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3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变形对高超声速可变形减速器的动态稳定性影响分析
1
作者 时晓天 张桂茹 +2 位作者 吕蒙 赵渊 高军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文章针对高超声速可变形减速器的飞行稳定性预测及回收着陆需求,研究表面结构变形对减速器气动特性的影响效应,重点分析了高度10~50 km、Ma=0.15~4.6关键速域内的静、动态气动特性变化。文章采用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Reynolds... 文章针对高超声速可变形减速器的飞行稳定性预测及回收着陆需求,研究表面结构变形对减速器气动特性的影响效应,重点分析了高度10~50 km、Ma=0.15~4.6关键速域内的静、动态气动特性变化。文章采用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RANS)的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有无表面结构变形减速器的流场和气动参数。定常计算结果表明:变形效应导致飞行器迎风面存在局部的小尺度流动分离,变形后外形的气动阻力增加。结合刚性动网格技术的俯仰强迫振动,计算结果表明:减速器的动态稳定性受到迎风面高压及背风面分离涡结构的共同作用,迎风面的高气动压力载荷占主导作用,使得减速器的动态稳定性增强;背风面的涡结构导致动态稳定性减弱;轴对称分布的表面结构变形整体上增强了减速器的动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着陆 高超声速可变形减速器 结构变形 动态稳定性 强迫振动 动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沉积物纵波声速随孔隙度变化的物理机制
2
作者 李赶先 龙建军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为建立高精度海底沉积物纵波声速预估公式和揭示沉积物纵波声速与相关参数响应机制,通过对海底沉积物测试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了海底沉积物纵波声速随孔隙度变化的最小值,并用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小值坐标公式,对该文及众多学者得到的不... 为建立高精度海底沉积物纵波声速预估公式和揭示沉积物纵波声速与相关参数响应机制,通过对海底沉积物测试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了海底沉积物纵波声速随孔隙度变化的最小值,并用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小值坐标公式,对该文及众多学者得到的不同海区沉积物纵波声速随孔隙度变化的最小值及其孔隙度临界值进行了统一分析。计算表明,不同海区沉积物纵波声速随孔隙度变化的最小值变动范围在1468.59-1520.22m/s之间,相应孔隙度临界值变动范围在0.69-0.88之间。分析表明,不同学者的经验公式归属于声学理论推导的统一数学表达形式。研究表明,海底沉积物纵波声速随孔隙度变化最小值形成是由沉积物颗粒耦合作用影响纵波传播造成的,进而揭示出海底沉积物的颗粒在海水中的接触或悬浮状态、弹性应变变化等因素影响纵波声速变化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纵波声速 最小值 孔隙度 颗粒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流场湍流度测量试验研究
3
作者 朱博 陈吉明 +1 位作者 吴巍 裴海涛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5,共9页
使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CTA)完成了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换热器入口至试验段流场湍流度测量;采用二维热线探头旋转方法,完成了换热器入口至稳定段出口的低速流场三维湍流度分布测试;采用一维探头连续变热线过热比方法,完成了试验段跨声... 使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CTA)完成了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换热器入口至试验段流场湍流度测量;采用二维热线探头旋转方法,完成了换热器入口至稳定段出口的低速流场三维湍流度分布测试;采用一维探头连续变热线过热比方法,完成了试验段跨声速流场湍流度测试,测试流场最高马赫数为1.5。研究结果表明:换热器段和稳定段是重要的降湍部段,均可降低湍流度90%以上;稳定段阻尼网从3层增加至5层,可降低稳定段湍流度50%,降低试验段湍流度17%;采用CTA连续变热线过热比方法可获得试验段可压缩流场的扰动图(反映试验段流场的扰动特征)和湍流度值,马赫数为0.4时流场扰动图呈现一阶线性特征,马赫数为0.7时流场扰动图呈现双曲线特征。实验结果可为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流场湍流度评估和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度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流场扰动 可压缩流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高温流场测量技术”专题简介
4
作者 朱涛 赵金山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认识和理解高超声速高温流动现象,是支撑飞行器气动设计与热防护系统验证的核心,同时也对高超声速高温流场精细诊断及物面载荷精确测量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在高速、高温、高压环境下,传统测量技术在瞬态响应、抗干扰与多场耦合解耦... 认识和理解高超声速高温流动现象,是支撑飞行器气动设计与热防护系统验证的核心,同时也对高超声速高温流场精细诊断及物面载荷精确测量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在高速、高温、高压环境下,传统测量技术在瞬态响应、抗干扰与多场耦合解耦等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亟需实现高超声速高温流场测量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双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高温流场 飞行器气动设计 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力调节系统管路设计与分析
5
作者 谢强 杨毅晟 裴海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1,共7页
为满足我国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等国家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需求,突破飞行器研制中气动精细设计等关键复杂气动问题,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建成一座流场品质好,综合试验能力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满... 为满足我国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等国家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需求,突破飞行器研制中气动精细设计等关键复杂气动问题,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建成一座流场品质好,综合试验能力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满足该风洞增压和负压工况及气流压力稳定的高精度要求,压力调节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NX软件建立调压系统管路三维模型,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管路壁厚,完成开孔及虾米弯管补强设计。采用ABAQUS软件分3种工况对管路进行计算校核,验证管路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大型套筒式调压阀结构设计,解决了阀门支撑机构及密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 压力调节系统 管路设计 调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进气道出口封闭的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
6
作者 温玉芬 张炜群 郝思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2-783,共12页
冲压发动机转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进气道入口通流、出口封闭的盲腔流动现象,使得进气道发生大幅气流振荡,飞行器面临姿态失稳和结构破坏的风险。针对进气道的气流振荡问题,对一种超声速双侧布局进气道在出口封闭状态下的非定常流动特性... 冲压发动机转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进气道入口通流、出口封闭的盲腔流动现象,使得进气道发生大幅气流振荡,飞行器面临姿态失稳和结构破坏的风险。针对进气道的气流振荡问题,对一种超声速双侧布局进气道在出口封闭状态下的非定常流动特性开展风洞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获得了模型尺寸、来流马赫数及边界层吸除对进气道压强振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封闭时,进气道发生周期性的流动振荡现象,气流振荡频率与来流声速成正比,与进气道长度成反比,压强振荡峰值与来流总压接近,且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大显著上升。采用的数值仿真方法较好地模拟了进气道出口封闭状态下的非定常流动,数值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非定常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气流振荡过程中,进气道内收缩段的边界层吸除槽可以起到泄压作用,使得进气道头部斜激波系在回退过程中达到封口状态,捕获的流量系数较无边界层吸除槽时明显增大,从而导致了进气道压强振荡峰值上升49.47%,频率下降2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进气道 振荡压强 边界层吸除 非定常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经验正交函数法的声速剖面快速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洪臣 李明 +3 位作者 陈希 毛科峰 王鹏皓 刘宇航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海洋声速显著影响水下声传播特性,快速获取声速剖面对水声定位、目标探测和水下通信意义重大。单变量经验正交函数法(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表环境信息之间的线... 海洋声速显著影响水下声传播特性,快速获取声速剖面对水声定位、目标探测和水下通信意义重大。单变量经验正交函数法(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表环境信息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重构声速剖面。上述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声速与海表信息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是逐格点重构对于大区域三维声速场重构而言计算效率低下。为此,本文基于HYCOM (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再分析资料,采用三维经验正交函数法(three dimensional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3D EOF)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建立声速与海表面温度、海平面高度等海表信息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提出一种区域逐深度层的全海深声速剖面快速重构方法(3D EOF-RF)。声速剖面重构结果表明:3D EOF-RF的重构精度和重构效率均有效提高,且重构结果具有较好的空间连续性,声速剖面重构的平均精度比经典sEOF-r法提高1.5 m/s,重构效率提高7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EOF分解 随机森林 快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声速法炉内测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檀经考 李娜 +1 位作者 陈乐航 周屈兰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温度测量对于电厂锅炉和其他大型工业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传统温度测量方法只能获得点参数,而不能获得连续参数场。声波层析成像不仅可以有效地获得温度的相对大小,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和难度,适用于炉膛内温度测量。搭建了一... 温度测量对于电厂锅炉和其他大型工业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传统温度测量方法只能获得点参数,而不能获得连续参数场。声波层析成像不仅可以有效地获得温度的相对大小,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和难度,适用于炉膛内温度测量。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二维实验尺度声学测温平台,对利用声学方法重建温度场算法进行了验证。根据声速与气体介质温度的关系,在温度场重建中采用最小二乘正交三角分解(LSQR)算法,能够准确反映目标区域(ROI)的温度分布。引入径向基函数可以极大地提高LSQR算法的重建精度。结果表明:声速法重建二维温度场在实际测量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层析成像 声速 重建算法 温度场重建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转角度表与计算机辅助联合设计超声速风洞喷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洪悦 吕旸 +1 位作者 郭永博 弓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0-557,共8页
针对超声速喷管设计中传统特征线法计算过程冗长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转角度表的改进方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偏转角度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设计喷管型线的方法,设计了适用于马赫数1~4工作范围的风... 针对超声速喷管设计中传统特征线法计算过程冗长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转角度表的改进方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偏转角度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设计喷管型线的方法,设计了适用于马赫数1~4工作范围的风洞喷管型线(测试区面积为1.4 m×1.4 m)。采用面积-马赫数理论公式对所设计的喷管型线进行了初步验证,并通过Matlab代码对设计喷管型线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偏转角度表,本文有效简化了特征线法的计算过程,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时间缩短了80%以上。在相同的设计步骤下,采用偏转角度表与计算机辅助联合设计的喷管型线精度更高,且较代码设计的喷管型线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缺陷,各喷管型线的误差均小于1%。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而且确保了喷管型线的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线法 偏转角度表 声速流动 风洞喷管 普朗特-迈耶函数 计算机辅助设计 喷管型线 变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冲式高超声速风洞快响应TSP测热技术
10
作者 谢忠豪 茆青 +4 位作者 刘旭 庄宇 王刚 刘应征 彭迪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温敏涂料(Temperature-Sensitive Paint,TSP)是一种全场温度光学测量技术,随着涂料响应速度的提升与热流密度反演方法的进步,TSP在高超声速气动热测量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然而现有TSP热流密度反演方法在暂冲式高超声速风洞实验的... 温敏涂料(Temperature-Sensitive Paint,TSP)是一种全场温度光学测量技术,随着涂料响应速度的提升与热流密度反演方法的进步,TSP在高超声速气动热测量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然而现有TSP热流密度反演方法在暂冲式高超声速风洞实验的应用中面临导热模型失效、涂层参数估计不准等问题,热流密度测量精度较低。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双层有限大平板导热模型的热流密度反演方法,利用原位传感器测量数据,通过数值迭代方式标定涂层与基层参数,并根据参数标定结果将TSP温度时序反演至热流密度时序。该方法可显著提升暂冲式高超声速风洞快响应TSP测量中热流密度反演的精度和鲁棒性。本文首先探究了迭代参数数量、迭代初值、迭代区间和涂层厚度不均匀性对热流密度反演精度的影响,优选了一种六参数标定方案;随后,在马赫数为6的暂冲式高超声速风洞中开展压缩拐角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与优势。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反演得到的TSP热流密度结果与传感器测量结果吻合度高,稳态热流密度偏差小于0.15 k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风洞 温敏涂料 气动热测量 热流密度 原位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G-LQR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制导
11
作者 宋志飞 吉月辉 +2 位作者 宋雨 刘俊杰 高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策略性梯度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DDPG-LQR)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案。首先,采用序列凸优化方法生成满足多个约束的... 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策略性梯度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DDPG-LQR)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案。首先,采用序列凸优化方法生成满足多个约束的时间协同再入轨迹及其相应的稳态控制量,并且采用Radau伪谱法离散运动学方程,以提高轨迹优化离散精度。其次,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跟踪时间协同再入轨迹。为了提高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采用深度策略性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在线优化LQR的权重矩阵系数。在DDPG算法中,通过引入合适的奖励函数来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初始状态误差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与传统的LQR控制器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协同制导方案具有更好的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高超声速飞行器 协同制导 序列凸优化 深度策略性梯度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超声速民机机翼结构设计
12
作者 牛芳淦 马文圆 +2 位作者 杨超 王宇 尹海莲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30,共9页
目前对超声速民机机翼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低声爆设计技术和超声速减阻技术,针对机翼结构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超声速民机初步设计阶段机翼结构设计的多级优化方法,包括机翼结构布局参数化建模、结构尺寸优化有限元模... 目前对超声速民机机翼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低声爆设计技术和超声速减阻技术,针对机翼结构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超声速民机初步设计阶段机翼结构设计的多级优化方法,包括机翼结构布局参数化建模、结构尺寸优化有限元模型的自动生成、深度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搭建与训练,以及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代理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策略能够对超声速民机机翼结构进行良好的快速设计,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相比于传统代理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提高了机翼结构初步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民机 参数化 深度神经网络 代理模型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滑翔段在线轨迹规划
13
作者 方正 代无劫 +4 位作者 李政 贾振岳 于勇 胡俊 于剑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2-690,共19页
针对包含航路点约束的高超声速可变形飞行器在线轨迹规划问题,将序列凸优化方法与滚动规划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多阶段连续求解的基于变时域滚动规划的序列凸优化技术.首先,分析变形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并构建高超声速变形飞行... 针对包含航路点约束的高超声速可变形飞行器在线轨迹规划问题,将序列凸优化方法与滚动规划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多阶段连续求解的基于变时域滚动规划的序列凸优化技术.首先,分析变形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并构建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气动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针对变展长飞行器轨迹规划问题进行凸化处理及离散化处理,得到轨迹规划凸问题;采用了松弛求解技术,提出了一种信赖域松弛及终端约束松弛方法,提高了算法收敛性,并为避免控制量抖振采用控制量变化速率约束;在此基础上,为提升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在复杂环境、大气偏差等干扰条件下的抗扰动能力,将滚动时域思想引入序列凸优化框架,提升了算法实时性与鲁棒性;最后通过轨迹规划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变展长飞行器在轨迹规划问题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 轨迹规划 序列凸优化 变时域滚动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射向位置调节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编队控制方法
14
作者 王浩凝 郭杰 +3 位作者 万泱泱 张宝超 唐胜景 李响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28,共17页
由于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无动力、轴向过载不可控的特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编队机动飞行至滑翔段与末段的交班点时射向通常存在较大位置误差,对末段的协同打击精度造成显著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射向位置调节的高超声速滑翔飞... 由于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无动力、轴向过载不可控的特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编队机动飞行至滑翔段与末段的交班点时射向通常存在较大位置误差,对末段的协同打击精度造成显著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射向位置调节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编队控制方法。面向二阶多智能体系统设计固定时间收敛一致性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设计欠驱动飞行器编队控制架构,围绕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编队的欠驱动控制特征开展分析,设计射向调节策略,建立射向位置调节与附加侧向速度的关联;赋予飞行器编队射向调节能力的前提下建立三维人工势场,设计飞行器编队的避碰控制策略。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支撑多个飞行器在编队散开、编队收缩、编队整体转向和高低编队飞行等场景中实现编队的形成与保持,在保证编队内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一致到达,为末段制导提供良好的交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 欠驱动编队控制 固定时间收敛 射向位置调节 人工势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力加速度估计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智能轨迹预测
15
作者 余明骏 张佳梁 +2 位作者 沈海东 刘燕斌 陈金宝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6-318,共13页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ypersonic Gliding Vehicle,HGV)具有高速、高机动特性以及超强的突防能力,对现有防御系统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临近空间高机动目标拦截任务中跟踪预测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动力加速度估计的HGV智能轨迹...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ypersonic Gliding Vehicle,HGV)具有高速、高机动特性以及超强的突防能力,对现有防御系统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临近空间高机动目标拦截任务中跟踪预测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动力加速度估计的HGV智能轨迹预测方法。根据HGV目标运动模型,分析其机动模式和气动力变化规律,选定气动升力加速度、气动阻力加速度和倾侧角控制量3个参数作为轨迹预测参数,替代目标运动模型中的未知项。建立基于气动加速度估计的动力学跟踪模型,利用雷达量测数据和无迹卡尔曼滤波实现预测参数的实时跟踪估计,并以此为输入构建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训练模型,对预测参数的变化规律与时序关系进行在线学习。利用训练完备的LSTM预测网络迭代预测目标未来时刻的气动加速度,结合运动方程数值积分外推,实现目标轨迹在线预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能有效预测非合作HGV目标轨迹,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 气动加速度估计 跟踪滤波 长短时记忆网络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质量射流控制翼型跨声速激波抖振特性
16
作者 贾天昊 高超 +1 位作者 王玉帅 许和勇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1,I0001,共14页
跨声速激波抖振严重影响飞行器的安全性能和操纵性能。针对激波抖振的控制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尾缘吹/吸气的零质量射流方法,以翼型NASA SC(2)-0714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实验获得激波抖振的基本特性,基于雷诺应力模型求解非定常雷诺平均Nav... 跨声速激波抖振严重影响飞行器的安全性能和操纵性能。针对激波抖振的控制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尾缘吹/吸气的零质量射流方法,以翼型NASA SC(2)-0714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实验获得激波抖振的基本特性,基于雷诺应力模型求解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了改变射流介入的时刻、攻角和自由来流的马赫数以及射流的强度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零质量射流能够完全抑制翼型跨声速激波抖振,能否成功抑制以及控制效果的优劣与射流的介入时刻无关。射流在给定的多个翼型攻角和来流马赫数下都有效抑制了激波抖振,俯仰力矩系数的标准差基本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以上,翼型升阻比平均提升超过10%,气动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射流强度对跨声速激波抖振的抑制作用存在临界值,当低于临界值时激波振荡减缓,当高于临界值时激波振荡完全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振 零质量射流 激波 声速 非定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FLEET测速实验研究
17
作者 殷一民 陈爱国 +2 位作者 李猛 陈力 陈爽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1-367,共7页
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试验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特性研究至关重要,气流速度是其中最受关注的重要参数之一.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流场具有流速快和密度低等特点,给速度测量带来很大挑战.常规测速技术在高超声速低密度流场中应用时局限较多,... 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试验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特性研究至关重要,气流速度是其中最受关注的重要参数之一.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流场具有流速快和密度低等特点,给速度测量带来很大挑战.常规测速技术在高超声速低密度流场中应用时局限较多,而FLEET技术具有不干扰流场和无需外加示踪物等优点,且直接以风洞工作气体为示踪分子,有望在高超声速低密度流场速度测量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首先研究了不同压强对FLEET信号的影响,发现随着压强的降低,光丝中心宽度逐渐展宽;在低密度条件下FLEET信号仍具有较高强度,可用于流场的速度测量分析.随后在Φ0.3 m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中分别对Ma5.0和Ma16.0来流条件开展了FLEET测速实验,结果表明,随延迟时间的增加,光丝中心宽度保持展宽趋势,荧光信号强度逐渐降低;与Ma5.0相比,在Ma16.0条件下荧光信号强度衰减速率更慢和光丝中心宽度更宽.通过FLEET实验测得的Ma5.0和Ma16.0条件下,风洞来流速度与皮托管测量值的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0.31%和0.49%,表明FLEET技术能够为高超声速和低密度稀薄流动速度测量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电子激发标记测速技术 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 速度测量 压强 飞秒光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算法下的多声速剖面声线计算
18
作者 高江俊康 杨晋斌 +3 位作者 池晴佳 刘宝 林永水 陈威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3-471,共9页
在水下声线追踪研究中,声速剖面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定位的精度。传统的声线追踪方法虽考虑了声速随深度的改变,但忽略了声速沿水平方向的变化。该文从单声速剖面下的声线追踪法出发,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定向搜索本征声线的改进算... 在水下声线追踪研究中,声速剖面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定位的精度。传统的声线追踪方法虽考虑了声速随深度的改变,但忽略了声速沿水平方向的变化。该文从单声速剖面下的声线追踪法出发,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定向搜索本征声线的改进算法,并对水平方向存在多个声速剖面情况下的声线及时延进行了计算研究。根据给定的初始入射角,通过打靶法搜寻出待求本征声线的一条同形声线,再以此为基础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本征声线。在单个声速剖面下,分别计算了正负梯度时的本征声线并和BELLHOP进行了对比验证,两种情况下该文程序与BELLHOP的误差分别为2.494%和0.924%。并且在考虑沿水平距离呈现单独一个、等间距4个及等间距8个不同声速剖面情况下研究了本征声线的时延及结构。在距离估计仿真中,恒等声速剖面、沿水平距离单独一个及等间距4个声速剖面情况下的估计结果分别为10030m、10030m和9980m,与真实距离的误差分别为0.3%、0.3%和0.2%。结果表明声速剖面在水平距离上不同的分层结构会影响声线时延和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而影响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声线追踪法 打靶法 声速剖面 射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快时变机动模型及轨迹预报
19
作者 朱金钊 周荻 +1 位作者 陈晓波 蔡明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4-253,共10页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快时变机动目标的轨迹跟踪与弹道预报问题,首先以现有的针对慢时变机动目标的运动模型为基础,引入描述快时变机动特点的状态量,建立一种机动目标跟踪非线性模型,并证明基于该模型的非线性跟踪滤波系统的可观性。其...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快时变机动目标的轨迹跟踪与弹道预报问题,首先以现有的针对慢时变机动目标的运动模型为基础,引入描述快时变机动特点的状态量,建立一种机动目标跟踪非线性模型,并证明基于该模型的非线性跟踪滤波系统的可观性。其次,针对该系统提出一种连续-离散测量插值混合型快收敛推广卡尔曼滤波器,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目标机动模式识别方法,并基于目标机动模式识别设计了预报器。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做快时变机动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采用所提出的机动模型,可以获得良好的跟踪和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高超声速飞行器 快时变机动模型 聚类分析 弹道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喷管扩张型面对水下喷气推进振荡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王德友 李世鹏 +2 位作者 郭宝俊 张北辰 王宁飞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53,共14页
为研究超声速喷管扩张型面对水下火箭推进喷管多相流动与推进性能的影响,对具有不同扩张段型面的锥形和抛物型喷管在变深度静水环境、过膨胀条件下的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流体体积多相流模型建立水下超声速燃气射流计算模型,详细... 为研究超声速喷管扩张型面对水下火箭推进喷管多相流动与推进性能的影响,对具有不同扩张段型面的锥形和抛物型喷管在变深度静水环境、过膨胀条件下的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流体体积多相流模型建立水下超声速燃气射流计算模型,详细分析扩张型面类型和关键参数对喷管近场流动结构、流动分离特征和推力振荡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深水工作喷管内的分离激波结构高度不稳定,扩张段分离点处还可能呈现气-液分离,喷管推力在满流值的基础上振荡;抛物型喷管内存在流动分离模式的动态转换,受限激波分离下气-液分离现象不显著,与型面参数相比,型面类型的影响更为突出,抛物型喷管的推力振荡比锥形喷管更缓和,且在大水深下的差异更明显;在90 m水深下,不同型面喷管平均推力的最大差异达到基准抛物型喷管的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喷气推进 声速燃气射流 喷管型面 流动分离 推力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