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基因序列中高效引入多位点突变的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凡荣 陈琛 +2 位作者 李永文 万海粟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9-47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在基因序列中引入点突变是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及其相关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多种对基因序列进行突变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大多对单一位置的基因突变有效,而对在基因序列中引入多位点突变,还有待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为适应这... 背景与目的在基因序列中引入点突变是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及其相关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多种对基因序列进行突变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大多对单一位置的基因突变有效,而对在基因序列中引入多位点突变,还有待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为适应这一需要,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可在基因序列的多个位点引入突变的方法。方法该方法依赖于一种Type IIs类的限制性内切酶,例如Esp 3I等。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中,针对每一个突变位点,合成一对含有突变点和所选择的Type IIs类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引物,当需要引入多位点突变时,则利用邻近的两个突变位点的引物做PCR反应,多个位点的突变,就可以得到多个扩增片段,将这些片段用和引物上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对应的酶进行反应,然后用连接反应将片段连接形成突变基因。结果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非常简便,主要实验步骤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我们已经利用这种方法,在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cence protein,EGFP)和nm23基因中,引入3个或4个突变,突变效率几乎为100%。结论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点突变 突变引物 Typells类的限制性内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B11基因多位点突变致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型1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丘燕燕 熊小丽 +5 位作者 汤建桥 吴云涛 郑文彬 王蔚华 易巍 鄢素琪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7-468,共2页
1病例资料男,2月15 d,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70+d”入住武汉儿童医院(我院)中西医结合科。患儿生后第2 d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后黄疸逐渐加重,粪便为黄色或浅黄色;尿液色清,时而深黄。住院5 d前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行体格检查,发现全... 1病例资料男,2月15 d,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70+d”入住武汉儿童医院(我院)中西医结合科。患儿生后第2 d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后黄疸逐渐加重,粪便为黄色或浅黄色;尿液色清,时而深黄。住院5 d前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行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肝脏右肋下2.5 cm、质软,脾脏未及;查TBIL 148.3μmol·L^-1、DBIL 91.9μmol·L^-1、ALT 495 U·L^-1、AST 649 U·L^-1、ALP 384 U·L^-1、GGT 44 U·L^-1,建议进一步诊治,家属拒绝。现因黄疸症状较前加重就诊。发病以来,精神反应尚可,吃奶可。入院前自行口服茵栀黄颗粒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巩膜黄染 中西医结合科 茵栀黄颗粒 病例报告 多位点突变 病例资料 儿童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构建基因多个点突变体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立涵 李玮妮 +2 位作者 张浩 程龙 叶棋浓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8-685,共8页
蛋白质内部多个位点的翻译后修饰在基因的功能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的点突变体在其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高效、快速构建基因的多个点突变体在基因的功能研究中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建立了对目的基因进行高效准... 蛋白质内部多个位点的翻译后修饰在基因的功能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的点突变体在其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高效、快速构建基因的多个点突变体在基因的功能研究中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建立了对目的基因进行高效准确的单点突变方法的基础上,以SRrp53点突变体的构建为例,设计了新型的以反向PCR为基础的多个点突变的实验流程,获得的多位点突变体质粒经测序后均与预期相符,将测序正确的多位点突变体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均表达了分子质量正确的蛋白质.以上结果表明,该实验设计方案能够高效、方便地用于基因多个点突变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分子功能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PCR SRrp53 多位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oom解旋酶突变体的克隆与表达
4
作者 张金彪 许厚强 +3 位作者 骆衡 许庆贺 陈祥 李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blm基因的突变可导致Bloom综合症(BS),Bloom综合症是一种罕见隐性常染色体遗传疾病,患者遗传不稳定并易患多种类型癌症。临床发现BS患者细胞中的BLM的RecQ-Ct区域的1 036位半胱氨酸残基发生突变。运用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 blm基因的突变可导致Bloom综合症(BS),Bloom综合症是一种罕见隐性常染色体遗传疾病,患者遗传不稳定并易患多种类型癌症。临床发现BS患者细胞中的BLM的RecQ-Ct区域的1 036位半胱氨酸残基发生突变。运用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两轮重组PCR,构建985位和1 036位氨基酸突变的BLM解旋酶多点突变基因,克隆到载体pET-28a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分离纯化获得了高纯度(>95%)的双突变型BLM解旋酶,并对其进行了Western blotting鉴定。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BS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M解旋酶 重组PCR 多位点突变 基因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