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组增长混合模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纵向分析
1
作者 黎光明 刘钰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5,共8页
考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展轨迹、性别差异和影响因素。以1429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组增长混合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三类不同的发展轨迹,即“低−下降”组、“平稳”组和“高−上升”组;(2)青少年网... 考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展轨迹、性别差异和影响因素。以1429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组增长混合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三类不同的发展轨迹,即“低−下降”组、“平稳”组和“高−上升”组;(2)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青少年在“平稳”组和“高−上升”组中占比更大,但在“高−上升”组中,女性上升的速率却快于男性;(3)消极应对方式是男性与女性青少年网络成瘾发展的共同风险因素;朋友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焦虑、超重/肥胖是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发展的风险因素,自我满意度是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发展的保护因素;家庭满意度是女性青少年网络成瘾发展的保护因素。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防范风险因素,同时做好青少年的自控和自我满意度教育,强化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成瘾 纵向分析 多组增长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韦淑 杨丽 +3 位作者 罗雨婷 梁秋婷 周溢 卢佳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心理一致感的纵向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步放化疗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第1次、15次、30...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心理一致感的纵向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步放化疗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第1次、15次、30次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困扰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13对其进行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其心理一致感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NPC同步放化疗患者,其心理一致感存在3种轨迹,分别为持续低平组(20.00%)、持续下降组(28.00%)、持续上升组(52.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严重程度、年龄、学历、居住地、照护者和肿瘤分期是鼻咽癌患者心理一致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存在群体异质性,应基于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心理一致感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的老年共病择期手术患者护理依赖发展轨迹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娟 罗彩凤 +6 位作者 谭佳宁 范廷婷 沙慧颖 魏兰芝 陈蕊蕊 卢婷 潘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75,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共病择期手术患者护理依赖发展轨迹的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江苏省5所综合性三级医院的598例老年共病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累积评分量表、护理依赖量表分别于术后3 d(T1)、出院时(T2)及... 目的 探讨老年共病择期手术患者护理依赖发展轨迹的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江苏省5所综合性三级医院的598例老年共病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累积评分量表、护理依赖量表分别于术后3 d(T1)、出院时(T2)及出院后1周(T3)进行追踪调查,利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及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老年共病手术患者疾病累积评分为14(8,17)分;T1、T2、T3护理依赖得分分别为(45.06±16.03)分、(54.40±16.32)分、(63.37±10.91)分;患者护理依赖发展轨迹分为独立性稳步上升组(36.3%)、先降后升组(20.9%)、迅速上升组(28.4%)、先升后降组(14.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居住方式、是否初次发病及共病程度影响护理依赖发展轨迹(均P<0.05)。结论 老年共病手术患者护理依赖存在异质性轨迹,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轨迹类别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护理依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共病 护理依赖 发展轨迹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影响因素:距离与形态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源 骆方 刘红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0-1412,共13页
通过模拟研究,考察潜类别距离和发展形态等因素对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的影响:(1)潜类别距离越大,模型选择和分类效果越好。(2)混合模型的选择,应以一定样本量(至少200)为前提,首先考虑BIC选出正确的分类模型,再通过... 通过模拟研究,考察潜类别距离和发展形态等因素对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的影响:(1)潜类别距离越大,模型选择和分类效果越好。(2)混合模型的选择,应以一定样本量(至少200)为前提,首先考虑BIC选出正确的分类模型,再通过熵值、ARI等选择分类确定性较高的模型。(3)多阶段的发展形态对正确模型的选择和分类的确定性均有一定程度影响。(4)潜类别距离和样本量越大,参数估计精度越高。(5)在判断分类准确性的指标中,ARI的选择更偏向于真实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PGMM) 潜类别增长分析(LCGA) 潜类别距离(SMD) 发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描述发展趋势的差异: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红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9-544,共6页
在追踪研究中,研究者不仅关心某一特质随时间的发展趋势,而且关注个体之间发展趋势的差异及其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总体发展同质的情形下,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所研究的总体本... 在追踪研究中,研究者不仅关心某一特质随时间的发展趋势,而且关注个体之间发展趋势的差异及其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总体发展同质的情形下,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所研究的总体本身不同质,就需要一种能够描述总体中不同质子总体的不同发展特点的方法。该文简要介绍了一种能够描述不同群体不同发展趋势特征的统计模型——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并通过一个实际例子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应用过程,同时说明了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与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研究 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方法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婧 唐文清 +2 位作者 张敏强 张文怡 郭凯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96-1704,共9页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PGMM)可对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及群体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在能力发展、行为发展及干预、临床心理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PGMM可在结构方程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框架下定义,通常使用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估计和基于马尔科...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PGMM)可对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及群体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在能力发展、行为发展及干预、临床心理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PGMM可在结构方程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框架下定义,通常使用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估计和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的贝叶斯推断两种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样本量、测量时间点数、潜在类别距离等因素对模型及参数估计有显著影响。未来应加强PGMM与其它增长模型的比较研究;在相同或不同的模型框架下研究数据特征、类别属性等对参数估计方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数据 混合增长模型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 参数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早期限制性饮食的发展轨迹: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的分析
7
作者 张斌 张安琪 +5 位作者 邱致燕 曾奕欣 曾成伟 熊思成 张淑君 王亚楠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1-628,共8页
为考察青少年早期限制性饮食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荷兰饮食行为问卷、身体羞耻量表、身体监控量表对357名初中生在1年内进行3次测试,使用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限制性饮食的发展轨迹可分为5个... 为考察青少年早期限制性饮食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荷兰饮食行为问卷、身体羞耻量表、身体监控量表对357名初中生在1年内进行3次测试,使用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限制性饮食的发展轨迹可分为5个不同的潜在类别,分别为低风险−恶化组、高风险−稳定组、低风险−缓升组、高风险−缓解组、低风险−稳定组;(2)性别、身体监控对青少年早期限制性饮食的发展轨迹不存在显著预测作用,身体羞耻显著预测青少年早期限制性饮食的发展轨迹。本研究揭示了青少年早期限制性饮食的发展轨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限制性饮食 发展轨迹 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家庭功能潜在类别轨迹的纵向研究
8
作者 王嘉怡 范子娜 +3 位作者 曹中强 朱艺 殷晓旭 龚言红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探索从孕早期至产后12个月孕产妇家庭功能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从2个妇幼保健院便利抽取1053例孕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调查家庭功能,孕早期采用爱丁堡产后... 目的探索从孕早期至产后12个月孕产妇家庭功能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从2个妇幼保健院便利抽取1053例孕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调查家庭功能,孕早期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调查产前抑郁症状。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孕产妇家庭功能的变化轨迹,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共689例孕产妇完成全程随访。孕产妇家庭功能可分为中重度障碍持续下降组(12.3%)、中度障碍波动下降组(44.9%)、无障碍稳定良好组(42.8%);孕产妇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女、孕早期是否存在抑郁症状是家庭功能轨迹潜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孕产妇家庭功能在孕早期至产后12个月的变化轨迹存在异质性,应及时识别不同亚型的孕产妇,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升孕产妇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家庭功能 产前抑郁 心理健康 个体视角 纵向研究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产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石惠姗 卢梓沛 +1 位作者 朱崇宽 张园园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0,共5页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2所医院的354名实习期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分别于...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2所医院的354名实习期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分别于实习开始,实习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进行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究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的潜在轨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可分为3个发展轨迹:高水平稳定组(33.90%)、中水平下降组(38.70%)和低水平上升组(27.40%)。专业选择方式、在校平均成绩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是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护生实习期的职业认同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轨迹,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建立清晰的未来工作规划,强化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实习 职业认同 影响因素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纵向研究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敏敏 于秀荣 +1 位作者 吴玉梅 孙士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10,67,共6页
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能力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个体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8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早产儿入院24 h内、开始肠道喂养、完全肠道喂养、初次经... 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能力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个体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8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早产儿入院24 h内、开始肠道喂养、完全肠道喂养、初次经口喂养、初次一半喂养、完全经口喂养和出院时,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其经口喂养能力进行纵向追踪测评。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分析其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可分为高水平缓升组(32.9%)、中水平缓升组(47.5%)、低水平先降后升组(19.6%);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疾病严重程度和喂养前的行为状态是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水平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变化轨迹具有异质性;NICU医护人员可通过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对其进行针对性评估和干预,实现精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经口喂养能力 疾病严重程度 行为状态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过渡期体力活动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盈彤 戈晓华 +2 位作者 郑清如 张婷婷 诸葛炜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出院过渡期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05例CHF患者为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出院过渡期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05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PA问卷长卷于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2周、2个月、3个月调查其PA水平。采用增长混合模型识别CHF患者出院过渡期PA轨迹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CHF患者出院过渡期PA变化轨迹可分为“少动降低组”(26.09%)、“多动不稳组”(14.13%)及“多动稳定组”(59.7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末端心房脑钠肽前体、CHF症状及运动恐惧是CHF患者PA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CHF患者出院过渡期PA可分为3种变化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护士应基于患者PA变化轨迹的同质群体及影响因素,给予动态化、个体化的心脏康复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体力活动 纵向研究 轨迹 增长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慧 宗旭倩 +5 位作者 胡文慧 黄青梅 蔡婷婷 吴傅蕾 袁长蓉 杨瑒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4期2283-2288,共6页
目的探讨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在我院乳腺科接受化疗的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ROMIS)-疲乏症状简表测评患者在化疗前(T1)、化疗早期... 目的探讨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在我院乳腺科接受化疗的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ROMIS)-疲乏症状简表测评患者在化疗前(T1)、化疗早期(T2)、化疗中期(T3)及化疗后期(T4)的癌因性疲乏变化,基于增长混合模型探讨癌因性疲乏的轨迹类别并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96例患者,可分为2类轨迹,命名为症状平缓组(89.4%)和症状缓解组(1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的焦虑、抑郁与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发展趋势相关(P<0.05)。结论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癌因性疲乏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但呈现出较高水平的疲乏,化疗前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与癌因性疲乏的发展趋势存在相关性,提示临床护理工作者需更加关注焦虑抑郁水平较高的患者的疲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疲乏 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轨迹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晴 胡娟 +1 位作者 彭艳妮 鲁桂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44,共6页
目的 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行诱导缓解治疗患者18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 目的 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行诱导缓解治疗患者18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轨迹的不同类别,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前1 d及诱导缓解治疗1周、2周、3周及结束后1 d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分别为22.86±3.75、26.39±4.12、31.71±4.64、36.54±5.25、39.63±5.06,5个时间点得分呈正相关;通过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将其分为持续高疲乏组(48.09%)、疲乏升高组(34.42%)、低疲乏组(17.4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低疲乏组比较,有睡眠障碍、血红蛋白<60 g/L、低社会支持更易归于持续高疲乏组(均P<0.05),有睡眠障碍、并存胃肠道症状群更易归于疲乏升高组(均P<0.05)。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呈现3种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癌因性疲乏不同轨迹类别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以减轻患者疲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诱导缓解治疗 癌因性疲乏 睡眠障碍 社会支持 纵向研究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呼吸道症状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彭娜娜 陆箴琦 +1 位作者 陈凤珍 张晓菊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4期2262-2269,共8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呼吸道症状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纳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4例首次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PRO-CTCAE量表中呼吸道症状条目分别在首次用...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呼吸道症状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纳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4例首次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PRO-CTCAE量表中呼吸道症状条目分别在首次用药前以及用药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6周、第9周、第12周、第15周、第18周、第21周、第24周收集患者的症状数据。根据改良动态症状模型,在首次用药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焦虑抑郁和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采用增长混合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患者呼吸道症状的轨迹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识别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咳嗽和呼吸急促均有3条变化轨迹,分别命名为“中度咳嗽缓解-加重组”“轻度咳嗽缓解组”“轻度咳嗽维持组”“轻中度呼吸急促缓解组”“轻度呼吸急促加重组”“极轻度呼吸急促维持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是咳嗽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OR=0.065,P=0.010),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1.458,P=0.003)是呼吸急促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在用药后24周内咳嗽和呼吸急促以轻度维持为主,不同的变化轨迹存在一定的群体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症状变化轨迹寻找可干预的时间点,并通过影响因素识别重点人群,有助于开展呼吸道症状管理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治疗 咳嗽 呼吸急促 症状轨迹 增长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曲利 姜竹青 +3 位作者 万迪 李萍 都鹏超 尹荣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31,41,共7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终末期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初诊后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于术前(T1)、首次化疗周期前(T2)、首次化疗周期1~3 d(T3)、首次化疗周期中期(T4)、首... 目的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终末期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初诊后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于术前(T1)、首次化疗周期前(T2)、首次化疗周期1~3 d(T3)、首次化疗周期中期(T4)、首次化疗周期结束(T5)和术后3个月(T6)6个时间点调查其姑息性表现。潜变量增长曲线混合模型分析其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结果中晚期肺癌患者T1时姑息性表现水平为(35.00±6.86)%,T2时(31.05±9.09)%,T3时(29.11±11.47)%,T4时30.00(10.00,50.00)%,T5时30.00(10.00,50.00)%,T6时20.00(10.00,50.00)%。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曲线分为改善组(41.13%)、恶化组(22.58%)和严重恶化组(36.29%)。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人格分型和自我管理是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整体呈随时间恶化发展趋势,根据不同时间点姑息性表现特征可分为改善组、恶化组和严重恶化组3个发展轨迹类别,高龄、情绪不稳定人格和低自我管理水平是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的危险因素,应结合不同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癌症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姑息性表现 潜变量增长曲线混合模型 姑息护理 发展轨迹 人格分型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宋丹妮 蒲丛珊 +5 位作者 王义婷 胡双 朱蓉 何瑾 赵纯 单春剑 《中国护理管理》 2025年第5期711-716,共6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受孕的2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受孕的2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分别于研究对象妊娠10~14周、22~26周、34~38周进行调查,利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256例孕妇完成调查,其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为3个类别,分别是中依恋-上升型(65.2%)、低依恋-持续型(7.8%)、高依恋-平稳型(27.0%)。孕次、不良妊娠史、不孕原因、生育动机主要来源是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制订提高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水平的干预措施,提高孕妇妊娠质量,促进母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母胎依恋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肖黎丽 蒋旭萍 肖婷婷 《中国护理管理》 2025年第5期717-723,共7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10例,评估患者功能锻炼1周、6周、12周、20周、24周的依从性,利用潜变量增...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10例,评估患者功能锻炼1周、6周、12周、20周、24周的依从性,利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2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可分为4个类别,低依从性平稳型56例(26.7%)、低依从性上升型42例(20.0%),中依从性下降型64例(30.5%)、中依从性上升型48例(22.8%)。年龄、脑卒中知识、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是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变化各异。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提升患者的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功能锻炼依从性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