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困境审视及实践方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甘荔桔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72,共8页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涵盖了环境革新目标驱动、权威保障规制引导、主体适应行为博弈3个方面,但目前仍存在多系统合作协调机制亟待完善、软硬件短板明显且发展后劲不足、基础教学环节任务落实保障缺乏有效支撑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实践方略:宏观环境政策引导,借助人才聚力推进系统联动;中观科技创新赋能,打造资源优化和均衡共享引擎;微观提升主体协同内驱力,促进新时代新任务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聚力 科技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人机交互”:演进方向与原则遵循——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樊志宏 杨瑜娴 周阳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4,共11页
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人机交互”将给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开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新一轮根本性变革的序幕。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可以梳理智能网联汽车的演进特征和发展方向,并提炼“人机交互”系统演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关键路径。... 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人机交互”将给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开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新一轮根本性变革的序幕。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可以梳理智能网联汽车的演进特征和发展方向,并提炼“人机交互”系统演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关键路径。即保障人的主体地位及人的安全至上原则、系统效率提升原则、系统自下而上适应性演进原则、系统福利整体增进原则及文明形态升维原则。为推动这一新兴系统在社会中的顺利适应,不仅应持续推动技术创新,还需应对来自法律法规、社会适应性、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挑战,以确保技术变革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适应性演进 系统演进原则 智能网联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域下数字乡村韧性建构的多重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卫卫 魏可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已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传统的刚性治理机制在数字化的乡村风险治理场域中面临诸多难题,而公共服务系统的“停滞”、基层政权体系的“梗阻”、社会组织机构的“失灵”以及农村居民主体的“蒙蔽”等现实困境严重掣肘数字...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已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传统的刚性治理机制在数字化的乡村风险治理场域中面临诸多难题,而公共服务系统的“停滞”、基层政权体系的“梗阻”、社会组织机构的“失灵”以及农村居民主体的“蒙蔽”等现实困境严重掣肘数字乡村韧性的建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因契合风险治理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内在逻辑,与数字乡村治理情境的复杂性之间存在高度耦合。以关中平原H村的数字乡村韧性实践为考察个案,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解释工具,深入剖析数字赋能乡村韧性建构的逻辑理路。研究认为,借助数字赋能的感知逻辑、信息驱动的应对逻辑、多元共建的控制逻辑以及制度管控的防范逻辑,可以有效搭建数字乡村复杂性风险的韧性框架。基于此,通过搭建数字底座,优化制度体系,完善心理机制和吸纳多元主体的举措能有效化解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风险社会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韧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阈下数智赋能政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庆鹏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M0003,共13页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跳出了技术决定论的单一性藩篱,有机整合技术与社会系统的复杂交互关系,为把握数智赋能政党治理提供了新的系统分析框架。政党组织是随技术环境演变而不断调适的复杂适应系统,并以技术赋能的形式展开适应性叙事。...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跳出了技术决定论的单一性藩篱,有机整合技术与社会系统的复杂交互关系,为把握数智赋能政党治理提供了新的系统分析框架。政党组织是随技术环境演变而不断调适的复杂适应系统,并以技术赋能的形式展开适应性叙事。数智赋能政党治理是党能动地利用数智技术实现治理增效和创新发展,具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助力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增强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效能的引领等多重现代化治理价值。数智技术的赋能作用为政党治理系统增添了新的复杂性,但也存在生成非预期性逆治理效应的因果概率,“赋能”有可能演变成“缚能”,出现适应的排异效应、开放的安全风险、涌现的形式主义等诸多实践困囿。要更好利用数智技术赋能政党治理现代化,就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以现代化为导向,与“数”俱进推动政党治理系统的适应性发展;以党群关系为核心,打造政党治理系统开放交互的“数智纽带”;以体系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数智赋能政党治理的制度生态;以数字素养为支撑,加强政党治理的智慧型人才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政党治理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数字时代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立荣 方堃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出现,使得如何有效预防和化解公共危机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视角,剖析我国传统政府治理模式在现代危机管理中的体制性弊端,提出建构适应外部复杂动态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出现,使得如何有效预防和化解公共危机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视角,剖析我国传统政府治理模式在现代危机管理中的体制性弊端,提出建构适应外部复杂动态环境,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公众合作互动的协同治理模式,以达成充分整合公共权力与社会资本,"合力共治"公共危机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政府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设计研究
6
作者 姚敬旭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42-556,共15页
目的基于复杂性理论,探讨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在多元用户需求、动态生活场景与技术演化中的非线性交互特征,以揭示传统设计范式的局限性并提出新的设计策略。方法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分析家庭智能安防产品的服务触点断裂现象,并构... 目的基于复杂性理论,探讨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在多元用户需求、动态生活场景与技术演化中的非线性交互特征,以揭示传统设计范式的局限性并提出新的设计策略。方法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分析家庭智能安防产品的服务触点断裂现象,并构建包含主体适应性规则、环境感知层与动态反馈回路的三维设计模型。结果通过重构设备间的非层级化关联网络,可实现儿童误触防护与老人应急响应的自组织协同,并且基于非线性交互设计的智能报警系统在应对宠物活动、临时访客等干扰变量时,具备更强的容错进化能力。结论突破了传统功能主义设计的局限性,为家庭安防产品系统提供了从“机械叠加”到“生态适应”的理论转型路径,推动了“人-机-环境”共生关系的设计理念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理论 家庭安防系统 非线性交互 动态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系统运行模式研究——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莎莎 龙宝新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124,共12页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互补互融、双向赋能、价值共创的实践,二者共同支撑着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聚集性、非线性、“流”特性、多样性等特征。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互补互融、双向赋能、价值共创的实践,二者共同支撑着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聚集性、非线性、“流”特性、多样性等特征。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与回声模型,本研究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系统的单主体自适应微观行为模式与多主体交互宏观行为模式。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系统构建要主体联动,发挥产教融合系统生态圈的共生效应;资源统整,建立全链条式异质资源跨界联盟;机制创新,探索产教融合系统多层次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产教融合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刺激-反应”模型 回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数字乡村建设:乡镇社工站的机遇和实现路径
8
作者 覃可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4,共15页
国家数字乡村建设政策为乡镇社工站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数字技术的融入,乡镇社工站亟须调整原有的发展目标和组织结构,以有效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冲击。本研究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深入探讨数字乡村建设对乡镇社工站的影响,分... 国家数字乡村建设政策为乡镇社工站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数字技术的融入,乡镇社工站亟须调整原有的发展目标和组织结构,以有效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冲击。本研究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深入探讨数字乡村建设对乡镇社工站的影响,分析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不同环境中社会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文章以浙江省德清县为案例,研究了数字乡村建设为乡镇社工站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适应这一复杂系统的实施路径。为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和资源配置,推动数字技能培训及设备普及。同时,未来应继续创新农村社会服务模式,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推动智慧农业和农村电商品牌建设,解决伦理问题,实现乡村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复杂系统理论 乡镇社工站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性系统的仿真与研究——基于CAS理论的交通模拟 被引量:9
9
作者 顾珊珊 陈禹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4年第1期82-88,共7页
为更好地研究交通系统 ,以CAS理论为指导思想 ,利用SWARM平台建立了基于多主体离散的动态交通模拟系统。使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进行模拟 :将车辆及信号灯作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 ,利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动态交通流 ;同时将激励学习方法与遗... 为更好地研究交通系统 ,以CAS理论为指导思想 ,利用SWARM平台建立了基于多主体离散的动态交通模拟系统。使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进行模拟 :将车辆及信号灯作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 ,利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动态交通流 ;同时将激励学习方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 ,对信号灯周期进行自适应优化。通过主体不断的“学习” ,交通系统在宏观方面涌现出一定的动态特征和规律。进而 ,我们比较了完全自组织控制模式以及加入预警机制两种情况下各宏观量的变化情况。从实验结果可知 ,预警机制可以给车辆宏观方面的指导 ,从而提高车辆通行能力 ,减少交通拥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 交通模拟系统 元胞自动机 遗传算法 激励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数字化领导力的内涵、构成及涌现机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文龙 席酉民 刘鹏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483,526,共10页
为丰富数智时代的领导力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组织管理研究打开新的路径,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数字化领导力的内涵、结构维度和涌现机制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领导力包括数字化愿景、数字化技能以及数字化实施的影响过... 为丰富数智时代的领导力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组织管理研究打开新的路径,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数字化领导力的内涵、结构维度和涌现机制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领导力包括数字化愿景、数字化技能以及数字化实施的影响过程,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政策、技术变革以及关键领导者的特质;同时,还通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揭示和构建了数字化领导力的涌现机制,即包含接受刺激、演化学习、涌现、适应性反应4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领导力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影响过程 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财务能力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基于CAS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华培凯 白冰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企业财务能力对企业的生存与成长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说明了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CAS特性。论证了企业财务能力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通过这些研究有助于企业财务能力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财务能力 复杂系统 cas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CA模型的城市增长仿真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郭鹏 薛惠锋 +2 位作者 赵宁 吴晓军 张凡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2,80,共5页
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CA模型结合,构建城市增长仿真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西安市的城市增长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CA中引入适应性思想更能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对"城市空心化"的模拟;其中一些结论对城市规划具有... 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CA模型结合,构建城市增长仿真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西安市的城市增长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CA中引入适应性思想更能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对"城市空心化"的模拟;其中一些结论对城市规划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 元胞自动机 城市增长 仿真模型 西安 c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旅游型传统村落系统研究——以贵州天柱县三门塘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晏瑾 陈娟 +2 位作者 汪琦 郭雪婷 史思杰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115-118,共4页
本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理论),探讨旅游型传统村落的复杂适应性,以贵州天柱县三门塘村为例,剖析三门塘村的村落特征,三门塘村的内外部结构特征与复杂适应系统极为相似,认为三门塘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村系统由内部结构... 本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理论),探讨旅游型传统村落的复杂适应性,以贵州天柱县三门塘村为例,剖析三门塘村的村落特征,三门塘村的内外部结构特征与复杂适应系统极为相似,认为三门塘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村系统由内部结构子系统、外部自然生态环境子系统、物质循环子系统与人文信息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的行为都遵循IF-THEN(即刺激-反应)规则,本文结合CAS理论的特性,想要较大程度正面刺激传统村落的能动性,使其做出利于村落可持续发展反应,因此,探究三门塘村的隐秩序很关键,本文通过系统隐秩序,建立6个回声模型,分别是进攻防御和仓库、条件交换、资源变换、黏着、选择结合、条件复制。通过模型的基本机制和交互活动,获取对方的资源避免自己资源流失,最终达到推动村落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旅游型传统村落 系统 三门塘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组态效应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焘 付少雄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2,共12页
探究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融合创新组态效应,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联动,通过突破性技术孵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章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科学-技术-... 探究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融合创新组态效应,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联动,通过突破性技术孵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章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的前因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单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要素尚不构成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的必要条件;知识资本加持-边缘发力型、资本引领-环境刺激型、系统主导-环境保障型、环境-系统交互驱动型是打造高融合创新水平的条件组态模式;资本集聚和知识扩散条件为高融合创新水平组态模式的核心条件。研究可为科学-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交叉领域 融合创新 科学-技术-产业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S理论的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治理进路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范冬萍 何德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1,177,共7页
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是一种复杂适应系统(CAS)。SES的显著特征是作为适应性主体的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所产生的适应性和突现性。SES适应性治理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恢复力、适应性循环和扰沌,它强调SES的适应性和... 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是一种复杂适应系统(CAS)。SES的显著特征是作为适应性主体的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所产生的适应性和突现性。SES适应性治理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恢复力、适应性循环和扰沌,它强调SES的适应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基于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引发的突现性,是一种强调不断学习以适应变化、增强治理的弹性的可持续发展治理进路。根据CAS理论的新发展,适应性治理理论可以从关注适应性主体间的非线性关系,吸收多层级突现的下向因果关系的观点,增加涨落与混沌边缘的理论视角等方面得到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适应性治理 cas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理论视角下我国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多元治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祥全 涂娟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5,85,共11页
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嘉兴市“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治理实践,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视角分析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系统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认为: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结构由服务供需主体、政策制度系... 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嘉兴市“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治理实践,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视角分析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系统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认为: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结构由服务供需主体、政策制度系统、社区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等多元系统构成,具有聚集、多样性、“流”以及非线性特征,其运行机制包含以“刺激—反应”模型运行的内部自适应机制和以“回声”模型运行的外部交互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积木块”组合方式、优化制度设计,拓宽资源“流”渠道、整合治理资源,建立创新引领新“标识”、聚合主体共识,重视主体间的“非线性”关系、营造协同治理环境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 公共体育服务 多元治理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证据理论的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亮 龚曙光 +1 位作者 陈国强 董丽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37,共7页
针对复杂系统中存在极限状态方程为隐式情况及参数为认知不确定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证据理论的高效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贝叶斯方法和最大熵原理将焦元上的基本概率分配平均分配到焦元中每一个元素以实现证据... 针对复杂系统中存在极限状态方程为隐式情况及参数为认知不确定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证据理论的高效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贝叶斯方法和最大熵原理将焦元上的基本概率分配平均分配到焦元中每一个元素以实现证据体精确化;其次,面对多学科系统中极限状态方程为隐式情况,采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显式化处理。在该方法中提出了SVM训练样本抽取策略,并对SVM通过引入马尔可夫蒙特卡洛模拟法(MCMC)进行改进,使其能适用于多学科系统的隐式极限状态方程小失效概率的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精度和计算效率具有较大优势,相比于MCS,该方法抽样2000个样本点精度相对误差仅为3.05%,为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证据理论 马尔可夫蒙特卡洛模拟法 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产业人才供需匹配的价值、困境与行动逻辑
18
作者 李利利 刘洋 赵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6-11,共6页
产业人才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和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解决其供需匹配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任务。实现供需协同系统化调适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及结构性失业治理至关重要。... 产业人才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和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解决其供需匹配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任务。实现供需协同系统化调适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及结构性失业治理至关重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我国产业人才供需匹配体系面临三重现实困境:认知偏差的非线性演化与职业—产业系统脱节;产业需求预测机制与教育—产业系统协同脱耦;人才培养标准化体系与市场—人力资本转化阻滞。为破解产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可以构建“文化赋能—市场牵引—供给适配—政策保障”四位一体的行动逻辑框架,具体路径是:构建职业荣誉体系与培育文化认同;开发产业技术路线图引导的需求预测模型,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市场导向的标准化培养体系;实施职业资格框架与产业人才标准对接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人才 人才供需匹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复杂作战系统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祥瑞 尹婕 +1 位作者 姚睿 万晓冬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9,共17页
随着作战系统不断向集群化、协同化、无人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作战系统建模方法无法体现作战系统的复杂性与智能性。借鉴生物共生理论对复杂作战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将复杂作战系统根据作战任务细化为各作战子系统,分析子系统中... 随着作战系统不断向集群化、协同化、无人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作战系统建模方法无法体现作战系统的复杂性与智能性。借鉴生物共生理论对复杂作战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将复杂作战系统根据作战任务细化为各作战子系统,分析子系统中的作战单元、交互模式和作战环境,针对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交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建立复杂作战系统的共生模型;利用共生原理与共生分析方法实现针对复杂作战系统协同效能、稳定性和均衡性以及演进方向的量化分析,构建基于共生理论的复杂作战系统建模与分析框架,为复杂作战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复杂系统 作战系统 协同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范式:从系统性到复杂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仇索 仇乃民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8,共11页
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中引入复杂性科学与哲学思考,以厘清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的思想本质与特征,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探明新的进路。认为: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是一种系统性范式,运动训练分期的基本属性是系统性;运动训练分... 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中引入复杂性科学与哲学思考,以厘清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的思想本质与特征,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探明新的进路。认为: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是一种系统性范式,运动训练分期的基本属性是系统性;运动训练分期既是系统的运动训练,又是运动训练的系统,其模式表现出构成性、线性与确定性等简单性系统特征与局限。然而,运动训练的复杂性既是当代运动训练科学的重要特征,也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的重要难题。为适应当代运动训练科学发展的需要,提高运动训练的质与量,在运动训练分期中须融入生成性、非线性、随机性等复杂性系统思想与方法,即运动训练分期科学理论研究应走向复杂性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分期理论 复杂 系统 简单性分期 复杂性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