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礼明 胡莉文 +1 位作者 陈怡宏 丘和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3-814,共2页
目的: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影晌。方法:将35例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按常规化疗方案(ANLL用DA或MA或HA方案,ALL用VDP方案)巩固维持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青蒿鳖甲汤煎剂... 目的: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影晌。方法:将35例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按常规化疗方案(ANLL用DA或MA或HA方案,ALL用VDP方案)巩固维持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青蒿鳖甲汤煎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G0/G1(%)明显上升,S(%)、G2/M(%)、PI(%)、SPF(%)明显下降。结论: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的骨髓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急性白血病 缓解期 增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IL-2基因转移对K562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宁 李秀森 +5 位作者 刘晓丹 张明伟 杜德林 毛宁 涂开成 曹珍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1-25,共5页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IL-2基因导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转导18天后,细胞DNA周期分析发现空载体转导的细胞K562/neo及含IL-2基因载体转导的细胞k562/IL-2的G0/G1期比例降低,而G2+M期增高。转导30天后K562/neo DNA周期分布恢复...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IL-2基因导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转导18天后,细胞DNA周期分析发现空载体转导的细胞K562/neo及含IL-2基因载体转导的细胞k562/IL-2的G0/G1期比例降低,而G2+M期增高。转导30天后K562/neo DNA周期分布恢复至转导前水平,而K562/IL-2细胞G0/G1期比例仍低于未转导细胞,G2+M期仍高于未转导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观察到K562/IL-2从培养第4天起增殖活性明显落后于未转导细胞,核分裂指数亦低于水转导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见K562/IL-2细胞中出现较多巨大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细胞核数目可多达20余个,推测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可能与细胞核反复分裂而胞质不能分裂有关。进一步形态计量学分析证实IL-2基因修饰的K562细胞体积增大,巨大细胞出现率显著高于未转导的K562细胞。结果提示K562/IL-2细胞体积增大与G2+M期细胞比例增高有关,推测IL-2基因修饰可能导致K562细胞周期滞留于G2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介导 IL-2 基因转移 K562细胞 增殖周期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EV3基因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方 李元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3-1007,共5页
应用反义阻断REV3基因表达的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M-REV3-)来研究人类REV3基因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评价该基因在哺乳类细胞突变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其与肿瘤形成的关系。文章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在自发或不同理化诱发条件[(... 应用反义阻断REV3基因表达的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M-REV3-)来研究人类REV3基因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评价该基因在哺乳类细胞突变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其与肿瘤形成的关系。文章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在自发或不同理化诱发条件[(紫外线,UVB)和(甲基甲烷磺酸酯,MMS)]下,对体外培养的HEK-293-M—REV3-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含量的影响进行检测,并计算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显示:自发状态下,HEK-293-M—REV3-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S期延长;而UVB和MMS不同理化因素诱导时,HEK-293-M—REV3-细胞的G2-M期或S期比例明显比对照组增加,PI值也相应增加。因此可以推测,当REV3基因低表达时,细胞无论在自发还是诱发情况下突变频率均降低,原因可能与细胞周期的改变有关,进而再引起DNA复制叉阻滞、合成减少,导致细胞死亡或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EV3基因 流式细胞技术 细胞增殖周期 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霞 吴军正 +2 位作者 李巧青 温德升 白忠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目的 探讨 17β 雌二醇 (E2 )对体外培养的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细胞系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时间的E2 处理Mc3细胞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检测E2 对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细胞系细胞群体倍增时... 目的 探讨 17β 雌二醇 (E2 )对体外培养的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细胞系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时间的E2 处理Mc3细胞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检测E2 对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细胞系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对CyclinD1、P2 7Kip1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 浓度分别为 10 -9、10 -8、10 -7mol/L的E2 作用于细胞第 5天时 ,MTT法测得E2 处理组细胞增殖促进率分别为 2 9%、5 4 %、5 9% ,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增加了 16 %、9%、2 4 % ,P2 7Ki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减少了33%、30 %、5 5 %。流式细胞术检查结果显示 ,10 -7mol/L的E2 处理 12、18、2 4h后 ,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相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11 3%、6 6 %、4 6 7% ,细胞增殖指数分别增加了 6 0 %、3 6 %、2 0 5 5 %。结论 生理浓度的E2 可以促进CyclinD1的表达、降低P2 7Kip1的阳性表达 ,从而促进细胞周期G1/S期转换 ,增加S期细胞数量 ,加速DNA合成 ,刺激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黏液表皮样癌 CYCLINDL P27““ 细胞增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5
作者 李开龙 张建国 +2 位作者 王惠民 闫振成 丁涵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rotein ,Ox LDL)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umanme sangialcell ,HMC)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与不同浓度Ox LDL共培养后的HMC制成单细胞悬液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 ,计算出细胞...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rotein ,Ox LDL)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umanme sangialcell ,HMC)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与不同浓度Ox LDL共培养后的HMC制成单细胞悬液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 ,计算出细胞周期中的G0 G1 期、S期、G2 +M期各时期的百分比及S期抑制百分比、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低浓度 ( <10 0 μg ml)的Ox LDL明显刺激HMC增殖 ,表现为G0 G1 期细胞百分比减少及S期细胞增加 ;细胞的S期抑制百分比明显下降 ,而细胞的增殖指数则显著增高 (P <0 .0 1) ;高浓度 ( >15 0 μg ml)的Ox LDL明显抑制HMC增殖 ,表现为G0 G1 期细胞百分比增加及S期细胞减少 ,细胞的S期抑制百分比明显增加 ,而细胞的增殖指数则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不同浓度的Ox LDL可能通过对MC增殖周期的不同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增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Co(钴^(57))-争光霉素掺入人食管鳞癌细胞株CaEs—17的增殖周期时相
6
作者 柳惠图 薛绍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8年第4期85-91,共7页
我国自行筛选的抗肿瘤抗菌素-争光霉素与博莱霉素的理化性质基本相同。^(57)Co-争光霉素A_2+B_2混合品和A_5纯品掺入人食管鳞癌细胞株CaEs—17的放射自显影图表明^(57)Co-争光霉素(混合品和A_5)掺入到CaEs—17细胞核中,核仁掺入很少,胞... 我国自行筛选的抗肿瘤抗菌素-争光霉素与博莱霉素的理化性质基本相同。^(57)Co-争光霉素A_2+B_2混合品和A_5纯品掺入人食管鳞癌细胞株CaEs—17的放射自显影图表明^(57)Co-争光霉素(混合品和A_5)掺入到CaEs—17细胞核中,核仁掺入很少,胞质不掺入。这和博莱霉素与DNA的特异性结合、并与DNA相互作用、而不与rRNA、tRNA、血清白蛋白结合和作用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而在细胞内定位方面说明了争光霉素与DNA结合的特异性。通过^(14)C-TdR与^(57)Co-争光霉素同时掺入及先后掺入的双标记放射自显影图和显微分光光度计对标记和未标记细胞DNA相对含量测定等方法,证实了^(57)Co-争光霉素(混合品和A_5)掺入到含有G_1/G_0DNA含量的CaEs—17细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光霉素 CAES CO 人食管鳞癌细胞 增殖周期 放射自显影图 博莱霉素 标记细胞 血清白蛋白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9c2细胞Tudor-SN基因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及增殖的抑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甘世虎 崔晓腾 +6 位作者 马锦征 房丽娇 刘明霞 任媛媛 曹晓娜 杨洁 苏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4-759,共6页
基因特异性敲除的细胞常用于生物学研究。近些年兴起的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 nuclease)基因编辑技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基因特异性敲除的实验中。本实验通过利用CRISPR-Cas9基因... 基因特异性敲除的细胞常用于生物学研究。近些年兴起的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 nuclease)基因编辑技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基因特异性敲除的实验中。本实验通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对大鼠心肌H9c2细胞Tudor-SN(tudor staphylococcal nuclease)基因的敲除,并观察其对H9c2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选择PX462质粒为载体,利用软件设计能特异性识别H9c2细胞Tudor-SN基因第2个外显子的上下游sgRNA(single-guided RNA),构建1对重组质粒。随后,将这对质粒共同转入H9c2细胞中,再挑选阳性单克隆细胞进行培养。Western印迹鉴定其敲除效果,并用敲除成功的细胞株通过流式细胞术及CCK-8(cell counting kit 8)实验进行细胞周期和增殖的检测。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阳性细胞中,Tudor-SN蛋白不表达,成功实现了对Tudor-SN基因的敲除。流式结果显示,Tudor-SN基因敲除(KO)细胞发生了G1期阻滞。G1期细胞占比由H9c2野生型(WT)细胞的54.28%±0.21%升高到KO细胞的61.96%±0.40%(*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KO细胞的增殖速率减慢。生长第6天的A值由WT细胞的2.82±0.03降低到KO细胞1.85±0.19(*P<0.05)。本实验成功构建了H9c2细胞Tudor-SN基因敲除细胞株,并检测到Tudor-SN基因敲除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及增殖的抑制,为研究Tudor-SN基因对心肌细胞功能的调控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及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敲除 H9C2细胞 Tudor-SN基因 细胞周期阻滞与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菌红素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沈亚领 刘建文 +3 位作者 魏东芝 陶金莉 李柯 张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4-509,共6页
目的 :观察从生物工程技术得到的灵菌红素对人胰腺癌 8898细胞增殖抑制的药效学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 :用MTT法测定 8898细胞的存活率和抑制率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细胞的百分比 ,用HPLC检测人胰腺癌 8... 目的 :观察从生物工程技术得到的灵菌红素对人胰腺癌 8898细胞增殖抑制的药效学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 :用MTT法测定 8898细胞的存活率和抑制率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细胞的百分比 ,用HPLC检测人胰腺癌 8898细胞内灵菌红素的浓度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段片化进行分析。结果 :灵菌红素5mg·L-1的培养液中 8898细胞出现凋亡早期的形态学特征 ,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 30mg·L-1。而3T3细胞却未显示出该作用。研究表明灵菌红素抑制细胞的增殖 ,与抑制S期细胞的DNA复制及调控细胞的增殖周期相关。同时 ,细胞凋亡的产生与实验药物呈正相关。HPLC结果显示 ,灵菌红素的药理学作用与细胞内药物浓度相关。结论 :灵菌红素能有效的进入细胞内 ,抑制细胞的增殖 ,其机理与诱导细胞凋亡和调控细胞的增殖周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人胰腺癌 细胞凋亡 增殖周期 流式细胞分析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表皮细胞周期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姚敏 王文奎 +2 位作者 密磊 许伟石 史济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浅Ⅱ度烫伤 周期分析 表皮细胞 烫伤创面 DNA含量 细胞周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大鼠 细胞增殖周期 DNA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蹄莲高效组培增殖条件研究
10
作者 张永春 汤庚国 +1 位作者 吴爱忠 褚云霞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5期76-77,共2页
以彩色马蹄莲的品种‘Golden Affairs'为试材,在9种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分20d、30d、40d三阶段称重,计算增重率,研究激素对增殖的影响及适宜的增殖周期。结果表明:高浓度BA不利于丛生芽增殖,可促进苗的形成;丛生芽的增殖则受BA/NA... 以彩色马蹄莲的品种‘Golden Affairs'为试材,在9种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分20d、30d、40d三阶段称重,计算增重率,研究激素对增殖的影响及适宜的增殖周期。结果表明:高浓度BA不利于丛生芽增殖,可促进苗的形成;丛生芽的增殖则受BA/NAA的比值调节;30d为增殖周期进行培养,可获得最大增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增殖 激素 增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组培苗增殖培养条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芳 刘海鹏 +5 位作者 李保国 张雪梅 齐国辉 李迎超 张玲 许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6-59,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BBD)试验原理,选取6-BA浓度、光照度、增殖周期为试验因素,以增殖系数为响应值,采取3因素3水平响应面法进行回归模型分析,以优化红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无透气孔的塑料盖...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BBD)试验原理,选取6-BA浓度、光照度、增殖周期为试验因素,以增殖系数为响应值,采取3因素3水平响应面法进行回归模型分析,以优化红树莓组培苗增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无透气孔的塑料盖为封口材料,红树莓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为6-BA 1.59 mg/L、光照度1 391 lx、增殖周期42 d,在此条件下红树莓组培苗的增殖系数预测值为10.950,验证得到的实际值为11.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培养条件 红树莓 增殖系数 光照度 增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因素优化对林木组织培养增殖培养影响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磊 史绍林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7期88-89,共2页
在林木组织培养繁殖苗木过程中,增殖培养技术的优化是组织繁殖的核心技术,本文在总结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基本培养基、继代培养周期及玻璃化现象的控制技术,为林木组培工厂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木组培 基本培养基 增殖周期 玻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低聚肽促HL-7702人肝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艳 林峰 +3 位作者 金振涛 陈亮 易维学 蔡木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6,共4页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存活率,对玉米低聚肽的促HL-7702人肝细胞增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玉米低聚肽在1~10 g/L内,可促进肝细胞生长,其促进作用与肽浓度呈正相关;给予肝细胞玉米低聚肽24 h后,细...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存活率,对玉米低聚肽的促HL-7702人肝细胞增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玉米低聚肽在1~10 g/L内,可促进肝细胞生长,其促进作用与肽浓度呈正相关;给予肝细胞玉米低聚肽24 h后,细胞周期中S期及G2/M期细胞的比例上升;并且在此浓度范围内,玉米低聚肽对肝细胞存活率及形态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玉米低聚肽有促进HL-7702人肝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作用,可显著提高肝细胞活力,提示其在保肝护肝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低聚肽 HL-7702人肝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青蒿素通过PTEN/PI3K/Akt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5
14
作者 钟轩 王爱军 +3 位作者 王红钰 冯俊伟 郑宝军 施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通过PTEN/PI3K/Akt通路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DHA作用SGC7901细胞24、48、72h后,细胞计数法检测SGC7901细胞...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通过PTEN/PI3K/Akt通路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DHA作用SGC7901细胞24、48、72h后,细胞计数法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的情况。不同浓度DHA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的分布;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cyclin D1、P27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测定PTEN、PI3K、p-Akt的表达水平。分别以PTEN特异性小干扰RNA(PTEN-siRNA)及无关序列对照siRNA(non-specific siRNA,NS-siRNA)转染细胞,加入100μmol/L DHA,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ting测定cyclin D1、P27、PTEN、PI3K、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DHA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5)。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100μmol/L DHA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27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PTE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敲低PTEN表达后,DHA对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明显减弱,与此同时,cyclin D1表达水平升高,P27表达有所下降(P<0.05)。结论:DHA通过抑制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影响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和P27的表达,进而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青蒿素 胃癌增殖Akt通路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生物碱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芸霞 邹玺 +2 位作者 吴坚 葛竑璐 胡守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5-919,共5页
目的:观察附子生物碱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测定经附子生物碱处理后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的增殖活性。分别采用Annexin-V/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附子生物碱对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结果:①附... 目的:观察附子生物碱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测定经附子生物碱处理后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的增殖活性。分别采用Annexin-V/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附子生物碱对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结果:①附子生物碱分别作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24 h、48 h、72 h后的IC50为0.231 8±0.002 2、0.160 1±0.022 7、0.103 1±0.023 1 mg·mL-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当附子生物碱浓度达到0.8 mg·mL-1时出现明显的凋亡,凋亡率为(59.38±5.05)%。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处于S期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多,并且G0/G1期前出现凋亡亚二倍体峰。结论:附子生物碱体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还可使SGC-7901细胞阻滞于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生物碱 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诱导转录子RIGb cDNA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志增 徐勤枝 +1 位作者 隋建丽 周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389,共6页
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RT -PCR确定辐射诱导转录子RIGb是染色质重构基因CHD6表达的一个剪接转录子.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0 . 5Gyγ射线诱导RIGbmRNA表达增加,但4Gy大剂量照射对其表达无明显的影响.正常成人组织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RIG... 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RT -PCR确定辐射诱导转录子RIGb是染色质重构基因CHD6表达的一个剪接转录子.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0 . 5Gyγ射线诱导RIGbmRNA表达增加,但4Gy大剂量照射对其表达无明显的影响.正常成人组织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RIGb基因在心脏、肝脏和睾丸中有高表达.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转染和稳定表达RIGb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增殖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周期分析发现G1/S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诱导基因 基因表达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2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良 李晓林 韩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膜联蛋白A2(ANXA2)属于膜联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调控正常细胞膜运输、细胞骨架构成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NXA2可以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黏附,并且影响肿瘤治疗抵抗和免疫逃逸,ANXA2在肿瘤组织中... 膜联蛋白A2(ANXA2)属于膜联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调控正常细胞膜运输、细胞骨架构成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NXA2可以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黏附,并且影响肿瘤治疗抵抗和免疫逃逸,ANXA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后评估的标志物。此外,已有研究在裸鼠皮下异种移植神经母细胞瘤模型中尝试靶向ANXA2基因治疗,并有效增强了肿瘤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尽管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对于ANXA2如何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仍然缺乏系统性研究。深入了解近年来ANXA2在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细胞骨架动力学、增殖周期、代谢和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肿瘤治疗靶点及预后标志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2 上皮间质转化 增殖周期 细胞骨架动力学 治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B130基因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文芳 费迎明 +3 位作者 周建康 陈将南 周亚娣 吕秋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2,共6页
背景与目的:XB130蛋白在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中有重要作用,但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研究却极少,其作用至今仍不清楚。该研究拟探讨XB130基因对H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下游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 背景与目的:XB130蛋白在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中有重要作用,但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研究却极少,其作用至今仍不清楚。该研究拟探讨XB130基因对H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下游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CC细胞系Huh7、HepG2、SNU449及正常肝脏细胞系HL7702内XB130蛋白的表达。将XB130-siRNA转染Huh7细胞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Huh7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uh7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p-AKT、p-GSK3β、cyclin D1及p-Rb的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E2F/DP-1的靶基因cyclin E1、c-Myc及PCNA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XB130蛋白在Huh7、Hep G2、SNU449和HL7702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6±0.10、0.78±0.11、0.83±0.08和0.32±0.06,各HCC细胞与HL7702细胞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XB130-siRNA转染可成功抑制Huh7细胞中XB130蛋白的表达。沉默XB130后,Huh7细胞活性在72 h后明显减弱(P<0.001),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和G2/M期细胞比例降低(P均<0.01),p-AKT、p-GSK3β、cyclin D1及p-Rb的蛋白表达下降(P均<0.01),cyclin E1、c-Myc及PCNA的mRNA表达下降(P?均<0.001)。结论:XB130通过对细胞周期蛋白及下游转录因子的调控,影响HCC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XB130 SIRNA转染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大杂交相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佳佳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选取马大杂交相思优树的当年生带嫩芽的枝条进行腋芽诱导、增殖、生根等研究,在保持马大杂交相思较高的增殖倍数前提下,缩短增殖周期,提高移栽存活率,繁育出健壮的相思组培苗,为杂交相思快速繁殖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最适宜... 选取马大杂交相思优树的当年生带嫩芽的枝条进行腋芽诱导、增殖、生根等研究,在保持马大杂交相思较高的增殖倍数前提下,缩短增殖周期,提高移栽存活率,繁育出健壮的相思组培苗,为杂交相思快速繁殖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方式为75%酒精浸泡10 s,并用0.1%氯化汞处理10 min,存活率达到83%;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 mg/L+蔗糖30 g/L,萌芽率达93.1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增殖倍数可达3.32,增殖周期缩短至25d;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5 mg/L+IAA 0.1 mg/L+蔗糖15 g/L,生根率达91.33%;苗木驯化移栽30 d后成活率为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大杂交相思 增殖周期 组培快繁 玻璃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p53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人肠癌细胞的抑瘤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滕理送 郑树 +2 位作者 曹江 蔡心涵 吴金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10,60,共5页
人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p53蛋白作为一种细胞增殖的负调节因子,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维持基因组DNA的稳定,其突变、缺失或与细胞、病毒、肿瘤蛋白结合所致的p53失功能,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野生型... 人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p53蛋白作为一种细胞增殖的负调节因子,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维持基因组DNA的稳定,其突变、缺失或与细胞、病毒、肿瘤蛋白结合所致的p53失功能,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野生型p53基因的抗肿瘤特性,我们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将人野生型p53基因(WT-p53)cDNA全长正向插入到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REP9)的BamHl位点,构建了pREP9-p53重组体,用电穿孔方法将其导入有p53基因突变的人肠癌SW1116细胞,通过标记基因Neo^R筛选带外源p53基因的G418抗药性克隆,以观察抗药性克隆数量,同时对G418抗药性细胞的生长速度及细胞增殖周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导入WT-p53基因能使肠癌SW1116细胞的G418抗药性克隆形成减少,细胞生长速度较对照细胞明显减慢,细胞增殖周期GI期增加、S期下降.这些结果证明人野生型p53基因能抑制肠癌细胞的生长.本研究为大肠癌WT-p53实验性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明基于恢复P53肿瘤抑制基因功能的基因治疗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野生型P53基因 癌细胞 抑瘤效应 细胞增殖周期 肿瘤 治疗 克隆 重组体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