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超声骨刀在局部麻醉下行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刁晓洁 李彪 +2 位作者 孙昊 柳稚旭 王旭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骨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SARME)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4例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为研究对象,在局部麻醉下用超声骨刀行SARME手术,手术方式采用腭中缝截骨术+侧方骨皮质...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骨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SARME)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4例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为研究对象,在局部麻醉下用超声骨刀行SARME手术,手术方式采用腭中缝截骨术+侧方骨皮质切开术+双侧翼颌连接截骨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的术中感受。结果所有患者的SARME手术均在门诊手术室采用局部麻醉完成,患者均耐受并配合手术。超声骨刀损伤小,可以精确截骨,术后反应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术中没有或者仅感觉到轻度震动感的有8例(占57.14%);术中没有或仅感觉到轻度疼痛和牙齿酸痛的有12例(占85.71%);对超声骨刀的声音无畏惧感或仅有轻度畏惧感的有11例(占78.57%)。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牙弓宽度的测量值显示手术扩弓的效果非常明显。结论利用超声骨刀在局部麻醉下行SARME手术是可行的,但需要更多病例的实践和更长时间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 超声 局部浸润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刘兵 王柠柠 +2 位作者 苟馨樾 曾佳 刘继辉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研究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治疗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患者20例[男11,女9例,年龄(11.7±1.0)岁]。收集患者治疗前、扩弓结束、前牵结束、治疗结束时的CBCT,测... 目的:研究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治疗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患者20例[男11,女9例,年龄(11.7±1.0)岁]。收集患者治疗前、扩弓结束、前牵结束、治疗结束时的CBCT,测量各治疗阶段反映颌骨水平向、矢状向、软组织侧貌的指标,分析探究颌骨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上颌骨基骨及基骨弓宽度在治疗后明显增加,下颌骨基骨弓宽度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A-Nperp、A-Sperp、Wits、SNA°、FH-NA°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增大。鼻下点-零子午线变大,颏前点-零子午线、下唇-TVL、颏前点-TVL变小。结论: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能有效治疗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并改善侧貌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 前牵 上颌发育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对上颌骨三维位置的影响
3
作者 刘佳君 熊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0-336,共7页
目的:研究成年患者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后上颌骨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变化。方法:选择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的45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女性38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21.7&#... 目的:研究成年患者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后上颌骨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变化。方法:选择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的45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女性38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21.7±3.4)岁。通过将患者扩弓前和扩弓后即刻的CBCT导入Dolphin 11.9软件和MIMICS 21.0软件,通过Dolphin校正头位后,在MIMICS中将患者扩弓前和扩弓后的CBCT数据生成的三维重建模型进行配准,然后对扩弓前和扩弓后的前鼻棘、鼻额缝最前下端鼻骨端、鼻骨最前下端、颧颌缝最上端颌骨端、颧额缝最内侧额骨端和颞颧缝最下端颧骨端进行定点,测量并计算扩弓前后上述点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变化。结果:扩弓后前鼻棘矢状向和垂直向上左侧向前(0.52±0.58)mm,向下(0.49±0.93)mm;右侧向前(0.70±0.86)mm,向下(0.41±0.97)mm,并且结果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额缝最前下端鼻骨端、鼻骨最前下端、颧颌缝最上端颌骨端、颧额缝最内侧额骨端和颞颧缝最下端颧骨在矢状向和垂直向上基本向后移动0.06~0.30 mm,向上移动0.10~0.55 mm,绝大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患者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时,上颌骨向前向下移位;上颌骨上方相邻结构向上向后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 上颌横向宽度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对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技术治疗青少年上颌骨宽度不足的扩弓效率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莹 邱添源 +1 位作者 包幸福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0-1055,共6页
目的:分析并评估应用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技术(MARPE)治疗青少年上颌骨宽度不足(MTD)的扩弓效率,为制定其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例MTD并进行MARPE治疗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BCT)测量治疗... 目的:分析并评估应用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技术(MARPE)治疗青少年上颌骨宽度不足(MTD)的扩弓效率,为制定其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例MTD并进行MARPE治疗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BCT)测量治疗前后患者颊侧上颌宽度(BMW)、腭侧上颌宽度(PMW)、腭中缝扩大量(SE)、上颌骨性扩弓器(MSE)的扩大量(AE)和第一磨牙角度(MA)及治疗前后BMW和PMW改变值(ΔBMW和ΔPMW),计算骨性扩弓量百分比、牙槽骨的弯曲量百分比及其余效应百分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扩弓治疗后MTD患者不同牙位处BMW和PMW增大(P<0.05),双侧MA减小(P<0.05)。与第一磨牙处ΔPMW比较,第一磨牙处ΔBMW较大(t=3.047,P<0.05);与第一磨牙处SE比较,第一磨牙处ΔBMW较大(t=9.655,P<0.05)。与第一前磨牙处ΔBMW比较,第一磨牙处ΔBMW较大(P<0.05)。由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至第一前磨牙处骨性扩弓效率百分比逐渐降低,而牙槽骨的弯曲量百分比及其余效应百分比逐渐升高。结论:应用MARPE治疗青少年MTD,可有效打开腭中缝,骨性扩弓效率可达7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技术 上颌 上颌宽度不足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外科截骨术上颌快速扩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陆一 吴丽萍 胡锦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1-612,615,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的外科截骨术式对快速扩大上颌牙弓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 1 0只成龄狗进行配合 Lefort 型截骨术、腭中缝离断术的快速扩大上牙弓 ,通过组织学、定位 X线光片及模型测量分析 ,观察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快速扩大上颌效果的影... 目的 :探讨不同的外科截骨术式对快速扩大上颌牙弓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 1 0只成龄狗进行配合 Lefort 型截骨术、腭中缝离断术的快速扩大上牙弓 ,通过组织学、定位 X线光片及模型测量分析 ,观察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快速扩大上颌效果的影响。结果 :两种术式均可扩大上牙弓 ,但腭中缝离断组效果明显。结论 :快速扩大上牙弓的阻力以腭中缝为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疾病 外科 病理学 缩窄 动物模型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和骨龄对上颌前方牵引疗效的硬组织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胡骁颖 刘春艳 +4 位作者 王雯 许锦涛 卢海燕 马文盛 董福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RME)和骨龄对前方牵引疗效的硬组织影响。方法:选取AnglesⅢ类骨性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小骨龄扩弓组(1组)、小骨龄非扩弓组(2组)、大骨龄扩弓组(3组)和大骨龄非扩弓组(4组)(n=10),进行配合或不配合RME的前方牵引...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RME)和骨龄对前方牵引疗效的硬组织影响。方法:选取AnglesⅢ类骨性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小骨龄扩弓组(1组)、小骨龄非扩弓组(2组)、大骨龄扩弓组(3组)和大骨龄非扩弓组(4组)(n=10),进行配合或不配合RME的前方牵引矫治。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前后骨组织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扩弓对大骨龄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骨龄对非扩弓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龄和扩弓对前方牵引疗效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sⅢ类 上颌快速(RME) 前方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腭中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时空表达与新骨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卫兵 王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扩张期和固定期兔腭中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时空表达模式以及新骨形成情况。方法将4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11组:实验组(共5组)、对照组(共5组)、对照0组,每组4只。用螺旋分裂基托扩大矫治器(Haas矫正器...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扩张期和固定期兔腭中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时空表达模式以及新骨形成情况。方法将4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11组:实验组(共5组)、对照组(共5组)、对照0组,每组4只。用螺旋分裂基托扩大矫治器(Haas矫正器)扩张兔上牙弓,快速扩张2周,固定4周。在安装扩张器当天(对照0组)、快速扩张第1、2周、固定第1、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取兔上颌骨腭中缝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在腭中缝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采用过碘酸-Schiff染色法观测新骨形成。结果快速扩张的腭中缝可见高水平的VEGF表达,VEGF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和增殖活跃的成骨细胞胞浆。对照组VEGF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呈弱阳性表达。实验组快速扩张第1周、快速扩张第2周、固定第1周、固定第2周VEGF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机械应力快速扩张,实验组VEGF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固定1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实验组新骨形成的量均高于对照组,新骨形成的量逐渐上升,固定2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结论上颌快速扩弓产生的机械牵张力可以导致VEGF生成增加从而促进血管及新骨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对鼻腔容量的改变
8
作者 盛海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4-54,共1页
01.外科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对鼻腔容量的改变[英]/DeebW…//AmJOrthodDentofacial Or—thop.-2010.137(6).-782-789. 上颌快速扩弓可用于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上颌快速扩弓在青少年中作用较为明显,当进入生长发育晚期甚至成... 01.外科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对鼻腔容量的改变[英]/DeebW…//AmJOrthodDentofacial Or—thop.-2010.137(6).-782-789. 上颌快速扩弓可用于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上颌快速扩弓在青少年中作用较为明显,当进入生长发育晚期甚至成人阶段,由于透明软骨结合不再发生,上颌骨中缝联合成为一个整体而使其分裂变得困难;但腭部扩宽的阻力主要是渐进的骨化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整个颅面部稳定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 上颌横向发育不足 文摘 生长发育晚期 结合 青少年 上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辅助快速上颌扩张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映酉 乎森 李继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外科辅助快速上颌扩张(SARME)是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常用方法,本文针对SARME术中是否离断翼上颌连接和鼻中隔,术后牵张器的选择进行了文献回顾,并对比了SARME、上颌快速扩张(RME)和上颌骨分段骨切开术(SMO)3种方法在治疗上颌横向发... 外科辅助快速上颌扩张(SARME)是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常用方法,本文针对SARME术中是否离断翼上颌连接和鼻中隔,术后牵张器的选择进行了文献回顾,并对比了SARME、上颌快速扩张(RME)和上颌骨分段骨切开术(SMO)3种方法在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特点,结果发现术中可不离断翼上颌连接和鼻中隔,减少术中风险,而牙-骨支持式和骨-骨支持式2种牵张器各有优势,SARME、RME和SMO这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与扩张方式各异,需结合临床实际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辅助快速上颌 上颌快速 上颌分段切开术 上颌连接 鼻中隔 牵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芳 胡敏 +1 位作者 李洪 郭克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5-748,F0003,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研究牙支抗快速扩大上颌与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在相同载荷条件下上颌骨的生物力学反应,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为以牙齿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二为...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研究牙支抗快速扩大上颌与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在相同载荷条件下上颌骨的生物力学反应,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为以牙齿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二为以牙齿和种植体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与模型二均进行水平方向20N扩弓力的加载。分别计算2种加载条件下各点的X、Y、Z轴位移,评价正畸载荷下上颌骨及牙齿的应力分布和位移趋势。结果:2个模型均表现为水平方向上,腭中缝打开量前大后小;冠状面上,从牙槽骨到颅底,打开量呈底边向下的三角形。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呈冠颊向根舌向倾斜移位。但模型二中位移差量不如模型一明显。模型二中牙齿应力值低于模型一。结论: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弓与临床常用的固定螺旋快速扩弓方法相比,宽度开展的矫形效果能够增加骨性效应,减小牙性效应,减轻了上磨牙颊倾、舌尖下垂、下颌平面开大等不利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腭部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扩弓后上颌牙列位置三维改变的螺旋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杜航 曾祥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使用螺旋CT观察快速扩弓(RME)前后上颌牙列位置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使用螺旋CT获得临床患者颅面部三维数据模型,通过颅部的固有解剖标志点建立测量三维坐标系,使矫治前后的变化都在同一个测量坐标系下直接对比研究。观测10... 目的:使用螺旋CT观察快速扩弓(RME)前后上颌牙列位置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使用螺旋CT获得临床患者颅面部三维数据模型,通过颅部的固有解剖标志点建立测量三维坐标系,使矫治前后的变化都在同一个测量坐标系下直接对比研究。观测10例恒牙早期患者在快速扩弓前后上颌牙列各标志点间的位置和角度改变。结果:1)后牙在宽度方向上为整体移动和倾斜移动相结合的移动方式,但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稍有差别;牙齿和骨对宽度增加的贡献各占约1/2;2)后牙在垂直方向有伸长的趋势;3)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均向前整体移动,轴倾度保持不变;4)中切牙整体随上颌骨前部向前向下移动,其牙长轴发生直立,轴倾度增加;5)上颌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结论:上颌牙列位置RME前后在矢状向、垂直向和水平向3个方向上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螺旋CT可以对这种三维位置变化进行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 螺旋CT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冯忠 梁国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810-811,共2页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硬组织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5例替牙期骨性安氏Ⅲ错临床病例,年龄7~11岁,以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通过头影测量技术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SN A、A N B显著性增大(P<0.001)...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硬组织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5例替牙期骨性安氏Ⅲ错临床病例,年龄7~11岁,以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通过头影测量技术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SN A、A N B显著性增大(P<0.001),SN B显著性减小(P<0.05),提示上下颌矢状不调明显改善。(2)A-X轴距、A-Y轴距显著性增大(P<0.001),而PP-SN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上颌骨矢状向及垂直向的生长均有所促进,且上颌骨未发生明显旋转。(3)B-X轴距、M P-SN增大(P<0.05)而B-Y轴距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下颌产生了一定的向下向后旋转。(4)U1-SN显著性增大(P<0.05),L1-M P显著性减小(P<0.05)。(5)N-M e、A N S-M e显著性增大(P<0.05)。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错能促进上颌骨整体的向前向下生长,并使下颌产生一定的向下向后旋转,上前牙唇倾及下前牙舌倾,有效改善了骨性Ⅲ类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安氏Ⅲ类错He 快速 前方牵引矫治 替牙期 疗效分析 牵引治疗 显著性 上前牙唇倾 上颌 变化特征 临床病例 测量技术 性Ⅲ类 增大 硬组织 ANB 上下颌 垂直向 旋转 前牙舌 矢状 Y轴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婧 邹淑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311-314,共4页
上颌快速扩弓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上颌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而快速扩弓的矫治力作用于牙和腭部再通过骨和软组织的传导分散到整个上颌骨及其周围组织,因此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亦十分复杂。下面就其生物力学原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 上颌快速扩弓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上颌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而快速扩弓的矫治力作用于牙和腭部再通过骨和软组织的传导分散到整个上颌骨及其周围组织,因此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亦十分复杂。下面就其生物力学原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医师应用该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 生物力学 上颌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保持与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莉莉 段银钟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4期323-325,共3页
上颌快速扩弓疗效的稳定性一直是正畸医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扩弓的应力分布、扩弓后复发的原因以及影响扩弓后稳定性的因素等三个方面作简单综述。
关键词 上颌 快速 外科介入 腭中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唇腭裂患者上颌快速扩弓矫治生物力学效果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嘉 王冬梅 +2 位作者 潘晓岗 钱玉芬 王成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研究单侧唇腭裂患者快速扩弓矫治的生物力学机理对探索影响术后复发主要因素和指导临床手术规划有重要意义。基于CT断层扫描技术、CAD建模技术和有限元建模技术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 研究单侧唇腭裂患者快速扩弓矫治的生物力学机理对探索影响术后复发主要因素和指导临床手术规划有重要意义。基于CT断层扫描技术、CAD建模技术和有限元建模技术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扩弓力在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的传递模式、骨缝应力状态及颅颌面各骨块位移特性,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扩弓力通过牙齿沿牙槽骨、上颌骨、翼突、蝶骨向颞骨颅底传导,应力呈梯度递减并向上、向后传导,蝶骨是其阻抗中心,在上颌前缘、颧蝶交汇处及鼻额部等部位有应力集中,由于上颌骨不对称结构的影响,裂侧应力及位移较大;扩弓量的最大区是在牙槽区,向上逐渐递减,形成底边向下的三角形,计算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较吻合。由此说明,蝶骨的翼板近颅底处是约束上颌扩弓最主要的因素,上颌前缘也受较大应力,如果医师能松解翼板及打断上颌前缘,临床将获得更大的扩弓量,上颌骨、鼻腔及颧骨扩弓后也将趋于稳定,其在保持期复发回缩的可能性将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 唇腭裂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对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颌面三维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任留阳 王喜迎 +2 位作者 苏家筠 胡瓦特.赛热克 熊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研究上颌快速扩弓对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颌骨及牙齿的影响。方法:选取16例上牙弓狭窄的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使用Hyrax矫治器快速扩大上颌牙弓。将治疗前后的CBCT数据导入Dolphin软件测量,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 目的:研究上颌快速扩弓对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颌骨及牙齿的影响。方法:选取16例上牙弓狭窄的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使用Hyrax矫治器快速扩大上颌牙弓。将治疗前后的CBCT数据导入Dolphin软件测量,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结果:上颌快速扩弓后腭中缝打开量前部较后部多。上颌骨水平向宽度显著增加,从口腔到鼻底各层面宽度增加量依次减小。矢状向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移。垂直向没有显著变化。上下颌磨牙及上颌前磨牙间宽度增加,且发生颊向倾斜;下颌前磨牙间宽度,倾斜度无显著变化。结论:上颌快速扩弓的横向效应既有牙齿的颊向倾斜,又有腭中缝的打开,其中腭中缝前部较后部打开量大;对上下颌骨主要产生水平向和矢状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 上颌 下颌 牙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带牵引面弓配合上颌快速扩弓的长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跃 陈扬熙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81-381,共1页
过去40年中,扩弓的作用在轻中度拥挤的患者中得到了重视。通过面弓的内弓扩大可以和口内螺旋器扩弓一样扩大上颌骨。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比较两种扩弓方法对长期疗效的影响。
关键词 颈带牵引面 上颌快速 上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扩弓对上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
18
作者 张晓歌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5-55,共1页
快速扩弓是一种正畸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矫形治疗方法。尽管快速扩弓旨在通过打开腭中缝以矫治上颌骨牙弓狭窄,但由于上颌骨与头面部诸多骨块相连接,因此快速扩弓对牙和骨骼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比较,在正畸治疗中使用和未... 快速扩弓是一种正畸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矫形治疗方法。尽管快速扩弓旨在通过打开腭中缝以矫治上颌骨牙弓狭窄,但由于上颌骨与头面部诸多骨块相连接,因此快速扩弓对牙和骨骼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比较,在正畸治疗中使用和未使用快速扩弓对上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 上颌 牙萌出 正畸治疗 治疗方法 狭窄 腭中缝 头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ss矫治器与MSE矫治器治疗青少年上颌骨宽度不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卫红 徐晓南 +2 位作者 李晓明 帖经磊 宋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比较Hass和MSE扩弓器治疗青少年上颌宽度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12岁上颌宽度不足患者,Hass组及MSE组各28例,分别于扩弓前后拍摄CBCT,利用Planmeca Romexis软件进行测量,比较两种方法扩弓前后腭中缝及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宽度... 目的:比较Hass和MSE扩弓器治疗青少年上颌宽度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12岁上颌宽度不足患者,Hass组及MSE组各28例,分别于扩弓前后拍摄CBCT,利用Planmeca Romexis软件进行测量,比较两种方法扩弓前后腭中缝及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宽度、上颌第一磨牙倾斜度、颊侧牙槽骨高度及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等变化,评价两种扩弓的临床效果。结果:MSE组骨性扩弓实现率(83%±12%)明显高于Hass组(65%±17%)(P<0.05),扩弓后两组磨牙均发生颊倾、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均呈增大趋势(组间比较,P>0.05)。结论:MSE扩弓器可有效扩大上颌基骨宽度,获得更多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 HASS MSE 上颌宽度发育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活动连接装置用于非共同就位道MARPE
20
作者 伍水平 许钰涵 +10 位作者 李英杰 朱伟 张振龙 张灵玲 李成日 陈君捷 钱柳 李宇思 程岘 刘焱萍 卢燕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9-1662,共14页
目的: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不仅可获得更多的骨性扩弓效果,而且微种植钉植入简单、无需翻瓣、患者舒适、扩大了扩弓的年龄范围和适... 目的: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不仅可获得更多的骨性扩弓效果,而且微种植钉植入简单、无需翻瓣、患者舒适、扩大了扩弓的年龄范围和适应证。但扩弓器与微种植钉间的固定连接导致扩弓器难以摘除,极大地影响临床推广使用。本研究采用三维(three dimension,3D)打印微种植钉帽和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电纺膜作为新型活动连接装置,旨在优化正畸扩弓中非共同就位道MARPE的临床操作。方法:非共同就位道MARPE的活动连接装置由3D打印微种植钉帽和SF电纺膜组成。首先,微种植钉帽通过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Wrap测量并生成最佳拟合数据,运用3D创造程序Cinema4D设计微种植钉帽内部圆柱和外部保护环保存为STL文件,将数据导入VoxelddanceTango软件设计虚拟基台支架,利用3D打印机进行制作。随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SF和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按照不同质量比制成SF电纺膜。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镜观察形貌,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e,FTIR)研究微种植钉帽和SF电纺膜的二级结构构象。通过拉伸和压缩实验研究微种植钉帽和SF电纺膜的力学性能,对比有无SF电纺膜时活动连接装置的密合性。此外,将微种植钉帽和SF电纺膜分别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 3T3)共同培养,采用活细胞/死细胞双染试剂盒染色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二者的细胞相容性。最后,选择1名生长发育晚期且腭中缝D期的患者,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one beam,CBCT)上测量腭侧预植入点软硬组织厚度,于第2前磨牙和第1磨牙间骨质密度较佳处植入2颗微种植钉,口内扫描模型,将13、23纳入牙骨混合支持式扩弓器,个性化制作。试戴微种植钉帽,同时试戴扩弓器至完全贴合无干扰,粘接固定扩弓器,将SF电纺膜包绕覆盖微种植钉,盖上微种植钉帽,光固化树脂连接扩弓器和微种植钉帽。嘱患者扩弓:1次/d,共28次,密切监测扩弓情况,获得扩弓前后资料,观察扩弓疗效。结果:微种植钉帽摩擦力和负载压力分别为(54.7±9.57)N和(148.61±15.29)N。SEM下与10%PEO的SF电纺膜和30%PEO的SF电纺膜比较,20%PEO的SF电纺膜的纤维直径最为均匀,且电纺过程最连续稳定。降解实验显示所有SF电纺膜在第1、3、7天内称重均无明显变化。FTIR结果显示所有SF电纺膜均显示出相似的特征区。综上选取20%PEO的SF电纺膜进行后续研究。湿态下测量20%PEO的SF电纺膜的最大断裂应力为(2.46±0.26)N。体外模拟使用时,宏观和SEM镜下均显示种植钉帽和电纺膜组密合性良好。NIH 3T3经活细胞/死细胞双染试剂盒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F电纺膜组和微种植钉帽组均呈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良好,存活率高。CCK-8结果显示在第3天SF电纺膜组存活率达111.46%,细胞活性有增高的趋势。最后,1名13岁腭中缝D期男性患者,经过带有活动连接装置的非共同就位道MARPE扩弓后11、21间出现2.5 mm间隙,扩弓6个月后复查CBCT,腭中缝明显增宽,证明腭中缝被成功打开。结论:非共同就位道MARPE的活动连接装置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良好,能有效地打开D期腭中缝,操作简便,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装置 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 上颌横向发育不足 腭中缝分期 三维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