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孔玻态炭的成孔机理与“壳芯”结构 被引量:8
1
作者 文越华 曹高萍 +1 位作者 程杰 杨裕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1-447,共7页
研制的纳米孔玻态炭电极,整体呈纳米开孔结构,电容特性优良,全面超过了中孔碳气凝胶.其成孔机理研究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固化剂-六次甲基四胺,经球磨固混后,调节固化温度,造成固化树脂颗粒内芯与外壳的交联度不同,形成“壳芯”结构;粉... 研制的纳米孔玻态炭电极,整体呈纳米开孔结构,电容特性优良,全面超过了中孔碳气凝胶.其成孔机理研究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固化剂-六次甲基四胺,经球磨固混后,调节固化温度,造成固化树脂颗粒内芯与外壳的交联度不同,形成“壳芯”结构;粉碎压制时, 内芯作为外壳的粘合剂使材料成型,炭化时壳层不融化而阻挡内芯熔并成玻态炭.于是,碳粒内外形成丰富的开放孔隙,活化剂气体能够扩散渗入体相进行活化而得纳米孔玻态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玻态炭 壳芯”结构 成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490柴油机干式缸套机体壳芯模具CAD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新节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5,67,共3页
基于 Sun工作站 SPARC Station 2 0的 UG 软件进行柴油机干式缸套机体铸件壳芯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借助 CAD三维实体复合建模技术的可视性和可检测性 ,解决了模具设计中的疑难问题 ,如铸件外部表面及内部型腔在模具上的精确参数转换... 基于 Sun工作站 SPARC Station 2 0的 UG 软件进行柴油机干式缸套机体铸件壳芯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借助 CAD三维实体复合建模技术的可视性和可检测性 ,解决了模具设计中的疑难问题 ,如铸件外部表面及内部型腔在模具上的精确参数转换、内部型腔成型砂芯的优化分配和模具型腔各处配合尺寸的检测等 ,为 CAM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在生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模具设计要点和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干式缸套 机体 壳芯 UGⅡ CAD 铸造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油茶壳芯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桂珍 杨漓 +2 位作者 马锦林 梁忠云 温如斯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79-83,共5页
为了探讨油茶壳芯的有效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技术相结合对普通油茶(岑软3#)壳芯和香花油茶壳芯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油茶壳芯挥发性成分主要由烯烃、醇、醛、酮、酸、酯、酚、醚多种化合物组成。普... 为了探讨油茶壳芯的有效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技术相结合对普通油茶(岑软3#)壳芯和香花油茶壳芯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油茶壳芯挥发性成分主要由烯烃、醇、醛、酮、酸、酯、酚、醚多种化合物组成。普通油茶检出32个峰,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4.988%;香花油茶检出35个峰,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6.568%。二者共有成分24个,相对含量大于3%的都是以脂肪酸及其酯类为主,单个成分相对含量都不高,普通油茶最高是棕榈酸乙酯11.728%,香花油茶是棕榈酸12.483%。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油茶壳芯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香花油茶 油茶壳芯 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铁硼磁钢在壳芯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永兴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5,共2页
采用钕铁硼磁钢吸附冷铁 。
关键词 钕铁硼磁钢 壳芯 冷铁 缩陷 定位 汽车 制动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模壳填芯混凝土悬臂盖梁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贾俊峰 张福香 +1 位作者 张瑞 张建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盖梁的轻量化发展是实现全预制桥梁的必然要求。基于已有的预制模壳填芯混凝土悬臂盖梁静力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PRC1进行数值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通过修改已验证的有限元模... 盖梁的轻量化发展是实现全预制桥梁的必然要求。基于已有的预制模壳填芯混凝土悬臂盖梁静力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PRC1进行数值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通过修改已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参数,进一步分析外壳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和交界面接触设置对预制模壳填芯混凝土悬臂盖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钢筋混凝土一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建立试件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对提出的计算公式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外壳材料为普通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5增加到C60,峰值承载力仅提高1%,而当外壳材料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时,峰值承载力相较C35提高了22%。纵筋配筋率与峰值承载力呈线性增长趋势,当顶部第1排纵筋直径从14 mm增加到22 mm时,峰值承载力提高了34%。交界面接触设置为绑定约束比面面接触的峰值承载力更接近试验值,且后者是相对保守的。基于钢筋混凝土一般构件建立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所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模混凝土悬臂盖梁 静力试验 有限元 参数分析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芯型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特性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晓东 王桂芹 +2 位作者 段玉平 李伟平 刘顺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6-460,共5页
为了提高吸波剂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表面包覆有一定厚度的炭黑薄膜的钛酸钡复合粒子.并利用XRD和TEM方法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复合粒子的导电性能、电磁参数以及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钛酸... 为了提高吸波剂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表面包覆有一定厚度的炭黑薄膜的钛酸钡复合粒子.并利用XRD和TEM方法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复合粒子的导电性能、电磁参数以及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钛酸钡颗粒的直径在50-70nm之间,包覆层厚度为10-20nm.包覆工艺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并提高了介电常数,而且随着复合粒子在吸波材料基体中的含量不同,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当吸收材料中复合粒子含量达到或超过20wt%时,复合粒子明显改善了吸收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结构 钛酸钡 炭黑 复合陶瓷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芯电纺超细纤维作为药物释放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创龙 黄争鸣 +3 位作者 韩晓建 刘玲 付强 胡影影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34-938,共5页
应用同轴共纺技术制备了以L-型聚乳酸为壳层材料,盐酸四环素为主要芯质材料的壳-芯超细纤维膜,研究了这种超细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与药物释放特性.结果表明,药物能够包覆在一层很薄的可降解聚合物壳层中,形成一种储库型药物释放... 应用同轴共纺技术制备了以L-型聚乳酸为壳层材料,盐酸四环素为主要芯质材料的壳-芯超细纤维膜,研究了这种超细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与药物释放特性.结果表明,药物能够包覆在一层很薄的可降解聚合物壳层中,形成一种储库型药物释放系统.纤维的直径大小对纤维膜的各项理化性能有较大影响.随壳层聚合物浓度升高,纤维的平均直径增大,力学强度降低.药物能够从纤维膜中持续释放出来.这种壳-芯超细纤维有望用于药物释放、载药缝合线和医用敷料等生物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 同轴共纺 微观形貌 力学特性 药物释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水下振声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仝博 李永清 +1 位作者 朱锡 张焱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8-1733,共6页
为了评估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专门设计了一个复合夹芯圆柱壳模型以及一个等质量的钢壳作为对比模型,进行水下振动和声辐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吸声壳和钢壳前七阶固有频率测试值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实验... 为了评估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专门设计了一个复合夹芯圆柱壳模型以及一个等质量的钢壳作为对比模型,进行水下振动和声辐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吸声壳和钢壳前七阶固有频率测试值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钢壳和复合材料壳频响测试曲线与数值仿真结果在低频段的吻合程度更高,且钢壳频响测试曲线与有限元计算曲线吻合程度优于复合材料夹芯壳。从复合材料夹芯壳的减振效果来看,试验测试平均减振18.3 dB,数值计算结果平均减振18.9 dB,说明该芯材壳体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从复合材料夹芯壳低频段的吸声效果来看,八个方位角处声压级最大降幅为5.05 dB,平均降幅为2.28 dB,表明该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能够有效抑制低频线谱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振动 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压作用下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悦 朱锡 +1 位作者 李华东 朱子旭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共4页
为研究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的力学特性,首先开展了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模型的轴向压缩试验,得到载荷-位移曲线与应变分布规律;进而,依据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将缠绕圆柱壳模型的内外蒙皮均匀化,等效为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 为研究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的力学特性,首先开展了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模型的轴向压缩试验,得到载荷-位移曲线与应变分布规律;进而,依据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将缠绕圆柱壳模型的内外蒙皮均匀化,等效为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不同载荷下的应变规律;最后,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轴向刚度误差为10.69%,测点应变值最大误差为12.88%,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计算,为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的设计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 复合材料 圆柱 轴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芯壳异质结构光子晶体禁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丹 胡森 肖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二维芯壳型异质结构光子晶体,即介质纳米柱外被覆盖一薄层材料.针对正方排列及三角排列两种方式,利用平面波方法,比较了在折射率为2的介质纳米柱外表面涂覆折射率为3.5的薄层后,其能带曲线的变化,发现光子晶体的禁带明显... 研究了一种新的二维芯壳型异质结构光子晶体,即介质纳米柱外被覆盖一薄层材料.针对正方排列及三角排列两种方式,利用平面波方法,比较了在折射率为2的介质纳米柱外表面涂覆折射率为3.5的薄层后,其能带曲线的变化,发现光子晶体的禁带明显变宽,且三角排列比正方排列更易形成较宽的光子禁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光子晶体 异质结构 能带图 光子禁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自由振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仝博 朱锡 +2 位作者 任春雨 侯海量 张焱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2,共6页
为探究某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采用单点拾振法进行模态试验,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该圆柱壳进行了固有频率计算。将实验和仿真对比,发现有限元计算固有频率和实验最大误差为10.65%,模态振型大体一致,振幅曲线吻合较好。基于有限... 为探究某复合材料夹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采用单点拾振法进行模态试验,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该圆柱壳进行了固有频率计算。将实验和仿真对比,发现有限元计算固有频率和实验最大误差为10.65%,模态振型大体一致,振幅曲线吻合较好。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长度、半径以及芯材表层厚度分布对该圆柱壳基频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度和半径的增加均导致基频的降低,但长度的变化对基频的影响更显著;圆柱壳基频状态时的振型与几何参数有关,即半径增加,环向波数增多;长度增加,环向波数减少。采用二阶实体单元对芯材进行离散,内外表层相对中面线位移具有对称性,芯材因其自身的弹性处于压缩状态,说明有限元法能有效模拟内外表层横向位移运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圆柱 振动 有限元法 几何参数 横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笼型倍半硅氧烷的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的合成及在改性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超 高俊刚 +2 位作者 韩宏哲 陈世辉 王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5,共5页
合成了具有不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含量和不同芯壳比的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ACR)树脂,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CR乳胶粒子的形态;用动态力学谱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ACR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质;测试了PVC/ACR共... 合成了具有不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含量和不同芯壳比的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ACR)树脂,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CR乳胶粒子的形态;用动态力学谱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ACR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质;测试了PVC/ACR共混物的塑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AP-POSS在ACR芯中参与接枝和交联反应;MAP-POSS加入量为单体质量5%和10%时,壳层有最高的玻璃化转温度;芯/壳比为1∶1时,ACR粉末效果较好;PVC/ACR共混物材料塑化时间随ACR的含量增加而缩短,而塑化扭矩增大;ACR加入量为m(ACR)/m(monomer)=11/100时共混材料具有最大的冲击强度,较未加时提高了72.9%,比不含增塑剂的纯PVC提高了3.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笼型倍半硅氧烷 丙烯酸酯聚合物 共混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PE/CaCO_(3)共混物中的“芯-壳”模型 被引量:16
13
作者 傅强 王贵恒 刘春晓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0-125,共6页
经磷酸酯偶联剂处理的碳酸钙粒子表面沉积一层烷基磷酸钙盐,其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共混时相互作用形成柔性界面层。将栗性界面层看成碳酸钙的壳,碳酸钙粒子看成芯,笔者建立了碳酸钙的“芯-壳”模型,该模型得到了电子显微镜和拉伸... 经磷酸酯偶联剂处理的碳酸钙粒子表面沉积一层烷基磷酸钙盐,其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共混时相互作用形成柔性界面层。将栗性界面层看成碳酸钙的壳,碳酸钙粒子看成芯,笔者建立了碳酸钙的“芯-壳”模型,该模型得到了电子显微镜和拉伸实验的证实。本文还分析了碳酸钙芯-壳内外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界面粘接和壳层厚度对HDPE/CaCO_3共混物的刚性和韧性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PE/CaCO_(3)共混物 -模型 应力分布 柔性界面层 增强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仕农 王永昌 +1 位作者 郝丽梅 魏天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5-426,430,共3页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 Au/Ag 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 TEM对反应液中金离子和银离子的摩尔比分别为1∶2和1∶1时所制备的 Au/Ag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具有 2 个可区分的吸收带,...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 Au/Ag 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 TEM对反应液中金离子和银离子的摩尔比分别为1∶2和1∶1时所制备的 Au/Ag芯 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具有 2 个可区分的吸收带,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对比后认为:随着反应液中银离子摩尔份数的增加,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始终位于 410nm附近的吸收带为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另一个将随之产生蓝移的吸收带为Au/Ag芯 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蓝移是由于银壳厚度的增加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液相还原 Au/Ag-复合结构纳米颗粒 光学吸收特性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矩形蜂窝夹芯夹层加筋圆柱壳抗水下爆炸冲击载荷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汪浩 程远胜 +1 位作者 刘均 李荣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66,22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矩形蜂窝夹芯夹层加筋圆柱壳结构形式。分析了其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冲击防护作用机理。采用LS-DYNA计算该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响应;并以耐压壳体的最大变形和塑性应变为评价指标,计算讨论... 提出了一种新型矩形蜂窝夹芯夹层加筋圆柱壳结构形式。分析了其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冲击防护作用机理。采用LS-DYNA计算该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响应;并以耐压壳体的最大变形和塑性应变为评价指标,计算讨论了典型设计参数变化对冲击防护效果的影响最后针对一个典型方案,分析了其在不同冲击环境下的冲击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蜂窝夹夹层加筋圆柱 塑性应变 最大变形 有限元 冲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BA和PS/PBA两种芯壳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于川 聂康明 庄永龙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73-77,72,共6页
研究影响PVC/PBA和PS/PBA两种芯壳乳液合成的因素,并讨论了这两种乳液的性能及其乳胶粒形态结构的成因。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乳液 乳胶粒 PVC PBA 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静电纺丝制备PCL-PLA芯-壳结构复合纤维及其形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志香 涂建炳 +3 位作者 司军辉 刘琼 王乾廷 陈文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6-790 830,共6页
本文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芯-壳结构复合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芯层-壳层溶液推进速度、纺丝电压和收集距离对PCL-PLA复合纤维形貌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芯层-壳层溶液推进速度... 本文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芯-壳结构复合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芯层-壳层溶液推进速度、纺丝电压和收集距离对PCL-PLA复合纤维形貌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芯层-壳层溶液推进速度比对PCL-PLA芯-壳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壳层溶液推进速度大于芯层时,形成了完整的芯-壳结构;另外,随着壳层溶液推进速度的增加,PCL-PLA复合纤维芯层含量降低;随着纺丝电压和收集距离的增加,PCL-PLA复合纤维平均直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静电纺丝 -结构 聚乳酸(PLA) 聚己内酯(PCL)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芯圆柱壳在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抗冲击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磊 王安稳 毛柳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7-533,共7页
采用声固耦合方法对夹芯圆柱壳和等质量的普通圆柱壳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应变、速度和加速度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夹芯防护层对爆炸冲击波可起到较好的衰减作用,即通过芯层的塑性变形,耗散了冲击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能量,对里面的圆... 采用声固耦合方法对夹芯圆柱壳和等质量的普通圆柱壳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应变、速度和加速度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夹芯防护层对爆炸冲击波可起到较好的衰减作用,即通过芯层的塑性变形,耗散了冲击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能量,对里面的圆柱壳体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由于夹芯防护层的存在,与等质量的普通圆柱壳相比,夹芯圆柱壳能够承受更强的爆炸冲击波,降低结构的整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抗冲击特性 声固耦合 圆柱 水下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芯注射成型芯/壳层熔体黏度比对芯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涛 王增春 侯巧红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夹芯注射成型产品的芯层材料分布影响着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利用Moldflow Plastics Insigh的coinjection模块,基于Cross-WLF黏度模型控制芯/壳层熔体黏度比R,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观察芯层材料穿透距离、浇口处芯层分布、芯层厚度极值、... 夹芯注射成型产品的芯层材料分布影响着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利用Moldflow Plastics Insigh的coinjection模块,基于Cross-WLF黏度模型控制芯/壳层熔体黏度比R,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观察芯层材料穿透距离、浇口处芯层分布、芯层厚度极值、芯层分布均匀性等指标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R值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层材料分布 /层熔体黏度比 黏度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LC实现莲籽穿芯脱壳机的电气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友平 刘守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3-185,197,共4页
根据莲籽穿芯脱壳机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了该机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基于一台FX2N-48MR型的PLC来实现的。为此,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与实现过程、莲籽穿芯脱壳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工作过程,达到了莲籽自动穿芯脱壳的目的... 根据莲籽穿芯脱壳机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了该机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基于一台FX2N-48MR型的PLC来实现的。为此,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与实现过程、莲籽穿芯脱壳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工作过程,达到了莲籽自动穿芯脱壳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籽穿 PLC 电气控制 硬件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