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AD/HD)动物模型的主动注意力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通 钱燕 +4 位作者 周翊 Sagvolden T 苏渊 包军 张璐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 过度 注意力 强化 正确率 物模型 多动综合征 AD/HD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来我国儿童多动综合征的脑电图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侯沂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十年来我国儿童多动综合征的脑电图研究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侯沂1945年Hofman已在临床上描述了儿童多动综合征,但至今仍为儿童心理卫生工作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儿童多动综合征流行病调查、临床表现、诊断等以及... 十年来我国儿童多动综合征的脑电图研究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侯沂1945年Hofman已在临床上描述了儿童多动综合征,但至今仍为儿童心理卫生工作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儿童多动综合征流行病调查、临床表现、诊断等以及生理生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综合征 儿童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6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朝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是儿童的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的一组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现代医学的特效性药物治疗在短期内也就无法确立 ,且西药毒副作用较大。祖国医学认为病变主要涉及肝肾心脾四脏。通过中医辨证治疗 62...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是儿童的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的一组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现代医学的特效性药物治疗在短期内也就无法确立 ,且西药毒副作用较大。祖国医学认为病变主要涉及肝肾心脾四脏。通过中医辨证治疗 62例 ,其中显效 45例 ,有效 11例 ,总有效率为 90. 3 %。无明显毒副作用 ,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 儿童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患儿就诊的心态分析
4
作者 钱燕 徐通 +2 位作者 苏渊 王永午 周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心理测定学 注意障碍 多动综合征 儿童 AD 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七十四)--儿童和青年人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药物与严重心血管事件
5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3-743,共1页
背景北美负性事件的报告,强调了用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ADHD)药物增加了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方法我们对4项健康计划(田纳西州医疗救助计划、华盛顿州医疗救助计划、加利福尼亚凯撒医疗机构和OptumInsight流行病学计划)自动化数据做了回... 背景北美负性事件的报告,强调了用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ADHD)药物增加了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方法我们对4项健康计划(田纳西州医疗救助计划、华盛顿州医疗救助计划、加利福尼亚凯撒医疗机构和OptumInsight流行病学计划)自动化数据做了回顾性定群研究,年龄2~24岁,1 200 438例儿童和青年,做了2 579 104人年跟踪,其中有373 667人年正用ADHD药物。我们根据健康计划数据和重要记录,识别严重心血管事件(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经复习医疗记录,确认终点。与未用药者进行比较,评估用药物者终点风险,危害比值源自Cox回归模式。结果定群研究人员中有81例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3.1/100 000人年),未见正用ADHD药物者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校正HR=0.75;95%CI(0.31,1.85)]。或将正用药者与既往用药者比较[校正HR=0.70;95%CI(0.29,1.72)],未见个体终点任何风险增加,几项假设研究选择分析也表明,用ADHD药物与研究终点风险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本大型研究未获得正用ADHD药物者可增加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证据,即便不能排除95%CI上限风险呈双倍增长。不过,所增加风险绝对量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 心血管事件 用药物 WONCA 论文摘要 儿童 青年人 AD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儿童和青年人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药物与严重心血管事件
6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16-2316,共1页
背景来自北美负性事件的报告强调了服用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ADHD)药物增加了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方法对4项健康计划(田纳西州医疗救助计划、华盛顿州医疗救助计划、加利福尼亚凯撒医疗机构和OptumInsight流行病学计划)自动化数据进行... 背景来自北美负性事件的报告强调了服用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ADHD)药物增加了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方法对4项健康计划(田纳西州医疗救助计划、华盛顿州医疗救助计划、加利福尼亚凯撒医疗机构和OptumInsight流行病学计划)自动化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定群研究,对年龄2~24岁的1 200 438例儿童和青年进行了2 579 104人-年跟踪,其中有373 667人-年正用ADHD药物。我们根据健康计划数据和重要记录,识别严重心血管事件(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经复习医疗记录,确认终点。与未用药者比较,评估用药物者终点风险,危害比值源自Cox回归模式。结果定群研究人员中有81例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3.1/100 000人-年),未见正用ADHD药物者有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校正HR=0.75,95%CI(0.31,1.85)〕。或将正用药者与既往用药者比较〔校正HR=0.70,95%CI(0.29,1.72)〕,未见个体终点任何风险增加,几项假设研究选择分析也表明,用ADHD药物与研究终点风险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本大型研究未获得正用ADHD药物者可增加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证据,即便不能排除95%CI上限风险呈双倍增长。不过,所增加风险绝对量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 心血管事件 用药物 WONCA 论文摘要 儿童 青年人 AD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BECTs合并多动综合征50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媛媛 姚丹 邓星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对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BECTs)合并多动综合征(ADHD)患儿近期疗效及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量表(PSQ)评分的影响。方法 BECTs合并ADHD患儿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对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BECTs)合并多动综合征(ADHD)患儿近期疗效及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量表(PSQ)评分的影响。方法 BECTs合并ADHD患儿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左乙拉西坦10~30 mg·kg-1,bid,po,连续6个月,对照组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18~54 mg·kg-1,qd,po,连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PSQ评分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BECTs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90.00%(P>0.05);ADHD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8.00%,70.00%(P<0.05)。两组患儿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治疗前相近(P>0.05),治疗后均明显上升,治疗组评定操作量表智商(PIQ)、言语量表智商(VIQ)、全量表智商(FIQ)和C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PSQ评分治疗前相近(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患儿的多动指数、学习因子、品行因子、焦虑因子、冲动因子和身心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二联药物方案可以明显提高BECTs合并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降低PSQ评分,改善患儿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哌甲酯 儿童良性癫■ 中央-颞区棘波 多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多动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探讨
8
作者 张启行 范翠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本文对130名多动症病儿和91名正常儿童在母妊娠史。个人史及家属史中可能与多动症病因有关的45个项目作了调查,发现母孕期精神负荷史等16个项目在两组中有显著与极显著差异(P<0.05,P<0.01)。多胎次(Ⅳ胎)等6项为相对危险性较大因... 本文对130名多动症病儿和91名正常儿童在母妊娠史。个人史及家属史中可能与多动症病因有关的45个项目作了调查,发现母孕期精神负荷史等16个项目在两组中有显著与极显著差异(P<0.05,P<0.01)。多胎次(Ⅳ胎)等6项为相对危险性较大因素。8例病儿血铅检查正常,7例作染色体分析,发现1例47,XYY。个体分析显示,极大多数病儿存在2种以上可能致病因素,正常儿童则仅存在1种以下因素,此为本症的多基因遗传性质提供一项佐证,并为预防指出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综合征 儿童 致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诱发电位评价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主动注意力的价值
9
作者 徐通 王永午 +5 位作者 王香民 苏渊 何英 吴萍嘉 周晖 吴维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一种在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障碍的综合征。目前此病尚无客观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临床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臆断性。我们用不同注意状态下闪光视... 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一种在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障碍的综合征。目前此病尚无客观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临床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臆断性。我们用不同注意状态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障碍 多动综合征 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TaqⅠ酶切多态性与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红 王晓芳 张本恕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B羟化酶(DBH)基因第5内含子TaqⅠ酶切多态性在天津地区汉族人群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06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DBH基因第5内含子Taq... 目的探讨多巴胺B羟化酶(DBH)基因第5内含子TaqⅠ酶切多态性在天津地区汉族人群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06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DBH基因第5内含子TaqⅠ酶切多态性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检测。结果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与正常对照者DBH基因第5内含子TaqⅠ酶切多态性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抽动秽语综合征伴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A2/A2基因型分布和A2型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不伴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伴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关联分析显示,存在A2型等位基因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伴发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风险增加2.91倍(OR=2.905,95%CI:1.313—6.929,P=0.009)。结论DBH基因第5内含子TaqⅠ酶切多态性可能与天津地区汉族人群抽动秽语综合征无相关性,但A2型等位基因可能会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伴发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 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频率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病例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宁神口服液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大鼠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淑娟 杨丽新 郭敏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研究益智宁神口服液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中药益智宁神口服液和西药氟哌啶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大鼠,取大脑海马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海马各区神经元分别计数,显微镜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元... 目的:研究益智宁神口服液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中药益智宁神口服液和西药氟哌啶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大鼠,取大脑海马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海马各区神经元分别计数,显微镜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元形态改变。结果: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海马各区神经元计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大脑海马组织结构和神经元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初步研究表明益智宁神口服液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大鼠模型神经元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 益智宁神口服液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动综合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小丽 凌永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5-87,共3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118例多动综合征儿童父母婚姻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以及家族史的凋查、染色体脆性的检测,说明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与多动综合征的关系。
关键词 多动综合征 染色体脆性 环境因素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治疗儿童Tourette’s综合征疗效评价
13
作者 常健 赵红霞 +3 位作者 李海波 梁东 鲁继荣 陈银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Tourette’s综合征(T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确诊TS患儿65例随机分为托吡酯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24,予氟哌啶醇),治疗48周(两组分别有1、4例放弃治疗)。托吡酯治疗组按年龄分为幼儿组、年长儿组,按发作形式分为...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Tourette’s综合征(T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确诊TS患儿65例随机分为托吡酯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24,予氟哌啶醇),治疗48周(两组分别有1、4例放弃治疗)。托吡酯治疗组按年龄分为幼儿组、年长儿组,按发作形式分为肢体组、头面组和混合组。TS患儿于治疗前、治疗中(4、8、24及48周)进行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结果:①第8周末托吡酯治疗组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40%),(P<0·01)。托吡酯治疗组YGT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第48周末,托吡酯治疗组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0%),(P<0·01)。托吡酯治疗组YGT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第24周末幼儿组有效率(95%)高于年长儿组(82·6%),(P<0·05),幼儿组YGTSS总分低于年长儿组(P<0·05);减分率高于年长儿组(P<0·05)。肢体组有效率(90%)高于混合组(54%),(P<0·05)和头面组(76·9%,P<0·05)。肢体组YGTSS总分低于混合组(P<0·05);减分率高于混合组(P<0·05)。③第8周末开始托吡酯治疗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吡酯能有效地治疗TS,且对年幼患儿及肢体发作患者疗效较佳,长期服用副作用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 托吡酯 氟哌啶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与多动综合
14
作者 杨小丽 凌永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96-398,共3页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迄今为止,病因仍不清楚,众说纷纭,本文试图通过对儿童母孕史、分娩史、个人史,家族史等调查和神经系统软体征、脑电图的检查。
关键词 多动综合征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苏林雁 万国斌 +2 位作者 杨志伟 禹顺英 李雪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使用DSM-Ⅳ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标准对一组多动综合征和一组无多动的儿童进行诊断,探讨DSM-Ⅳ的分布特征及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 多动组:为就诊的多动症儿童,符合临床诊断和ICD-10诊断标准,... 目的 使用DSM-Ⅳ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标准对一组多动综合征和一组无多动的儿童进行诊断,探讨DSM-Ⅳ的分布特征及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 多动组:为就诊的多动症儿童,符合临床诊断和ICD-10诊断标准,共92例。对照组:无多动的学校儿童96名。由家长填DSM-Ⅳ诊断表。结果 在188名儿童中,符合DSM-Ⅳ AD/HD诊断99例,多动组87例(94.57%),对照组12例(12.5%),后者包括单纯注意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及无问题的儿童。如以临床诊断/ICD-10为金标准,DSM-Ⅳ的诊断灵敏度为94.57%,特异度87.50%,诊断一致性为0.91. 结论 中国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冲动症状难以达到DSM-Ⅳ的标准;DSM-Ⅳ标准扩大了诊断范围,主要是注意障碍为主型。在使用DSM-Ⅳ诊断时应考虑民族、文化、年龄、性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 多动综合征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乡换届要警惕“多动症”
16
作者 李国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2-,共1页
关键词 多动 多动综合征 神经系统疾病 纪律涣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路 倪夕秀 +3 位作者 田甜 李晓 王亚楠 赵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51-2757,共7页
目的统计近十年来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分析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维普网(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 med。时... 目的统计近十年来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分析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维普网(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 med。时间限定为2009年1月-2018年10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3篇,采用Microsoft Excel提取信息。结果对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主穴使用频次进行统计,使用频次较高腧穴自高到低为:百会、合谷、神门、足三里、内关、印堂、风池、太冲、四神聪、三阴交、太溪,其中17篇文献使用随症配穴的方法,仅1篇文献使用随症配穴与辨证配穴相结合的方法。近十年来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样本量大部分为次小样本,且均未进行样本量估算。有完整诊断、纳入、排除标准文献仅占文献总量54.5%,诊断标准多样,无统一标准;72.7%的文献根据《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的减分率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仍有少部分文献使用自拟标准;3篇文献详细介绍分配隐藏的具体步骤,93.9%的文献未提及盲法使用情况;仅6篇文献设置随访期,观察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远期疗效;54.5%的文献未提及不良反应,18.2%的文献报告了试验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结论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及方法学上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临床研究的准确性、真实性及可信度,难以实现临床研究的重复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为了使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可以借鉴国外同类研究,设计更为严谨的试验方案,多开展多中心、前瞻性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为今后临床治疗与试验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小儿抽 多动秽语综合征 多发性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动障碍定量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思远 樊星 乔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2-986,共5页
目的分析抽动障碍患儿定量脑电图特征,探讨定量脑电图在抽动障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12月共104例抽动障碍患儿和49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脑电图资料,比较额叶Fp1、Fp2、F3和F4共4组... 目的分析抽动障碍患儿定量脑电图特征,探讨定量脑电图在抽动障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12月共104例抽动障碍患儿和49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脑电图资料,比较额叶Fp1、Fp2、F3和F4共4组导联的α、β、θ、δ频段相对能量、θ/β功率比和光谱边界等量化指标。结果抽动障碍组患儿额叶Fp1和Fp2导联中θ频段相对能量(Z=2.354,P=0.019;t=-2.351,P=0.020)和θ/β功率比(Z=1.990,P=0.047;Z=2.206,P=0.027),F3导联中δ频段相对能量(t=-2.107,P=0.037),F4导联中θ频段相对能量(Z=2.342,P=0.019)、δ频段相对能量(Z=2.510,P=0.012)和θ/β功率比(Z=2.266,P=0.023)均高于对照组;4组导联中α频段相对能量均低于对照组(Z=-3.005,P=0.003;Z=-2.829,P=0.005;Z=-2.905,P=0.004;Z=-2.849,P=0.004),F4导联中β频段相对能量亦低于对照组(Z=-2.022,P=0.043);而光谱边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抽动障碍的病变累及额叶皮质并造成脑激活-抑制功能失调。定量脑电图可以为抽动障碍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 脑电描记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9
作者 牛朝诗 熊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7-1031,共5页
脑深部电刺激术最早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之后逐渐用于中晚期帕金森病、药物难治性肌张力障碍、其他类型震颤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可长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近30余年运动障碍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重大进展。然而脑深部电刺激... 脑深部电刺激术最早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之后逐渐用于中晚期帕金森病、药物难治性肌张力障碍、其他类型震颤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可长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近30余年运动障碍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重大进展。然而脑深部电刺激术存在无法有效改善帕金森病中轴系统症状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等局限,以及诱发认知功能障碍和步态平衡障碍等不良事件。近年来,脑深部电刺激术刺激靶点和设备技术的革新进一步推动了该疗法在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张力失调 震颤 多动秽语综合征 杭廷顿病 深部脑刺激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附112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星明 沈理笑 +2 位作者 刘学政 陆为之 仲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7-198,共2页
近年来,临床已使用感觉统合治疗儿童学习不良、运动协调差及行为问题。我们于1996年在临床上开展了感觉统合治疗,兹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自1996年1月至12月来就诊的、并符合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的儿童共112例,年龄7... 近年来,临床已使用感觉统合治疗儿童学习不良、运动协调差及行为问题。我们于1996年在临床上开展了感觉统合治疗,兹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自1996年1月至12月来就诊的、并符合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的儿童共112例,年龄7至11岁。其中男80例,女32例。这些儿童经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测验,智商均在70以上,临床表现为运动协调差、多动、注意不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多动综合征 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