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轮叶片热/机械复合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洪斌 《航空发动机》 2007年第2期7-11,共5页
针对提高涡轮叶片TMF试验技术,介绍了在应用高频电感应加热设备基础上,进行高频电感应加热器设计、热/机械复合疲劳试验装置设计、测试方法和热/机械复合疲劳试验的方法;提出了制造工艺和试验方法对涡轮工作叶片热/机械疲劳寿命的影响... 针对提高涡轮叶片TMF试验技术,介绍了在应用高频电感应加热设备基础上,进行高频电感应加热器设计、热/机械复合疲劳试验装置设计、测试方法和热/机械复合疲劳试验的方法;提出了制造工艺和试验方法对涡轮工作叶片热/机械疲劳寿命的影响与相应的修正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机械复合疲劳 涡轮叶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盘榫槽高温复合疲劳裂纹扩展规律
2
作者 王荣桥 聂景旭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针对某型发动机二级涡轮盘榫齿裂纹故障,设计了一套新型试验加载方案,对涡轮盘枞树型榫槽进行了高温复合疲劳试验研究,得出了这一多通道传力结构的复合疲劳裂纹扩展规律。
关键词 涡轮盘 复合疲劳 裂纹扩展 榫槽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技术的叶片失效故障复现 被引量:5
3
作者 由于 张伟 +4 位作者 燕群 徐健 王春生 李忠义 孙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0-1137,共8页
针对某涵道尾桨风扇叶片在风洞试验中发生的断裂故障,基于叶片破坏模式和载荷形式,初步分析为离心载荷/低循环疲劳(LCF)和气动载荷/高循环疲劳(HCF)耦合作用导致的疲劳破坏。基于此,通过正交载荷解耦和协调加载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 针对某涵道尾桨风扇叶片在风洞试验中发生的断裂故障,基于叶片破坏模式和载荷形式,初步分析为离心载荷/低循环疲劳(LCF)和气动载荷/高循环疲劳(HCF)耦合作用导致的疲劳破坏。基于此,通过正交载荷解耦和协调加载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载荷作用下的叶片复合疲劳(CCF)试验技术研究和试验考核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离心载荷控制精度优于±1%,气动载荷控制精度优于±8‰。试验应变响应频率与试验加载频率一致性较好,满足试验加载和控制的同步性要求。最终,通过对叶片故障复现验证失效原因分析的正确性,为叶片结构优化设计、寿命评估和复合疲劳试验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复合疲劳 试验技术 正交载荷解耦 故障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试件在热循环下的复合疲劳的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郝莉 韩麦燕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根据航空发动机工作叶片实际工作中的载荷环境,即气冷叶片承受低周的离心力负荷、气 动载荷及温度负荷、同时还叠加高周弯曲振动载荷,进行了一系列热循环下复合疲劳和常温机械疲 劳的组合试验,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复合疲劳中耦合损... 根据航空发动机工作叶片实际工作中的载荷环境,即气冷叶片承受低周的离心力负荷、气 动载荷及温度负荷、同时还叠加高周弯曲振动载荷,进行了一系列热循环下复合疲劳和常温机械疲 劳的组合试验,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复合疲劳中耦合损伤的概念及分析方法,并着重研究了复合 疲劳中诸参数的损伤特性;总结出大频率比下复合疲劳的寿命特征,给出响应的寿命分析方法;得 出温度循环下热机械疲劳与常温疲劳寿命间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疲劳 寿命分析 损伤特性 热循环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集装箱船舱口角隅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育华 乐京霞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70-1378,共9页
大型集装箱船遭遇高海况时,舱口角隅处应力水平可能接近甚至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因此循环极端载荷作用下的舱口角隅疲劳损伤可视为高低周复合疲劳问题。本文采用一种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预报模型对某大型集装箱船的舱口角隅进行疲劳寿命预... 大型集装箱船遭遇高海况时,舱口角隅处应力水平可能接近甚至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因此循环极端载荷作用下的舱口角隅疲劳损伤可视为高低周复合疲劳问题。本文采用一种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预报模型对某大型集装箱船的舱口角隅进行疲劳寿命预报。首先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和水动力模型,给出不同浪向角及波浪频率下舱口角隅节点的热点应力传递函数,然后采用北大西洋波浪散布图得到节点的应力范围,对其中超过80%屈服应力的海况,通过Neuber公式求出角隅节点的弹塑性循环应力应变幅,最后采用复合疲劳模型计算得到舱口角隅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与采用谱分析方法预报的疲劳寿命进行对比后的结果显示,高海况导致舱口角隅发生的低周疲劳损伤不可忽略,应采用高低周复合疲劳评估方法对其进行寿命预报。本文工作可为船体结构疲劳寿命的准确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船 舱口角隅 高低周复合疲劳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901合金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及其累积损伤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陶表福 候静泳 谢济洲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A09期35-43,共9页
采用光滑圆棒和中心孔板片试样,对GH901合金室温高低周复合疲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按一定方式分解复合循环波形,则利用线性累积损伤规律能较准确地预测复合循环疲劳寿命;复合循环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按线性迭加法和均方根... 采用光滑圆棒和中心孔板片试样,对GH901合金室温高低周复合疲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按一定方式分解复合循环波形,则利用线性累积损伤规律能较准确地预测复合循环疲劳寿命;复合循环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按线性迭加法和均方根应力强度因子变程法,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GH901型 复合疲劳 累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复合加固方法
7
作者 刘楠枫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38,共6页
为实现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疲劳裂纹的有效加固,提出一种内焊-反U肋复合加固方法,设计了双U肋模型,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对该加固方法进行评估。采用特定边界位移法对已有模型进行切割,切割后模型与原模型吻合精度高。对焊根处疲劳裂纹扩展... 为实现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疲劳裂纹的有效加固,提出一种内焊-反U肋复合加固方法,设计了双U肋模型,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对该加固方法进行评估。采用特定边界位移法对已有模型进行切割,切割后模型与原模型吻合精度高。对焊根处疲劳裂纹扩展过程进行模拟,裂纹扩展过程中深度方向前缘的应力强度因子呈先快后慢逐步上升的趋势;裂纹长度方向前缘的应力强度因子初期逐步上升,扩展至顶板厚度的1/3时下降。分析发现:内焊-反U肋复合加固方法能显著降低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在裂纹扩展至桥面板厚度1/2时,与未加固模型相比,椭圆裂纹尖端A、B、C点(A点和C点分别为半椭圆裂纹在长度方向上的裂尖端,B点为裂纹在深度方向上的裂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降幅分别为63.72%、69.77%、6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疲劳裂纹复合加固 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 反U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的交互损伤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之敏 黄婉霞 +2 位作者 刘民治 倪海鹰 李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8-191,共4页
探讨了在疲劳 /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的损伤交互作用。结果表明 ,在疲劳 /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存在疲劳和蠕变的交互损伤 ,其断裂寿命比纯疲劳或纯蠕变的断裂寿命低 ;断裂机制是疲劳循环载荷松动和活化了分子链或链段 ,从而促进蠕... 探讨了在疲劳 /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的损伤交互作用。结果表明 ,在疲劳 /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存在疲劳和蠕变的交互损伤 ,其断裂寿命比纯疲劳或纯蠕变的断裂寿命低 ;断裂机制是疲劳循环载荷松动和活化了分子链或链段 ,从而促进蠕变运动和断裂。并且 ,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蠕变复合作用 聚苯乙烯 交互损伤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梁疲劳试验的沥青路面层间黏结评价
9
作者 徐世法 郭昱涛 +2 位作者 李世敏 马春锋 高登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3-1018,共6页
目的评价黏层油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确定适合北京地区沥青路面的黏层油的种类和最佳用量,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梁疲劳试验.方法选取适用于北京市常用的橡胶沥青、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及普通乳化沥... 目的评价黏层油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确定适合北京地区沥青路面的黏层油的种类和最佳用量,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梁疲劳试验.方法选取适用于北京市常用的橡胶沥青、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及普通乳化沥青5种黏层油,通过复合梁疲劳试验分析黏层种类、应变水平、结构层老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并进行评价.结果使用同一种黏层油的复合梁的疲劳寿命随应变的提高而减小.使用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作为黏层油的试件疲劳寿命均最长.复合梁疲劳寿命随黏层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到复合梁疲劳寿命最大情况下的最佳黏层用量,即为疲劳寿命峰值黏层油用量.结论层间黏结效果的优劣对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复合梁疲劳试验评价黏层的层间黏结效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层间黏结 复合疲劳试验 耐久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DT焊接接头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实验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小刚 朱笑林 郭海丁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69,共9页
拉剪复合载荷作用下,构件中的裂纹呈现复杂的Ⅰ-Ⅱ复合型扩展模式,研究其扩展规律对准确评估构件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TC4-DT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头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开展研究,设计并加工紧凑拉伸剪切(CTS)试样,通过开展... 拉剪复合载荷作用下,构件中的裂纹呈现复杂的Ⅰ-Ⅱ复合型扩展模式,研究其扩展规律对准确评估构件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TC4-DT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头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开展研究,设计并加工紧凑拉伸剪切(CTS)试样,通过开展不同加载角度下接头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实验,得到接头Ⅰ-Ⅱ复合型裂纹的a-N曲线及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在上述基础上引入Ⅰ-Ⅱ复合型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并结合Paris公式建立TC4-DT电子束焊接头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方程。采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不同加载角度下的扩展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加载角度下Ⅰ-Ⅱ复合型疲劳裂纹开裂角模拟值与实验结果误差均在10%以内,并且扩展路径均与实验结果吻合;XFEM能够有效预测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DT钛合金 I-II复合疲劳裂纹 裂纹扩展路径 CTS试样 扩展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SMA钢桥面铺装复合梁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艳 李佩林 《公路与汽运》 2013年第3期181-185,共5页
介绍了对五点加载复合梁疲劳试验的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并根据国内交通特点修正了试验参数,采用五点复合梁疲劳试验对不同的双层SMA钢桥面铺装结构疲劳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双层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结构的疲劳性能明显优于溶剂... 介绍了对五点加载复合梁疲劳试验的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并根据国内交通特点修正了试验参数,采用五点复合梁疲劳试验对不同的双层SMA钢桥面铺装结构疲劳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双层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结构的疲劳性能明显优于溶剂粘结剂防水粘结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钢桥面铺装 双层SMA 复合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梁弯曲疲劳试验的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材料优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文娟 《福建交通科技》 2019年第1期71-74,共4页
采用复合梁疲劳试验研究比较了水泥混凝土桥面使用不同防水粘结层时铺装层结构的整体抗疲劳破坏能力,进一步改变试验温度和加载频率试验条件测试了试件的承载次数以反映铺装层结构在不同服役温度和车载速度下的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不... 采用复合梁疲劳试验研究比较了水泥混凝土桥面使用不同防水粘结层时铺装层结构的整体抗疲劳破坏能力,进一步改变试验温度和加载频率试验条件测试了试件的承载次数以反映铺装层结构在不同服役温度和车载速度下的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防水粘结层对应铺装结构抗疲劳性能有明显差异,其中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抗疲劳性能最优;且随着洒布量增加,各粘结层材料疲劳次数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从抗疲劳性能角度出发,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最佳洒布量分别为1.8、2.1、1.2kg/m^2;改变温度、加载频率试验条件,复合梁试件承载次数结果具有显著的区分性。本文为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优选粘结剂类型、洒布量提供了除以粘结性能为评价指标以外的另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防水粘结层 复合梁弯曲疲劳试验 粘结层类型 洒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部件的复合高周疲劳研究进展
13
作者 石红梅 侯伟 《工业加热》 CAS 2019年第4期79-81,共3页
随着技术进步和能源发展需求,各高温部件(高温燃气轮机转子、高温发动机部件等)在工作时需频繁启停,增加了高周疲劳载荷的服役时间,加剧了高温部件的蠕变疲劳损伤。文中综述了高周疲劳载荷对高温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分析了材料复合疲... 随着技术进步和能源发展需求,各高温部件(高温燃气轮机转子、高温发动机部件等)在工作时需频繁启停,增加了高周疲劳载荷的服役时间,加剧了高温部件的蠕变疲劳损伤。文中综述了高周疲劳载荷对高温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分析了材料复合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为高温部件的设计优化、安全监测及寿命预测等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部件 高周疲劳载荷 复合高周疲劳寿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盘疲劳寿命可靠性设计仿真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文鑫 吕震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主要部件之一,一旦发生破坏性故障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充分考虑影响涡轮盘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因素不确定性基础上,以MATLAB为平台,设计了涡轮盘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可靠性优化设计的联合仿真平台。利用寿命函数和寿... 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主要部件之一,一旦发生破坏性故障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充分考虑影响涡轮盘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因素不确定性基础上,以MATLAB为平台,设计了涡轮盘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可靠性优化设计的联合仿真平台。利用寿命函数和寿命可靠性分析极限状态函数中的共性需求,提出了在优化迭代的过程中自适应构建寿命函数Kriging模型和寿命可靠性极限状态面Kriging模型时共用训练样本点的策略。同时,提出了一种构建寿命函数Kriging模型的学习函数。使用所搭建的疲劳寿命可靠性优化设计平台,完成了某型涡轮盘盘心、榫槽以及涡轮盘系统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最优设计方案的局部最大应力显著降低,均值寿命大幅提高,并满足可靠性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 可靠性优化设计 代理模型 全局学习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榫接疲劳寿命评估及验证:研究现状及展望
15
作者 胡殿印 鄢林 +4 位作者 李鑫 张晓杰 毛建兴 古远兴 王荣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3-588,共16页
介绍了涡轮榫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多场载荷分析、裂纹萌生寿命评估、裂纹扩展模拟和试验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现有研究的进展、不足以及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涡轮榫接结构使用寿命和损伤容限的评估方法。结果表明:现有... 介绍了涡轮榫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多场载荷分析、裂纹萌生寿命评估、裂纹扩展模拟和试验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现有研究的进展、不足以及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涡轮榫接结构使用寿命和损伤容限的评估方法。结果表明:现有的分析和试验方法能基本实现涡轮榫接的疲劳寿命评估,但由于各种局限性,工程适用性亟待提高,仍需稳健的载荷降阶分析方法、基于物理机制和数据驱动的寿命评估方法、载荷历程相关的裂纹扩展寿命评估方法和复杂热力环境下的试验技术,从而建立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榫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及验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榫接 多场载荷 复合疲劳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双层沥青混合料铺装体系疲劳损伤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柳富勇 王宏畅 +1 位作者 魏洋 李国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99-1906,共8页
运用损伤力学原理,从力学近似角度出发,分析钢桥面双层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体系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推导出钢桥面双层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体系的损伤场、应力应变和疲劳寿命的预测公式,并以南京四桥现场摊铺、碾压成型的复合梁疲劳试验为... 运用损伤力学原理,从力学近似角度出发,分析钢桥面双层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体系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推导出钢桥面双层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体系的损伤场、应力应变和疲劳寿命的预测公式,并以南京四桥现场摊铺、碾压成型的复合梁疲劳试验为例,验证所推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接近,误差在8%以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利用本文推导的模型能较准确预测钢桥面双层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体系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分析 疲劳寿命 复合疲劳试验 双层沥青混合料铺装 钢桥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白午龙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2期169-172,188,M0016,共6页
为研究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五点加载复合梁疲劳试验对其进行测试。参照常规复合梁试验方法,结合新型铺装结构特点,对试件尺寸、应力水平和破坏准则进行了修正。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铺装结构疲劳性能优良,... 为研究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五点加载复合梁疲劳试验对其进行测试。参照常规复合梁试验方法,结合新型铺装结构特点,对试件尺寸、应力水平和破坏准则进行了修正。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铺装结构疲劳性能优良,环氧黏结层首先发生疲劳破坏,试验过程中复合梁刚度没有明显退化,试验结束后试件仍保持较高的剩余承载力。通过试验获得了适用于该种新型铺装结构梁的疲劳S-N曲线,可为同类钢桥面铺装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 超高性能混凝土 复合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发动机风扇叶片振动应力监控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铃 尚柏林 +2 位作者 高星伟 陈鹏飞 尹志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4期206-209,216,共5页
在某型发动机风扇工作叶片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中,为了对叶片考核部位的应力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对叶片夹具系统进行瞬态分析,并结合应力标定中的测试数据,得到考核部位振动应力与系统监测点振幅的关系,将不可测量的应力转化为可测量的振... 在某型发动机风扇工作叶片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中,为了对叶片考核部位的应力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对叶片夹具系统进行瞬态分析,并结合应力标定中的测试数据,得到考核部位振动应力与系统监测点振幅的关系,将不可测量的应力转化为可测量的振幅,从而可以通过对叶片振幅的调控实现对考核部位应力的有效监测和控制。结果表明:系统监测点的振动幅值与激振点实际加载的振动信号幅值满足线性关系;当系统监测点的振幅趋于稳定后,叶片考核部位的应力也趋于稳定,且两者满足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风扇叶片 复合疲劳 应力标定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混沌粒子群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莫愿斌 陈德钊 胡上序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508,共4页
针对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在工程上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经典的数值算法如牛顿法存在其收敛性依赖于初值而实际计算中初值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以混沌粒子群算法求解非线性方程。它通过将混沌搜索机制有机地引入粒子群算法,使每个粒子从混沌... 针对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在工程上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经典的数值算法如牛顿法存在其收敛性依赖于初值而实际计算中初值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以混沌粒子群算法求解非线性方程。它通过将混沌搜索机制有机地引入粒子群算法,使每个粒子从混沌搜索机制与粒子群算法搜索机制中获得适当的搜索方向,以混沌变量的遍历性增强粒子的搜索性能与更全面地应用目标函数的信息,并反映到逐代更新的个体极值和群体极值中,可更有效地调整粒子的移向并最终获得最优解。测试结果表明这一尝试的有效性。最后将所提的方法用于建立复合材料结构的疲劳寿命与应力、温度、湿度的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方程组 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混沌 复合材料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XATION BEHAVIOUR OF GFRP UNIDIRECTIONAL LAMINATES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怡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1999年第2期148-153,共6页
In this paper two set of GFRP specimens are manufactured and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xation behaviour under cyclic loading in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l direction. The relaxation of GFRP unidirectional la... In this paper two set of GFRP specimens are manufactured and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xation behaviour under cyclic loading in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l direction. The relaxation of GFRP unidirectional laminates is evident for both cyclic loadings. Under longitudinal cyclic loading the relaxa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number of loading cycles. Under transverse loading the relaxation depends on the loading cycles as well as the time of loading. Two expressions are set up to describe the relaxation for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loading, and the prediction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 RELAXATION FATIGUE unidirectional lamin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