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 |
姚慧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索 |
杨亚庚
陈亮
贺正楚
陈文俊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9
|
|
|
3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生产性保护”转向“生活性保护” |
胡惠林
王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4
|
|
|
4
|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
陈炜
陈能幸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9
|
|
|
5
|
拉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
巴桑吉巴
胡海燕
孟祥娜
|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
6
|
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
季中扬
陈宇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5
|
|
|
7
|
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生产性保护探究 |
高扬元
孔德祥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
8
|
基于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下的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 |
张妍
张婕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38
|
|
|
9
|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
陈炜
文冬妮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
10
|
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陈炜
杨曼华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
11
|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几点理解 |
谭宏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6
|
|
|
12
|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
詹一虹
龙婷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13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 |
李荣启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
14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相关问题 |
马盛德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14 |
14
|
|
|
15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
陈俊秀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
16
|
神圣与世俗的通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悖论性抉择 |
吕俊彪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
17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研究 |
陆志国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7 |
18
|
|
|
18
|
音乐学院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杨晓
|
《音乐创作》
|
2007 |
3
|
|
|
19
|
古法榨油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特点及生产性保护 |
高思春
矫恒伟
金青哲
|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20
|
基于准公共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开发研究 |
王志平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