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与肺内转移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继凡 张特 +3 位作者 丁翰林 董高超 许林 蒋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5-371,共7页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是指在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以诊断时间间隔6个月为界,MPLC分为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 sMPLC)和异时性MPLC(metachronous MPLC, m...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是指在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以诊断时间间隔6个月为界,MPLC分为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 sMPLC)和异时性MPLC(metachronous MPLC, mMPLC)。sMPLC与肺内转移(intrapulmonary metastasis, IM)在治疗策略及预后上有着极大的差异。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二者的区分鉴别存在许多争议。本文总结了目前诊断MPLC的主要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区分MPLC和IM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多灶性肺癌患者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性肺癌 肺内转移 肺肿瘤 精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发性早期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疗效及患者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晗 杨章孺 +10 位作者 冯雯 曾琬琴 郭金栋 李洪选 王常禄 王家明 吕长兴 张琴 余雯 蔡旭伟 傅小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4-856,共13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多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选择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SBRT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2014年8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多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选择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SBRT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2014年8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接受SBRT的241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对其中的多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进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观察与单原发性早期肺癌SBRT效果的差异性。结果:241例接受SBRT的早期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多原发性早期肺癌94例,3和5年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 rate,LC)、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7.1%和71.3%、84.0%和66.9%、93.3%和79.3%。多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无3级以上肺炎毒性率,合计毒性率为54.3%,24例(25.5%)患者出现2级毒性。18例(19.1%)出现复发,其中多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区域复发、远处转移及不确定性死亡分别为3例(3.2%)、1例(1.1%)、12例(12.7%)及2例(2.1%)。PSM前,多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与单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SM后,多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和单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各有56例,在LC(P=0.291)、PFS(P=0.954)和OS(P=0.88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例多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的SBRT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是多原发性早期肺癌OS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性早期肺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0)。对于59例首-末次治疗间隔5年内的同时性多原发性早期肺癌患者,肿瘤病灶治疗总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多次治疗中不同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结论:多原发性早期肺癌SBRT效果较好,与单原发性早期肺癌的疗效相当,SBRT可能是多原发性早期肺癌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今后需要探讨多原发性早期肺癌基于年龄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病灶局部干预策略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早期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倾向评分匹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和ALK基因异时性突变非小细胞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孔晓艳 王明娟 +2 位作者 汤巧云 孙梦雨 胡建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9-564,共6页
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指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分为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PLC,sMPLC)和异时性多原发肺癌(metachronous MPLC,mMPLC)。近年来,MPLC的检出率逐渐升高... 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指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分为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PLC,sMPLC)和异时性多原发肺癌(metachronous MPLC,mMPLC)。近年来,MPLC的检出率逐渐升高,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在鉴别MPLC和肺内转移(intrapulmonary metastasis,IM)上存在许多争议,特别是病理组织学类型相同时。考虑到目前二者在临床治疗策略及预后上的显著差异,对于MPLC和IM的精确诊断是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关键。分子遗传学及测序技术为检测肿瘤的克隆性起源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其中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突变共存的病例陆续有报道,但ALK基因突变后再发EGFR突变的案例未见提及。本文通过分子遗传学技术准确诊断并回顾性分析了1例ALK突变型男性肺腺癌患者术后4年再发EGFR突变合并多发转移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加深对mMPLC的认识,为该类病例的诊疗提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时多原发肺癌 肺内转移 EGFR A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微·小结节肺癌”的专著问世
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0-500,共1页
本着解决临床难题、造福更多患者的初衷,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廖美琳教授领衔的团队,在张国桢、朱雄增等专家鼎力相助下,笔耕不辍、广征博引,从流行病学、影像学、病理与分子生物学、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等多角度、系统性地阐述了... 本着解决临床难题、造福更多患者的初衷,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廖美琳教授领衔的团队,在张国桢、朱雄增等专家鼎力相助下,笔耕不辍、广征博引,从流行病学、影像学、病理与分子生物学、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等多角度、系统性地阐述了微·小结节肺癌的临床特点、诊疗策略等,并列举30余例典型临床病例,于日前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微·小结节肺癌”的专著,及时填补我国肺癌研究中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结节 广征博引 朱雄增 诊疗策略 影像学 临床难题 多原发性肺癌 张国 典型病例分析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