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媛媛 徐雅萍 +5 位作者 杜鹏程 强裕俊 张雯 陈晨 于季红 郭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菌株184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对7个位点进行分析,利用Bi...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菌株184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对7个位点进行分析,利用Bio Numerics 5.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84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共产生139种基因型,呈现明显的基因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可分为3个基因群,其中Ⅰ群包含93.06%的菌株。结论本医疗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具有明显的优势菌群,其感染来源仍以院内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多位点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炭疽芽胞杆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海岩 王文瑞 +5 位作者 郭卫东 李昕 跃华 张慧娟 魏建春 武利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5-977,共3页
炭疽芽胞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炭疽的病原菌,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粉尘或气溶胶而感染.我国炭疽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炭疽病例时有发生.内蒙古地区是主要... 炭疽芽胞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炭疽的病原菌,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粉尘或气溶胶而感染.我国炭疽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炭疽病例时有发生.内蒙古地区是主要的炭疽自然疫源地,每年都有病例发生.炭疽杆菌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细菌,很多基因分型方法都不能对其分型,Keim等[1]首次将MLVA8方法用于炭疽芽抱杆菌基因分子分型中,其选择6个染色体上VNTR多态性位点和2个质粒上VNTR多态性位点联合建立了MLVA8分析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区别不同炭疽芽胞杆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胞杆菌 内蒙古地区 分型分析 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分型方法 自然疫源地 多态性位点 VN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与大骨节病传递不平衡分析及与低硒暴露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晓薇 吕爱莉 +3 位作者 任峰玲 李文荣 康龙丽 郭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寻找大骨节病(KBD)的易感基因,探讨低硒暴露与KBD易感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在陕西省麟游县KBD病区收集23个KBD核心家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GeneScan Analysis 3.7和Genotyper3.7软件进行基因分析。对核心家系进行单体型相对风... 目的寻找大骨节病(KBD)的易感基因,探讨低硒暴露与KBD易感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在陕西省麟游县KBD病区收集23个KBD核心家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GeneScan Analysis 3.7和Genotyper3.7软件进行基因分析。对核心家系进行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清硒水平,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硒暴露与KBD可疑易感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 23个核心家系的HRR和TDT分析发现3个等位基因(位点D2S151的等位基因248 bp、位点D2S305的等位基因320 bp和位点D11S4094的等位基因194 bp)与KBD关联(P<0.05)。被研究人群的平均血硒浓度为0.037μg/ml,未发现低硒暴露与多态性STR位点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 D2S151、D2S305和D11S4094位点或其附近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KBD发病有关,可疑易感基因和低硒暴露在研究人群中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低硒 串联重复序列 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 传递不平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核病101例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均 黄延风 +1 位作者 张爱华 许红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结核病中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tandem repeats,VNTR)的分布特征,寻找适合的VNTR位点组合。方法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 locus VNTRanalysis,MLVA)分型方法,选择...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结核病中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tandem repeats,VNTR)的分布特征,寻找适合的VNTR位点组合。方法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 locus VNTRanalysis,MLVA)分型方法,选择标化的24个VNTR位点,对101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DNA进行检测,结果采用BioNumerics 6.1数据库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单位点Hunter-Gaston分辨率指数(Hunter-Gaston index,HGI)分析,并比较分析国际推荐的分组(12、15、24位点)的基因分型鉴定能力。结果 MLVA分析结果显示24个VNTR位点在不同菌株中存在明显的多态性,101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可分为1个基因群83种基因型,其中69种基因型只有1个菌株,占68.32%(69/101),另有32株临床分离株表现出14种基因型,占31.68%(32/101),成簇率为17.82%;24个VNTR位点的HGI具有较大差异(0.168~0.829),HGI能达到0.5以上的VNTR位点数有16个;24个VNTR位点进行不同的位点组合:12、15个和24个位点组合的HGI分别为0.995、0.996、0.996。结论 重庆地区儿童结核病中结核分枝杆菌存在基因多态性,国际推荐的15个VNTR位点组合的MLVA分型方法适用于其流行病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多位点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短小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方法及对人凝血因子BSTR位点的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裴黎 邓华 +4 位作者 张丽君 姜成涛 赵兴春 常彩琴 王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0-463,共4页
为开展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STR位点的检测 ,通过建立毛细管电泳 短小串联重复序列 (STRs)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实现了利用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人凝血因子B (F13B)STR位点PCR产物的长度多态性 ,结果F13B STR基因型分型正确 ,图谱清晰 .... 为开展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STR位点的检测 ,通过建立毛细管电泳 短小串联重复序列 (STRs)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实现了利用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人凝血因子B (F13B)STR位点PCR产物的长度多态性 ,结果F13B STR基因型分型正确 ,图谱清晰 .方法的建立可简化常规多态性检测 ,实现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短小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方法 人凝血因子Ⅻ BSTR位点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分析的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
6
作者 聂俊岚 毛伟伟 +2 位作者 王常武 王宝文 刘文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1-183,共3页
针对现有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存在的计算量大、灵敏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碱基的电子离子相互作用势作为基因序列数字化表示的方法,通过对数字序列作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序列中串联重复序... 针对现有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存在的计算量大、灵敏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碱基的电子离子相互作用势作为基因序列数字化表示的方法,通过对数字序列作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序列中串联重复序列出现的频率,并对基因序列做加窗傅里叶变换,找出串联重复序列存在的位置。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量较已有方法减少了75%,并能较好地解决已有方法识别灵敏度低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离散傅里叶变换 电子离子相互作用势 频谱分析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短串联重复序列应用于脊肌萎缩症产前诊断的连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维 沈嘉玮 +3 位作者 龙飞 季星 杨祖菁 陶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712,共6页
目的建立完整的适合汉族人群的脊肌萎缩症(SMA)产前基因诊断体系。方法对30名正常汉族人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评估位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两侧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并通过在6个SMA产前诊断家系... 目的建立完整的适合汉族人群的脊肌萎缩症(SMA)产前基因诊断体系。方法对30名正常汉族人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评估位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两侧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并通过在6个SMA产前诊断家系连锁中的应用,优选出STR位点,并结合PCR酶-切法(PCR-RFLP)进一步评价STR位点与SMN1基因的连锁紧密性。结果从7个STR位点中优选出D5S435、D5S629、D5S610和D5S351四个STR位点用于家系连锁分析,联合PCR-RFLP,在6名待检胎儿中检出2例患者和4例携带者。结论通过优选出的4个多态性强、与SMN1基因紧密连锁的STR位点,联合家系连锁和PCR-RFLP,建立起稳定可靠的适合汉族人群的SMA产前基因诊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串联重复序列 连锁分析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用于江苏省168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许卫国 虞浩 +2 位作者 杨丹丹 吕华坤 周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09-1512,1516,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江苏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的基因型及VNTR基因分布特征。方法: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13个结核病定点诊疗单位收集临床分离菌株。选取结核分枝... 目的:初步了解江苏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的基因型及VNTR基因分布特征。方法: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13个结核病定点诊疗单位收集临床分离菌株。选取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11个具有明显多态性特征的VNTR位点,通过PCR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Bio Numerics(Version 3.0)软件进行结核菌株VNTR的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68株结核分枝杆菌。不同的菌株在同一位点上具有多态性。共分为10个基因型(Ⅰ,Ⅱ~Ⅹ型),其中以Ⅷ型为主要基因型,占75.0%、其次为Ⅱ型5.4%、Ⅳ型4.2%、Ⅶ型9.5%。不同地区之间,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也都以Ⅷ型为主要基因型,分别占各地区的83.5%,57.1%,76.6%;但是苏南、苏中、苏北三地的Ⅱ、Ⅲ、Ⅳ、Ⅶ型菌株分布在各地菌株中的比例有差异显著性((2=54.710,P<0.0001),Ⅱ型以苏中为主(11.9%)、Ⅲ型以苏南为主(3.8%)、Ⅳ型以苏南、苏北为主(5.1%与6.4%)、Ⅶ型以苏中为主(31.0%)。结论:江苏省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多态性,以Ⅷ型为主要流行型,不同地区间同样以Ⅷ型为主要流行型,但菌型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联合检测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甘建一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客观评价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联合检测在亲子鉴定中的准确性。方法:28例南方无关汉族家系血样74份,PCR扩增,ABI-310DNA分析仪测序分型,依据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基因频率资料,计算非父排除率和亲子关系概率。结果:15个STR位点... 目的:客观评价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联合检测在亲子鉴定中的准确性。方法:28例南方无关汉族家系血样74份,PCR扩增,ABI-310DNA分析仪测序分型,依据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基因频率资料,计算非父排除率和亲子关系概率。结果:15个STR位点联合检测,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999,亲子关系概率均大于或等于99.73%。结论:亲子鉴定中,15个STR位点联合检测灵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联合检测 亲子鉴定 亲子关系 STR位点 核酸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3年山西省布鲁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洋 姚素霞 +3 位作者 郝瑞娥 韩吉婷 张秋香 杨红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分析2020-2023年山西省布鲁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20-2023年山西省临床分离的479株布鲁氏菌进行常规生物学鉴定,提取基因组进行MLVA-16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多位点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k-Locus Variable-numb... 目的分析2020-2023年山西省布鲁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20-2023年山西省临床分离的479株布鲁氏菌进行常规生物学鉴定,提取基因组进行MLVA-16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多位点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k-Locus Variable-number-Analysis,MLVA)聚类显示总体相似度在50.5%~100%,共204种VNTR型,聚类结果5株以上的成簇VNTR型有11种,其中有1种成簇数量在25株的VNTR型和1种成簇数量在17株的VNTR型。对这2种VNTR型的全部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分别进行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ore Genenome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cgMLST)聚类,存在成簇的菌株,且差异位点较少。结论MLVA分型方法可将布鲁氏菌进行有效分辨,cgMLST能进一步阐述菌株亲缘关系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山西省内存在着特定基因型的布鲁氏菌的长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分子分型 多位点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转录组SSR位点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15
11
作者 林珲 李永平 +3 位作者 薛珠政 陈敏氡 朱海生 温庆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3,共9页
【目的】开发适合花椰菜的SSR分子标记,为花椰菜品种遗传关系鉴定、遗传图谱绘制等提供候选标记。【方法】以24份花椰菜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MISA软件对其转录组SSR位点信息进行分析,设计SSR引物,对这些引物进行PCR扩增,开发高多态性花... 【目的】开发适合花椰菜的SSR分子标记,为花椰菜品种遗传关系鉴定、遗传图谱绘制等提供候选标记。【方法】以24份花椰菜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MISA软件对其转录组SSR位点信息进行分析,设计SSR引物,对这些引物进行PCR扩增,开发高多态性花椰菜的SSR分子标记;利用差异条带对不同花椰菜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转录组数据中得到66 450条Unigene基因,包含10 715个SSR位点,发生频率为12.09%,平均分布距离为5.9kb。SSR位点中优势类型为二核苷酸重复基序,出现频率占总SSR的51.16%;其次是三核苷酸,占总SSR的47.37%。重复序列基序共49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复基序主要为AG/CT、GA/TC和AAG/CTT。有1 164个长度≥20bp的SSR位点,获得具有潜在高多态性的SSR引物6 119对。随机设计的40对引物中有31对引物能进行有效扩增,其中有17对引物在24份花椰菜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UPGMA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为0.625时,17对多态性引物可将24份花椰菜分为3类。【结论】开发的花椰菜SSR标记类型丰富,出现频率高,具有较高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简单重复序列 转录组 多态性 分子标记 基因位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扫描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4个STR位点遗传多态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俐 袁育康 +3 位作者 冯继东 王红英 邢建新 李生斌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研究了新疆维吾尔族群体 4个STR基因位点D5S818、D13S317、D7S82 0和D16S5 39的基因及基因型分布 ,获得 4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用PCR扩增技术和基因扫描技术进行样本STR遗传结构分析 ,并与其他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 研究了新疆维吾尔族群体 4个STR基因位点D5S818、D13S317、D7S82 0和D16S5 39的基因及基因型分布 ,获得 4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用PCR扩增技术和基因扫描技术进行样本STR遗传结构分析 ,并与其他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4个基因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均具有遗传多态性 ,4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群体 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扫描 遗传多态性 STR基因位点 遗传结构 群体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鉴定中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振民 武海鹏 +3 位作者 霍志鑫 张科文 赵旭东 苏丽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3-366,共4页
收集2019年至202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1360份鉴定结果均为“认定”的亲子鉴定案例,分析案例中2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突变现象。在23个STR基因座总计1840次的遗传传递中,共观察到41例突变,包括40例一步突变和1例三步突... 收集2019年至202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1360份鉴定结果均为“认定”的亲子鉴定案例,分析案例中2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突变现象。在23个STR基因座总计1840次的遗传传递中,共观察到41例突变,包括40例一步突变和1例三步突变;41例突变中,有1例突变来源不明;其余40例中,来自父系的突变32例,来自母系的突变8例,父源概率大于母源。本研究对亲子鉴定案件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了STR基因座的突变现象、突变率及突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遗传学 突变分析 亲子鉴定 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14
作者 郭丽民 张晓玲 +3 位作者 黄燕妍 赵存寿 张成鑫 付国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170,共7页
目的 研究肃北县鼠疫菌差异区段(DFR)、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基因多态性特征,指导突发鼠疫疫情的溯源。方法 对1973-2017年间肃北县鼠疫疫源地不同动物宿主分离的89株鼠疫菌进行培养,提... 目的 研究肃北县鼠疫菌差异区段(DFR)、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基因多态性特征,指导突发鼠疫疫情的溯源。方法 对1973-2017年间肃北县鼠疫疫源地不同动物宿主分离的89株鼠疫菌进行培养,提取DNA。分别利用DFR、CRISPR和MLVA基因分型的引物进行PCR反应,通过琼脂糖电泳观察扩增产物有无,与中国鼠疫菌DFR数据库比较确定鼠疫菌DFR基因型;通过PCR产物测序,与在线鼠疫菌CRISPR数据库比对确定CRISPR基因型;通过毛细管电泳计算每株鼠疫菌VNTR的重复数,基于肃北县89株与11株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的鼠疫菌VNTR重复数应用BioNumerics7.6构建最小生成树。结果 肃北县89株鼠疫菌可分为6个DFR基因型,分别为8型、7型、1b型、5型、32型和44型,其中8型为肃北县鼠疫疫源地主要基因组型。肃北县89株鼠疫菌经CRISPR分型,可分为3个基因簇和3个基因型,其中Ca35′为肃北县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基因簇,基因型为26′,主要分布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城湾镇、鱼儿红乡和石包城乡;Ca7和CaΔ5′为肃北县鼠疫疫源地的次要基因簇,基因型为22和24型,分布在党城湾镇、鱼儿红乡和石包城乡。MLVA聚类分析,肃北县鼠疫菌主要分为3个簇,分别为党城湾镇马场簇、鱼儿红乡簇和党城湾镇簇。结论 DFR、CRISPR和MLVA基因分型方法均能将肃北县鼠疫菌分为主要基因型和次要基因型,具有显著的地区分布特征,基因型多样性较高,种群特征复杂,尤其在鼠疫疫情溯源时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北县 差异区段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 多位点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汉族人群Y染色体多个STR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唐双柏 郭景元 +2 位作者 刘超 梁赏猷 王穗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6-88,共3页
为建立一套高度多态且实用性强的Y-STRs标记系统,本文用PCR结合银染显色技术研究了111例广州汉族男性DYS19、DYS389Ⅰ/Ⅱ、DYS390等位基因及单倍型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广州地区汉族男性DYS19位点... 为建立一套高度多态且实用性强的Y-STRs标记系统,本文用PCR结合银染显色技术研究了111例广州汉族男性DYS19、DYS389Ⅰ/Ⅱ、DYS390等位基因及单倍型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广州地区汉族男性DYS19位点有A1、A2、A3、A4、A5五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18.9%、36.0%、36.0%、7.2%、1.8%;DYS389Ⅰ位点有B1、B2、B3、B4四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6.3%、52.2%、17.1%、24.3%;DYS389Ⅱ位点有C1、C2、C3、C4、C5五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11.7%、38.7%、22.5%、17.1%、9.9%,DYS390位点有D1、D2、D3、D4、D5五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2.7%、9.9%、46.8%、27.9%、12.6%;χ2检验表明上述各等位基因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此外,还观察到72种由上述座位共同构成的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达0.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STR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67株结核分支杆菌MLVA分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华坤 刘志广 +8 位作者 许卫国 刘敬华 章体慧 董海燕 陈永弟 阳波 王蓓 朱涛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55-75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江苏省结核分支杆菌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MLVA)分型方法,对从江苏省病人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的VNTR进行PCR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BioNumerics3.0软件分析其VNTR的多态... 目的初步探讨江苏省结核分支杆菌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MLVA)分型方法,对从江苏省病人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的VNTR进行PCR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BioNumerics3.0软件分析其VNTR的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共选取了15个VNTR位点,对67株结核分支杆菌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可分8个基因型(Ⅰ~Ⅶ型),其中较多的一型菌株占32.6%,其他型别菌株数量较接近,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型别。结论江苏省结核分支杆菌具有明显的多态性,MLVA分型技术具有稳定、简单、可重复的优点,可用于结核分支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 多位点重复串联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江苏省人感染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谈忠鸣 汪秀斌 +6 位作者 周伟忠 董晨 周璐 洪捷 钱慧敏 胡建利 鲍倡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5-560,共6页
目的掌握江苏省2018年人感染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的种型和基因型。方法运用普通PCR及AMOS多重PCR确认分离株的生物种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MLSA)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 number... 目的掌握江苏省2018年人感染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的种型和基因型。方法运用普通PCR及AMOS多重PCR确认分离株的生物种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MLSA)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鉴定基因型,并与国内外流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8年共分离到56株布鲁氏菌,MLSA分型显示一株菌为猪种布鲁氏菌ST(Sequence type)17型,其他均为羊种布鲁氏菌ST8型。MLVA将56株菌分为47个基因亚型(46个羊种,1个猪种),聚类显示羊种布鲁氏菌全部为“东地中海簇”。结论2018年江苏省人感染布病主要为“东地中海簇”的ST8型羊种布鲁氏菌,并首次发现一例人感染ST17型猪种布鲁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羊种布鲁氏菌 猪种布鲁氏菌 AMOS-PCR 多位点序列分析 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IS位点在排除亲权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方建新 刘锡杰 程大霖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对 CODIS位点 (FGA、 vWA、 CSF1PO、 TH01、 TPOX、 D3S1358、 D5S818、 D7S820、 D8S1179、 D13S317、 D16S539、 D18S51和 D21S11共 13个 STR位点 )在 100例排除亲权的亲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 Profiler Plus及... 目的 对 CODIS位点 (FGA、 vWA、 CSF1PO、 TH01、 TPOX、 D3S1358、 D5S818、 D7S820、 D8S1179、 D13S317、 D16S539、 D18S51和 D21S11共 13个 STR位点 )在 100例排除亲权的亲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 Profiler Plus及 Co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通过 310遗传分析仪对上述二个检测体系扩增产物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在排除亲权的母亲-孩子-假设父亲三联体组中,所有观察案例其出现的排除指标数都在 3个以上,平均排除指标数为 6.63个;在假设父亲-孩子二联体组中, 94.0%的观察案例其排除指标数均在 3个以上,平均排除指标数为 5.01个。结论 CODIS位点在排除亲权的二联体和三联体组合亲子鉴定中,都符合鉴定应用要求 ;选择多态性较高的位点与增加排除指标存在直接的联系,以 DP、 H、 PE作为衡量 DNA位点应用价值的指标在具体鉴定实践中是可靠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IS位点 串联重复序列 亲子鉴定 排除亲权 法医鉴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与成簇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晓俊 余枫华 +3 位作者 余云芳 纪律 周攀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目的描述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分型及成簇特征,为宜昌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宜昌地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经基因芯片检测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痰标本,接种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后,得到的36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选... 目的描述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分型及成簇特征,为宜昌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宜昌地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经基因芯片检测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痰标本,接种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后,得到的36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选择国际通用的24位点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及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IRU-VNTR)进行分子分型,用Hunter-Gaston指数(HGI)和遗传差异值(h)对MIRU位点的分辨率和差异性进行评价;运用BioNumerics5.0软件对VNTR-MIRU结果进行成簇性分析,根据近期传播率公式计算其近期传播率;367株菌株分离来自367例患者,细分为初治患者321例、复治患者46例后分别进行成簇率统计,初复治患者的成簇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67株结核分枝杆菌24位点VNTR-MIRU分型结果显示,其总的分辨率HGI值为0.999,其中遗传多样性最高的位点为QUB11b,其h值为0.79;遗传多样性最低的位点为MIRU24,其h值为0.03。分析时发现基因型呈明显的多态性,总共有324个基因型。成簇性分析发现,其中90株菌株形成39个簇,成簇率为24.52%(90/367),近期传播率为13.90%(51/367);复治患者菌株成簇率为21.74%(10/46),初治患者菌株成簇率为24.92%(80/321),两者成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0,P=0.639)。结论宜昌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呈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近期传播率较低,且成簇率与初复治无关,提示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以内燃复发为主,也存在小范围内的流行,在结核防控方面要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基因型 串联重复序列 序列标记位点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汉族人群D2S441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代新 张林 +2 位作者 吴梅筠 陈国弟 陈于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为研究 STR位点 D2S441的遗传多态性,为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应用 PCR及 PAG电泳技术对 260名成都地区汉族无关个体进行了调查,共检出 9个等位基因及 26种基因型,首次获得汉族群体频率分布 ,其等位基因片段大小范围为 131~ 155b... 为研究 STR位点 D2S441的遗传多态性,为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应用 PCR及 PAG电泳技术对 260名成都地区汉族无关个体进行了调查,共检出 9个等位基因及 26种基因型,首次获得汉族群体频率分布 ,其等位基因片段大小范围为 131~ 155bp。该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家系调查证实了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其个人识别能力( Dp)、杂合度( H)、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和非父排除率( PE)分别为 0.9084、 0.7885、 0.7390和 0.5778,表明该位点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D2S441位点 多态性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