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技术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应用——评《输电线路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朱转军 郜晔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20-I0020,共1页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以数据为核心、互联网为手段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从IT到DT时代),未来社会将是以数字化工程为基础的智能社会。数字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各个产业赋予了新的形式、新的动能,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数字...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以数据为核心、互联网为手段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从IT到DT时代),未来社会将是以数字化工程为基础的智能社会。数字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各个产业赋予了新的形式、新的动能,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数字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输电线路设计、施工数字化技术,二是智能电网技术,三是数字化能源管理技术,四是电力交易技术,五是保护与自动化技术,六是数字化运营维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设计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数字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 数字化工程 能源管理 电力交易 处理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高通量RNA测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65
2
作者 王曦 汪小我 +2 位作者 王立坤 冯智星 张学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4-846,共13页
随着新一代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RNA测序(RNA-seq)已成为基因表达和转录组分析新的重要手段.RNA-seq技术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生物信息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有效地对测序数据进行针对性的生物信息学处理和分析,成为RNA-seq技术... 随着新一代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RNA测序(RNA-seq)已成为基因表达和转录组分析新的重要手段.RNA-seq技术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生物信息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有效地对测序数据进行针对性的生物信息学处理和分析,成为RNA-seq技术能否在科学探索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关键.以新一代Illumina/Solexa测序平台所产生的数据为例,在扼要介绍高通量RNA-seq测序流程的基础上,对RNA-seq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现有软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其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RNA测序 转录组 基因表达 数据处理与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TDR振动传感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勐勐 王峰 +2 位作者 张旭苹 卫开夏 顾书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1-1678,共8页
偏振敏感光时域反射仪(POTDR)可用于检测光纤中背向传输瑞利散射信号里由振动引起的偏振态变化信息。立足于将基于偏振敏感光时域反射仪的全分布式振动传感器开发成一个便捷的测量仪器,研究了偏振敏感分布式振动光纤振动传感实验系统的... 偏振敏感光时域反射仪(POTDR)可用于检测光纤中背向传输瑞利散射信号里由振动引起的偏振态变化信息。立足于将基于偏振敏感光时域反射仪的全分布式振动传感器开发成一个便捷的测量仪器,研究了偏振敏感分布式振动光纤振动传感实验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数字平均降噪和小波降噪以提高系统的响应实时性和信噪比。研究上述方法下系统的信噪比、响应时间、振幅分辨率、频率分辨率等参数所能达到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时域波形平均的方法和小波降噪的方法均可大幅提高系统信噪比。系统实现了14 km的分布式振动传感,在1.26 s的时间响应下达到1 Hz的频率分辨率,系统信噪比达10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字平均 小波降噪 傅里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康荣学 桑海泉 +1 位作者 刘骥 吴宗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7年第5期35-38,共4页
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就是将原始信号进行适当的转换,形成特征明显且易于分析的新信号的一种科学,它是进行状态监测与事故预警的重要基础。本文对离散傅立叶变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讨论了两种不同变换算... 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就是将原始信号进行适当的转换,形成特征明显且易于分析的新信号的一种科学,它是进行状态监测与事故预警的重要基础。本文对离散傅立叶变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讨论了两种不同变换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实践应用表明,在在线监测系统中应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危险源 在线监测系统 信号处理与分析 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远程监测系统及数据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晓力 廉小亲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129,共4页
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连续一年以上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处理,以评价其综合经济指标。文章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工艺流程,阐述了地源热泵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研究了系统综合经济指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基于... 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连续一年以上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处理,以评价其综合经济指标。文章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工艺流程,阐述了地源热泵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研究了系统综合经济指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基于NET平台进行了程序设计,实现对系统综合经济指标的计算。较长时间的监测和分析表明,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准确地处理和分析原始数据,为地源热泵与建筑集成的示范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远程监测 数学模型 数据处理与分析 经济指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及其应用(系列讲座) 第三讲 图像处理与分析——机器视觉的核心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虹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I0005-I0008,共4页
图像处理与分析是机器视觉中的核心部分,图像处理的目的可以抽象为提取目标物的特征增强;在完成对目标物增强的同时,抑制非目标物。一般采用扩大目标物与背景特征差异的方法来实现。图像增强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从目标与非目标两个模式... 图像处理与分析是机器视觉中的核心部分,图像处理的目的可以抽象为提取目标物的特征增强;在完成对目标物增强的同时,抑制非目标物。一般采用扩大目标物与背景特征差异的方法来实现。图像增强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从目标与非目标两个模式聚类特征是否明确可分来评价。图像分析的目的可以抽象为目标物的识别与提取。因为目标物的视觉特征,往往很难采用单一的数字模型准确描述,所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多种描述来实现对目标逐步准确的识别。重点结合几个实例,讨论了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与分析 目标物的提取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瑛 徐立钧 +1 位作者 龚著琳 程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5-610,共6页
分子影像技术是利用体外成像检测装置在细胞与分子层次上对活体动物、模型系统和人体的生物学过程进行定征和测量的新型交叉技术。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是对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的算法技术的总称,包括运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 分子影像技术是利用体外成像检测装置在细胞与分子层次上对活体动物、模型系统和人体的生物学过程进行定征和测量的新型交叉技术。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是对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的算法技术的总称,包括运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的方法以提取医学图像的数字特征,实现分子影像的对象特征的定量描述,以数学建模的方式描述其内在规律,解释生命现象的过程或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该文对2010—2013年发表在分子影像领域主要期刊及学术机构网站的2 602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对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学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几何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夏清 李帅 +1 位作者 郝爱民 赵沁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82,共28页
随着各种硬件传感器以及重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几何模型成为继音频、图像、视频之后的第4代数字媒体,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数字几何分析和处理方法主要建立在手工定义的模型特征之上,这类方法只对特定问题或者在特定条件... 随着各种硬件传感器以及重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几何模型成为继音频、图像、视频之后的第4代数字媒体,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数字几何分析和处理方法主要建立在手工定义的模型特征之上,这类方法只对特定问题或者在特定条件下才有效.而深度学习,尤其是神经网络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成功,展示了它作为数据特征提取工具的强大能力,因此越来越多地被用在数字几何处理领域.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几何处理与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模型匹配与检索、模型分类与分割、模型生成、模型修复与重建以及模型变形与编辑中的相关技术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数字几何处理与分析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研究进展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RNA甲基化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恋 张绍武 +1 位作者 孟佳 陈润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1-899,共9页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快速发展,Me RIP-seq(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测序技术开启了RNA表观遗传学研究新局面,能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描述RNA甲基化.从Me RIP-seq高通量数据中挖掘RNA甲基化模式,有助于揭示m RNA甲...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快速发展,Me RIP-seq(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测序技术开启了RNA表观遗传学研究新局面,能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描述RNA甲基化.从Me RIP-seq高通量数据中挖掘RNA甲基化模式,有助于揭示m RNA甲基化在调控基因表达、剪切等方面所发挥的潜在功能,有效指导癌症的干预治疗.本文从Me RIP-seq测序原理出发,较全面地综述Me RIP-seq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并对其所面临的计算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 RIP-seq测序 数据处理与分析 RNA甲基化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贵州”B、C、E级GPS控制网数据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7-89,共3页
围绕贵州省GPS空间定位网更新的内容和要求、布网方案及相应的技术指标,施测中应考虑的问题以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数字贵州"B、C、E级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起新一代高精度的控制网,满足贵州省经济发展对基础测... 围绕贵州省GPS空间定位网更新的内容和要求、布网方案及相应的技术指标,施测中应考虑的问题以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数字贵州"B、C、E级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起新一代高精度的控制网,满足贵州省经济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控制网外业数据的采集整理 数据处理与分析 基线解算 内外可靠性 网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驱动下智能信号处理与分析专题(正刊)征稿通知 被引量:1
11
作者 《信号处理》编辑部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9-789,共1页
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面对宽广科学领域交叉与融合的人工智能,围绕“建模思想”这个核心问题对人工智能数字信号处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号进行推理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图像语音文字逐渐被强化理解,现代社会更... 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面对宽广科学领域交叉与融合的人工智能,围绕“建模思想”这个核心问题对人工智能数字信号处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号进行推理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图像语音文字逐渐被强化理解,现代社会更加依赖于具有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和优化能力的智能信号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刊 人工智能 数字信号处理 建模思想 知识驱动 大数据时代 优化能力 信号处理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志强 王世杰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632-1635,共4页
功能磁共振成像中 ,数据的后处理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过程。其通过运动校正、配准、归一化及平滑等过程对数据进行空间处理 ,消除采集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和伪影、提高信号的检出率 ;采用合适的分析算法 ,把真正的BOLD信号提取出来 ;并以直... 功能磁共振成像中 ,数据的后处理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过程。其通过运动校正、配准、归一化及平滑等过程对数据进行空间处理 ,消除采集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和伪影、提高信号的检出率 ;采用合适的分析算法 ,把真正的BOLD信号提取出来 ;并以直观精确的形式把结果呈献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化工中的作用分析——评《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在21世纪,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化学化工领域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化工行业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对数据处理、信息检索、实验模拟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化学化工领域... 在21世纪,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化学化工领域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化工行业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对数据处理、信息检索、实验模拟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化学化工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科研和生产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化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信息检索与管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到化学反应模拟和化工流程优化,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通过计算机技术,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模拟实验,从而加速科研进程,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信息检索 化学化工 流程优化 实验模拟 数据处理与分析 模拟实验 科研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图书馆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建设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宁 李雪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9,共10页
国家图书馆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是国家图书馆大数据工程的一个实验性项目。该项目选取国家图书馆五个核心系统的数据,在虚拟化平台上搭建相应的系统平台,通过数据收集、ETL处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流程,形成统一的数据处理规范,并建立读... 国家图书馆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是国家图书馆大数据工程的一个实验性项目。该项目选取国家图书馆五个核心系统的数据,在虚拟化平台上搭建相应的系统平台,通过数据收集、ETL处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流程,形成统一的数据处理规范,并建立读者、资源和行为数据的标签化体系,从数据层面上揭示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户行为等重要信息,为国家图书馆大数据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与分析 ETL 大数据 标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切削力信号分析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试验
15
作者 穆以东 赵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88,共4页
切削力的测量与分析对刀具状态的监控、加工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并广泛地被现代机械制造企业所重视。文中首先简要说明了切削力信号分析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硬件的组成及使用,分析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和各模块的构建。其次,利用所开... 切削力的测量与分析对刀具状态的监控、加工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并广泛地被现代机械制造企业所重视。文中首先简要说明了切削力信号分析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硬件的组成及使用,分析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和各模块的构建。其次,利用所开发的切削力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自行设计了切削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最后,将试验结果与切削力建模与仿真结果做了比对,验证了本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准确性,对实际生产中切削力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向动态铣削测力仪 切削力试验 数据处理与分析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动信号分析的地质灾害过程重构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严炎 崔一飞 +3 位作者 周开来 尹述遥 田鑫 田继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地质灾害启动及演进过程中对途经的村庄、植被、基础设施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深入研究灾害的演进过程有助于灾害预警和防治工作,能减少灾区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然而由于地质灾害的强破坏性和突发性,使得现场的监测仪器和... 地质灾害启动及演进过程中对途经的村庄、植被、基础设施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深入研究灾害的演进过程有助于灾害预警和防治工作,能减少灾区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然而由于地质灾害的强破坏性和突发性,使得现场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易受灾害的影响,甚至被破坏,导致难以完整且准确地监测到灾害过程,这限制了对地质灾害过程的深入研究,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方法来进行灾害过程的重构。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高精度地震仪能够记录伴随地质灾害而产生的地震动信号,并且已有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基于地震动信号的灾害分析研究。基于现有研究的基础,本文提出一套基于地震动信号的地质灾害重构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通过运用带通滤波器(BP-filter)、经验模态分解(EMD)、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功率谱密度计算(PSD)等方法对灾害过程产生的地震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结合灾害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演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而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耦合,最终实现灾害过程的重构。本文基于地震动信号对堰塞湖、滑坡、泥石流等不同灾种进行案例研究与分析,旨在为地质灾害演进过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震动信号 信号处理与分析 灾害过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DP349航次地热调查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涛 许鹤华 杨小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4,共9页
海底热流是研究大洋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为了解南海深水区地热特征,利用IODP349航次地热调查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4个站位浅层热导率数据和3个钻孔的海底热流数据。结果表明,浅层沉积物样品热导率变化范围为0.8~2.2... 海底热流是研究大洋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为了解南海深水区地热特征,利用IODP349航次地热调查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4个站位浅层热导率数据和3个钻孔的海底热流数据。结果表明,浅层沉积物样品热导率变化范围为0.8~2.2 W/(m·K),变化范围与沉积物成分有关,热导率随深度的增加有小幅增加的趋势与沉积物压实作用有关;U1431D、U1432C和U1433A三个钻孔热流值分别为24±8mW/m2、105±3mW/m2和89±2mW/m2,后两个钻孔通过与前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与前人结果相当,表明了结果的可靠性;U1431D发生地温梯度倒转和低热流异常可能是与钻孔处于水热循环的下降流附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热流 IODP349 数据处理与分析 热导率 热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析的蚕桑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蒲强 陈苗苗 +3 位作者 陶涛 龚大刚 杜鸿 鲜跃荣 《中国蚕业》 2020年第2期55-59,共5页
在实际生产中传统蚕桑产业的历史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急需引入智能化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技术,设计了基于数据分析的蚕桑智能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蚕桑数据的采集,而且更注重利用智能算法来处理... 在实际生产中传统蚕桑产业的历史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急需引入智能化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技术,设计了基于数据分析的蚕桑智能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蚕桑数据的采集,而且更注重利用智能算法来处理和分析蚕桑数据,同时提供了业务逻辑上密切关联的数据表示。应用表明,蚕桑智能系统降低了员工录入数据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规范了操作程序,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使用物联网滴灌技术的桑园单位面积桑叶增产17%左右;蚕桑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完成了传统纸质数据无法完成的工作;产生的数据增值效果,能有效地实现和指导蚕桑产业的精准、高效、科学生产,有助于推动现代蚕桑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智能系统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蚕桑产业 家蚕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igin软件的循环伏安实验数据处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龙萍 金国 +2 位作者 崔秀芳 鞠刚 陆红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138,共4页
以涂层电极氧化物的研究为例,具体介绍了基于Origin 8.5软件对循环伏安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将扫描速率与电流密度和伏安电荷相关联,获得涂层电极表面电催化活性、表面粗糙度、内外活性表面积等重要实验结果,... 以涂层电极氧化物的研究为例,具体介绍了基于Origin 8.5软件对循环伏安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将扫描速率与电流密度和伏安电荷相关联,获得涂层电极表面电催化活性、表面粗糙度、内外活性表面积等重要实验结果,为本科毕业生关于电极材料、超大电容器等相关项目研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数据处理与分析 ORIGIN软件 涂层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积体粒径的图像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今星 杨根兰 +2 位作者 梁风 史文兵 江兴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11084-11093,共10页
崩塌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崩落块石所形成的崩积体往往可以反映崩塌运动过程、影响范围等。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技术以及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的崩积体调查方法,将粒径分析方法引入崩积体调查,对崩积体粒度分布与... 崩塌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崩落块石所形成的崩积体往往可以反映崩塌运动过程、影响范围等。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技术以及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的崩积体调查方法,将粒径分析方法引入崩积体调查,对崩积体粒度分布与堆积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航拍影像技术-PCAS”统计方法切实可行,具有便捷、安全、成本低、高效和高精度的特点;将小茅坡崩积体划分为主积区、散落区、影响区,3个特征明显的区域;小茅坡崩积体粒径服从Y=A+(B/t)的逆分布规律;从纵向上看,崩积体内小块石占比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从横向上看,距崩源相同距离各区粒径组分的含量基本相同,中块石与大块石在横向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研究成果对崩塌堆积调查具有重要意义,为野外调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图像处理 粒径 识别 堆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