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有色稻产量、品质及花色苷含量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表现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锦文 李小林 +12 位作者 奎丽梅 涂建 管俊娇 吕莹 徐雨然 谷安宇 蓝舵 杨丽萍 安华 张建华 余琴 陈忆昆 邓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9,74,共7页
选择3个有色稻品种,在云南3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区域(富民县、保山市和巍山县)进行种植,比较了这些有色稻品种在不同生态点间的产量、品质及花色苷含量的差异,并探究了这些指标与灌浆结实期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有色稻的产量... 选择3个有色稻品种,在云南3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区域(富民县、保山市和巍山县)进行种植,比较了这些有色稻品种在不同生态点间的产量、品质及花色苷含量的差异,并探究了这些指标与灌浆结实期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有色稻的产量、品质及花色苷含量受到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富民点种植的有色稻产量显著高于保山点和巍山点,且稻米加工品质表现更佳;巍山生态点种植的有色稻花色苷含量则显著高于富民点和保山点。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灌浆结实期日均高温和日均温差与产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花色苷含量存在不显著正相关关系;灌浆结实期日均高温与糙米宽度显著正相关,与糙米长度和糙米长宽比显著负相关。本研究为有色稻在云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稻 产量 品质 花色苷含量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热应激蛋鸭蛋品质和脾脏、肝脏、回肠黏膜炎性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张旭 黄璇 +5 位作者 邓萍 李闯 蒋桂韬 刘洋 万伟粲 戴求仲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8,共5页
研究旨在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热应激蛋鸭蛋品质和脾脏、肝脏、肠道黏膜炎性因子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只42周龄产蛋期临武鸭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研究旨在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热应激蛋鸭蛋品质和脾脏、肝脏、肠道黏膜炎性因子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只42周龄产蛋期临武鸭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 EGCG。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正试期分为热应激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各21 d。结果表明:热应激蛋鸭饲粮中添加300 mg/kg EGCG(1)显著提高了热应激期蛋鸭的蛋壳强度(P<0.05);(2)显著提高了恢复期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热应激期脾脏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恢复期脾脏IL-6含量(P<0.05),对热应激期脾脏TNF-α含量和全期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对全期肝脏的TGF-β、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在热应激期显著提高了回肠黏膜中TGF-β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IL-6含量(P<0.01),恢复期回肠黏膜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对恢复期TGF-β含量和全期的TNF-α、IL-1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EGCG能够改善热应激蛋鸭蛋品质,减少热应激蛋鸭脾脏和回肠粘膜中炎性因子IL-6的产生,提高脾脏TNF-α含量,提高了回肠黏膜中TGF-β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热应激 蛋鸭 品质 脾脏 回肠黏膜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差预冷环境因子与蓝莓果实品质耦合效应研究
3
作者 王达 姚超阳 +5 位作者 邓秀丽 吴茂玉 孙占新 赵丽 郑涛 杨相政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7,129,共9页
针对易腐浆果蓝莓采后冷链中预冷环境因子与果实品质互作机制不明确的问题,本文提出预冷贡献率评价指标,研究延迟预冷时间(0、3、6 h)、环境风速(0.1、0.5、1.0、1.5 m/s)和环境温度(0、5、10、15℃)对蓝莓冷链品质的影响规律,开展以压... 针对易腐浆果蓝莓采后冷链中预冷环境因子与果实品质互作机制不明确的问题,本文提出预冷贡献率评价指标,研究延迟预冷时间(0、3、6 h)、环境风速(0.1、0.5、1.0、1.5 m/s)和环境温度(0、5、10、15℃)对蓝莓冷链品质的影响规律,开展以压差预冷为基础的蓝莓冷链周期内品质评价。结果表明:采后立即预冷可使冷链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2.8个百分点(预冷贡献率为20.49%),商品化率提高6个百分点(预冷贡献率为6.74%),预冷实施越及时越有利于保持果实采后品质;环境风速改善可增强预冷效能,当预冷风速提升至1.0 m/s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商品化率分别增加1.75个百分点与4个百分点(预冷贡献率为15.15%和4.34%);预冷处理对果实质地特性具有双面效应,预冷阶段,低环温和高风速会降低果实弹性,增加运输损伤风险;贮运阶段,低环温和高风速有利于保持蓝莓弹性和紧实度,提高果实抗颠簸能力。最佳预冷参数为环境温度5℃,环境风速1.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品质 环境因子 压差预冷 预冷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品质因子微棒腔的制备封装及传感应用
4
作者 赵义轩 李昶 +3 位作者 张璇 潘廷炀 段冰 杨大全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作为回音壁模式(Whispering Gallery Mode,WGM)光学微腔的重要参数之一,超高的品质因子意味着微腔可以在非线性光学、相干光通信以及微波光子学等领域具备更优异的特性,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微腔的品质因子,本文基于自动化程序控... 作为回音壁模式(Whispering Gallery Mode,WGM)光学微腔的重要参数之一,超高的品质因子意味着微腔可以在非线性光学、相干光通信以及微波光子学等领域具备更优异的特性,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微腔的品质因子,本文基于自动化程序控制微腔制备,并优化了抛光以及退火工艺,所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微棒腔具有超高品质因子、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品质因子最高可达3×10^(9).基于集成温控的模块化封装方案,提高了微腔耦合系统的抗干扰能力,1 h的频率偏移量可以降低为原来的1/10.超高品质因子带来了超低的非线性效应阈值功率(低至266μW),本文基于微棒腔产生的克尔光频梳进行了传感应用实验,实现了传感灵敏度为8.40 pm/℃,测量范围超过30℃的环境温度多模传感.本文的研究成果为高精度传感、大容量光通信、低阈值激光器等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音壁模式(WGM) 超高品质因子微腔 自动化制备 微腔封装 光频梳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品质因子模态局域化MEMS电场传感器
5
作者 王贵杰 储昭志 +5 位作者 杨鹏飞 冉莉芳 彭春荣 李建华 张波 闻小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15-2022,共8页
高性能微机电系统电场传感器是大气电场及非接触电压测量的核心部件,模态局域化效应可显著提升传感器的分辨力等性能,是电场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基于弱耦合的谐振系统在品质因子较低时会出现模态混叠现象,难以读取有效振幅信息... 高性能微机电系统电场传感器是大气电场及非接触电压测量的核心部件,模态局域化效应可显著提升传感器的分辨力等性能,是电场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基于弱耦合的谐振系统在品质因子较低时会出现模态混叠现象,难以读取有效振幅信息。该文提出一种高品质因子的新型模态局域化MEMS电场传感结构,采用双端音叉设计和T形系绳固定锚点的结构以减少能量损耗,实现了高品质因子和高分辨力,有效避免了模态混叠现象。对该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制备了传感器原理样机,在10-3Pa气压下对传感器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0~90 kV/m电场强度范围内,电场传感器分辨力达32(V/m)/√Hz,品质因子达42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局域化 微机电系统 电场传感器 品质因子 T形系绳 双端音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空肠生长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沈爽 兰忠岐 +2 位作者 吕翔宇 王家乡 李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空肠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0只260日龄体重相近(约1.25 kg)、产蛋率相近(约80%)的白来航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B组、C组... 试验旨在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空肠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0只260日龄体重相近(约1.25 kg)、产蛋率相近(约80%)的白来航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B组、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kg EGF。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组、B组、C组蛋鸡平均蛋重、蛋壳强度和蛋白高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C组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产蛋率和哈氏单位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C组蛋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B组蛋鸡空肠上皮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 (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半胱天冬酶-3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EGF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对空肠形态结构及凋亡蛋白有一定影响,其中400 mg/kg EGF组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蛋鸡 生产性能 品质 空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MEMS微镜的谐振振幅对品质因子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李智源 彭安杰 +2 位作者 陈真 黎永前 乔大勇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58,共5页
静电MEMS微镜的最大扫描角度受到各种能量耗散的制约,在大气环境中,空气阻尼是MEMS微镜能量耗散的主要途径,因此对MEMS微镜的空气阻尼特性进行研究对于扫描角度的优化以及复杂动力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位置敏感探测器(PSD)对MEMS微镜在... 静电MEMS微镜的最大扫描角度受到各种能量耗散的制约,在大气环境中,空气阻尼是MEMS微镜能量耗散的主要途径,因此对MEMS微镜的空气阻尼特性进行研究对于扫描角度的优化以及复杂动力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位置敏感探测器(PSD)对MEMS微镜在空气中的自由衰减振动曲线进行了测量,从实验上获取了MEMS微镜的品质因子与振幅的关系。同时,利用瞬态的三维Navier-Stokes模型对扭转振动的MEMS微镜与周围空气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微镜在不同振幅下的品质因子。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MEMS微镜的品质因子随着振幅的增大而减小,因此MEMS微镜中的空气阻尼系数是随振幅增大而增大的,对MEMS微镜进行理论建模以及动力学分析中应该考虑不同振幅下阻尼系数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微镜 空气阻尼 品质因子 非线性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红心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8
作者 朱玉麟 高柱 +2 位作者 姚东良 王小玲 卢玉鹏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9,共11页
【目的】为红心猕猴桃种植布局的优化及其果实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西部地区5个产地的‘红阳’和‘东红’猕猴桃为研究对象,测量果实外观品质(单果质量、横径、纵径)和内在品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抗氧化物质和果肉... 【目的】为红心猕猴桃种植布局的优化及其果实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西部地区5个产地的‘红阳’和‘东红’猕猴桃为研究对象,测量果实外观品质(单果质量、横径、纵径)和内在品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抗氧化物质和果肉色素含量),并收集各产地土壤和气候因子数据,通过方差分析与冗余分析,探究不同产地红心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及其影响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各产地猕猴桃果实外观特征、营养物质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红阳’猕猴桃,外观品质以河南西峡最好,单果质量47.81 g、横径59.17 mm和纵径75.38 mm;软熟后内在品质以四川蒲江最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15.77%、类黄酮质量比0.33 mg/g和糖酸比31.74。‘东红’猕猴桃,外观品质以江西寻乌最好,单果质量80.33 g、横径50.28 mm和纵径64.43 mm;软熟后内在品质以江西奉新最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16.90%、类黄酮质量比0.95 mg/g和糖酸比24.33。冗余分析显示,年均低温、年均高温、海拔、土壤速效磷质量比与红心猕猴桃单果质量、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总果胶浓度呈正相关,年降水量、土壤速效钾质量比、土壤碱解氮质量比、土壤有机碳质量比、土壤全氮质量比、土壤全磷质量比、土壤全钾质量比与纵径、类胡萝卜素质量比、类黄酮质量比、糖酸比呈正相关;其中,影响品质的环境因子重要性依次为土壤总磷质量比(14.57%)、年均低温(14.20%)、年降水量(12.99%)和土壤有机碳质量比(6.77%)。【结论】在红心猕猴桃种植选址时,应考虑当地降水量、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磷含量的情况,同时栽培管理下应平衡施用氮、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猕猴桃 果实品质 土壤养分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因子与高粱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关联性分析
9
作者 郭鑫杰 刘帅 +7 位作者 张新宇 甄攀 聂林虎 王晓勇 梁旋 梁俊杰 孔冬梅 王景雪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3-90,共8页
为明确气候因子对高粱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对9个不同生态区高粱生产基地的高粱农艺性状和籽粒品质进行定点观测和数据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2023—2024年气候因子与高粱农艺性状和品质的相关性,解析高... 为明确气候因子对高粱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对9个不同生态区高粱生产基地的高粱农艺性状和籽粒品质进行定点观测和数据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2023—2024年气候因子与高粱农艺性状和品质的相关性,解析高粱籽粒品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点,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穗长与生育期内最高温度、平均温差、积温和有效积温呈显著正相关;穗粒质量与生育期内平均温差呈显著正相关。根据预测回归方程显示,总淀粉含量主要由9月中旬最低温度、8月下旬平均温度、8月下旬积温决定;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主要由8月中旬最高温度、8月温差和7月上旬降雨量决定;蛋白质含量主要由8月中旬最高温度、7月中旬温差和5月上旬降雨量决定;单宁含量主要由5月上旬最低温度、6月平均温度、7月积温和5月下旬降雨量决定;脂肪含量主要由8月上旬最低温度、9月上旬平均温度、9月上旬积温和5月中旬降雨量决定。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不同气候条件下,高粱的农艺性状及籽粒营养品质均呈现出差异性,且与部分气候因子呈现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气候因子 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农艺性状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冬枣的果实品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冯梅 王晶晶 +3 位作者 张世卿 曹亚军 王华强 肖莉娟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91-99,共9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冬枣的果实品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选取陕西大荔县及新疆兵团一师11团、二师22团、三师50团4个产地的冬枣果实作为试材,通过综合分析气象因子与冬枣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以明确影响冬枣果实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 为探究不同产地冬枣的果实品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选取陕西大荔县及新疆兵团一师11团、二师22团、三师50团4个产地的冬枣果实作为试材,通过综合分析气象因子与冬枣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以明确影响冬枣果实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在形态、质地特性、口感特征、营养成分以及生物活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单果质量、黏着性、总酸、全N、总黄酮和蔗糖合成酶SS-Ⅱ活性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年均气温与果实的纵径、果形指数、硒含量和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果实的黏着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太阳辐射与果形指数、还原糖含量、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日照率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年均日照时数与纵径、果形指数、还原糖含量、硒含量、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黏着性、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均蒸发量与果实的弹性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无霜期与可溶性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选择年均气温适中、光照充足、蒸发量适中且无霜期较长的气候条件,有助于提高冬枣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果实品质 气象因子 变异系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陕西大荔冬枣气候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11
作者 沈姣姣 党超琪 +2 位作者 张月帆 郭琦 王靖中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2-1351,共10页
【目的】对大荔冬枣进行气候品质评价,对提升冬枣果品品质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重大意义。【方法】基于1991—2024年大荔县逐日气象数据和多年品质检测结果,依据农业气象条件定量化等级评价标准和生态适宜度理论,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 【目的】对大荔冬枣进行气候品质评价,对提升冬枣果品品质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重大意义。【方法】基于1991—2024年大荔县逐日气象数据和多年品质检测结果,依据农业气象条件定量化等级评价标准和生态适宜度理论,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专家打分和百分位数法,确定影响大荔冬枣品质的关键生育时段,以及关键气象评估指标的阈值范围和权重系数,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大荔冬枣气候品质评价模型,采用典型年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建立基于花期相对湿度、果实膨大期日照时数、成熟期气温日较差、成熟期日照时数和成熟期累积降水量等5个气象因子的大荔冬枣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将气候品质指数(ICQ)划分为特优(>1.8)、优(>1.2~1.8)、良(1.0~1.2)和一般(<1.0)4个等级。选取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作为大荔冬枣气候品质评价的指标,并将其划分为4级。通过典型年验证发现,2019年和2023年大荔冬枣ICQ和实际品质等级均达到“特优”,2024年ICQ和实际品质等级达到“优”,模型评价结果与品质检测结果相吻合,能客观反映气象条件对大荔冬枣品质的影响。1991—2024年气候品质达到“优”和“特优”的年份占比为82.4%。【结论】大荔冬枣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和ICQ等级划分结果科学可用,可为大荔冬枣气候品质客观评价和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大荔 气候品质指数 气候品质等级评价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气候因子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杨爱琴 贺芬芬 +2 位作者 陆琦 刘志超 孙智辉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31-33,88,共4页
以延安市13个县(市、区)的成熟期红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检测果实纵横径、单果重、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及蛋白质含量10项指标,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延安各县(市、区)气候因子与苹果品质差异,用主成分... 以延安市13个县(市、区)的成熟期红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检测果实纵横径、单果重、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及蛋白质含量10项指标,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延安各县(市、区)气候因子与苹果品质差异,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各品质指标的主要气候因子,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各品质指标与相应气候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延安13个县(市、区)的苹果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各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宜川县苹果的品质、营养成分最佳,子长市苹果口感最好;在影响苹果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中,≥10℃年有效积温、开花坐果期最低气温、果实膨大期降水量、着色成熟期降水量对延安红富士苹果单果质量、营养成分、口感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气候因子 苹果品质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品质因子Q值估算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锐锐 李勇军 +1 位作者 黄有晖 左安鑫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2,共12页
品质因子Q是描述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强弱程度的参数,同时也是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在地震资料Q估算中,常用的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当窗函数被选定以后,其时频分辨率就固定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窗短时傅里叶变... 品质因子Q是描述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强弱程度的参数,同时也是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在地震资料Q估算中,常用的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当窗函数被选定以后,其时频分辨率就固定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窗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瞬时中心频率,并利用峰值频移法来估算品质因子Q。首先,利用固定窗长的短时傅里叶变换来提取信号的瞬时中心频率作为初始频率;然后,根据初始频率自适应计算不同频率的窗长,并利用自适应窗长短时傅里叶变换来求取瞬时中心频率;最后,结合峰值频移法得到高分辨率的品质因子Q值。利用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时窗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具有更好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品质因子Q值。该结果可以为地下介质的研究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工具,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下结构和油气资源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Q 短时傅里叶变换 窗函数 自适应 峰值频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辣椒果实品质差异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文婷 王楠艺 +4 位作者 周鹏 杨娅 彭世清 黄冬福 何建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63-2771,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的不同辣椒品种品质差异,并解析品质指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提升辣椒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3个产区(新疆乌鲁木齐、贵州麻江和湖南长沙)种植2个朝天椒品种(遵辣9号、卓椒新52)和2个线椒品种(辣研12...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的不同辣椒品种品质差异,并解析品质指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提升辣椒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3个产区(新疆乌鲁木齐、贵州麻江和湖南长沙)种植2个朝天椒品种(遵辣9号、卓椒新52)和2个线椒品种(辣研12号、大方皱椒),采集果实测定辣椒红素、还原糖、总氨基酸、粗脂肪、粗纤维、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等7个品质指标,结合各产区的8个气象因子,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辣椒果实营养品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同一辣椒品种在不同产区的果实品质指标存在明显差异;3个产区中,线椒的辣椒红素含量以新疆种植最高,朝天椒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均以贵州种植最高;线椒和朝天椒的粗脂肪含量均以湖南种植最高,粗纤维含量均以新疆种植最高。对4个辣椒品种果实的7个品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其中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相关系数达0.98;辣椒红素与粗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可知,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662、贡献率为38.032%,其中载荷系数最高的是二氢辣椒素,其次是辣椒素。4个品种在3个产区种植的品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大方皱椒的排序为新疆>贵州>湖南,其他3个品种排序均为贵州>湖南>新疆。果实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温度、生长季最低温度、生长季总降水量、生长季相对湿度均与还原糖和粗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季日照时数、生长季平均昼夜温差与粗纤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生长季最高温度与辣椒红素、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辣椒品质的形成受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影响,生产上应根据各产区生境条件种植适栽辣椒品种以确保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产区 气象因子 品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谷子品质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涛 李燕 +7 位作者 常清 左小瑞 张鑫磊 米晓楠 马雅丽 张娜 班胜林 赵斯楠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45-155,共11页
基于2019—2021年山西省10个谷子主产区主要品质指标(直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B1、胶稠度和碱消值)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多种气象因子对谷子品质的影响,并构建谷子品质的预测模型,旨在为谷... 基于2019—2021年山西省10个谷子主产区主要品质指标(直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B1、胶稠度和碱消值)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多种气象因子对谷子品质的影响,并构建谷子品质的预测模型,旨在为谷子气候品质认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影响谷子品质指标的气象因子不是单一的,且不同生长阶段的气象因子对品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生殖生长阶段尤其是抽穗—乳熟阶段的气象因子决定了谷子的品质,影响谷子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10℃活动积温、累计降水量、累计日照时数和气温日较差。其中,限制谷子品质提升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抽穗—乳熟阶段的气温日较差和累计降水量。利用构建的谷子品质指标预测模型,对晋北、晋中、晋南和晋东南进行谷子品质拟合检验,结果显示,6个谷子品质指标预测模型拟合系数为0.63~0.89,尤其对直链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预测效果较好,拟合系数均达到0.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气象因子 品质评价 线性回归统计学 相关性分析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不同杨梅品种果实品质形成的土壤因子差异分析
16
作者 孙鹂 郑锡良 +4 位作者 梁森苗 张启 俞浙萍 戚行江 张淑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826-1832,共7页
以浙江省杨梅主产区8个果园土壤和东魁、荸荠种两个主要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品种杨梅园土壤肥力和对应品种果实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影响不同杨梅品种果实品质形成的主要土壤因子。测定东魁、荸荠种杨梅园土壤肥力因子各13个... 以浙江省杨梅主产区8个果园土壤和东魁、荸荠种两个主要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品种杨梅园土壤肥力和对应品种果实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影响不同杨梅品种果实品质形成的主要土壤因子。测定东魁、荸荠种杨梅园土壤肥力因子各13个,果实品质指标18个,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荸荠种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间有94组显著性相关,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与果实硬度、葡萄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显著性正相关,适当增加上述指标可提高果实硬度、品质,增加耐贮性。东魁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间有33组显著性相关,其中,速效钾含量、全钾含量与葡萄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正相关,适当增加上述指标可提高果实品质。东魁土壤肥力与果实品质间显著相关性少于荸荠种,结合多年生产经验推测,东魁果实品质形成对土壤肥力需求低于荸荠种,对水分、光、温、修剪等其他因子需求高于荸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果实品质 土壤因子 相关性分析 差异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瓠瓜果实品质性状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颖 王尖 +7 位作者 冯子珊 汪宝根 吴新义 鲁忠富 孙玉燕 董文其 李国景 吴晓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以206份瓠瓜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了其28项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的瓠瓜果实品质综合评估模型,并根据综合得分排序了优良度,结合二维排序图,筛选获得高品质种质材料。结果表明:20... 以206份瓠瓜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了其28项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的瓠瓜果实品质综合评估模型,并根据综合得分排序了优良度,结合二维排序图,筛选获得高品质种质材料。结果表明:206份瓠瓜种质材料28项果实品质性状指标变异程度不同,变异系数在2.71%~63.60%。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游离谷氨酸(Glu)含量,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含水量,不同品质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子分析筛选出9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78%,其中第1公因子的贡献率为38.46%,主要集中于游离氨基酸类。根据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以指标避免重复和简单易用为原则,将指标简化为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Glu含量、蛋白质含量这5项代表性指标,并综合评估了206份瓠瓜种质材料的果实品质。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瓠瓜高品质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果实品质 因子分析 代表性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产蛋后期坝上长尾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性、激素水平和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禧凝 李琴 +5 位作者 张馨 闫婧较 赵志强 林向前 李杰峰 范春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对产蛋后期坝上长尾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40羽470日龄的坝上长尾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5%和2.0%的中草药添...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对产蛋后期坝上长尾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40羽470日龄的坝上长尾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5%和2.0%的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5%剂量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1.0%、2.0%剂量组鸡蛋的平均蛋重显著升高(P<0.05);1.0%、1.5%剂量组鸡蛋的哈夫单位有升高趋势(P>0.05),1.5%剂量组鸡蛋的蛋壳厚度显著升高(P<0.05);1.5%剂量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各组血清中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rog)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1.5%、2.0%剂量组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1.5%、2.0%剂量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2.0%剂量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L-2)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可提高产蛋后期坝上长尾鸡的产蛋率,改善蛋品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生殖激素的分泌,提高了免疫功能,中草药适宜添加量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坝上长尾鸡 产蛋性能 品质 抗氧化能力 生殖激素 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影响辣椒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楠艺 付文婷 +5 位作者 孙思思 周鹏 杨娅 吴迪 于飞 何建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3-1492,共10页
为探究辣椒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影响辣椒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以卓椒52、骄阳6号和辣研12号3个辣椒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贵州省麻江县、云南省砚山县、湖南省长沙市、重庆市石柱县4个辣椒主产区进行栽培试验,并进行辣椒品质指标测定,采用... 为探究辣椒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影响辣椒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以卓椒52、骄阳6号和辣研12号3个辣椒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贵州省麻江县、云南省砚山县、湖南省长沙市、重庆市石柱县4个辣椒主产区进行栽培试验,并进行辣椒品质指标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明确影响辣椒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辣椒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与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对4个辣椒主产区的气候资源优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种植于4个种植点的3个辣椒品种品质指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辣椒二氢辣椒素含量、辣椒红素含量、辣椒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50%以上,而还原糖含量、氨基酸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变异系数均在20%以内。种植于云南省砚山县的卓椒52品质综合评价最优,而供试的3个辣椒品种种植于贵州省麻江县的辣椒品质总体优于其他3个种植区。根据主成分载荷值筛选出的辣椒品质指标为辣椒素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影响辣椒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为辣椒定植至采收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和总降水量。4个种植点的气象因子主成分得分分属4个象限,而7个气象因子的主成分载荷值分属3个象限,其中,与辣椒品质相关的关键气象因子平均相对湿度和总降水量位于第2象限,与贵州省麻江县的气象因子主成分得分一致。说明贵州省麻江县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提升辣椒的品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辣椒优质栽培、品质评价及种植区划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品质 综合评价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冬小麦主要籽粒品质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商东耀 成林 +2 位作者 马青荣 李筱涵 薛昌颖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4-1333,共10页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2017—2019年河南省72个县(区)强筋和非强筋小麦品种的287份小麦样品品质测定资料、对应年份逐旬气象因子和小麦生育期观测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相关、二次曲线相关和逐步回归等方...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2017—2019年河南省72个县(区)强筋和非强筋小麦品种的287份小麦样品品质测定资料、对应年份逐旬气象因子和小麦生育期观测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相关、二次曲线相关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小麦主要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构建了籽粒粗蛋白含量预报模型,探寻影响河南省强筋和非强筋小麦主要品质指标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河南省强筋小麦粗蛋白、湿面筋含量和降落值都高于非强筋小麦。两类筋型小麦降落值与拔节期以后的温度、日照时数和气温日较差关系密切,其中非强筋小麦降落值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较高。籽粒湿面筋含量与气温日较差密切相关,不同筋型小麦湿面筋含量对四月份部分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预估模型可知,两类小麦粗蛋白含量均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但影响因子有所不同,非强筋小麦粗蛋白含量预估模型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冬小麦 籽粒品质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