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韩春鲜
罗辉
李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1-1356,共6页
人口、耕地系统是干旱地区人工绿洲系统的两个关键子系统,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工绿洲的发展水平。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里木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
人口、耕地系统是干旱地区人工绿洲系统的两个关键子系统,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工绿洲的发展水平。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里木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物产值组成)为反映耕地生产力的指标,测度影响塔里木河干流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耕地生产力的因素;以粮食人口承载力和耕地压力指数为指标,分析该地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认为:1988~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干流区绿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表现在人口和耕地增加过快、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安全问题、耕地压力不断增加等方面。因此,塔里木河干流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上游和中游地区耕地开发利用的问题,更要关注与调控下游地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合理发展。严格控制下游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扩张是塔里木河干流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粮食生产满足自给需求为前提,建立以棉花生产为主,兼顾粮食安全的种植业结构,是塔里木河干流区耕地系统持续产出的优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耕地生产力
地均产值
粮食人口承载力
耕地压力
种植结构
塔里木河干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口-耕地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春鲜
罗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44-4747,4787,共5页
人口-耕地系统是人地关系系统的关键字系统之一,塔河干流人口-耕地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物产值组成)为反映耕地生产力的指标,测度影响干流区及上中下游...
人口-耕地系统是人地关系系统的关键字系统之一,塔河干流人口-耕地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物产值组成)为反映耕地生产力的指标,测度影响干流区及上中下游耕地生产力的因素,以粮食人口承载力和耕地压力指数为指标,分析该地区人口-耕地系统发展水平。研究认为,1988~2007年下游尉犁县的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干流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比较大,表现在人口和耕地增加过快、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安全问题、耕地压力不断增加等方面。因此,塔河干流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上中游耕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问题,更要关注下游地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合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耕地系统
耕地生产力
发展水平
塔里木河干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3
作者
焦紫岚
王家强
+1 位作者
迟春明
牛建龙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96-104,共9页
以塔里木河干流区为研究区域,选取研究区内3个主要控制水文站1961-2010年逐年径流量资料和同期10个气象站逐日地面气象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和距平相关方法,分时段分析了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
以塔里木河干流区为研究区域,选取研究区内3个主要控制水文站1961-2010年逐年径流量资料和同期10个气象站逐日地面气象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和距平相关方法,分时段分析了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减幅为3.03×108m3/10a(P> 0.05),且1970年前年径流量减幅为"上游区>下游区>中游区",1970年后减幅为"中游区>上游区>下游区",干流区和各流域区(上、中、下)年径流量分别累计减少了1.51×1010m3、1.235×1010m3、2.323×1010m3和9.65×109m3。(2)人类活动是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控制因子,且对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程度为"上游区>下游区>中游区",气候变化是次要的影响因子。(3)1970年前,塔里木河干流区和各流域区(上、中、下)年径流量的减少仅与人类活动有关,与气候变化关系不显著;1970年后,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和下游区年径流量的减少仅与人类活动有关;中游区年径流量的减少不仅与人类活动量增加有关,也与相对湿度的降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升高有关,与降水量、平均风速和最高气温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年径流量
塔里木河干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WaSSI-C生态水文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侯晓臣
孙伟
+1 位作者
李建贵
李全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208,共7页
水碳耦合模型能够为干旱区水碳资源综合管理提供重要的工具支持。以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WaSSI-C模型(Water Supply Stress Index-Carbon model)理论方法和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补充冰川融...
水碳耦合模型能够为干旱区水碳资源综合管理提供重要的工具支持。以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WaSSI-C模型(Water Supply Stress Index-Carbon model)理论方法和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补充冰川融化计算模块,以增强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时段划分为率定期(2000-2009年)和验证期(2010-2015年),利用实测的径流数据和MODIS数据产品的蒸散(ET)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数据,以相关系数(R^2)和效率系数(NS)为主要统计指标,探讨了不同时期WaSSI-C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流域总径流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72和0.68,NS为0.71和0.67;ET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60和0.64,NS为0.60和0.56;GEP率定期和验证期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68和0.61,NS为0.66和0.69;除ET在验证期的NS为0.56以外,模拟结果的2个评价指标均保持在0.6及以上,可见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水碳资源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SI-C模型
水碳耦合
径流
蒸散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塔里木河
干流
上游
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韩春鲜
罗辉
李霞
机构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1-135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61020)资助
文摘
人口、耕地系统是干旱地区人工绿洲系统的两个关键子系统,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工绿洲的发展水平。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里木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物产值组成)为反映耕地生产力的指标,测度影响塔里木河干流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耕地生产力的因素;以粮食人口承载力和耕地压力指数为指标,分析该地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认为:1988~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干流区绿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表现在人口和耕地增加过快、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安全问题、耕地压力不断增加等方面。因此,塔里木河干流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上游和中游地区耕地开发利用的问题,更要关注与调控下游地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合理发展。严格控制下游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扩张是塔里木河干流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粮食生产满足自给需求为前提,建立以棉花生产为主,兼顾粮食安全的种植业结构,是塔里木河干流区耕地系统持续产出的优良模式。
关键词
人工绿洲
耕地生产力
地均产值
粮食人口承载力
耕地压力
种植结构
塔里木河干流区
Keywords
Artificial oasis system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Percultivated land production
Food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
Planting structure
Tarim River Mainstream Area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口-耕地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春鲜
罗辉
机构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44-4747,478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61020)
文摘
人口-耕地系统是人地关系系统的关键字系统之一,塔河干流人口-耕地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物产值组成)为反映耕地生产力的指标,测度影响干流区及上中下游耕地生产力的因素,以粮食人口承载力和耕地压力指数为指标,分析该地区人口-耕地系统发展水平。研究认为,1988~2007年下游尉犁县的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干流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比较大,表现在人口和耕地增加过快、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安全问题、耕地压力不断增加等方面。因此,塔河干流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上中游耕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问题,更要关注下游地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合理发展。
关键词
人口-耕地系统
耕地生产力
发展水平
塔里木河干流区
Keywords
Population-cultivated land system
Prod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Development level
Area of Tarim mainstream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3
作者
焦紫岚
王家强
迟春明
牛建龙
机构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出处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96-10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荒漠河岸林胡杨叶片对地下水埋深的光谱响应研究”(31860172)。
文摘
以塔里木河干流区为研究区域,选取研究区内3个主要控制水文站1961-2010年逐年径流量资料和同期10个气象站逐日地面气象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和距平相关方法,分时段分析了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减幅为3.03×108m3/10a(P> 0.05),且1970年前年径流量减幅为"上游区>下游区>中游区",1970年后减幅为"中游区>上游区>下游区",干流区和各流域区(上、中、下)年径流量分别累计减少了1.51×1010m3、1.235×1010m3、2.323×1010m3和9.65×109m3。(2)人类活动是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控制因子,且对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程度为"上游区>下游区>中游区",气候变化是次要的影响因子。(3)1970年前,塔里木河干流区和各流域区(上、中、下)年径流量的减少仅与人类活动有关,与气候变化关系不显著;1970年后,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和下游区年径流量的减少仅与人类活动有关;中游区年径流量的减少不仅与人类活动量增加有关,也与相对湿度的降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升高有关,与降水量、平均风速和最高气温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年径流量
塔里木河干流区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human activities
annual runoff
the main stream of Tarim River
分类号
TV121.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WaSSI-C生态水文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侯晓臣
孙伟
李建贵
李全胜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新疆农业大学林业研究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208,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948项目2015-4-24-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XJEDU2016I025)
文摘
水碳耦合模型能够为干旱区水碳资源综合管理提供重要的工具支持。以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WaSSI-C模型(Water Supply Stress Index-Carbon model)理论方法和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补充冰川融化计算模块,以增强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时段划分为率定期(2000-2009年)和验证期(2010-2015年),利用实测的径流数据和MODIS数据产品的蒸散(ET)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数据,以相关系数(R^2)和效率系数(NS)为主要统计指标,探讨了不同时期WaSSI-C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流域总径流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72和0.68,NS为0.71和0.67;ET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60和0.64,NS为0.60和0.56;GEP率定期和验证期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68和0.61,NS为0.66和0.69;除ET在验证期的NS为0.56以外,模拟结果的2个评价指标均保持在0.6及以上,可见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水碳资源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WaSSI-C模型
水碳耦合
径流
蒸散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塔里木河
干流
上游
区
Keywords
WaSSI-C model
the coupling of water and carbon
runoff
evapotranspiration
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
the upstream area of the mainstream of Tarim River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韩春鲜
罗辉
李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口-耕地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韩春鲜
罗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塔里木河干流区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焦紫岚
王家强
迟春明
牛建龙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WaSSI-C生态水文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侯晓臣
孙伟
李建贵
李全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