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凤瑜 张斌 +5 位作者 董文洁 张鹏 薛彩强 刘显旺 韩涛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和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和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并测定其Ki-67增殖指数。在ADC图上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最小ADC值(the minimum ADC,ADCmin)、平均ADC值(the mean ADC,ADCmean)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并计算相对ADCmin(relative ADCmin,rADCmin)及相对ADCmean(relative ADCmean,rADCmean)。对比分析二者ADC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并计算ADC值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及rADCmean值均小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ADC值均能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及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进行有效鉴别,其中rADCmean值的鉴别诊断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5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07~0.994],最佳截断值为0.955,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3%、83.87%,准确度为91.67%。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的Ki-67增殖指数大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ADCmin、ADCmean、rADCmin及rADCmean值均与Ki-67增殖指数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506、r=-0.480、r=-0.569、r=-0.541)。结论ADC值可以对肺癌脑转移瘤的组织学分型进行鉴别诊断,并可以预测Ki-67增殖指数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Ki-67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增殖指数与脑膜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娇娇 谢新明 +2 位作者 梁华 杨喆 宫惠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 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不同级别和亚型脑膜瘤及其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WHO(2014)中枢神经系统诊断标准从607例脑膜瘤中随机选取Ⅰ级脑膜瘤60例、Ⅱ级脑膜瘤20例、Ⅲ级脑膜瘤18例、复发性脑膜瘤20例及侵犯脑组织脑膜瘤13例行Ki-6... 目的 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不同级别和亚型脑膜瘤及其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WHO(2014)中枢神经系统诊断标准从607例脑膜瘤中随机选取Ⅰ级脑膜瘤60例、Ⅱ级脑膜瘤20例、Ⅲ级脑膜瘤18例、复发性脑膜瘤20例及侵犯脑组织脑膜瘤13例行Ki-67免疫组化检测。607例中女性多发,发病年龄2~75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7例年龄小于18岁。607例样本中Ⅰ、Ⅱ和Ⅲ级脑膜瘤分别为551、38和18例。结果 Ki-67表达水平与脑膜瘤级别呈正相关(P〈0.05);同级别复发和未复发、Ⅱ级脑膜瘤侵犯脑组织和未侵犯脑组织脑膜瘤中,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表达水平与脑膜瘤级别呈正相关,复发性、侵犯脑组织脑膜瘤的Ki-67增殖指数较同级别脑膜瘤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WHO分级 Ki-67增殖指数 复发 脑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增殖指数Ki-67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佳 胡荣 +3 位作者 廖爱军 石卉莹 杨威 刘卓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35-93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增殖指数(Ki-67PI)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型及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NHL病例542例,所有... 本研究旨在探讨Ki-67增殖指数(Ki-67PI)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型及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NHL病例542例,所有病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PI。分析其中初治且病例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82例并对其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依据WHO(2001)淋巴组织肿瘤分型方案,NHL分型不同,Ki-67PI亦不同。随NHL侵袭程度升高,Ki-67PI均值逐渐增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0%为区分惰性淋巴瘤与侵袭性淋巴瘤的临界值。82例初治DLBCL患者临床研究显示,75%为区分DLBCL患者具有良好或不良预后的临界值,且Ki-67的表达与患者Ann Arbor分期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相关。按Ann Arbor分期及LDH水平分层研究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及LDH水平升高组中,具有B症状及IPI评分3-5分的患者、Ki-67PI≤75%的患者3年总生存率(OS)高于Ki-67PI>75%的患者;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及LDH水平正常组中,具有B症状、Ki-67PI≤75%的患者3年OS高于Ki-67PI>75%的患者。结论:Ki-67PI临界值50%有助于区分惰性及侵袭性淋巴瘤。在DLBCL患者中,应用Ki-67PI临界值75%并联合B症状、Ann Arbor分期、IPI评分及LDH水平等相关因素可综合评价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Ki-67PI增殖指数 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ANN Arbor分期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粘弹性与相对增殖指数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西正 匡震邦 +3 位作者 蔡绍皙 王远亮 徐世荣 黄岂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5-309,共5页
本文利用微管吸吮技术 (Micropipetteaspirationtechnique) ,测量不同应变水平作用下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的粘弹性。发现在细胞相对增殖指数最大时 ,细胞的粘弹性大于控制组 ,从细胞生物力学的角度证实细胞骨架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粘弹性 相对增殖指数 WISTAR大鼠 微管吸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术前区分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宏 刘显旺 +2 位作者 刘光耀 周洁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术前区分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效能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Luminal型乳腺癌88例和非Luminal型乳腺癌30例,并检测其...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术前区分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效能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Luminal型乳腺癌88例和非Luminal型乳腺癌30例,并检测其Ki-67增殖指数。在ADC图上测量病灶实质的最小ADC值(the minimum ADC, ADCmin)、平均ADC值(the mean ADC, ADCmean)和相应对侧正常乳腺腺体组织的ADC值,计算相对ADCmin (relative ADCmin, rADCmin)和相对ADCmean(relative ADCmean, rADCmean)。比较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组间ADC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ADC值对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鉴别效能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Luminal型乳腺癌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值均低于非Luminal型乳腺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结果显示各ADC值均能对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进行有效区分,其中,rADCmin鉴别效能最佳,最佳截止值为0.599,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96 [95%(confidence interval, CI):0.712~0.864]、90.91%(95%CI:82.90%~96.00%)和63.33%(95%CI:43.90%~80.10%)。乳腺癌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与Ki-67增殖指数间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r=-0.343(95%CI:-0.493~-0.173)、 r=-0.474 (95%CI:-0.603~-0.321)、 r=-0.325 (95%CI:-0.478~-0.154)、 r=-0.322 (95%CI:-0.475~-0.150),P均<0.05]。结论 ADC值可用于鉴别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Luminal型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Ki-67增殖指数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的直方图特征与弥漫性胶质瘤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海涛 邢伟 +2 位作者 张艳文 周鹏 顾正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直方图特征鉴别弥漫性胶质瘤高、低级别的价值,并评价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弥漫性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比较高、低级...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直方图特征鉴别弥漫性胶质瘤高、低级别的价值,并评价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弥漫性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比较高、低级别组弥漫性胶质瘤ADC值的多个直方图特征差异,对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对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特征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然后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其ADC值直方图特征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ADC值的直方图特征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ADC最大值、标准差及不均匀度分别为2.395(2.359,3.227)×10^(-3)mm^(2)/s、0.410(0.306,0.534)×10^(-3)mm^(2)/s、0.305±0.086,大于低级别胶质瘤相对应的直方图特征[分别为2.107(1.927,2.546)×10^(-3)mm^(2)/s、0.204(0.171,0.383)×10^(-3)mm^(2)/s、0.203±0.11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1、0.000)。高级别胶质瘤的ADC值第10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分别为0.825(0.749,0.991)×10^(-3)mm^(2)/s、(1.068±0.246)×10^(-3)mm^(2)/s,小于低级别胶质瘤相对应的直方图特征[分别为1.191(0.863,1.313)×10^(-3)mm^(2)/s、(1.225±0.297)×10^(-3)mm^(2)/s],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9)。ROC曲线示ADC值的不均匀度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5),同时对鉴别诊断的灵敏度最高(95.8%),最大值、第10百分位数的特异度最高(均为68.4%)。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ADC值的第10百分位数与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r=-0.415,P=0.002),不均匀度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343,P=0.008)。结论:表观弥散系数的直方图特征有助于预测弥漫性胶质瘤的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对胶质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胶质瘤 组织学分级 Ki⁃67增殖指数 表观弥散系数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67增殖指数判定的数字化分析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涂轶 曹毅 +3 位作者 徐姗 郑紫纯 周志斌 梅金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5-877,共3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1]。胃肠胰分布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是NEN最常发生的部位,约占所有NEN的75%,目前已成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2]。NEN增殖活性的级别...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1]。胃肠胰分布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是NEN最常发生的部位,约占所有NEN的75%,目前已成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2]。NEN增殖活性的级别判定主要采用核分裂象和(或)Ki-67增殖指数两项指标,在国内,大多采用Ki-67增殖指数对NEN进行分级,准确的肿瘤分级对于指导NEN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Ki-67增殖指数 数字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及细胞增殖指数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淑桂 李英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癌细胞增殖指数(PI)以及突变p53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4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及10例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各临床分期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颈鳞癌...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癌细胞增殖指数(PI)以及突变p53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4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及10例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各临床分期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颈鳞癌组织细胞增殖指数及突变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P<0.01),但在不同临床期别及不同组织学类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加,突变p53蛋白表达增高,但与子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及恶性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癌 细胞增殖指数 癌组织 P53蛋白表达 上皮组织 白及 正常 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倍体、S期细胞指数及增殖指数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夏宗江 赵松 +1 位作者 胡伟 崔广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DNA倍体 S期细胞指数 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Ki-67增殖指数在套细胞淋巴瘤组织分型与预后中的临界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卫华 韦萍 +3 位作者 谢建兰 郑媛媛 张燕林 周小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探讨Ki-67增殖指数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组织分型(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异型)及在经典型MCL预后中的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M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Ki-67增殖指数进行定量评估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334例... 目的探讨Ki-67增殖指数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组织分型(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异型)及在经典型MCL预后中的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M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Ki-67增殖指数进行定量评估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334例MCL中,男女比为2. 9∶1,平均年龄(60. 6±9. 6)岁,中位年龄61岁(25~83岁)。经Mann Whitney U检验,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异型中Ki-67增殖指数的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24. 8%±12. 5%、60. 1%±11. 7%,P <0. 001)。四格表诊断试验分析Ki-67增殖指数> 50%是预测侵袭性变异型MCL的重要因素(χ2=167. 551,P <0. 001)。Ki-67增殖指数临界值为50%时诊断为侵袭变异型有高灵敏度(83. 9%)和特异度(95. 4%)。ROC曲线法分析经典型MCL最佳的诊断临界值为40%,敏感度为93. 2%,特异度为95. 0%,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最大(AUC=0. 980,P <0. 001,95%CI为0. 967~0. 993)。237例MCL(70. 9%)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3~108个月)。当临界值为20%时,经典型MCL生存曲线呈明显不同(P <0. 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临界值<40%是诊断经典型MCL的可靠指标,> 50%提示可能是侵袭性变异型;在经典型MCL患者中临界值20%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经典型 母细胞型 多形性 Ki-67增殖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配修复蛋白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与Ki-67增殖指数对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9
11
作者 陈玺 曾晓颖 +2 位作者 陈佳艳 刘菲 唐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250,共8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显著升高。各项临床与病理学指标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了帮助。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与Ki-67增殖指数在结直肠...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显著升高。各项临床与病理学指标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了帮助。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与Ki-67增殖指数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性及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4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23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析其术前血清标本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CA72-4、CA12-5水平及手术标本组织中的Ki-67增殖指数与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234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标本中发生错配修复蛋白缺失表达(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的共29例(12.4%),错配修复蛋白正常表达(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pMMR)的有205例(87.6%)。在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dMMR组与pMMR组在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类型、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dMMR组与pMMR组在Ki-67增殖指数、术前CEA、CA72-4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预后分析中,淋巴结转移组,分期较晚组生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错配修复蛋白组中dMMR组的生存率为100%,pMMR组的生存率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肿瘤标志物组在预后分析中CEA、CA72-4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在单因素分析中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5组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分期与术前CA72-4水平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提示分期和术前CA72-4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dMMR更多见于原发右半结肠的结肠癌,在低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类型较差的肿瘤多见,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蛋白 血清肿瘤标志物 Ki-67增殖指数 结直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原发性低级别高增殖指数滤泡性淋巴瘤1例
12
作者 孙永红 王燕茹 +2 位作者 邱颖谦 杨海霞 陈永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75-1376,共2页
患者女性,62岁。发现右下眼睑无痛性肿胀、眼部包块6个月,肿物大小2.0 cm×1.5 cm×1 cm,病灶边缘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周围软组织肿胀不明显。既往体健,无全身淋巴结、肝脾肿大,无肿瘤病史。CT示右侧下眼睑区高密度软组织占位... 患者女性,62岁。发现右下眼睑无痛性肿胀、眼部包块6个月,肿物大小2.0 cm×1.5 cm×1 cm,病灶边缘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周围软组织肿胀不明显。既往体健,无全身淋巴结、肝脾肿大,无肿瘤病史。CT示右侧下眼睑区高密度软组织占位性病变,右下眼睑有软组织损伤,但无局部扩散的迹象。骨髓活检和PET-CT结果显示全身无扩散。手术切除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滤泡性淋巴瘤 低级别 增殖指数 原发性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分裂率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在监测给予雌、孕激素后大鼠子宫内膜变化中的作用
13
作者 孙爱军 朱蓬第 +1 位作者 王介东 葛秦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核分裂率( M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指数在监测不同剂量雌、孕激素作用不同时间后,大鼠子宫内膜的增殖与抑制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去势后 SD大鼠作为动物模型,模拟临床雌、孕激素的连续与周期给药方案。分别在给药... 目的探讨核分裂率( M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指数在监测不同剂量雌、孕激素作用不同时间后,大鼠子宫内膜的增殖与抑制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去势后 SD大鼠作为动物模型,模拟临床雌、孕激素的连续与周期给药方案。分别在给药不同时间后,检测大鼠子宫内膜的 MI与 PCNA指数的变化。结果 PCNA指数可敏感反映不同剂量雌激素作用不同时间对大鼠子宫内膜的增殖作用,同时也反映不同剂量孕激素作用不同时间对大鼠子宫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 MI可反映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殖作用,但在反映孕激素的抑制作用时不敏感。结论 PCNA指数在反映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时优于 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孕激素 核分裂率 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何文飞 何大维 +3 位作者 马超 赵丹 张永波 卞则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没食子酸抑制小鼠模型中人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作用以及对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免疫活性C57BL/6j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配成4组,每组10只:①PBS荷瘤对照组,按PBS0.5ml/只,腹腔注射,作为阴性... 目的研究没食子酸抑制小鼠模型中人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作用以及对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免疫活性C57BL/6j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配成4组,每组10只:①PBS荷瘤对照组,按PBS0.5ml/只,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②没食子酸组,按250mg/kg,1次/2d给药,连续2周;③环磷酰胺组,按75mg/kg给药,每周2次,连续2周,作为阳性对照;④没食子酸+环磷酰胺组,没食子酸在环磷酰胺给药前24h给药,没食子酸与环磷酰胺独立给药,剂量和时间同前。药物均9:00腹腔注射给药,每周监测相对肿瘤体积(RTV),治疗时间共2周,次日处死小鼠,称体质量和瘤质量(Wt)、计算抑瘤率(IR),BrdU标记检测移植瘤细胞增殖。结果没食子酸组、环磷酰胺组、没食子酸+环磷酰胺组在2周的移植瘤瘤质量分别为(4559.0±677.7)、(2117.0±749.6)、(637.7±319.6)mg,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6.94%、70.72%、91.18%,与PB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没食子酸+环磷酰胺组瘤质量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给药组肿瘤增殖指数分别为0.1229±0.0219、0.1076±0.0156、0.0413±0.0130,与PBS组肿瘤增殖指数(0.2308±0.07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没食子酸+环磷酰胺组与没食子酸组或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没食子酸具有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移植瘤增殖、协同环磷酰胺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人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增殖指数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连环蛋白介导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海明 夏亚一 +1 位作者 何万庆 汪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流体剪切力促进小鼠胚胎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体小室系统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爬片施加不同强度及时间梯度的流体剪切力,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流体剪切力促进小鼠胚胎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体小室系统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爬片施加不同强度及时间梯度的流体剪切力,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不同大小及时间流体剪切力作用下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中β-catenin及cyclinD1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增殖指数,分析β-catenin介导下流体剪切力对MC3T3-E1细胞G1→S期转化的影响。结果中等大小的流体剪切力(12dyn/cm2)作用下MC3T3-E1细胞中β-catenin及cyclinD1的表达较静置组、低应力组(6dyn/cm2)和高应力组(18dyn/cm2)明显增多(F=4.26,P=0.022;F=6.59,P=0.004),增殖指数也显著升高(F=5.84,P=0.037),且β-catenin与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5,P<0.05)。结论流体剪切力通过引起β-catenin在胞浆内积聚,进而核转位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引起目标蛋白cyclinD1表达增加,在G1→S期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等大小的流体剪切力有显著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剪切应力 Β-连环蛋白 CYCLIND1 免疫荧光 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对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倪靖 束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致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牙龈成纤维细胞(NIFr-HGF)细胞周期增殖指数(PrI)的变化。方法以服用硝苯地平发生牙龈增生患者的牙龈组织为实验对象。龈切术获得组织样本,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NIFr-HGF,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致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牙龈成纤维细胞(NIFr-HGF)细胞周期增殖指数(PrI)的变化。方法以服用硝苯地平发生牙龈增生患者的牙龈组织为实验对象。龈切术获得组织样本,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NIFr-HGF,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 ng/mL和1 000 ng/mL硝苯地平进行干预(低、高浓度药物干预组),分别于干预后18 h和30 h时间点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计算PrI。以不添加硝苯地平的NIFr-HGF作为空白对照。结果在药物作用时间相同条件下,两药物干预组NIFr-HGF细胞周期PrI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低浓度与高浓度药物干预组间NIFr-HGF细胞周期P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浓度和高浓度药物干预组,干预30 h细胞周期的PrI明显高于干预18 h,分别为(57.54±0.019)%vs(21.15±0.011)%和(59.36±0.031)%vs(19.01±0.012)%(P<0.05)。结论对于硝苯地平致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NIFr-HGF细胞周期PrI随硝苯地平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大,而与药物浓度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牙龈增生 硝苯地平 牙龈成纤维细胞 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直肠癌切端的细胞增殖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耿敬姝 宋鸿涛 王艳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61-663,共3页
目的:对60例直肠癌Dixon术后切端组织的细胞增殖状态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增殖动力学在Dixon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切取石蜡包埋组织,加入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脱苯。水化后加入胃蛋白酶消化,过滤后离心,弃上清进行碘化丙啶染色,应用... 目的:对60例直肠癌Dixon术后切端组织的细胞增殖状态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增殖动力学在Dixon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切取石蜡包埋组织,加入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脱苯。水化后加入胃蛋白酶消化,过滤后离心,弃上清进行碘化丙啶染色,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直肠癌组织及切端的DNA指数(DI)、S期细胞百分比(SPF)、细胞增殖指数(PI)进行检测。结果:未复发组切端DI为1.09±0.03,SPF为4.18±1.32,PI为8.69±2.13。复发组切端DI为1.23±0.11,SPF为10.98±3.12,PI为14.13±3.67。经统计学t检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切端两组间SPF及PI均可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胞增殖动力学可作为大肠癌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术范围除考虑肠壁内浸润距离外,还应包括切除全部癌周围高增殖活性的粘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砀癌 切端 DNA指数 细胞增殖指数 细胞增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成志 王川 +2 位作者 吴友谊 朱世泽 张祥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SP法 )检测 10 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Ki 6 7、P5 3的表达 ,分析Survivin表达与Ki 6 7增殖指数、P5 3表达及各临床...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SP法 )检测 10 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Ki 6 7、P5 3的表达 ,分析Survivin表达与Ki 6 7增殖指数、P5 3表达及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Survivin阳性表达结直肠癌的Ki 6 7增殖指数 (4 1.31%± 19.83% )明显高于Survivin阴性者 (2 6 .2 1%± 2 0 .36 % ) ,Survivin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呈正相关 (P <0 .0 5 )。Survivin表达与P5 3表达无显著相关。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 6 4 .2 % (6 8/10 6例 ) ,癌旁形态学正常的结直肠粘膜未见Survivin表达 ;Survivin在中高分化结直肠癌表达阳性率 72 .4 % (6 3/87例 ) ,明显高于低分化结直肠癌 (2 6 .3% ,5 /19例 ) ,P <0 .0 5。此外 ,Survivin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位置、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Dukes’分期无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6 4 .2 % ,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SURVIVIN KI-67 P53 增殖指数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在大鼠膀胱癌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毕建斌 孔垂泽 +4 位作者 孙长成 李泽良 孙志熙 张祥华 竹中生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在大鼠膀胱癌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利用BBN诱导大鼠膀胱癌形成,应用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 30 mg腹腔注射,每周2次,观察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结果:应用TNP-470实... 目的:观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在大鼠膀胱癌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利用BBN诱导大鼠膀胱癌形成,应用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 30 mg腹腔注射,每周2次,观察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结果:应用TNP-470实验组的MVD为(15.31±3.66)个/mm2,明显低于对照组(22.81±7.69)个/mm2(P<0.01);PI范围:对照组为5.2%~41.1%,平均21.7%;实验组为9.6%~21.6%,平均15.0%,差别有显著性(P<0.05)。凋亡指数范围:对照组为1.0%~4.3%,平均2.3%;实验组为1.1%-20.7%,平均6.81%,差别十分显著(P<0.01)。结论:TNP-470能抑制大鼠膀胱癌的增殖,同时增强其凋亡或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血管再生 血管生成抑制剂 膀胱癌 细胞增殖 TNP-47030 微血管密度 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酪肽促进小鼠残留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伟 朱维铭 +3 位作者 张坚 顾立立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采用酪酪肽(PYY)基因敲除(Pyy-/-)小鼠,研究PYY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主要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建立小肠广泛切除的小鼠模型。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Pyy-/-小鼠分为三组,每组8只。假手术(Sham)组仅横断小肠但不切除小肠;广泛小肠切除(SBR... 目的:采用酪酪肽(PYY)基因敲除(Pyy-/-)小鼠,研究PYY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主要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建立小肠广泛切除的小鼠模型。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Pyy-/-小鼠分为三组,每组8只。假手术(Sham)组仅横断小肠但不切除小肠;广泛小肠切除(SBR)组切除50%小肠,保留近段空肠约1 cm,远段回肠9 cm;小肠广泛切除加PYY(SBR-PYY)组切除50%小肠,并于术后36 h皮内注射PYY1~36。各组小鼠均于给药后2 h处死,并取回肠组织,观察隐窝细胞的增殖指数、肠黏膜Y1受体的mRNA表达以及肠黏膜细胞膜蛋白激酶C-ε(PKC-ε)和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44/42 MAPK)的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SBR组小鼠回肠隐窝细胞的增殖指数和肠黏膜磷酸化的p44/42 MAPK的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高于Sham组,SBR-PYY组小鼠显著高于SBR组;SBR组小鼠回肠黏膜Y1受体mRNA的表达量和细胞膜PKC-ε的蛋白质表达量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SBR-PYY组小鼠显著高于SBR组和Sham组。结论:PYY结合Y1受体后可通过细胞膜的PKC-ε和细胞质的p44/42 MAPK磷酸化来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酪肽 小肠广泛切除 酪酪肽基因敲除小鼠 蛋白激酶C-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