L_2增益思想,建立闭环系统关于该扰动信号具有鲁棒稳定性和L_2增益的充分条件,使闭环系统不仅满足系统约束,而且对不确定扰动输入和解算误差具有鲁棒性.最后以工业聚丙烯多牌号切换过程控制为例,仿真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merstein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约束控制 输入到状态稳定性 L2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Hammerstein-Wiener模型的参数辨识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晶 毛志忠 浦铁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突破现存Hammerstein-Wiener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中假设输出非线性块可逆的限定条件,基于可分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提出由多个单变量Hammerstein子模型和一个多变量输出非线性块组成的多变量Hammerstein-Wiener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首先... 为了突破现存Hammerstein-Wiener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中假设输出非线性块可逆的限定条件,基于可分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提出由多个单变量Hammerstein子模型和一个多变量输出非线性块组成的多变量Hammerstein-Wiener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首先,以输出误差最小为准则使用Levenberg-Marquardt法辨识出输出非线性块和Hammerstein子模型的两个参数集.其次,对Hammerstein子模型使用基于张量积的奇异值分解,辨识出输入非线性块与中间线性块的参数.再次,理论分析了所提辨识方法的辨识收敛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此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 非线性模型 hammerstein-WIENER模型 可分非线性最小二乘 奇异值分解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式集中空调冷源系统多变量耦合物理模型
16
作者 刘雪峰 黄彬 +2 位作者 丁笠伟 徐瑾蔓 毕梦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52,共14页
水冷式集中空调系统是一个多变量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运行数据稀疏程度大,导致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模型泛化能力差,全面反映水力与传热机理的物理模型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然而,系统变量耦合复杂,迭代嵌套导致整体计算量消耗巨大,设备... 水冷式集中空调系统是一个多变量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运行数据稀疏程度大,导致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模型泛化能力差,全面反映水力与传热机理的物理模型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然而,系统变量耦合复杂,迭代嵌套导致整体计算量消耗巨大,设备启停又导致管路水力结构变化而不得不频繁重构模型等技术难点亟待解决。利用离散变量连续化及模式搜索法,以阻力系数关联支路开度与设备启停,以水泵运行频率关联水泵启停与运行状态,实现将离散变量整合至连续变量,减少迭代嵌套,可实现流量动态分配、水力热力全局耦合计算。该研究构建了冷负荷、冷冻水流量、冷冻水供水温度、冷冻水供回水压差及环境温湿度为外部约束的水冷式集中空调冷源系统多变量耦合物理模型,实现对冷水机组台数、冷冻水泵台数与频率、冷却水泵台数与频率、冷却塔台数与频率等多个独立变量的异步调节。通过综合实验平台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探究了不同工况下的机塔泵运行特性与群控策略。研究表明,冷源系统物理模型仿真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少部分在15%内,单次迭代计算耗时约0.32 s,多变量组合调节可综合权衡各子系统的能效,系统全局优化可最大限度挖掘节能空间,解决传统主观经验控制难以维持稳定节能效果的缺陷,为智能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多变量 物理模型 建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哑变量的大兴安岭天然白桦林碳密度模型
17
作者 王维芳 崔梦琦 邢凯然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1,共8页
以内蒙古地区牙克石林业管理局的大兴安岭天然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为研究对象,利用198块样地数据分析天然白桦林林分碳密度与各林分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碳密度预测基础模型,同时将立地条件(草类白桦林、杜鹃-越桔白桦林、榛子白... 以内蒙古地区牙克石林业管理局的大兴安岭天然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为研究对象,利用198块样地数据分析天然白桦林林分碳密度与各林分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碳密度预测基础模型,同时将立地条件(草类白桦林、杜鹃-越桔白桦林、榛子白桦林)作为哑变量引入到预测模型中,对不同林型的林分碳密度进行预测,为林业研究中碳密度模型的构建以及森林碳汇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结果表明,天然白桦林林分碳密度基础模型决定系数(R^(2))为0.703,均方根误差(RMSE)为8.615 t/hm^(2),赤池信息量(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为841.206,贝叶斯信息量(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为851.071。引入立地条件哑变量后,R^(2)有所增大,最大达到0.818,RMSE均小于等于8.241 t/hm^(2),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预估参数较为精确。哑变量模型的AIC均小于等于541.431,BIC均小于等于550.320。哑变量模型能够反映不同立地条件下碳密度的变化,在模型的拟合和检验方面都显示适合于研究地区林分碳密度的预测,为天然白桦林碳密度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白桦林 变量 林分碳密度 立地条件 碳密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缺失条件下基于模型平均调整的因果效应估计方法
18
作者 耿智琳 张丽丽 +1 位作者 张耀峰 张志刚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10,共6页
在使用观测数据进行因果推断时,混杂变量偏倚和协变量数据缺失会降低处理效应估计的准确性。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协变量缺失数据的模型平均调整因果效应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插补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其次,应用模型平... 在使用观测数据进行因果推断时,混杂变量偏倚和协变量数据缺失会降低处理效应估计的准确性。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协变量缺失数据的模型平均调整因果效应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插补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其次,应用模型平均调整方法,对多个倾向得分估计模型进行加权平均,综合各模型的优点;最后,通过双重调整机制提高倾向得分估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逻辑回归的逆概率加权方法,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混杂偏倚和协变量数据缺失的影响,提高ATE的估计精度,为处理协变量缺失数据的因果效应估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缺失 因果效应 逆概率加权 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韦淑 杨丽 +3 位作者 罗雨婷 梁秋婷 周溢 卢佳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心理一致感的纵向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步放化疗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第1次、15次、30...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心理一致感的纵向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步放化疗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第1次、15次、30次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困扰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13对其进行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其心理一致感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NPC同步放化疗患者,其心理一致感存在3种轨迹,分别为持续低平组(20.00%)、持续下降组(28.00%)、持续上升组(52.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严重程度、年龄、学历、居住地、照护者和肿瘤分期是鼻咽癌患者心理一致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存在群体异质性,应基于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心理一致感 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投影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弹性网变量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璟婧 杨宜平 赵培信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7-553,共7页
本文考虑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变量选择问题.通过结合QR分解和弹性网惩罚方法,提出了一种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中固定效应的变量选择方法.先通过QR分解技术消除随机效应对模型的影响,再利用弹性网构造固定效应的惩罚最小二乘目标函数,从而同... 本文考虑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变量选择问题.通过结合QR分解和弹性网惩罚方法,提出了一种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中固定效应的变量选择方法.先通过QR分解技术消除随机效应对模型的影响,再利用弹性网构造固定效应的惩罚最小二乘目标函数,从而同时进行回归系数的估计和变量选择,证明了所得估计的组效应性质.所提出的变量选择过程不仅可以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离,使得两者之间互不影响,而且拥有弹性网方法的组效应性质.模拟研究了所提出方法的有限样本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QR分解 弹性网 变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