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外固定支架针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文 朱晓丹 +5 位作者 陆玉 毛雷音 莫兰 芮永军 糜菁熠 朱琳怡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0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总结外固定支架针位护理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基于“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PubMed、Cochrane Library、UpToDate、NICE、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 目的总结外固定支架针位护理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基于“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PubMed、Cochrane Library、UpToDate、NICE、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与外固定支架针位护理相关的所有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证据总结、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课题组成员根据相关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提取整合、证据级别评定及汇总。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并汇总13条证据,包括6个方面:外固定支架针位清洗液的选择、护理频次、敷料的选择、针道结痂的管理、是否按摩/按压针道位置及洗浴。结论该研究总结了外固定支架针位护理的最佳证据,建议临床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选择性应用最佳证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清洗液 敷料 针道结痂 洗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和患侧手腕活动度的影响
2
作者 尹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统计手术指标及功能恢...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统计手术指标及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 y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S)测定上肢腕手功能,采用X光片检查腕关节背伸活动度,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FMA评分、腕关节背伸活动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促进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改善手腕及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外固定支架 桡骨远端骨折 功能恢复 患侧手腕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
3
作者 黄文虎 徐冬冬 +1 位作者 王云波 贾子刚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5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胫腓骨多段骨折 外固定支架治疗 有限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障碍 单侧外固定支架 粉碎骨折 软组织损伤 骨折不愈合 2003年 固定治疗 复位内固定 严重污染 骨折移位 创面感染 治疗不当 畸形愈合 多节段 不稳定 骨折块 骨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4
4
作者 程建 郭杨 +2 位作者 马勇 鲍俊臣 王雨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2-417,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等数据库,手工检索与骨科相关的文献和会议论文。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所有比较外固定支架与...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等数据库,手工检索与骨科相关的文献和会议论文。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所有比较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腕关节功能、复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结果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713例患者。①外固定支架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小夹板组[RR=1.25,P<0.01];②复位效果:外固定支架组治疗后复位优良率高于小夹板组[RR=1.24,P<0.01],而且治疗后6个月掌倾角[MD=4.85,P<0.01]、尺偏角[MD=3.63,P<0.01]大于小夹板组,而桡骨轴向短缩长度[MD=-3.42,P<0.01)]小于小夹板组;③外固定支架组的并发症较小夹板组少[RR=0.62,P<0.01]。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优于小夹板固定。但由于现有研究存在的方法学不完善和样本的局限性,上述结论有待设计更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小夹板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旭东 王金华 +3 位作者 沈祥 顾志明 王学志 张翔海 《安徽医学》 2013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断端,VSD创面引流后行二期皮瓣移植或植皮覆盖创面治疗43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结果 43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随...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断端,VSD创面引流后行二期皮瓣移植或植皮覆盖创面治疗43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结果 43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平均1.5年。创面经VSD封闭引流后直接缝合8例,占18.6%,游离植皮26例,占60.47%,皮瓣移植9例,占20.93%;外固定拆除时间为1.5~8个月,平均3.1个月;骨折一期愈合39例,占90.69%,延期愈合1例;骨不连2例。本组有2例在拆除VSD后出现肉芽创面铜绿色假单胞菌感染,占6.98%,外固定钉道感染2例,占4.65%。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费用低廉、可缩短治疗时间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负压封闭引流 开放性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支架与掌骨板固定治疗Rolando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萃 陆芸 杨永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12-14,I0002,共4页
目的比较微型外固定支架与微型掌骨板固定对Rolando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一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对其右手及尺、桡骨远端进行三维CT扫描,并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10.0软件中,对第一、二掌骨及大多角骨进行三维建模;所有数据以点云格... 目的比较微型外固定支架与微型掌骨板固定对Rolando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一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对其右手及尺、桡骨远端进行三维CT扫描,并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10.0软件中,对第一、二掌骨及大多角骨进行三维建模;所有数据以点云格式输入到Geomagic studio10软件中进行编辑,得到精细三维模型,以IGES格式保存。将其导入ANSYS12.0软件中,利用该软件的建模功能建造微型外固定支架及微型掌骨板模型,并进行Rolando骨折模拟。在遵循临床治疗的原则下分别用微型外固定支架与微型掌骨板对Rolando骨折进行固定,赋予各单位属性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第一掌骨头沿纵轴施加载荷为100 N的节点压力,记录两种固定方式下掌尺侧骨折块、背外侧骨折块的相对位移和总位移。结果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掌尺侧骨折块相对位移为-0.242^-2.392 mm,总位移为0.638~5.986 mm;背外侧骨折块分别为-0.489^-2.935 mm、0.157~4.898 mm。微型掌骨板固定掌尺侧骨折块相对位移为0.152^-0.415 mm,总位移为0.187~0.648 mm;背外侧骨折块分别为0.186~0.314、0.158~0.554 mm。结论微型掌骨板对Rolando骨折的固定效果优于微型外固定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ANDO骨折 有限元分析 外固定支架 掌骨板 微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锁定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吕浩 荆珏华 +2 位作者 周云 叶曙明 詹俊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板)和外固定支架术组。回顾... 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板)和外固定支架术组。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板内固定术和采用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支架术(其中11例结合克式针内固定)治疗情况。通过术后不同时期(术后2~3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X射线片测量、关节活动度、握持力量等进行比较;对患者主观功能评估使用上肢、肩、腕伤残(DASH)评分。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8~18个月)。结果放射学评价方面,内固定术组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掌倾角恢复好,桡骨长度丢失情况内固定术组好于外固定支架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内固定术组握力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恢复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DASH评分,内固定术组为7.9±6.1,外固定支架术组为14.1±5.4。内固定术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外固定支架术组再手术1例,第二掌骨骨折1例,术后钉道感染2例。结论相比较来说,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掌侧锁定板 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17
8
作者 魏霞 沈惠良 +1 位作者 刘利民 穆红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38-39,共2页
对16例骨盆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术。结果 16例手术顺利,术后并发针道感染3例,给予针道护理及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患者平均住院21.0d出院。随访18个月,12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感骶髂关节不适或疼痛,1例出现男性性功能不... 对16例骨盆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术。结果 16例手术顺利,术后并发针道感染3例,给予针道护理及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患者平均住院21.0d出院。随访18个月,12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感骶髂关节不适或疼痛,1例出现男性性功能不全。提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而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骨折 外固定支架 加压锁定钢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司卫兵 陆国海 秦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5年6月~2010年10月36例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其中18例予以单纯石膏固定(石膏组),1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5年6月~2010年10月36例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其中18例予以单纯石膏固定(石膏组),1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支架组)。随访至术后24周,比较两组患侧临床功能(改良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及X线表现(改良Lidstrom-Radiographic评分系统)。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明显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4周,临床疗效(改良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支架组腕关节屈(45.06±3.04)°,伸(52.83±2.94)°,桡偏(22.83±2.33)°,尺偏(36.33±5.29)°,旋前(51.67±4.16)°,旋后(44.89±4.13)°;石膏组屈(41.56±3.01)°,伸(49.56±3.58)°,桡偏(20.61±2.17)°,尺偏(31.22±5.35)°,旋前(46.33±4.12)°,旋后(41.33±2.93)°。X线表现(改良Lidstrom-Radiographic评分系统):支架组桡骨高度(9.11±1.23)mm,掌倾角(16.00±2.40)°,尺偏角(16.39±1.79)°,关节面台阶(1.11±0.76)mm;石膏组桡骨高度(7.61±1.65)mm,掌倾角(13.44±2.48)°,尺偏角(12.67±3.83)°,关节面台阶(2.22±0.94)mm。各项指标支架组均显著优于石膏组(P<0.01)。结论对于桡骨远端AO C3型粉碎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桡神经浅支损伤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有限内固定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立 孙亢 邱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桡骨远端C1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9.84岁;体质量指...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桡骨远端C1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9.84岁;体质量指数(BMI)(25.06±3.17)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9.23岁;BMI(24.18±2.09)kg/m^2。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9.75岁;BMI(24.52±2.63)kg/m^2。对照组给予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2组手术指标;采用Gartland-Werley计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成骨指标含量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4.27±6.82)m L、(22.59±4.87)min、(6.58±0.97)d,显著少于对照组[(83.42±9.19)m L、(59.08±8.92)min、(11.74±1.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56.73±5.95)U/L]、骨钙素(BGP)水平[(7.09±0.86)μg/L]与对照组[(39.52±4.09)U/L、(5.32±0.65)μg/L]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10.16±1.53)周vs(13.24±1.67)周;P<0.05]。对照组患者掌倾角(9.56°±0.81°)、尺偏角(21.39°±0.69°)、桡骨高度(9.55 mm±0.62 mm)均略大于观察组(分别为9.46°±1.02°、21.31°±0.58°、9.42 mm±0.36 mm),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面台阶分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 10.00%;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疗效确切,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1型骨折 外固定支架 骨折愈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和指骨骨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廷克 赵宝成 张铁良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98-499,共2页
关键词 掌骨 指骨 固定 外固定支架治疗 指骨骨折 微型 外固定支架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 关节内骨折 不稳定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材料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俊峰 刘洋 +4 位作者 彭昊 张觅 李明辉 孙凯 张红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 通过在实体胫骨上对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外固定材料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探讨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外固定材料对胫骨骨折应力及其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择12套成人尸体胫骨,将胫骨中段横行锯断,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将骨折标本解剖复位后... 目的 通过在实体胫骨上对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外固定材料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探讨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外固定材料对胫骨骨折应力及其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择12套成人尸体胫骨,将胫骨中段横行锯断,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将骨折标本解剖复位后分别以铝合金材料外固定支架(高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为110 GPa)和PEEK、碳纤维树脂材料外固定支架(低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为7.0 GPa及11.4 GPa)固定。在骨折断面及钉道周围共粘贴13个电阻应变片,然后将模型分别置于Zwick Z100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及扭转试验机(RNJ-500)上,以线性载荷0 ~ 600 N、扭转载荷0 ~ 2.5 N?m加载,分析局部应力,测量两种不同材料外固定系统在相同载荷条件下骨折断面及钉道周围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特点。结果 在实验载荷条件下,传统外固定支架和高分子外固定支架骨折断端和钉道周围应力均随着轴向载荷或扭转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线性载荷或扭转载荷下,高分子外固定支架组较传统外固定支架组在13个测试应变点应变值应力分布更均匀,应变值大,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高分子材料外固定器治疗骨折中可明显降低应力遮挡,从而利于应力传导,从生物力学角度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生物力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环 蔡小娴 +1 位作者 布林 陈继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Z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粹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2006年8月,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ernandezⅡ-Ⅳ型骨折37例,其中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6岁,开放性骨折为5例,闭合... 目的:研究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粹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2006年8月,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ernandezⅡ-Ⅳ型骨折37例,其中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6岁,开放性骨折为5例,闭合性骨折为32例。按AAOS(Fernandez)根据损伤机制分类,其中Ⅱ型11例,Ⅲ型21例,Ⅳ型5例。结果:经4~15个月(平均为8.7个月)的术后随访,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5周,1例为延迟愈合。根据Dienst标准作功能评定,优24例,良8例,可3例,差2例。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临床治疗桡骨远端粉粹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Ortho-SUV外固定支架用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金国 闫秀中 +3 位作者 韦庆申 王燕 房经武 刘长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0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奥尔托夫(Ortho-SUV)外固定支架用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57例,随机分为Ortho-SUV外固定支架组(Ortho-SUV组)31例和单边外固定支架组(单边组)26例。Ortho-SUV组给予计算机辅...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奥尔托夫(Ortho-SUV)外固定支架用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57例,随机分为Ortho-SUV外固定支架组(Ortho-SUV组)31例和单边外固定支架组(单边组)26例。Ortho-SUV组给予计算机辅助Ortho-SUV外固定支架治疗,单边组给予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统计两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术后12月时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Ortho-SUV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拆除外固定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单边组(P均<0.05)。Ortho-SUV组及单边组手术优良率分别为100%、80.77%,两组比较P<0.01。结论计算机辅助外Ortho-SUV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奥尔托夫技术 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浩 邱志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究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惠阳医院骨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经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 探究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惠阳医院骨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经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各期影像学参数、腕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的优良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5.49±23.7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6.94±25.34)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21±5.64)周。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拆除外固定、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长度明显增加,桡骨关节面台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长度与术后即刻比较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拆除外固定时比较,术后6个月时腕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肢体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无畸形愈合以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Dienst功能评分:优16例,良34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恢复腕关节功能效果佳,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一心 王俊 +1 位作者 宋知非 邱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共2页
目的评估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26例桡骨远端骨折脱位患者,测定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腕关节功能进行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术后3、12个月腕关节... 目的评估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26例桡骨远端骨折脱位患者,测定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腕关节功能进行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术后3、12个月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桡骨高度和桡偏角较对侧正常腕关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掌倾角分别恢复51%和49%,显著小于对侧正常腕关节(P<0.05)。术后3、12个月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达80.8%、84.6%。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脱位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桡骨远端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并一期松质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不连14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茂源 谢瑞莲 高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外固定支架固定 自体松质骨 植骨治疗 一期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失误及并发症防治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秦步平 李振芳 黄培新 《中国骨伤》 CAS 1998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治疗 四肢骨折 并发症 误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建国 黄泳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评价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8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组(A组,42例)和钢板内固定组(B组,42例)接受治疗,并比较其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目的评价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8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组(A组,42例)和钢板内固定组(B组,42例)接受治疗,并比较其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等基本情况一致。治疗效果(Z=2.031,P=0.042)、愈合时间(t=6.481,P=0)、伤口感染(χ2=4.480,P=0.034)和延迟愈合(χ2=4.459,P=0.035)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B组。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具有治疗效果好、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也较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人工骨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戚晓冬 于晓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人工骨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及其对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92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36例,年龄18~60岁。...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人工骨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及其对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92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36例,年龄18~60岁。根据植入骨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钙移植骨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予以万古霉素人工骨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生活质量、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其治疗前后骨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血清溶菌酶、白细胞介素(IL)-6、γ-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和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χ~2=4.434,P<0.05)。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6.34±3.46)min、(95.58±7.19)min,住院时间为(13.46±2.67)d、(18.64±3.18)d,住院费用为(6.56±0.94)万元、(9.64±0.83)万元,生活质量评分为(54.68±2.67)分、(43.75±3.98)分;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短于、少于或者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的骨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血清溶菌酶、膝关节屈伸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踝关节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IL-6、IP-10和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IL-6、IP-10和IL-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或者降低(P<0.01),而血清溶菌酶、膝关节屈伸度、HS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和AOFAS踝-后足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观察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更加明显(P<0.01)。结论万古霉素人工骨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疗效确切,具有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高、关节功能恢复快、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等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人工骨 外固定支架 慢性骨髓炎 胫骨骨髓炎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