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1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型金属橡胶的静力学模型研究
1
作者 余慧杰 侯伟平 +1 位作者 陈成 倪维宇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58,共7页
在静态力学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复合型金属橡胶(Composite-Metal Rubber,C-MR)的理论模型。采用一种新型制备工艺制备C-MR,对其进行静态力学试验。结合编织型金属橡胶(Wove-Metal Rubber,W-MR)和缠绕型金属橡胶(Tangled-Metal Rubber,... 在静态力学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复合型金属橡胶(Composite-Metal Rubber,C-MR)的理论模型。采用一种新型制备工艺制备C-MR,对其进行静态力学试验。结合编织型金属橡胶(Wove-Metal Rubber,W-MR)和缠绕型金属橡胶(Tangled-Metal Rubber,T-MR)的静力学模型,建立了C-MR的力学模型,并研究了不同编缠比对C-MR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有效预测C-MR的力学特性。并且发现,编缠比对C-MR的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编缠比越大,C-MR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越大。研究结论可为C-MR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橡胶 静态力学试验 力学特性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液复合锤头侧注式浇注工艺模拟及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缪燕平 张轩睿 +4 位作者 梁云昊 蔡冬根 吴孝泉 张伟强 王艳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153,共7页
锤式破碎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等行业。锤头包括锤柄及锤端,在使用过程中要求锤柄具备一定韧性,锤端具有高耐磨性。为使锤头不同部位具备不同性能,采用侧注式浇注方式生产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利用Procast软件模... 锤式破碎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等行业。锤头包括锤柄及锤端,在使用过程中要求锤柄具备一定韧性,锤端具有高耐磨性。为使锤头不同部位具备不同性能,采用侧注式浇注方式生产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利用Procast软件模拟铸造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的充型情况及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情况,并对锤头进行热处理,运用XRD、SEM、TEM、显微硬度仪等对复合锤头显微组织、元素的扩散行为以及硬度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侧注式浇冒系统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均匀,充型平稳;合理匹配浇注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可有效改善铸造缺陷;锤端高铬合金为马氏体,分布着呈骨架状的渗碳体和(Fe,Mn)_(3)C合金渗碳体,锤柄碳钢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和细小的回火屈氏体。锤端高铬部位的硬度达到57.65 HRC、碳钢锤柄的硬度为26.74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锤头 双液铸造 侧注式浇注 高铬合金 Procast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金属复合目标的电磁散射高效建模
3
作者 覃琴 周锋 化梦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解决各向异性介质与金属复合目标电磁散射计算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混合算法,用于模拟各向异性介质涂覆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该方法基于阻抗边界条件,通过表面阻抗向量来描述介质的电磁特性,充分发挥了低频矩量法(Method of Mo... 为解决各向异性介质与金属复合目标电磁散射计算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混合算法,用于模拟各向异性介质涂覆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该方法基于阻抗边界条件,通过表面阻抗向量来描述介质的电磁特性,充分发挥了低频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MoM)和高频物理光学法(Physical Optics,PO)的各自优势,以实现对介质金属复合目标进行高精度和快速的电磁仿真。通过采用阻抗边界条件(Impedance Boundary Conditions,IBC)和等效原理,研究将薄层介质涂覆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等效为阻抗面上等效电磁流的辐射问题,从而实现了对各向异性介质涂覆复杂目标雷达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高精度快速计算。为了验证算法性能,选取了方形平板、简化飞行器及复杂卫星模型进行仿真测试。经过对比分析,所提算法的仿真结果与数值解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2 dB、1.56 dB和2.64 dB,均优于3 dB的工程应用标准误差。此外,该算法在计算消耗内存和计算时长等计算资源方面实现了超过50%的显著提升,充分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金属复合目标 电磁散射 各向异性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沸石强化人工湿地对复合重金属协同去除机制研究
4
作者 董双石 张守森 +4 位作者 姜晶晶 赵振豪 徐鸣谦 孙笛 靳晓玉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96-2906,共11页
针对畜禽养殖废水中铜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效稳定的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O/Fe_(2)O_(3)-生物炭改性沸石基质,并通过试验优化材料配比与投加量。结果显示,当生物炭与沸石质量比为1∶2时,该复合材... 针对畜禽养殖废水中铜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效稳定的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O/Fe_(2)O_(3)-生物炭改性沸石基质,并通过试验优化材料配比与投加量。结果显示,当生物炭与沸石质量比为1∶2时,该复合材料对初始质量浓度均为5 mg/L的铜和锌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和100%,显著优于单一的纳米FeO/Fe_(2)O_(3)或生物炭材料。机理分析表明,材料表面羟基基团通过配位作用与铜、锌结合形成金属氢氧化物。同时,部分Fe^(2+)在氧化过程中产生OH^(-),与Cu^(2+)、Zn^(2+)形成碱沉淀,部分Fe^(2+)反应生成铁(氢)氧化物,与Cu^(2+)、Zn^(2+)形成共沉淀。三者协同作用可实现对复合重金属的高效去除。研究为人工湿地基质改性提供了新策略,为畜禽养殖废水中复合重金属的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改性沸石 人工湿地基质 复合金属废水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掺杂对Ni基复合氧化物结构调控及其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研究
5
作者 舒东博 陈海洁 +4 位作者 王晓斌 闫妍琼 吕岩 王俊文 丁传敏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掺杂金属离子可调控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活性金属的配位环境并构造缺陷位,进而提高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性能。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Zn、Ce或Fe的Ni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采用XRD、N_(2)物理吸... 掺杂金属离子可调控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活性金属的配位环境并构造缺陷位,进而提高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性能。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Zn、Ce或Fe的Ni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采用XRD、N_(2)物理吸/脱附、H_(2)-TPR和XPS等方法对催化剂晶相结构、织构性质、还原性能和物种化学状态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掺杂有效调控了Ni和活性氧物种的分布,其中,Ni_(0.76)Ce_(0.24)Cr_(2)催化剂中Ce的掺杂增强了Ni与其他金属的相互作用,增大了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数量,该催化剂在高温段(550~600℃)的H_(2)选择性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 甲烷部分氧化 物种分布 金属离子掺杂 产物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高温压力传感器复合金属层可靠性研究
6
作者 杜康乐 雷程 +3 位作者 梁庭 肖楚译 王旦旦 罗后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7,共6页
为解决MEMS压力传感器因复合金属层形貌翘曲导致高温失效分析后出现失效的问题,文中提出了3种制备复合金属层的工艺方法,经过逐步模拟键合过程,观察每增加一步工艺对应复合金属层的形貌,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金属层的形貌,... 为解决MEMS压力传感器因复合金属层形貌翘曲导致高温失效分析后出现失效的问题,文中提出了3种制备复合金属层的工艺方法,经过逐步模拟键合过程,观察每增加一步工艺对应复合金属层的形貌,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金属层的形貌,最后在300℃、保持100 h高温条件下验证传感器的可靠性。采用常温溅射—光刻图形—IBE刻蚀制备出的复合金属层形貌完整且分层明显,模拟键合实验后复合金属层依然未出现翘曲现象,经300℃高温考核后,传感器零位输出稳定在4.5 mV左右,零点漂移为0.906%,时漂约为7.76μV/h,验证了该方案在高温失效分析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压力传感器 复合金属 翘曲 高温考核 模拟键合过程 常温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结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与现状
7
作者 刘俊伟 方杰 +1 位作者 范才河 欧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7-1941,共25页
本文综述了三维网络结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ceramic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3DNSCMMCs)的制备方法、机理及研究现状。重点对陶瓷预制体的孔隙调控机理、金属熔体浸渗原理及金属-... 本文综述了三维网络结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ceramic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3DNSCMMCs)的制备方法、机理及研究现状。重点对陶瓷预制体的孔隙调控机理、金属熔体浸渗原理及金属-陶瓷界面润湿和界面结合理论予以详细的介绍,并对多孔陶瓷预制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熔体浸渗方法进行探讨,概述了3DNSCMMCs当前的研究现状,认为“增材制造(3D打印)陶瓷预制体+金属熔体真空压力浸渗”技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将取得快速发展,获得低热膨胀、复杂结构、高体积分数增强体、高强度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实现其低成本、短周期、高性能及大批量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多孔陶瓷 液相浸渗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Q345R双金属复合板压力容器的点蚀
8
作者 陈庆国 谭川江 +2 位作者 童根 宋成立 王瑶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7,共5页
通过在316L不锈钢+Q345R碳钢双金属复合板上预制不同深度的点蚀坑,探讨在典型CO_(2)腐蚀条件下点蚀坑的发展。结果表明:预制的点蚀坑处于不锈钢层时,腐蚀较轻微,未萌生新的点蚀;当点蚀坑底部触及碳钢层时,碳钢优先发生腐蚀,形成孔洞,点... 通过在316L不锈钢+Q345R碳钢双金属复合板上预制不同深度的点蚀坑,探讨在典型CO_(2)腐蚀条件下点蚀坑的发展。结果表明:预制的点蚀坑处于不锈钢层时,腐蚀较轻微,未萌生新的点蚀;当点蚀坑底部触及碳钢层时,碳钢优先发生腐蚀,形成孔洞,点蚀速率达到3.911 mm/a,点蚀坑底部附着了一层不均匀且较薄的腐蚀产物,其成分主要为FeCO_(3);当点蚀坑完全穿透至碳钢层时,碳钢层优先发生腐蚀并向周围不断扩大,形成凹凸不平的金属损失形貌,点蚀速率达到4.954 mm/a,点蚀坑底部附着了一层较厚且相对紧密的腐蚀产物,其成分主要是FeCO_(3)。由此表明,该双金属复合板表面一旦形成穿透至不锈钢层的点蚀,将会引发显著的电偶腐蚀,碳钢层优先腐蚀并向周围快速扩展,从而危及复合板的承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金属复合 点蚀 电偶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结构特征与性能特点
9
作者 刘子瑞 肖和 +2 位作者 彭超群 王日初 王小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5-1916,共22页
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增强相结构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其增强相与基体相均呈现连续网络状三维结构。凭借其优异性能,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交通工具及武器装甲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 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增强相结构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其增强相与基体相均呈现连续网络状三维结构。凭借其优异性能,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交通工具及武器装甲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梳理了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增强相多孔预制体制备方法如固相烧结法、有机泡沫浸渍法、生物模板法、添加剂法、溶胶-凝胶法、冷冻干燥法及3D打印法等,以及复合方法如无压浸渗法、挤压铸造法及真空压力浸渗法等。分析了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热学性能特点以及相关机理。最后展望了金属/陶瓷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材料 多孔预制体 浸渗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复合重污染土壤分析表征评价及比较研究
10
作者 朱悦 李也 +2 位作者 文丹 赵静 李少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91-95,共5页
针对重金属复合重污染场地的土壤样品,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对其重金属总量、形态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系统研究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部分重金属含量远超我国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通过Tessie... 针对重金属复合重污染场地的土壤样品,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对其重金属总量、形态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系统研究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部分重金属含量远超我国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通过Tessier五步提取法,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发现不同形态的重金属稳定性和迁移性差异显著,这对其生态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地积累指数(I_(geo))等评价指标,研究发现Cd和Pb是潜在生态危害最严重的元素,部分指标污染程度达到了极严重污染等级。此外,通过对比TCLP、去离子水浸出、硫酸硝酸浸出及SBET等多种浸出方法,评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性和迁移能力,TCLP法对Cd和Pb的浸出效果显著,而SBET法则揭示了土壤在人体消化系统中重金属的潜在风险。研究可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评价及修复提供数据及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 重污染场地 表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长杆弹斜侵彻/穿甲性能
11
作者 章浪 赵丰鹏 +2 位作者 张钰忠 邓勇军 李继承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9,共15页
基于钨纤维和金属玻璃基体的实际分布特性,建立复合材料弹体的细观有限元几何模型,采用修正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玻璃基体的高强度和高剪切敏感性,结合相关的斜侵彻/穿甲试验,开展复合材料长杆弹斜侵彻/穿甲钢靶的三维有限元模... 基于钨纤维和金属玻璃基体的实际分布特性,建立复合材料弹体的细观有限元几何模型,采用修正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玻璃基体的高强度和高剪切敏感性,结合相关的斜侵彻/穿甲试验,开展复合材料长杆弹斜侵彻/穿甲钢靶的三维有限元模拟,与钨合金弹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弹靶变形和破坏特征,分析了撞击倾角、撞击速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弹体侵彻/穿甲“自锐”行为以及弹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斜侵彻/穿甲条件下,由于弹体头部受力的非对称特征,弹头逐渐锐化为非对称的尖头构型,同时弹道偏转,复合材料弹体的“自锐”性能以及侵彻/穿甲能力下降。撞击速度对斜侵彻/穿甲条件下弹体的“自锐”特征及弹道行为有显著影响,低速撞击条件下,撞击倾角越大,弹体侵彻性能越弱;当倾角增大到50°时,撞击速度小于900m/s的弹体均难以有效侵彻靶板;倾角进一步增大时,弹体容易跳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斜侵彻 穿甲 自锐 弹道特征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楚怡 刘秀波 +4 位作者 张飞志 孟元 解芳 赵红亮 朱锦鹏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71,共14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s,MMC)因综合了金属相的延展性和增强相的高强度、高硬度等特性,在耐磨减摩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传统的MMC硬质涂层主要通过提高增强相的含量来提高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然而由于两相间理化性质... 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s,MMC)因综合了金属相的延展性和增强相的高强度、高硬度等特性,在耐磨减摩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传统的MMC硬质涂层主要通过提高增强相的含量来提高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然而由于两相间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涂层内易产生较大的热应力或相变应力,导致涂层韧性下降,裂纹敏感性升高。与传统表面改性技术相比,激光熔覆(laser cladding,LC)使用高能激光束作为热源,涂层形成过程迅速,有利于获得细晶组织,降低涂层开裂敏感性。此外,石墨烯(graphane,Gr)因具有特殊的二维结构与优异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自润滑性能,将其作为增强相加入金属基体中,可以形成多尺度结构涂层,在提升涂层硬度、改善减摩耐磨性能的同时,提高涂层的断裂韧性。因此本文以采用激光熔覆法制备石墨烯增强钛基、镍基、钴基复合涂层为主线,系统综述了石墨烯对金属基复合涂层微观组织演变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并针对石墨烯在基体中的分散难题,归纳了常用的制备激光熔覆用石墨烯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介绍了目前采用激光熔覆法制备MMC耐磨涂层的研究现状,并归纳总结了石墨烯的减摩耐磨机理。最后提出LC加工制备Gr/MMC涂层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难点,并对涂层制备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和石墨烯增强机理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石墨烯 金属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金属夹芯复合结构纵向弯曲疲劳失效机理
13
作者 杨军 郭育豪 +1 位作者 许新宇 刘刚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123,共9页
激光焊金属夹芯复合结构因其优良性能在船舶领域应用日益增多,然而与传统焊接工艺相比,激光焊会在面板与腹板之间引入更复杂的焊接缺陷,严重影响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Ⅰ型金属夹芯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试验结果开展了... 激光焊金属夹芯复合结构因其优良性能在船舶领域应用日益增多,然而与传统焊接工艺相比,激光焊会在面板与腹板之间引入更复杂的焊接缺陷,严重影响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Ⅰ型金属夹芯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试验结果开展了宏观和扫描电镜分析,获取裂纹的萌生及扩展过程;基于内聚力模型理论开展数值模拟,进一步揭示Ⅰ型金属夹芯板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行为.结果表明,疲劳源区位于激光焊的热影响区,裂纹在此处首先萌生,之后沿着腹板和面板同时扩展;在夹芯板多个腹板与下面板的激光焊区域都会产生疲劳源,但由于不同腹板激光焊初始缺陷的差异性导致裂纹扩展的速度不同,对于Ⅰ型金属夹芯板试样,不同裂纹的扩展区域呈现阶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 金属夹芯复合结构 疲劳失效 裂纹扩展 焊接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铜石墨烯添加量对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王雪芹 钱映 张志刚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以化学镀铜石墨烯作为增强相,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石墨烯增强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镀铜石墨烯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对该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气孔率、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镀铜石墨烯可以有效... 以化学镀铜石墨烯作为增强相,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石墨烯增强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镀铜石墨烯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对该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气孔率、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镀铜石墨烯可以有效提高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当镀铜石墨烯添加量为3%时,材料的气孔率获得最小值2.30%,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71.03 MPa,强度剩余率为95.01%;添加适合的石墨烯可以改善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进而提升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NiFe_(2)O_(4)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化学镀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65/Inconel625双金属复合管微观组织与腐蚀性能
15
作者 陈煜水 刘景阳 +7 位作者 闫培庆 彭铁旭 王超 贾长友 丛玉安 胡艳梓 李旭 方伟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474,共10页
采用堆焊工艺制备X65/Inconel625双金属复合管,系统研究了各堆焊层的微观组织演变及成分分布特征,并通过ASTMG28A法(硫酸铁-硫酸腐蚀实验)揭示了双金属复合管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Inconel625堆焊层呈现出典型的枝晶组织特... 采用堆焊工艺制备X65/Inconel625双金属复合管,系统研究了各堆焊层的微观组织演变及成分分布特征,并通过ASTMG28A法(硫酸铁-硫酸腐蚀实验)揭示了双金属复合管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Inconel625堆焊层呈现出典型的枝晶组织特征,在枝晶间存在大量析出相,越靠近熔合线,枝晶间析出相数量越多。堆焊层中析出相分为两种,一种是尺寸较小的颗粒状(Nb,Ti)C碳化物析出相,另一种是尺寸较大且形状不规则的块状M_(6)C或者Laves析出相。堆焊过程中,X65钢中的Fe元素会向堆焊层中扩散,Fe元素扩散到堆焊层中会稀释Inconel625中的其他元素,Fe质量分数的升高不仅会导致Ni、Cr含量下降,还会促进Nb、Mo在枝晶间偏聚,间接增加析出相数量,在析出相与周围基体之间形成宽度大概为1μm的贫Cr区。在硫酸铁-硫酸腐蚀实验中,腐蚀源于析出相界面贫Cr区的电化学溶解,此处形成腐蚀电池加速溶解,析出相脱落形成腐蚀坑,随着腐蚀进行,腐蚀坑之间相互连接从而形成更为严重的枝晶间腐蚀。腐蚀速率与Fe质量分数呈正相关(y=0.8+0.0385x,其中y为腐蚀速率,x为Fe元素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焊 增材制造 金属复合 镍基合金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泡沫材料基体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6
作者 许磊 孙少祥 +2 位作者 历长云 唐玲 高琦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90,共14页
金属基复合泡沫(metal matrix syntactic foam,MMSF)是由空心微球和金属基体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多孔复合材料。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有关铝基、镁基和钢基等复合泡沫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分类概述了不同基体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工艺对金属基复合... 金属基复合泡沫(metal matrix syntactic foam,MMSF)是由空心微球和金属基体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多孔复合材料。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有关铝基、镁基和钢基等复合泡沫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分类概述了不同基体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工艺对金属基复合泡沫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材料是金属基复合泡沫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其结构和性能。铝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可塑性好等特点,是金属基复合泡沫中应用最广泛的基体材料之一。镁及其合金也有低密度、高强度、延展性好等特点,也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基体材料。钢基复合泡沫的抗压强度和吸能能力优于大多数铝、镁基复合泡沫,并且在受力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变形状态,但是其密度普遍高于铝、镁基复合泡沫材料。以高熵合金作为复合泡沫材料基体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该种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由于高熵合金内部结构复杂,需对制备出的复合泡沫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做进一步研究。除了金属基体材料,填充材料、制备工艺、孔隙率、界面反应、后处理技术等都对金属基复合泡沫的结构和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泡沫 金属基体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吸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驱动器的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德海 许宸语 +5 位作者 郭东杰 李艳芹 祝志逢 马选雄 周盛茂 浮绍椿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1,共9页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exchange Polymer-metal Composite,IPMC)因其形变展现出高度的非线性且自身具有质量轻、机电转换能力强和对大变形耐受性高的独特性质,在医疗、电气、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综述...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exchange Polymer-metal Composite,IPMC)因其形变展现出高度的非线性且自身具有质量轻、机电转换能力强和对大变形耐受性高的独特性质,在医疗、电气、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综述了同类型的材料在驱动性能和原理上的差异,从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膜内静电力和水分子导致的溶胀3个角度研究了IPMC的驱动原理,汇总分析了相关理论并建立了相关计算模型,分析了离子交换膜、电极和阳离子对驱动性能的影响因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并期望对整体驱动结果进行改善。根据应用场景,综述了IPMC作为驱动器和传感器的应用案例。最后,对面向驱动器的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难题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性能分析 离子迁移 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理论预测模型
18
作者 贺屹 董攀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6-761,共6页
颗粒/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时常遭受不同的温度环境,鉴于其屈服强度直接关系到部件的安全性,合理表征和预测其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成为研究的重点。针对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结合修正的剪切... 颗粒/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时常遭受不同的温度环境,鉴于其屈服强度直接关系到部件的安全性,合理表征和预测其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成为研究的重点。针对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结合修正的剪切滞后模型并考虑了纤维、基体材料的杨氏模量及其随温度的演化,建立了一个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理论预测模型σ_(cy)(T)={A[1+8V_(f)^(2)s^(2)(E_(f)(T)-E_(m)(T)/3(E_(f)(T)+4V_(f)s^(2)E_(m)(T)]·(E_(m)(T)+v_(m)(T_(0))T_(m)-T/E_(m)(T_(0))1+v_(m)(T)T_(m)-T_(0))^(0.5)·σ_(my)(T_(0))for RT≤T≤473K A[1+8V_(f)^(2)s^(2)(E_(f)(T)-E_(m)(T)/3(E_(f)(T)+4V_(f)s^(2)E_(m)(T)]·(E_(m)(T)+v_(m)(T_(0))T_(m)-T/E_(m)(T_(0))1+v_(m)(T)T_(m)-T_(0))^(1)·σ_(my)(T_(0))for 473K<T。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所有可获取的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数据均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为方便地预测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 理论预测模型 颗粒增强 短纤维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19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由武高辉教授创建,2014年升格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所始终把满足国家重大工程急需和探索科学前沿相结合,在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品质制备、界面反应控制、材料性能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由武高辉教授创建,2014年升格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所始终把满足国家重大工程急需和探索科学前沿相结合,在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品质制备、界面反应控制、材料性能设计等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与工程 界面反应 材料性能 工程实验室 科学前沿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对重金属复合胁迫棉花光合生理的影响
20
作者 徐志生 易鹏辉 屠小菊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49-53,共5页
为探索不同种类硅肥对镉(Cd)、铅(Pb)、砷(As)复合胁迫下棉花光合作用的影响,以不同污染程度Cd、Pb、As复合胁迫下棉花为研究对象,在棉花花铃期分别采用有机硅肥和无机硅肥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硅肥处理对不同Cd、Pb、As复合胁迫水平下棉... 为探索不同种类硅肥对镉(Cd)、铅(Pb)、砷(As)复合胁迫下棉花光合作用的影响,以不同污染程度Cd、Pb、As复合胁迫下棉花为研究对象,在棉花花铃期分别采用有机硅肥和无机硅肥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硅肥处理对不同Cd、Pb、As复合胁迫水平下棉花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Pb、As胁迫条件下,不同种类硅肥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其中,有机硅肥处理时,叶绿素含量增加15.76%,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净光合速率提高19.63%,气孔导度增加21.57%,胞间CO_(2)浓度增加5.72%;相比有机硅肥,无机硅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其可以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18.02%)、净光合速率(29.04%)、气孔导度(39.52%)。较高浓度Pb、As胁迫条件下,外施硅肥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胞间CO_(2)浓度及净光合速率,但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金属复合胁迫 硅肥 光合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