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复合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1
作者 白长虹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2-F0002,1,共2页
最近,复旦大学正式发布了面向2025级的教育教学改革3.0版方案。学校将人才培养基本单元由“专业”转变为“项目”,每个项目可能由多个学科支撑,学生也可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学位。学生入学后享有院系内自由选专业、跨院系自由转专业的机会... 最近,复旦大学正式发布了面向2025级的教育教学改革3.0版方案。学校将人才培养基本单元由“专业”转变为“项目”,每个项目可能由多个学科支撑,学生也可以获得一个或多个学位。学生入学后享有院系内自由选专业、跨院系自由转专业的机会,能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最适合的培养项目,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校同时在课程改革、提高学习强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复旦大学的新方案,开启了我国大学培养复合型人才探索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复合 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改革 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知识证明递归与复合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宗洋 周子博 邓燚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66-2490,共25页
零知识证明作为一种重要的密码学协议,是实现数据安全流通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允许证明者向验证者证明某个断言的正确性,而又不泄露任何额外信息.零知识证明所描述的断言可划分成代数断言、非代数断言和复合断言,而递归与复合技术可以极... 零知识证明作为一种重要的密码学协议,是实现数据安全流通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允许证明者向验证者证明某个断言的正确性,而又不泄露任何额外信息.零知识证明所描述的断言可划分成代数断言、非代数断言和复合断言,而递归与复合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零知识证明协议的性能并深入拓展其功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且全面地研究了零知识证明的递归与复合技术.首先,在针对代数断言的递归零知识证明方面,全面研究了关于内积关系的递归零知识证明协议,并从证明复杂度、通信复杂度、验证复杂度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基于Pedersen承诺方案的内积论证协议.其次,在针对非代数断言的递归零知识证明方面,全面梳理了增量可验证计算方案与基于电路的证明系统组合这两种主流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比分析了增量可验证计算方案的复杂度、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案等.然后,在针对复合断言的复合零知识证明方面,从复杂度、启动阶段、关键模块等角度对比分析了承诺并证明的零知识证明协议.最后,给出了零知识证明递归与复合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证明 递归零知识证明 内积论证 增量可验证计算方案 复合知识证明 承诺并证明的零知识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德桥 韩弘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125-127,共3页
单一的著作权保护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应该建立多种形态知识产权相互协同的复合型知识产权战略。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三维本质,以及知识产权自身所具有的客体无形... 单一的著作权保护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应该建立多种形态知识产权相互协同的复合型知识产权战略。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三维本质,以及知识产权自身所具有的客体无形、种类多样、功用互补的特点,共同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必然是一种复合型战略。文化创意产业复合型知识产权战略在建构上,应该是以著作权战略为核心,以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战略为辅助因素。政府、行业协会和创意企业应该合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部署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复合知识 产权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学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6-27,共2页
高职教育具有知识复合基本特征,要正视这种客观现实,发现、探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能力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习、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高职教育具有知识复合基本特征,要正视这种客观现实,发现、探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能力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习、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以谋求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复合 基本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理工科高校理工—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9
5
作者 谢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69-171,共3页
理工-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是国家急需的人才。理工科高校具有培养该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应当将培养理工-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作为新的目标和任务。理工-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有多种模式。
关键词 理工-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于创新创业大学生的知识产权实训体系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晨 谢裕莲 蔡芸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本文从知识产权服务诉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目标定位的双维度探析了高校知识产权实训服务体系新内涵,探究了现代教育观下高校知识产权实训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及其架构和服务模式。意在缩小创新型国家建设对知识产权专业化复合型实... 本文从知识产权服务诉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目标定位的双维度探析了高校知识产权实训服务体系新内涵,探究了现代教育观下高校知识产权实训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及其架构和服务模式。意在缩小创新型国家建设对知识产权专业化复合型实务人才诉求缺口的同时,为缓解高校专利证书沉睡于"象牙塔"休眠的科技创新"肠梗阻"格局、促进高校创新实践基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型,以及为扭转现存的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数逐年上升而下拨创新项目单位经费数下降窘局提供解题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训服务体系 知识产权复合型实务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局及布置设计问题求解自动化的理论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61
7
作者 查建中 唐晓君 陆一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5-712,共8页
布局及布置设计问题是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求解自动化理论及方法对于设计自动化领域具有典型意义 .由于其本身具有建模复杂性和 NP完全的性质 ,求解具有很大的难度 .文中介绍了布局问题的概念和... 布局及布置设计问题是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求解自动化理论及方法对于设计自动化领域具有典型意义 .由于其本身具有建模复杂性和 NP完全的性质 ,求解具有很大的难度 .文中介绍了布局问题的概念和目前存在的多种建模方法及求解方法 ,并指出求解布局问题的发展方向——建立复杂布局问题的复合知识模型并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手段进行人机智能合作 (协作 )的求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局 布置设计 问题求解 自动化 智能工程 复合知识模型 人机结合 虚拟现实 专家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局问题的复杂性和建模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晓君 查建中 陆一平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布局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它的求解理论及方法对于设计自动化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由于其本身具有NP完全的性质和建模复杂性,求解具有很大的难度.文中着重介绍了布局问题的复杂性和目前存在的多种建模方法,并根据智能工程的理论指出布... 布局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它的求解理论及方法对于设计自动化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由于其本身具有NP完全的性质和建模复杂性,求解具有很大的难度.文中着重介绍了布局问题的复杂性和目前存在的多种建模方法,并根据智能工程的理论指出布局问题建模方法的发展方向———建立复杂布局问题的复合知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局 复合知识模型 智能工程 人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甲车辆动力舱智能布置设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彩红 查建中 +1 位作者 陆一平 赵海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1-645,共5页
以装甲车辆动力舱布局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知识的智能布置设计方案,并建立了方案实例、规则知识和约束知识的复合知识表达模型。描述了基于复合知识模型的动力舱三维布置设计系统原型的总体结构和工作流程。最后进行了原型实验... 以装甲车辆动力舱布局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知识的智能布置设计方案,并建立了方案实例、规则知识和约束知识的复合知识表达模型。描述了基于复合知识模型的动力舱三维布置设计系统原型的总体结构和工作流程。最后进行了原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动力舱 分布式知识 复合知识 智能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复杂机电产品智能布置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彩红 查建中 +1 位作者 陆一平 田桂香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44-1148,共5页
以三维复杂机电产品为布局问题的研究对象,提出了人机结合的智能布置设计算法,并建立了待布置部件、布置空间及布置实例的统一复合知识表达模型,将复合知识模型的概念贯穿于整个智能布置的设计过程。布局过程中采用人机协同的模拟退... 以三维复杂机电产品为布局问题的研究对象,提出了人机结合的智能布置设计算法,并建立了待布置部件、布置空间及布置实例的统一复合知识表达模型,将复合知识模型的概念贯穿于整个智能布置的设计过程。布局过程中采用人机协同的模拟退火算法,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特长的基础上,实时调用知识模块和干涉模块进行各类约束检查。最后,结合编码工作进行了原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布置 复合知识 人机协同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析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课堂教学讲授方式的主要区别 被引量:8
11
作者 余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2-65,共4页
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讲授方式是指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等人员,在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传授课程内容的方法和形式的总称。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与本科生课堂教学在课程讲授方式上来看,其主要区别在:系统讲授方式的研究性与知识性讲... 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讲授方式是指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等人员,在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传授课程内容的方法和形式的总称。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与本科生课堂教学在课程讲授方式上来看,其主要区别在:系统讲授方式的研究性与知识性讲授的区别;知识介绍讲授方式的复合性知识评介与单纯性知识介绍的区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讲授方式 研究性系统讲授方式 复合知识评价讲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及类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家斌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农业经济建设 人才培养 新时期 师资队伍建设 两个根本性转变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复合知识结构 开拓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法学教育之借鉴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泉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 法律人才 复合知识结构 选修课 经济学 法律问题 法律实践 学习者 模拟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工程师的要求
14
作者 俞梅 栗合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5,共2页
阐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工程师的要求,同时指出了高等院校应如何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创新意识 知识复合 工程师 知识型企业家 高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财会监督的新视角:基于法务会计的思考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艳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九届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把财会监督与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等共同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财会监督历史的新高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构建中国特色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九届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把财会监督与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等共同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财会监督历史的新高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法治化经济建设的改革发展大背景下,作为商业经济领域最前沿的财会监督应适应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积极培育发展在财会和法学理论知识等方面都贯通的复合型内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从法务会计视角,阐述法务会计基本内涵及其在治理财务舞弊、强化舞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讨我国经济法治化深化发展新形势财会监督加强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务会计 知识复合 财会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财经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介绍
16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山西财经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始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工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和城市不动产评估研究,是一个新兴的横跨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学科,也是学校各学科中建设时间较长、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成果显著的学科之一。该学科依... 山西财经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始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工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和城市不动产评估研究,是一个新兴的横跨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学科,也是学校各学科中建设时间较长、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成果显著的学科之一。该学科依托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核心优势,突出复合型知识结构,强化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转型、创新创业与企业技术管理、智能技术与物流管理、智慧城市与不动产评估等特色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努力突破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财经大学 复合知识结构 创新创业 企业技术管理 物流管理 突破创新 核心优势 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