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足叶乙甙和G-CSF用于恶性血液病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动员 被引量:3
1
作者 陆化 李建勇 +7 位作者 葛峥 刘澎 吴雨洁 吴汉新 张晓艳 钱思轩 洪鸣 张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97-399,共3页
为了观察大剂量足叶乙甙(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血液病人动员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多发性骨髓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第1天用足叶乙甙1.6g/m2静脉持续滴注10小时,第... 为了观察大剂量足叶乙甙(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血液病人动员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多发性骨髓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第1天用足叶乙甙1.6g/m2静脉持续滴注10小时,第3天起给予G-CSF5μ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直至采集结束。结果显示:用VP16后平均第11(9-13)天开始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单采,获CD34+细胞9.4×106/kg(4.2-17.3×106/kg),每例CD34+细胞>4.0×106/kg。平均采集次数2.6(1-4)次。1例发生口咽黏膜炎、2例尿道炎、咽喉炎。结论:足叶乙甙1.6g/m2和G-CSF5μg/kg是恶性血液病动员采集自体干祖细胞的有效安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叶乙甙 多发性骨髓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G-CSF 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采集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曙轩 徐樨巍 +8 位作者 宋文琪 薛晖 邵华 安璟云 田京辉 周翾 秦茂权 叶靖 崔春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61-1364,共4页
本研究探索采集体重低于20 kg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方法及安全性。在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时,在患儿股静脉处放置7F双腔导管作为采血及回输通道,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祖细胞采集程序及管路,在预冲管路完成后,... 本研究探索采集体重低于20 kg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方法及安全性。在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时,在患儿股静脉处放置7F双腔导管作为采血及回输通道,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祖细胞采集程序及管路,在预冲管路完成后,向管路中灌注体外辐照的异体悬浮红细胞,采集后仅回输管路中的红细胞成分。对采集物计数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和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对7例低体重幼儿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13次均获得成功。获得单个核细胞平均数为4.44×108/kg[(3.46-6.45)×108/kg],CD34+细胞平均计数为2.20×106/kg[(1.34-3.79)×106/kg],细胞存活率98.45%(97%-100%)。在采集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结论: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可以在保持低体重幼儿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获得含有足够数量CD34+的单个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 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CSF体内应用对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上CXC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翔宇 常英军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57-860,共4页
为了观察rhGCSF动员对外周血和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上CXCR4表达的影响,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动员前后骨髓和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上CXCR4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GCSF动员显著增加了外周血MNC及骨髓CD34+细胞上CXCR4... 为了观察rhGCSF动员对外周血和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上CXCR4表达的影响,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动员前后骨髓和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上CXCR4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GCSF动员显著增加了外周血MNC及骨髓CD34+细胞上CXCR4的表达,骨髓MNC及外周血CD34+细胞上CXCR4的表达无变化,稳态骨髓(SSBM)中CD34+细胞比例与GBM、GPB中CD34+细胞比例呈正相关,与采集到的骨髓及外周血中CD34+细胞/公斤也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GCSF体内应用后CD34+细胞上CXCR4表达的变化可能是动员机制的一部分,CXCR4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MNC的植入,SSBM中CD34+细胞的含量可作为动员效果好坏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XCR-4 骨髓 外周血 造血/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CSF在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过程中对T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文荣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38-342,共5页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人体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 过程中给予的rhG-CSF可以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并影响移植后GVHD的发生。rhG-CSF主 要通过时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作...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人体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 过程中给予的rhG-CSF可以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并影响移植后GVHD的发生。rhG-CSF主 要通过时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作用而间接影响T细胞,其中单核细胞分泌的大量IL-10对调节T细胞的细胞 因子分泌、增殖和细胞毒效应具有重要作用。IL-10作用于T细胞后引起的SOCS3表达显著增高可能在相关的信 号转导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重点阐述rhG-CSF在动员过程中对T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CSF 外周血 造血/祖细胞动员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动员与采集时动态快速监测造血祖细胞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申淼 刘开彦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2-296,共5页
为了获得高效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采集 ,探索一种简便、快速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监测方法 ,采用SysmexXE 2 10 0血细胞分析仪的幼稚细胞信号 (IMI)检测通道识别和计数外周血造血祖细胞 (HPC)。对 2 5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 为了获得高效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采集 ,探索一种简便、快速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监测方法 ,采用SysmexXE 2 10 0血细胞分析仪的幼稚细胞信号 (IMI)检测通道识别和计数外周血造血祖细胞 (HPC)。对 2 5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的供者和 1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患者的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于动员过程中取外周血进行HPC ,CD34+ 细胞和CFU GM的检测 ,对采集物也进行上述检测。结果表明 :在外周血标本中HPC与CD34+ 细胞和CFU GM二者间均呈良好的正相关性。所有检测病例外周血CD34+ 细胞与HPC同时上升 ,同时达高峰。供者的峰值出现在动员的第 5天 ,快速升高晚于白细胞。而患者外周血干 /祖细胞的快速升高早于白细胞。采集物中HPC与CD34+ 细胞和CFU GM呈正相关性。采集当日外周血中HPC和CD34+细胞计数与采集所得CD34+ 细胞数量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结论 :造血祖细胞的监测是一种快速、简便又经济的监测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机和预测成功采集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祖细胞 外周血 造血祖细胞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双次移植的并发症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文荣 达万明 +9 位作者 张伯龙 高春记 韩晓萍 靖域 吴晓雄 赵瑜 李红华 王全顺 张翼卓 薄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了解自体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先后双次移植 (SD AHSCT)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对我科开展的 2 0例SD AHSCT的移植相关并发症及造血重建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2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SD AHSCT方案为先行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移植 ... 为了解自体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先后双次移植 (SD AHSCT)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对我科开展的 2 0例SD AHSCT的移植相关并发症及造血重建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2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SD AHSCT方案为先行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移植 ,再行骨髓移植。结果表明 ,本组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所进行的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动员、采集和经髂后上嵴大量抽取骨髓 ,并且两次都采集到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 祖细胞。SD AHSCT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造血重建 ,造血重建与回输造血干 祖细胞数量成正相关 (r =0 .96 8) ,且第 1次移植后造血重建速度快于第 2次 (P <0 .0 5 )。两次移植的皮肤、粘膜出血率无明显差异 ,均无患者发生大出血 ,但第 2次移植后血小板输用量多于第 1次移植 (P <0 .0 1)。第 1次移植后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第 2次 (P <0 .0 1)。SD AHSCT中两次移植的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和感染原无明显差异 (P >0 .10 )。两次移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经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 ,移植相关死亡率为 0。结论 :SD AHSCT安全可行 ,值得总结和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祖细胞 自体外周血造血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双次移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冻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活性氧水平与造血干/祖细胞归巢黏附分子表达之间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王林林 金丽 +1 位作者 徐焕铭 郝一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52-1456,共5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经程控降温液氮保存前后的富集造血干/祖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活性氧(ROS)水平及造血干/祖细胞归巢分子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冻存PBMNC为实验组,以新分离PBMNC为对照组,通过台盼蓝染色方法检测2组... 本研究通过检测经程控降温液氮保存前后的富集造血干/祖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活性氧(ROS)水平及造血干/祖细胞归巢分子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冻存PBMNC为实验组,以新分离PBMNC为对照组,通过台盼蓝染色方法检测2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2组细胞ROS水平;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抗原CD34、CD133以及归巢相关分子VLA4、CXCR4、CD44的表达;通过相关系数分析ROS水平与归巢分子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BMNC随冻存时间延长存活率逐渐降低,冻存3、6、9、12个月的细胞存活率比冻前显著降低(P<0.05);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CD34、CD133及归巢相关分子CD44、VLA4、CXCR4表达率随冻存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冷冻保存1年后的表达率比冻存前显著降低(P<0.05);随着冷冻保存时间的延长,细胞内ROS水平逐渐升高,冻存6、9、12个月后细胞内ROS水平比冻存前显著升高(P<0.05)。PBMNC内ROS水平与造血干/祖细胞CD34+VLA4+、CD34+CXCR4+、CD34+CD44+双阳性表达率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3、-0.457、-0.465)。结论: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黏附分子表达随冻存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冻存的PBMNC中的ROS水平与造血干/祖细胞归巢黏附分子表达率成显著负相关;ROS水平增高可能是冻存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归巢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贮藏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活性氧 外周血 祖细胞 归巢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纯化、性质以及治疗白血病和癌症的进展
8
作者 张新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7-71,共5页
造血干细胞是研究造血调控,治疗血液病、癌症、免疫缺陷症和遗传性疾病的关键。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是干细胞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造血细胞的发育及调控过程。但是进行这些研究的先决条件就是分离出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研究造血调控,治疗血液病、癌症、免疫缺陷症和遗传性疾病的关键。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是干细胞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造血细胞的发育及调控过程。但是进行这些研究的先决条件就是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因此,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纯化成为实验血液学、免疫学和发育学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几年通过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癌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造血祖细胞 纯化 性质 治疗 白血病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快速判断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婧婧 武四云 陈远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捷判断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方法.方法:使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未成熟细胞信息(IMI)通道,对5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健康供者,在动员过程中采集外周血进行外...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捷判断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方法.方法:使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未成熟细胞信息(IMI)通道,对5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健康供者,在动员过程中采集外周血进行外周血造血祖细胞(HPC)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集落培养法分别对上述外周血中的CD34+ 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进行分析,动态监测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HSC/HPC)的变化.结果:HPC与CD34+ 细胞及CFU-GM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85.动员后第4天HPC与CD34+ 细胞和CFU-GM同时明显上升,于动员后第5天同时达到高峰,但HPC较CD34+ 细胞和CFU-GM变化幅度大(5~20倍).结论: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快速简便地动态监测外周造血干/祖细胞的变化,为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快捷经济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析仪 造血/祖细胞 流式细胞 细胞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保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秀丽 汪闻裕 李璐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文对4℃条件下不同时间保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hematopoietic stem cells,PBHSC)数进行了动态观察。在本实验中以定向造血祖细胞(CFU-GM)作为观察PBHSC的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PBHSC集落数逐渐下降;... 本文对4℃条件下不同时间保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hematopoietic stem cells,PBHSC)数进行了动态观察。在本实验中以定向造血祖细胞(CFU-GM)作为观察PBHSC的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PBHSC集落数逐渐下降;0小时与24小时保存后的干细胞数无显著差异;24小时与48、72、96、120小时保存后的干细胞数有高度显著差异;48小时与72、96、120小时保存后的干细胞数无显著差异。同时发现,红细胞的存在有利于PBHSC的4℃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细胞 粒巨噬系祖细胞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员的外周血干/祖细胞中P21的表达与CD34^+细胞的相关性
11
作者 孙玲 马杰 +4 位作者 杨红旗 孙慧 张茵 刘林湘 邢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1-633,共3页
目的 :检测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P2 1的表达及与CD34+ 细胞的相关性 ,探讨其在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正常供者 9例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者 (急性白血病患者 ) 6例 ,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动员的... 目的 :检测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P2 1的表达及与CD34+ 细胞的相关性 ,探讨其在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正常供者 9例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者 (急性白血病患者 ) 6例 ,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CD34+ 细胞及其亚群 ,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外周血动员前后P2 1的表达。结果 :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P2 1的表达明显高于动员前 ,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CD34+ 细胞比例与P2 1的表达率呈正相关 (r=0 .5 5 3)。结论 :外周血干 /祖细胞动员过程中P2 1表达增高 ,可能与其促进祖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 CD34^+细胞 动员 外周血/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鹏旭研究员/高建青教授团队报道造血干/祖细胞膜包被脂质体用于靶向骨髓进行白血病药物递送
1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1,共1页
2024年7月7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良渚实验室钱鹏旭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药学院/金华研究院高建青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membrane-coated vesicles f... 2024年7月7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良渚实验室钱鹏旭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药学院/金华研究院高建青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membrane-coated vesicles for bone marrow-targeted leukaemia drug delivery”的研究论文(DOI:10.1038/s41467-024-50021-9),报道了将造血干/祖细胞(HSPC)细胞膜与脂质体结合制备载药纳米粒,利用HSPC归巢到骨髓的特性,实现靶向骨髓递送白血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院 药物递送 造血/祖细胞 白血病 脂质体 钱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重建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胡晶 冯敏 +1 位作者 杨慧 吴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236-2239,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cell,HSPC)对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APS动员的雄性BALB/c小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cell,HSPC)对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APS动员的雄性BALB/c小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静脉输注给受到8.5Gy60Coγ射线照射的雌性同系受体小鼠;观察受体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变化及30d存活情况;采用PCR方法鉴定其造血重建的来源。结果APS组受体小鼠WBC、PLT、HGB、30d存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S组(P<0.05);对APS组存活小鼠进行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雌性受体小鼠重建的造血细胞来自雄性供体。结论APS动员的小鼠外周血HSPC移植后能够重建造血衰竭小鼠长期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造血/祖细胞 动员 移植 造血重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丁顺利 褚建新 +2 位作者 赵钧铭 姜露 胡小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为了探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的特性,我们采用病理形态学、BMNC计数、抗5-FU BMNC计数、外源性CFU-S(12)和骨髓连续移植等方法,对造血重建过程不同阶段的干/祖细胞增殖特性,进行了动态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移植... 为了探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的特性,我们采用病理形态学、BMNC计数、抗5-FU BMNC计数、外源性CFU-S(12)和骨髓连续移植等方法,对造血重建过程不同阶段的干/祖细胞增殖特性,进行了动态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移植后第3天,骨髓内可见少数淋巴样细胞呈小灶性分布,第5—9天细胞灶迅速扩大,细胞形态表现为淋巴样细胞,至第11天才出现不同阶段的分化细胞;第5—9天BMNC数和抗5-FU BMNC数迅速增加,随后增殖速度明显减缓;第9天骨髓的CFU-S(12)数和重建长期造血的能力高于第5天和21天的骨髓。本实验结果提示,骨髓移植后造血细胞呈小灶性分布,重建造血初期造血干/祖细胞迅速增殖而无明显分化表现,此阶段骨髓细胞的重建长期造血能力增强,提示造血干细胞有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造血/祖细胞 细胞增殖 造血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虹麟 陈代雄 +10 位作者 方宁 余丽梅 刘金伟 刘祖林 文国容 杨小生 肖瑜 祈莹 肖建辉 万卫红 胡锡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829-832,共4页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活细胞OD值,计算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磁珠分选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细胞记数、双色直...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活细胞OD值,计算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磁珠分选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细胞记数、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变化。结果:MTT检测法显示,0.01~10μmol.L-1的CL1处理,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经14 d的培养,与细胞对照组相比,10、1μmol.L-1的CL1细胞数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表达粒系/单核巨噬系细胞表型CD15和CD11b的细胞百分数无显著差异。经14 d的培养,与培养0 d比较,CD15显著增高(P<0.05),CD11b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人脐带血CD34+HSPC的增殖、和向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表明CL1在抗肿瘤作用剂量下,不会明显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向粒-单细胞的增殖分化,提示CL1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造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CL1 胃癌 造血/祖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扩增与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建伟 王亚平 +1 位作者 王莎莉 姜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59-963,共5页
为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saponins of panaxginseng,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扩增与分化的作用,收集人脐血、骨髓细胞并采用StemsepTM干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HSC/HPC,用不同剂量TSPG加入不同组合... 为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saponins of panaxginseng,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扩增与分化的作用,收集人脐血、骨髓细胞并采用StemsepTM干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HSC/HPC,用不同剂量TSPG加入不同组合的造血生长因子进行培养,检测细胞总数、CD34+细胞和CD33+细胞比例及集落形成细胞总数(CFC)、粒系祖细胞(CFU-GM)数量变化。结果显示:10-70μg/mlTSPG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脐血细胞总数、CFC数和CD34+细胞数,50μg/ml是最佳刺激浓度,可使细胞总数、CFC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增至(2470.5±79.96)×103、(53.96±4.29)×100%和(21.86±3.09)×100%;20μg/ml是液体培养诱导骨髓CD34+细胞向粒系分化的最佳浓度,可使细胞总数、CFU-GM和CD33+细胞分别增至(133.2±9.03)×103、(26.78±1.91)×100%和(16.98±1.73)×100%;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检测显示,TSPG(10-50μg/ml)均能提高CD34+细胞形成CFU-GM的集落产率,以TSPG20μg/ml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合适剂量的TSPG能够促进CD34+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与定向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CD34^+造血/祖细胞 细胞扩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联合辐照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作用研究
17
作者 杨欣海 陈芳 +6 位作者 全勇 胡梦佳 芦玉凯 陈乃成 许杨 王崧 王军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1-690,共10页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联合辐照损伤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165只C57BL/6雄性小鼠(10~12周,体质量20~25 g)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33)、6 Gy单纯辐照组(6 Gy组,n=43)、6 Gy低氧辐照组(Hy-7 d+6 Gy组,n=4...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联合辐照损伤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165只C57BL/6雄性小鼠(10~12周,体质量20~25 g)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33)、6 Gy单纯辐照组(6 Gy组,n=43)、6 Gy低氧辐照组(Hy-7 d+6 Gy组,n=43),7 Gy单纯辐照组(7 Gy组,n=12)、7 Gy低氧辐照组(Hy-7 d+7 Gy组,n=12)、7 Gy持续低氧治疗组(Hy-7 d+7 Gy+Hy组,n=12)、6 Gy持续低氧治疗组(Hy-7 d+6 Gy+Hy,n=10);Hy-7 d+6 Gy组、Hy-7 d+7 Gy组、Hy-7 d+7 Gy+Hy组、Hy-7 d+6 Gy+Hy组于常压低氧舱内进行7 d预处理(氧浓度12%),其余组小鼠在正常氧环境中饲养;6 Gy、Hy-7 d+6 Gy组、Hy-7 d+6 Gy+Hy组小鼠在低氧预处理结束后进行^(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6 Gy;7 Gy、Hy-7 d+7 Gy组、Hy-7 d+7 Gy+Hy组小鼠在低氧预处理结束后进行^(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7 Gy;Control组、6 Gy组、7 Gy组小鼠全程正常氧环境饲养,Hy-7 d+7 Gy组、Hy-7 d+6 Gy组小鼠辐照损伤后继续低氧饲养24 h后恢复正常氧环境饲养,Hy-7 d+7 Gy+Hy组、Hy-7 d+6 Gy+Hy组小鼠辐照后持续低氧环境饲养。Control、6 Gy、Hy-7 d+6 Gy组小鼠制备骨髓细胞悬液,采用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骨髓腔病理形态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Lin^(-)Sca1^(+)c-Kit^(+),LSK)、髓系祖细胞(myeloid progenitor,MP)以及成熟T/B髓系细胞数量;7 Gy、Hy-7 d+7 Gy、Hy-7 d+7 Gy+Hy组小鼠从低氧预处理后开始持续监测30 d的生存率;6 Gy、Hy-7 d+6 Gy、Hy-7 d+6 Gy+Hy组小鼠采取尾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PLT)等的动态变化;Control、6 Gy、Hy-7 d+6 Gy组小鼠于辐照后17 d处死后获取骨髓细胞悬液并进行单细胞测序及分析。结果①与Control组相比,6 Gy组小鼠辐照后全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HE染色显示骨髓血窦扩张明显、红细胞溢出;与6 Gy组比较,Hy-7 d+6 Gy组小鼠骨髓腔内细胞密度增加,有核细胞数减少程度明显减轻(P<0.01);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6 Gy组骨髓LSK、MP与成熟T/B/髓系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6 Gy组比较,Hy-7 d+6 Gy组单纯辐照造成的LSK、MP的数量减少能得到显著抑制(P<0.01);③与7 Gy组相比,Hy-7 d+7 Gy组经过低氧辐照后24 h复常氧治疗显著提高了小鼠生存率(P<0.01);与7 Gy组相比,Hy-7 d+7 Gy+Hy组小鼠经持续低氧治疗未能显著改善小鼠生存率;Hy-7 d+7 Gy组与Hy-7 d+7 Gy+Hy组之间的生存率差异虽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12),但在整个观察周期内Hy-7 d+7 Gy组始终表现出存活数量优势;④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Hy-7 d+6 Gy组小鼠较6 Gy组和Hy-7 d+6 Gy+Hy组WBC水平得到更快的恢复(P<0.05);经低氧预处理后,Hy-7 d+6 Gy组和Hy-7 d+6 Gy+Hy组辐照前RBC及HGB水平更高;而相比于6 Gy组及Hy-7 d+6 Gy+Hy组,Hy-7 d+6 Gy组PLT恢复更显著且迅速(P<0.05);⑤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进行细胞亚群比例推测,相比于6 Gy组Hy-7 d+6 Gy组小鼠长期造血干细胞(long-ter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LT-HSC)、短期造血干细胞(short-ter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T-HSC)数量减少得到抑制,与流式细胞术结果一致;拟时序分析显示,Hy-7 d+6 Gy组小鼠数据与Control组相似,表现出分化程度低且自我更新能力强的LSK较多;差异基因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表明,6 Gy组氧化磷酸化通路活跃度显著高于其他组,而Hy-7 d+6 Gy组则富集于染色质重塑和mRNA监视等通路。结论低氧预处理可减轻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放射损伤,辐照后恢复常氧治疗有助于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处理 骨髓造血/祖细胞 急性放射损伤 造血功能 细胞转录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3a转基因基质细胞的建立及其对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扩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师伟 韩姝 +8 位作者 李艳华 谢小燕 施双双 陈琳 白慈贤 闫舫 南雪 王韫芳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5-841,共7页
Wnt信号通路在造血干/祖细胞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纯化的Wnt3a蛋白可以实现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通过病毒转染原代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建立转基因滋养层细胞.通过共培养对转基因滋养层细胞扩增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作用进... Wnt信号通路在造血干/祖细胞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纯化的Wnt3a蛋白可以实现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通过病毒转染原代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建立转基因滋养层细胞.通过共培养对转基因滋养层细胞扩增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与普通滋养层加细胞因子组相比,经转基因滋养层加细胞因子组培养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CFC)是其(1.55±0.06)倍;混合集落形成能力是其(1.95±0.26)倍;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能力(HPP-CFC)是其(1.45±0.40)倍;LTC-IC活性是其(3.83±0.86)倍.结果表明,转基因滋养层细胞通过分泌具有天然活性的Wnt3a蛋白能在体外有效地扩增造血干/祖细胞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3A 滋养层细胞 造血/祖细胞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成骨细胞支持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晓兵 刘霆 +1 位作者 孟文彤 智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52-556,共5页
本研究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构建二维培养体系,探讨其体外支持脐血干/祖细胞生存的作用。体外进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原代培养后诱导为成骨细胞,构建二维培养体系。将免疫磁珠分选的CD34+脐血干/祖细胞接种于其... 本研究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构建二维培养体系,探讨其体外支持脐血干/祖细胞生存的作用。体外进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原代培养后诱导为成骨细胞,构建二维培养体系。将免疫磁珠分选的CD34+脐血干/祖细胞接种于其中,在无外源性细胞因子情况下进行体外培养,进行CFU,HPP-CFU和LTC-IC测定并将其分别与MSC、成骨细胞,MSC/成骨细胞(1∶2)作为饲养细胞的二维培养体系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发现:在所构建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二维培养体系中,骨髓MSC诱导成骨细胞对于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培养的支持作用显著优于其他各组培养体系,尤其对长期造血干细胞(longterm-HSC)体外生存有更为明显地支持作用。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细胞构建的二维体系对于脐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具有支持作用,进一步证实成骨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生存与增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细胞 成骨细胞 造血/祖细胞 二维培养体系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祖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超 习佳飞 +1 位作者 岳文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97-802,共6页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是指由胚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细胞经体外抑制培养而筛选得到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在体外可以向造血细胞分化,有可能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细胞输注开辟新的来源.此外,ES细胞向造...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是指由胚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细胞经体外抑制培养而筛选得到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在体外可以向造血细胞分化,有可能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细胞输注开辟新的来源.此外,ES细胞向造血干/祖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也为阐明哺乳动物造血发育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供了良好的体外模型.对ES细胞向造血干/祖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细胞 造血/祖细胞 诱导 体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