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置抛物环面天线增益的计算
1
作者 杜彪 杨可忠 钟顺时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42,共11页
本文给出了偏置抛物环面天线增益的两种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并把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和文献(1~3)中的测试值或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表明其中一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关键词 抛物环面天线 单偏置天线 增益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控制系统反馈增益向量的灵敏度分析
2
作者 陈宇东 陈塑寰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根据振动系统的模态控制方程,利用状态反馈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极点配置法,文中提出计算模态反馈增益向量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模态反馈增益向量灵敏度分析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涉及开环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及模态控制矩阵的... 根据振动系统的模态控制方程,利用状态反馈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极点配置法,文中提出计算模态反馈增益向量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模态反馈增益向量灵敏度分析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涉及开环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及模态控制矩阵的灵敏度,由于在方法的推导过程中使用了模态控制方程,因此避免了非常复杂的数学推演。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一桁架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振动控制 模态增益向量计算 增益向量的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自动白平衡算法 被引量:9
3
作者 甘波 魏廷存 郑然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4-228,共5页
针对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中的自动白平衡图像处理电路,提出了一种便于硬件实现的增益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自动白平衡算法。该算法将增益计算的计算法与迭代法结合使用,并用比较器和移位寄存器来取... 针对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中的自动白平衡图像处理电路,提出了一种便于硬件实现的增益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自动白平衡算法。该算法将增益计算的计算法与迭代法结合使用,并用比较器和移位寄存器来取代复杂的组合逻辑单元,在不增加硬件开销的基础上提高了计算精度与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图像传感器 白平衡 色温 增益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绿竹优良种源及单丛选择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郑维鹏 《竹子研究汇刊》 2005年第1期32-36,共5页
以实地生长的绿竹为基础材料,造林3年后通过对永安和龙海试验点各种源不同性状的遗传增益计算,结果表明:永安试验点遗传增益大部分为正值,福安、永安、永春和漳平等种源在永安有较大的推广前景,漳州、永安和龙岩号等种源适应在龙海生长... 以实地生长的绿竹为基础材料,造林3年后通过对永安和龙海试验点各种源不同性状的遗传增益计算,结果表明:永安试验点遗传增益大部分为正值,福安、永安、永春和漳平等种源在永安有较大的推广前景,漳州、永安和龙岩号等种源适应在龙海生长。适合在永安栽培的优良单丛分别为福安的第1丛、龙岩的第6丛和福安的第4丛,适合在龙海栽培的分别是永安的第1丛和漳州的第2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试验 优良种源 绿竹 福建 基础材料 增益计算 遗传增益 推广前景 试验点 永安 福安 生长 漳州 龙岩 栽培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ll对称矩阵结构的电路划分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蒋艳德 郭阳 王济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6-840,共5页
电路划分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自动化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的阶段,同时也是NP-hard组合优化问题.文中基于结点移动的Fiduccia-Mattheyses(FM)算法提出新的cell对称矩阵数据结构,实现一种电路划分方法.首先使用对称矩阵数据结构存储结点和线网... 电路划分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自动化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的阶段,同时也是NP-hard组合优化问题.文中基于结点移动的Fiduccia-Mattheyses(FM)算法提出新的cell对称矩阵数据结构,实现一种电路划分方法.首先使用对称矩阵数据结构存储结点和线网信息,然后利用简单的加减运算代替划分过程中结点增益的计算,最后简化原始算法中复杂的判断与计算完成对电路的划分.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FM算法相比,在保证得到等价划分结果的情况下,该方法显著简化了实现过程,并且保持了线性复杂度;对电路实例进行划分,平均切边优化效果达到9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划分 物理设计 FM算法 增益计算 cell对称矩阵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speed corner detection based on fuzzy ID3 decision tree
6
作者 段汝娇 赵伟 +1 位作者 黄松岭 郝宽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528-2533,共6页
A high-speed comer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ID3 decision tree was proposed. In the algorithm, the Bresenham circle with 3-pixel radius was used as the test mask, overlapping the candidate comers with the nuc... A high-speed comer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ID3 decision tree was proposed. In the algorithm, the Bresenham circle with 3-pixel radius was used as the test mask, overlapping the candidate comers with the nucleus. Connected pixels on the circle were applied to compare the intensity value with the nucleus, with the membership function used to give the fuzzy result. The pixel with maximum information gain was chosen as the parent node to build a binary decision tree. Thus, the comer detector was derived. The pictures taken in Fengtai Railway Station in Beijing were used to test the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number of pixels on the test mask is chosen to be 9, best result can be obtained. The comer detector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existing detector i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quality and the method also provides high performance against Poisson noise and Gaussian bl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er detector fuzzy ID3 algorithm decision tre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REAL-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