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1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的选择性加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辛宗武 高磊 +3 位作者 张琳叶 刘璐 魏光涛 黄秋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6-1144,1198,共10页
尽管部分加氢是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加氢过程中反式异构体的生成会影响油脂的品质,因此,对油脂加氢反应中如何减少反式异构体生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加氢机理及反式异构... 尽管部分加氢是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加氢过程中反式异构体的生成会影响油脂的品质,因此,对油脂加氢反应中如何减少反式异构体生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加氢机理及反式异构体生成的原理。然后,综述了加氢方式、加氢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助剂、载体及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反式异构体生成影响的研究新进展。最后,对影响反式异构体生成的规律进行总结,进而提出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加氢过程中以减少反式异构体生成为目的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 选择性加氢 反式异构体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合成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烷醇酯工艺研究
2
作者 王秀华 杨瑞楠 +2 位作者 刘君 梁少华 刘伟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1-67,82,共8页
旨在为植物甾烷醇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以植物甾烷醇和酰基供体为原料,合成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烷醇酯,并通过溶剂萃取、柱层析等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酰基供体类型(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甲酯、三油酸甘油酯)... 旨在为植物甾烷醇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以植物甾烷醇和酰基供体为原料,合成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烷醇酯,并通过溶剂萃取、柱层析等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酰基供体类型(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甲酯、三油酸甘油酯)、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底物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植物甾烷醇转化率的影响。测定了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烷醇酯产品的纯度、反式脂肪酸含量,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以不饱和脂肪酸为酰基供体时,植物甾烷醇的转化率高;以4-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在DBSA用量10%(以植物甾烷醇物质的量计)、酸醇物质的量比3∶1、反应时间12 h、氮气作保护气的条件下,分别在反应温度60℃和90℃下合成植物甾烷醇油酸酯和植物甾烷醇亚油酸酯,植物甾烷醇转化率分别为95.45%和93.60%;植物甾烷醇油酸酯和植物甾烷醇亚油酸酯产品纯度分别达97.43%和94.98%,且不含反式脂肪酸;核磁共振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确证了目标产物的合成。综上,在无溶剂和较低温度(≤90℃)下实现了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烷醇酯的高效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烷醇 不饱和脂肪酸 化学法 植物甾烷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晨枫 任彬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神经纤维缠结、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累积以及神经元死亡。这些病理改变导致了患者认知功能的逐渐衰退,最终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目前,AD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药物干预效果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神经纤维缠结、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累积以及神经元死亡。这些病理改变导致了患者认知功能的逐渐衰退,最终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目前,AD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药物干预效果不佳且常伴有副作用。因此研究非药物治疗,特别是营养干预,显得尤为重要。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是一类对健康至关重要的脂肪酸,主要存在于鱼油和某些植物油中。它们在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流行病学证据和临床试验表明,ω-3PUFAs的补充与认知功能改善相关,尤其是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应用上显示出积极效果。本文综述了ω-3PUFAs在AD中的作用及其最新机制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其减少脑内Aβ沉积和Tau蛋白磷酸化、抑制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以及调控能量代谢等方面。然而,目前的研究结果仍存在不一致性,尤其是在不同基因型人群中的效果差异显著。因此,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ω-3PUFAs在早期干预中的作用,并优化其剂量和配方,以实现最佳的神经保护效果。此外,本文还基于现有研究提出了饮食建议和剂量推荐,期望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神经保护 认知功能 非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的相关性:一项基于Dryad数据的二次分析
4
作者 冯娜 徐阳 +6 位作者 姬婧 白迪 刘根 朱文静 宋雅璠 张岩 韩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0-697,共8页
目的探究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每日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并确定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与N... 目的探究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每日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并确定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发生风险相关的摄入阈值。方法从Dryad数据库获取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的18岁及以上的1068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资料(对照组及NAFLD各534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全面病史调查,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获取受试者的典型食物消费的信息,并计算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比较组间基线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探究MUFAs或P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在高血压患病率、饮茶习惯、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能量每日摄入量、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但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BMI等多个混杂因素后,MUFAs或PUFAs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 g,NAFLD患病风险分别增加53%(95%CI:1.25~1.87,P<0.001)和3.30倍(95%CI:2.98~6.20,P<0.001)。RCS表明,M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呈近似线性关系(P for nonlinearity=0.064),P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呈非线性关系(P for nonlinearity<0.05)。亚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MUFAs与性别、高血压、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UFAs与BMI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MUFAs或PUFAs摄入量升高与NAFLD发病风险增加相关,两者在肝脏脂质蓄积中的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不饱和脂肪酸(MUFAs)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 每日摄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
作者 赵祥光 张皓 +6 位作者 冯新康 王琦 孙大千 储丽 李英慧 杜吉到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77-1787,I0020-I0028,共20页
大豆作为重要粮油作物之一,其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决定大豆油的营养价值,且相关组分比例影响大豆油的品质与消费者健康。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围绕FAD2基因开展的大豆不饱和脂肪酸研究,但仅能解释约60%的遗传变异,因此发掘其他关键位... 大豆作为重要粮油作物之一,其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决定大豆油的营养价值,且相关组分比例影响大豆油的品质与消费者健康。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围绕FAD2基因开展的大豆不饱和脂肪酸研究,但仅能解释约60%的遗传变异,因此发掘其他关键位点及筛选优良育种基因对培育功能性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对358份大豆种质进行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测定,并利用GEMMA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对3种组分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5个同时调控3种组分的显著位点以及2个与亚麻酸显著关联的高置信度位点13-13101056和14-46813345。进一步结合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功能注释鉴定出亚麻酸相关基因GmFAD3A,该基因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在第3个外显子上存在1个非同义突变位点(14-46811463 C→T),形成两种单倍型。其中携带GmFAD3A^(T)种质的亚麻酸含量显著低于携带GmFAD3A^(C)的种质,而携带GmFAD3A^(T)种质的油酸含量则高于携带GmFAD3A^(C)的种质。优异等位基因GmFAD3A^(T)的驯化分析显示,其在野生大豆中占95.5%、在地方品种中占85.6%,而选育品种中占91.7%。本研究为大豆不饱和脂肪酸组分的改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为培育低亚麻酸、高油酸含量及理想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大豆品种提供了重要位点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不饱和脂肪酸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mFAD3A 功能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菜类蔬菜中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祉丹 薛婉钰 +2 位作者 周海霞 张果 陈书霞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共8页
不饱和脂肪酸是果菜类蔬菜果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参与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形成和抗逆等多种生理过程,其含量及成分因作物种类、栽培技术、环境条件以及果实采后处理等不同而发生变化。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不但影响生长发育等过... 不饱和脂肪酸是果菜类蔬菜果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参与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形成和抗逆等多种生理过程,其含量及成分因作物种类、栽培技术、环境条件以及果实采后处理等不同而发生变化。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不但影响生长发育等过程,还影响果实品质的形成,尤其对芳香物质如醛、醇及酯等的种类和含量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不饱和脂肪酸对果菜类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影响果实香气物质代谢的调控过程,以期为果菜类蔬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提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菜类蔬菜 不饱和脂肪酸 脂氧合酶 脂肪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郑焱 张译元 +1 位作者 唐红 王立民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9期42-45,共4页
在动物体内,脂肪酸属于基础且关键的营养物质,广泛参与生长、繁殖与免疫调节等生命过程。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作为脂肪酸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提升动物的生殖性能方面显示出重要价值,通过影响激素分泌、基因调控、信号通路及免疫机制等... 在动物体内,脂肪酸属于基础且关键的营养物质,广泛参与生长、繁殖与免疫调节等生命过程。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作为脂肪酸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提升动物的生殖性能方面显示出重要价值,通过影响激素分泌、基因调控、信号通路及免疫机制等多条路径,优化生殖器官功能、胚胎发育和妊娠表现。该文对PUFAs在动物繁殖中的研究成果与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种类、剂量和物种差异等因素,探讨其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繁殖 作用机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大豆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和不饱和脂肪酸变化
8
作者 卢相义 滕霄 +2 位作者 冯珺珩 薛文 肖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31-136,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全株大豆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及不饱和脂肪酸变化情况,试验选取牧绿2号、牧绿9号、瑞豆1号、安豆109、濮豆5110大豆为原材料,在大豆鼓粒期进行采收,青贮前对样品饲用品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进行检测,经过60 d青贮,对全株青贮...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全株大豆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及不饱和脂肪酸变化情况,试验选取牧绿2号、牧绿9号、瑞豆1号、安豆109、濮豆5110大豆为原材料,在大豆鼓粒期进行采收,青贮前对样品饲用品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进行检测,经过60 d青贮,对全株青贮的感官表现、营养品质、发酵品质、饲用价值和不饱和脂肪酸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①牧绿2号、瑞豆1号的青贮评级为优,牧绿9号、安豆109的青贮评级为良,濮豆5110的青贮评级为中。②瑞豆1号大豆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牧绿2号、牧绿9号大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瑞豆1号、安豆109大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安豆109大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③牧绿2号、牧绿9号大豆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牧绿2号、瑞豆1号大豆乳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牧绿2号、牧绿9号大豆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牧绿2号大豆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④5种全株大豆青贮样品的干物质采食率、干物质消化率、相对饲喂价值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瑞豆1号大豆各项指标最优,其次为安豆109大豆。⑤除牧绿2号的顺式油酸以外,5种全株大豆青贮后粗脂肪、顺式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不同大豆品种全株青贮表现不同,其中瑞豆1号大豆和安豆109大豆青贮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大豆 青贮 营养品质 饲用价值 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金梦冬 张海森 +1 位作者 靳亚平 陈华涛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动物体内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发育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卵泡... 动物体内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发育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卵泡发育、配子发生与成熟、早期胚胎发育、胚胎着床、胎盘形成以及维持妊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重点阐述了均衡摄入脂肪酸对于生殖健康的重要性及制定合理的脂肪酸补充方案以提高雌性哺乳动物生殖潜力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雌性哺乳动物生殖保健中食源性脂肪酸补充方案优化的研究方向,为防控动物生殖障碍疾病、提高动物繁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雌性哺乳动物 生殖发育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微胶囊化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乐天 于治成 周小玲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8-2188,共11页
不饱和脂肪酸(UFAs)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调节免疫机能及糖和脂代谢、提高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UFAs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pH等的影响而发生劣变。微胶囊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活性成分保存方法,能有... 不饱和脂肪酸(UFAs)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调节免疫机能及糖和脂代谢、提高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UFAs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pH等的影响而发生劣变。微胶囊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活性成分保存方法,能有效防止UFAs在储存、加工和饲喂过程中发生氧化变质。本文概述了UFAs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领域的应用,系统梳理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常用壁材及其在包埋UFAs中的研究进展,并对UFAs微胶囊技术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饲料添加剂 微胶囊 畜禽生产 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不饱和脂肪酸特膳食品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梦瑶 张雁 +4 位作者 邓媛元 刘明浩 苏伟娟 赵志浩 钟立煌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33-148,共16页
脂肪酸是膳食脂肪的重要结构组分,可分为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s)和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s),其中,UFAs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以及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抗炎、免疫调节及调... 脂肪酸是膳食脂肪的重要结构组分,可分为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s)和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s),其中,UFAs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以及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抗炎、免疫调节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功效。其分子机制涉及调控相关疾病信号因子的分泌、激活机体免疫信号,调节肠道菌群种类和丰度、维持细胞结构及功能等。特膳食品是为满足特殊生理状况或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而专门加工的食品,目前有全营养配方食品、脂肪组件配方食品、蛋白质组件配方食品、氨基酸配方食品、碳水化合物组件配方食品及电解质配方食品等,其中以UFAs为组件制备的高不饱和脂肪酸特膳食品可为婴幼儿、青少年、孕妇、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营养支持。该文从UFAs结构及生理功能、高不饱和脂肪酸原料的评价与筛选、高不饱和脂肪酸特膳食品的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不同剂型高不饱和脂肪酸特膳食品的制备流程及稳定化与抗氧化技术,并展望将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高不饱和脂肪酸特膳食品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膳食脂肪 生理功能 特膳食品 加工技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驯养的异齿裂腹鱼繁殖功能障碍的影响
12
作者 雷宽宽 王壮壮 +4 位作者 王万良 曾本和 孙帅杰 李明 周建设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是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和HE染色的方法,检测VI期雌性驯养和野生异齿裂腹鱼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并比较前肠组织的形态差异;通过气相色谱分析...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是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和HE染色的方法,检测VI期雌性驯养和野生异齿裂腹鱼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并比较前肠组织的形态差异;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检测VI期雌性驯养和野生异齿裂腹鱼肝脏和卵母细胞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驯养异齿裂腹鱼雌激素(E)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1);孕酮(P)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5);睾酮(T)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5)。在肝脏和卵母细胞中,驯养异齿裂腹鱼α-亚麻酸(ALA)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5);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野生异齿裂腹鱼(P<0.01);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表现出驯养低于野生的趋势。综上所述,VI期驯养异齿裂腹鱼血清中E和T水平较低,表现出明显的繁殖功能障碍,且肝脏和卵母细胞中n-3 PUFAs的组成及含量是造成其繁殖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齿裂腹鱼 驯养 野生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繁殖功能障碍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默靖 《种子科技》 2025年第7期176-178,182,共4页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目前关于玉米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尚不充分,限制了对玉米脂肪酸的综合利用。基于此,介绍了玉米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重要性、提取方式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今后产出...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目前关于玉米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尚不充分,限制了对玉米脂肪酸的综合利用。基于此,介绍了玉米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重要性、提取方式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今后产出高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玉米及玉米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不饱和脂肪酸 提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潘丽 《畜禽业》 2025年第3期35-37,共3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作为畜禽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脂肪酸,对畜禽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畜禽养殖业近年来关注的焦点。综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并阐述了其在母羊繁殖性能方面产生的影响,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影响... 多不饱和脂肪酸作为畜禽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脂肪酸,对畜禽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畜禽养殖业近年来关注的焦点。综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并阐述了其在母羊繁殖性能方面产生的影响,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影响母羊生殖激素、卵泡发育、卵母细胞质量、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等来最终影响母羊的繁殖性能,为母羊日料科学合理地添加、调整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繁殖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母羊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及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燕 牛子青 +1 位作者 周财源 禚梅 《猪业科学》 2025年第4期72-76,共5页
近期,畜牧业对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PUFA的营养功效及其应用开发已成为全球科研的焦点。之所以PUFA备受瞩目,不仅因其为生物体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量并包含了必需... 近期,畜牧业对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PUFA的营养功效及其应用开发已成为全球科研的焦点。之所以PUFA备受瞩目,不仅因其为生物体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量并包含了必需的脂肪酸,更因其在调整免疫功能、脂质代谢、细胞膜信号传递以及转录因子激活路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进而影响了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因此,PUFA在调控机体多种生理机制中起着关键角色。本文旨在探讨PUFA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养猪业的实际应用,从而为脂肪酸的科学利用和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理功能 猪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风军 杨雪 贾秋丽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可持续性,在包装、食品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亟待对国内外近二十余年来的有关PHA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为PHA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Web of Scie...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可持续性,在包装、食品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亟待对国内外近二十余年来的有关PHA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为PHA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检索源,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2000-2023年PHA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23年间,国内外对PHA领域的研究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且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和年增长率均显著高于中文文献。国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和研究要早于国内,并且我国在PHA领域的研究对全球贡献较大,但有影响力的研究较为缺乏,亟待进一步提高。关键词聚类和时空突现分析表明,未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降低PHA生产成本以实现工业化生产;2)关注PHA降解酶的筛选与鉴定,以及PHA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3)PHA的共聚改性、复合改性以及与其他生物材料的功能化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 知识图谱 生物降解材料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健康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和 任波 孙小曼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s)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性高值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在膳食中主要来源于植物油或海洋多脂鱼类。近年来,利用微藻、丝...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s)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性高值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在膳食中主要来源于植物油或海洋多脂鱼类。近年来,利用微藻、丝状真菌、产油酵母等微生物生产ω-3 PUFAs,使其供应短缺、品质不稳定的问题显著改善,广泛扩大了其应用范围。ω-3 PUFAs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抑郁症、癌症,促进婴幼儿神经发育以及创面愈合和组织修复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功效,其分子机制涉及缓解神经及系统性炎症、维持细胞结构及功能、激活机体免疫信号等。介绍了ω-3 PUFAs的结构及体内消化吸收过程,系统分析了DHA、EPA等发挥健康功效的分子机制及潜在的区别,总结了ω-3 PUFAs在食品中的应用形式,对ω-3 PUFAs应用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改进微生物发酵技术、构建高效基因编辑工具、开发活性保持技术等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以期推动ω-3 PUFAs在食品和膳食补充剂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油脂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二十碳五烯酸 心血管疾病 健康机制 功能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中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绿色溶剂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江 方茜 +2 位作者 郭晓敏 梁桂容 肖子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了提高活性污泥中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下游回收过程的环保性、增强PHAs回收效率,文章采用绿色溶剂1,3-二氧五环研究PHAs回收方法。以回收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HAs回收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关键影响因... 为了提高活性污泥中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下游回收过程的环保性、增强PHAs回收效率,文章采用绿色溶剂1,3-二氧五环研究PHAs回收方法。以回收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HAs回收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预处理可以有效促进PHAs回收,影响PHAs回收的主次因素为萃取固液比>预处理时间>萃取时间。最佳PHAs回收条件为:萃取固液比1∶30 g/mL、预处理时间30 min、萃取时间2.5 h,该条件下PHAs回收率和纯度达到92.41%和95.08%。1,3-二氧五环与次氯酸钠的联合提取方法可获得良好的PHAs回收效果,为活性污泥中生物聚合物的分离提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 活性污泥 溶剂萃取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园伯克霍尔德氏菌来源酯合成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合成脂肪酸乙酯的分子机制
19
作者 赖鲸慧 杨建平 +5 位作者 代梦琦 曾珊 赵蕾 杨冰艳 黄明泉 徐友强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4-195,共12页
目的:菌株BJQ0011是一株分离自酒曲并且可在水相体系催化合成脂肪酸乙酯的细菌,本文拟深入研究其水相体系合成脂肪酸乙酯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对细菌BJQ001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定位潜在水相体系酯合成酶,通过基因克隆表... 目的:菌株BJQ0011是一株分离自酒曲并且可在水相体系催化合成脂肪酸乙酯的细菌,本文拟深入研究其水相体系合成脂肪酸乙酯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对细菌BJQ001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定位潜在水相体系酯合成酶,通过基因克隆表达技术对潜在水相体系酯合成酶进行功能验证,利用分子对接分析酶催化合成脂肪酸乙酯的分子机制。结果:菌株BJQ0011为花园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anthina),基因JFN94_RS18195编码的酶可在水相体系催化合成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其中催化辛酸合成辛酸乙酯的效率最高。该酶的潜在催化三联体为Ser111-Asp241-His274,Ala22和Met112位点可能参与氧阴离子洞的形成。结合多配体分子对接结果,总结了酶JFN94_RS18195催化合成脂肪酸乙酯的分子过程。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白酒重要风味脂肪酸乙酯的合成提供微生物和酶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脂肪酸 花园伯克霍尔德氏菌 浓香型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20
作者 储星宇 方芳 +2 位作者 徐润泽 王苏娜 操家顺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1,共8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塑料,具有理化性质与传统塑料相似且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已逐渐成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在PHA制品使用寿命结束之后,应当考虑对PHA废物进行合理地处置,以减轻环境压力。本文介绍了PHA的种类、...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塑料,具有理化性质与传统塑料相似且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已逐渐成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在PHA制品使用寿命结束之后,应当考虑对PHA废物进行合理地处置,以减轻环境压力。本文介绍了PHA的种类、性质与应用,综述了PHA在不同环境/过程中的生物降解情况、PHA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和酶、生物降解的机制以及与生物降解相关的标准,旨在为改善PHA制品生物降解性能和优化PHA废物管理和处置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 生物降解 好氧 厌氧 生物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