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6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多体动力学分析与验证研究
1
作者 董富祥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0-1458,共9页
双轴太阳翼转动是影响卫星姿态以及星上精密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动力学分析问题,提出采用基于递推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轨道、卫星构型、太阳翼结构柔性、太阳翼驱动机构和动量... 双轴太阳翼转动是影响卫星姿态以及星上精密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动力学分析问题,提出采用基于递推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轨道、卫星构型、太阳翼结构柔性、太阳翼驱动机构和动量轮组件在内的整星机电耦合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方程组。以某带双轴太阳翼卫星为对象,开展了卫星机电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比较了太阳翼转动引起的卫星姿态角、姿态角速度仿真结果与在轨遥测数据。研究表明:建立的卫星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机电耦合模型仿真获得的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结果与相应在轨遥测数据几乎吻合,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双轴柔性太阳翼转动时将产生较大干扰力矩和姿态扰动,为获得准确仿真结果,需要将控制力矩分配到动量轮组件上。仿真获得了太阳翼转动对浮动星体的扰动力矩,可为双轴太阳翼转动对星体扰动的地面验证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多体动力学 机电耦合动力学与控制 双轴柔性太阳翼 太阳翼驱动机构 动量轮力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新进展:从数据驱动到数据-物理耦合驱动
2
作者 陈文轩 任韦燕 +1 位作者 姚杰 蒲放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2,共8页
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是解析人体运动生物力学机制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正从传统物理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物理-数据混合驱动转变,本文对相关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传统的基于物理模型的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已经在仿真度、优化方法、软... 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是解析人体运动生物力学机制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正从传统物理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物理-数据混合驱动转变,本文对相关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传统的基于物理模型的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已经在仿真度、优化方法、软件工具等方面发展非常充分,但由于依赖复杂实验数据与高计算量的微分方程求解,实际应用仍有很大限制。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已经在关节角度、位姿、地面反作用力、关节力矩、肌力的高效预测,以及外骨骼的控制算法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优势,显著降低了参数测量复杂度。然而,纯数据驱动模型存在泛化性不足与生物力学规律失真的问题。为此,物理-数据耦合驱动模型通过嵌入牛顿-欧拉方程、肌肉本构方程等物理约束,结合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等混合架构,在提升预测精度的同时保障解的生物合理性。当前研究仍面临跨尺度物理方程整合不足、多关节协同建模困难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模型架构,融合运动学无标记捕捉技术,并探索多尺度物理规律与个性化参数反演,以推动智能康复、运动评估等领域的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系统 多体动力学 数据驱动模型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生物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宠物自主进食器设计及多体动力学仿真验证与分析
3
作者 王子轩 黄茜茜 +3 位作者 胡琼 陈睿 吴润涵 江小程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文中依据机械原理,设计了一种由棘轮间歇机构与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组成的新型宠物自主进食器,详细介绍了结构方案设计过程和工作原理,并采用UG软件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验证和分析。通过仿真解算方案的求解结果,可以直观了解工作进程中运... 文中依据机械原理,设计了一种由棘轮间歇机构与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组成的新型宠物自主进食器,详细介绍了结构方案设计过程和工作原理,并采用UG软件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验证和分析。通过仿真解算方案的求解结果,可以直观了解工作进程中运动和力的传递与转换,并由仿真曲线分析重要部件的位移、速度和力等动力学参数,对零部件强度进行校核,保证进食器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通过实例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后续生产加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宠物喂食器 自主进食 棘轮机构 多体动力学仿真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试验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冲冲 武文华 +1 位作者 吴国东 罗起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1257,共7页
为验证海洋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从而提高该平台长期系泊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与缩比模型试验方法,对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进行建模与验证。基于定位系统多铰连接的拓扑结构,结合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 为验证海洋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从而提高该平台长期系泊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与缩比模型试验方法,对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进行建模与验证。基于定位系统多铰连接的拓扑结构,结合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定位系统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搭建了定位系统1∶9缩比模型试验平台,并选取2种典型工况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的系泊腿受力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平均误差在2%以内。算例分析发现,系泊腿受力循环次数主要集中在低幅值高均值区域。本文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能够为定位系统系泊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核动力平台 定位系统 多铰连接 多体动力学 约束反力 模型试验 六自由度平台 系泊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车与月壤交互作用的离散元-多体动力学耦合建模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鸿 雷波 刘锦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9-249,共11页
目前,对于散体颗粒物质与复杂机械系统的耦合作用研究,面临着跨尺度、计算规模庞大以及非光滑表面的接触检测困难等问题。为了探究月球车与月壤交互作用,首先对颗粒-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接触算法进行研究。分别用离散元方法(discre... 目前,对于散体颗粒物质与复杂机械系统的耦合作用研究,面临着跨尺度、计算规模庞大以及非光滑表面的接触检测困难等问题。为了探究月球车与月壤交互作用,首先对颗粒-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接触算法进行研究。分别用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和多体动力学(multibody dynamics, MBD)笛卡尔方法建立了散体球形颗粒和含约束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Hertz-Mindlin模型计算颗粒与刚体的接触力,在此基础上给出顺序耦合策略,建立了离散元和多体耦合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月球车齿状车轮的非光滑表面与颗粒之间接触检测规模庞大的问题,提出了非光滑形状物体的分区域局部检测方法,降低了局部检测的规模。通过对比圆柱体冲击颗粒的试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离散元-多体耦合模型的准确性。在耦合动力学建模和接触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齿状车轮的月球车在月壤上行驶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不同驱动参数下的系统动力学特性以及不同轮胎形状对行驶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错形轮齿的月球车相较直齿形轮齿前进距离多14%,前进效率较高,该研究对月球车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方法(DEM) 多体动力学(MBD) 月球车 耦合建模 高效接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内齿式回转支承动态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望城 韩佳轩 姚廷强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内齿式回转支承兼有滚动轴承的回转支承特点和齿轮啮合传动特点,在联合载荷作用下其动态性能的影响因素众多,容易出现轮齿磨损或断齿、套圈滚道磨损和运行精度变差等问题。综合考虑钢球与内外套圈滚道、保持架兜孔的动态接触作用及内齿... 内齿式回转支承兼有滚动轴承的回转支承特点和齿轮啮合传动特点,在联合载荷作用下其动态性能的影响因素众多,容易出现轮齿磨损或断齿、套圈滚道磨损和运行精度变差等问题。综合考虑钢球与内外套圈滚道、保持架兜孔的动态接触作用及内齿圈轮齿间的啮合传动作用,建立了内齿式回转支承参数化多体接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沟道曲率半径、保持架兜孔孔径、初始接触角和轮齿变位系数等关键设计参数对回转支承齿轮啮合力、1号钢球与N1滚道的接触力、内齿圈质心轴向和径向振动位移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方法,对内齿式回转支承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全因子试验设计及计算,获得了多参数影响下回转支承的动态性能。结合线性加权法,运用统一量纲法和权系数法构造新的多目标优化函数,提出了回转支承动态性能的多变量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得到回转支承的轮齿啮合力下降了49.27%,1号钢球与N1滚道的接触力下降了29.6%,内齿圈质心轴向振动位移减小了5.41%,内齿圈质心径向位移减小了15.88%,回转支承的性能得到了优化。研究结果为回转支承的动态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支承 多体动力学 试验设计 动态优化设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飞剪高速振动优化
7
作者 夏志昊 龚俊杰 +3 位作者 韦源源 郝文峰 陈扬东 王金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1-176,共6页
针对回转式飞剪机的工作特性,提出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和试验方法以提高飞剪机的剪切速率。建立基于多体动力学和瞬态动力学的飞剪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飞剪机运行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并分析不同转速下整机的动态响应;利用电测方法对... 针对回转式飞剪机的工作特性,提出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和试验方法以提高飞剪机的剪切速率。建立基于多体动力学和瞬态动力学的飞剪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飞剪机运行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并分析不同转速下整机的动态响应;利用电测方法对飞剪机进行振动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引入S形加减速曲线理论对工作曲线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作曲线使得飞剪机的振幅减小40%,减少了冲击;同时,还使得剪切周期缩短,有效提高了剪切速率,并保证了剪切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剪机 多体动力学 动态分析 振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式空中加油系统鞭甩现象多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振军 谭兴宇 +2 位作者 史晓军 张昌荣 郭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6-707,共12页
软管-锥套式空中加油系统的柔性结构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软管鞭甩现象,极大影响空中加油任务的安全性。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建立了空中加油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利用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方式和绝对结点坐标法的索/梁模型描述管线... 软管-锥套式空中加油系统的柔性结构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软管鞭甩现象,极大影响空中加油任务的安全性。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建立了空中加油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利用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方式和绝对结点坐标法的索/梁模型描述管线的大变形、大范围运动以及软管收放,并对空中加油系统受到的气动力进行建模,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加油机和受油机运动、软管和锥套的变形与气动力的耦合影响。基于建立的空中加油系统动力学模型,复现飞行状态下的软管鞭甩现象,获得了鞭甩现象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对接冲击下,软管平衡状态改变所形成的剪切波向后传播与反射是鞭甩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多工况计算结果,分析了软管刚度、对接速度、Ma数各因素对鞭甩现象引起的软管剪切力、纵波与剪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分析了软管收放控制和加缓冲的受油插头两种措施对鞭甩现象振动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 空中加油 鞭甩现象 软管-锥套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多体动力学-有限元双向耦合模型研究
9
作者 曾静 陶春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2-322,共1页
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我国中小学生面临的第三大健康问题。肌骨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是当前脊柱侧弯主流的生物力学模型。然而,肌骨模型无法提供柔性体的变形和内应力情况,脊柱有限... 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我国中小学生面临的第三大健康问题。肌骨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是当前脊柱侧弯主流的生物力学模型。然而,肌骨模型无法提供柔性体的变形和内应力情况,脊柱有限元模型的真实边界条件定义模糊,且目前这两种模型在脊柱侧弯领域仅实现单向耦合。因此,本研究结合二者优势,建立双向耦合脊柱侧弯模型,为研究AIS疾病提供新途径。方法招募一名AIS患者,采集其CT和站立位X-ray影像数据。首先通过3D Slicer和Geomagic重建其脊柱-肋骨-骨盆几何模型。随后导入Hypermesh建立由六面体单元网格构成的椎间盘和小关节,获得软组织有限元模型。同时,在Opensim Creator上创建包含188条椎旁肌的患者个性化上肢肌骨多体模型。最后基于Java编程耦合两种模型,模拟AIS脊柱在屈伸、侧弯和轴向旋转时的力学响应。结果建立了AIS患者上肢肌骨多体模型和脊柱软组织有限元模型,实现了二者的双向耦合。耦合模型验证有效,且能够对AIS脊柱力学环境进行更加准确的仿真。结论本研究基于肌骨系统整体运动学,针对多柔体应力应变力学特征,开发了多体动力学-有限元双向耦合脊柱侧弯模型,二者优势互补,为AIS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上肢肌 站立位 多体动力学 生物力学模型 双向耦合 我国中小学生 椎旁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空中加油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10
作者 师琨琨 谭兴宇 +1 位作者 赵振军 史晓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8-317,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将软式加油与硬式加油结合并利用收放索控制的混合式空中加油概念。对硬伸缩管、软管及锥套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CFD仿真与数值拟合的方法分析锥套所受气动力,对混合式空中加油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通过数值模拟和阻... 提出了一种将软式加油与硬式加油结合并利用收放索控制的混合式空中加油概念。对硬伸缩管、软管及锥套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CFD仿真与数值拟合的方法分析锥套所受气动力,对混合式空中加油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通过数值模拟和阻尼辨识对比分析研究了软管、硬管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抑制锥套摆动的控制律。结果表明:硬管的抗弯刚度、频率、弹性模量及软管的弹性模量变化时,系统阻尼均出现峰值,软管的密度变化与系统阻尼呈正相关;采用收放索的PID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 空中加油 阻尼辨识 振动抑制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钢板弹簧多体动力学建模及动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其东 方锡邦 +1 位作者 卢剑伟 赵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5-39,共5页
汽车悬架系统常用的弹性元件钢板弹簧,既是弹性元件,又是传递纵向、侧向地面作用力的传力元件,进行动力学建模时存在一定难度。文章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钢板弹簧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其... 汽车悬架系统常用的弹性元件钢板弹簧,既是弹性元件,又是传递纵向、侧向地面作用力的传力元件,进行动力学建模时存在一定难度。文章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钢板弹簧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其动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弹簧 多体动力学 动特性 仿真 汽车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齿轮箱多体动力学仿真及声振耦合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林腾蛟 何泽银 +2 位作者 钟声 刘文 吕和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8,共7页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考虑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轴承支撑刚度等内部激励以及螺旋桨外部激励,建立了含传动系统及结构系统的船用齿轮装置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了齿轮副动态啮合力及轴承支反力;对齿轮箱及支座进行...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考虑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轴承支撑刚度等内部激励以及螺旋桨外部激励,建立了含传动系统及结构系统的船用齿轮装置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了齿轮副动态啮合力及轴承支反力;对齿轮箱及支座进行柔性化处理,形成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了箱体表面的动态响应.而后以多体动力学分析所得的轴承支反力频域历程为边界条件,建立了箱体声振强耦合分析模型,预估了齿轮箱表面声压及外声场辐射噪声.结果表明,齿轮副动态啮合力、轴承支反力以及箱体动态响应频域曲线的峰值均出现在齿轮副的啮合频率及其倍频处;仿真所得的箱体振动加速度及外声场辐射噪声与齿轮箱振动噪声试验台架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多体动力学 声振耦合 动态响应 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的运动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戴丽 刘杰 +1 位作者 刘宇 赵丽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69-1472,共4页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四节臂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刚性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对泵车臂架运动微分方程的推导和数值求解,对各臂杆的转角和末端轨迹进行了分析.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混凝土泵车的臂架建立了刚性仿真模型,选取与...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四节臂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刚性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对泵车臂架运动微分方程的推导和数值求解,对各臂杆的转角和末端轨迹进行了分析.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混凝土泵车的臂架建立了刚性仿真模型,选取与数值求解相同的参数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和数值求解得到的轨迹,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的运动方程,可以准确地描述泵车的各项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泵车 多体动力学 臂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验证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云清 项俊 +1 位作者 陈立平 孙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7-291,共5页
利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某轿车的整车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前后悬架、转向系统的详细几何结构参数,以及连接处的橡胶衬套、阻尼器的非线性特性,轮胎采用M agic Formu la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多种试验验证,并分析了该... 利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某轿车的整车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前后悬架、转向系统的详细几何结构参数,以及连接处的橡胶衬套、阻尼器的非线性特性,轮胎采用M agic Formu la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多种试验验证,并分析了该样车的操纵稳定性等相关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整车多体模型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 多体动力学 验证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UV车型操纵稳定性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6
15
作者 秦东晨 潘筱 +2 位作者 赵红宇 陈立平 钟毅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126-2129,2136,共5页
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某SUV车型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对该车型的前悬架及整车分别进行了前轮定位参数及动力学仿真研究和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在构建前悬架系统模型时,应用BEAM梁原理建立了准确反映弹性变形的后悬架模型。研究了... 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某SUV车型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对该车型的前悬架及整车分别进行了前轮定位参数及动力学仿真研究和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在构建前悬架系统模型时,应用BEAM梁原理建立了准确反映弹性变形的后悬架模型。研究了前悬架的前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变化的规律,根据开环模型操纵稳定性的3种评价方法在ADAMS中进行了操纵稳定性仿真试验。仿真计算与分析说明,建立的SUV前悬架和整车多体系统模型与实际车型在主要性能参数及其变化趋势上相符。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得到了该车型生产厂家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V ADAMS 多体动力学 操纵稳定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耐碰撞系统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联合仿真 被引量:27
16
作者 王文斌 康康 赵洪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52-1556,共5页
研究基于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技术进行列车耐碰撞系统设计的联合仿真策略.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获得车辆吸能部件在碰撞时的力—位移关系曲线,以该曲线模拟车辆连挂之间的非线性弹簧特性,运用多体动力学技术进行了两列车的碰撞动力学仿真... 研究基于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技术进行列车耐碰撞系统设计的联合仿真策略.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获得车辆吸能部件在碰撞时的力—位移关系曲线,以该曲线模拟车辆连挂之间的非线性弹簧特性,运用多体动力学技术进行了两列车的碰撞动力学仿真.通过仿真分析碰撞中列车各车辆间的作用力、变形、速度、加速度以及各个吸能部件的能量吸收等数值,实现了对新设计列车碰撞被动安全系统总体性能的评估.与高速碰撞相比,在中低速碰撞工况下,头车与第2节车体端部连接处吸收的动能占总动能的比例更高.联合仿真能较真实地模拟列车碰撞的全过程,验证了联合仿真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非线性有限元 多体动力学 联合仿真 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的柴油机曲轴动态强度与冲击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亮 宋希庚 +2 位作者 明章杰 唐斌 薛冬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以某16 V柴油机曲轴为例,利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与三维实体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正常工况下强度分析和模拟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曲轴等部件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结构法对其进行结构缩减,导入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后... 以某16 V柴油机曲轴为例,利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与三维实体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正常工况下强度分析和模拟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曲轴等部件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结构法对其进行结构缩减,导入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后添加连接单元,建立轴系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将多体动力学分析结果恢复到含油孔的曲轴三维实体有限元精细模型(单拐-梁模型),进行正常工况一个循环曲轴动应力计算和疲劳强度分析。最后,进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曲轴动应力计算及强度分析,校核其冲击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曲轴强度分析 多体动力学 有限元法 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体曲轴多体动力学的轴系扭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梁兴雨 舒歌群 +1 位作者 李东海 沈颖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9,共4页
以曲轴系统有限元分析为基础,通过建立由多个自由度组成的发动机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系统模型,对构成主要柔性体的曲轴系统进行了扭振响应分析,获取系统动力响应的时间历程,对系统的动力品质和安全性做出了评价。然后通过一个新研制的测... 以曲轴系统有限元分析为基础,通过建立由多个自由度组成的发动机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系统模型,对构成主要柔性体的曲轴系统进行了扭振响应分析,获取系统动力响应的时间历程,对系统的动力品质和安全性做出了评价。然后通过一个新研制的测试装置对一台直列四缸柴油机曲轴自由端的扭转振动进行了实测。通过计算和实测结果的谐次分析比较,两者体现了较高的等同性,说明了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曲轴系统 多体动力学 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多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段秀兵 郝志勇 +1 位作者 岳东鹏 宋宝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3-235,250,共4页
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 )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建立了包括柔性曲轴的车用发动机曲轴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分析了曲轴的扭转振动,测量了曲轴自由端的扭转振动,与仿真... 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 )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建立了包括柔性曲轴的车用发动机曲轴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分析了曲轴的扭转振动,测量了曲轴自由端的扭转振动,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发动机 曲轴扭振 多体动力学 有限元法 多体系统仿真 扭转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旋转叶片的多体动力学数值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德源 叶枝全 陈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3-481,共9页
在现代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框架上,研究了风力机叶片的空间旋转运动与其弹性变形间的耦合 关系;对旋转叶片进行有限元离散,采用凯恩(Kane)方法,建立了一般形式的大型风力机叶片柔性多体动力 学方程;结合大型叶片几何构形特点,导出... 在现代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框架上,研究了风力机叶片的空间旋转运动与其弹性变形间的耦合 关系;对旋转叶片进行有限元离散,采用凯恩(Kane)方法,建立了一般形式的大型风力机叶片柔性多体动力 学方程;结合大型叶片几何构形特点,导出了旋转叶片的空间梁单元动力矩阵的显式形式;以1.5MW风力机叶 片为例,计算了该叶片的固有频率并与常规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体现了旋转叶片的动力刚化效应, 更准确地反映了叶片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多体动力学 KANE方程 固有频率 动力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