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与热泵空调技术相结合,设计可利用发动机余热、电驱系统余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车外空气等多种热源的乘员舱制热方案。制定乘员舱多热源制热控制策略,搭建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与热泵空调技术相结合,设计可利用发动机余热、电驱系统余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车外空气等多种热源的乘员舱制热方案。制定乘员舱多热源制热控制策略,搭建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方案和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有余热利用的情况下,乘员舱制热优先选取发动机余热回收模式,其次选择电驱余热回收热泵模式;在无余热利用情况下,-10℃及以上温度选择空气源热泵制热,-10℃以下选择PTC进行制热。将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与PTC单独制热、空气源热泵制热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总能耗均最低,在环境温度为-20℃时,集成式制热能耗比PTC制热能耗降低32.1%,比空气源热泵制热能耗降低50.7%。展开更多
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工作在增程模式时,如何避免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持续下降、减少对发动机和发电机转速/转矩的频繁调整、改善整车燃油经济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增程器功率流优化方法。首先对测量到的整车实时电功率...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工作在增程模式时,如何避免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持续下降、减少对发动机和发电机转速/转矩的频繁调整、改善整车燃油经济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增程器功率流优化方法。首先对测量到的整车实时电功率依次进行发电效率修正、动力电池SOC修正和功率变化率修正从而得到增程器目标功率,同时还根据整车实时电功率以及动力电池SOC设计发动机启停控制策略。然后根据增程器的油电转换效率特性和最佳油电转换效率曲线计算出发动机/发电机的目标转速/转矩。最后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联邦试验程序(federal test procedure,FTP)和高速公路燃油经济型试验(high way fuel economy test,HWFET)三种测试工况下进行了台架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动力电池SOC的持续下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同时还降低了对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和发电机转矩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展开更多
文章以某款增程式电动汽车(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REEV)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整车控制策略,借助整车性能仿真软件CRUISE和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Isight搭建了整车性能仿真和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文章以某款增程式电动汽车(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REEV)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整车控制策略,借助整车性能仿真软件CRUISE和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Isight搭建了整车性能仿真和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对增程器控制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整车能量需求的前提下,优化后的增程器总发电量减少了7.34%,汽车百公里燃油消耗量降低了8.28%。展开更多
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extended-range electric vehicle),是指在纯电动汽车基础上,增加一个内燃发电机增程器(RE),给电池充电或直接驱动电机以增加续航里程,从而克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的瓶颈的新型电动汽车。是介于传统混合动力汽...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extended-range electric vehicle),是指在纯电动汽车基础上,增加一个内燃发电机增程器(RE),给电池充电或直接驱动电机以增加续航里程,从而克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的瓶颈的新型电动汽车。是介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车辆类型,在排放、噪音、系统复杂性等方面优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但又比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和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因此,E-REV更具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推广价值。E-REV所携带的动力电池本身的续驶里程并不大,但它要求具备更高的效率,同时具备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这势必给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简要介绍E-REV及其发展以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适合于E-REV的动力电池进行分析。展开更多
文摘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与热泵空调技术相结合,设计可利用发动机余热、电驱系统余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车外空气等多种热源的乘员舱制热方案。制定乘员舱多热源制热控制策略,搭建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方案和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有余热利用的情况下,乘员舱制热优先选取发动机余热回收模式,其次选择电驱余热回收热泵模式;在无余热利用情况下,-10℃及以上温度选择空气源热泵制热,-10℃以下选择PTC进行制热。将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与PTC单独制热、空气源热泵制热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总能耗均最低,在环境温度为-20℃时,集成式制热能耗比PTC制热能耗降低32.1%,比空气源热泵制热能耗降低50.7%。
文摘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工作在增程模式时,如何避免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持续下降、减少对发动机和发电机转速/转矩的频繁调整、改善整车燃油经济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增程器功率流优化方法。首先对测量到的整车实时电功率依次进行发电效率修正、动力电池SOC修正和功率变化率修正从而得到增程器目标功率,同时还根据整车实时电功率以及动力电池SOC设计发动机启停控制策略。然后根据增程器的油电转换效率特性和最佳油电转换效率曲线计算出发动机/发电机的目标转速/转矩。最后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联邦试验程序(federal test procedure,FTP)和高速公路燃油经济型试验(high way fuel economy test,HWFET)三种测试工况下进行了台架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动力电池SOC的持续下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同时还降低了对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和发电机转矩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文摘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extended-range electric vehicle),是指在纯电动汽车基础上,增加一个内燃发电机增程器(RE),给电池充电或直接驱动电机以增加续航里程,从而克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的瓶颈的新型电动汽车。是介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车辆类型,在排放、噪音、系统复杂性等方面优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但又比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和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因此,E-REV更具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推广价值。E-REV所携带的动力电池本身的续驶里程并不大,但它要求具备更高的效率,同时具备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这势必给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简要介绍E-REV及其发展以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适合于E-REV的动力电池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