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伟 凌红波 +2 位作者 公延明 陈伏龙 单钱娟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82,共12页
塔里木河干流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作为生态输水的直接受益区,研究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于理解生态输水工程的效果和评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22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耦合绿度(NDVI)、湿度(WET)... 塔里木河干流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作为生态输水的直接受益区,研究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于理解生态输水工程的效果和评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22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耦合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盐度(SI_T)5个指标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S),运用Mann-Kendall检验、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变异系数分析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及稳定性,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各驱动因素对RSEIS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8—2022年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幅为0.023·(10a)-1,多年平均RSEIS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25 a间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区域面积占55.06%,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变化;但仍有54.59%的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由改善向退化转变的潜在风险。(3)从成因分析来看,8个影响因子中,土地利用类型因子(0.534)对RSEIS的空间分异特征解释力最强,土地利用类型因子和潜在蒸散发因子双因子交互(0.659)是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河干流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地理探测器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系统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倩 钟瑞森 +3 位作者 吴彬 刘坤 魏光辉 钟文静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5,共15页
地下水位的深浅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生态分布格局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研究生态系统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对于生态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塔里木河干流地下水位的波动,主要是生态输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地下... 地下水位的深浅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生态分布格局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研究生态系统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对于生态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塔里木河干流地下水位的波动,主要是生态输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地下水位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以塔里木河干流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期监测的地下水埋深数据和多期遥感数据,运用半变异函数模型、动态度分析、分形维数计算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地下水埋深和生态系统的时空特征,探讨生态系统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塔里木河干流的地下水埋深随着与河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变化受到人为因素(种植制度、灌溉强度)以及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类型和含水层)的影响,且空间相关性不断提高。②2000−2020年,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系统变化主要表现为农田生态系统面积的增加和草地生态系统面积的减少,此变化占总变化的58%。其中,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由灌丛生态系统转变而来,转变面积为1118.00 km^(2);草地生态系统向其他各生态系统转变面积显著,为1258.69 km^(2)。③生态系统的分形维数从1.4701降至1.1350,表明其用地的复杂程度降低,稳定性指数从0.0299增至0.3650,稳定性增强。④持续的生态输水使塔里木河干流地下水位上升,生态呈现出显著的正面发展态势,77.0%的区域生态轻微改善,8.0%的区域中等程度改善,1.7%的区域明显改善。研究显示,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对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有显著影响,地下水埋深减小,生态恢复明显,地下水埋深增大则生态退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地下水埋深 动态特征 响应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60
3
作者 赵锐锋 姜朋辉 +3 位作者 陈亚宁 石培基 潘竟虎 赵海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4-250,共7页
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利用1973年MSS遥感影像、1983年航空遥感土地利用图、1990年TM、2000年TM和2005年CBERS遥感影像对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3-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 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利用1973年MSS遥感影像、1983年航空遥感土地利用图、1990年TM、2000年TM和2005年CBERS遥感影像对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3-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未利用地和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25.72×104hm^2、17.33×104hm^2和0.51×104hm^2,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了29.10×104hm^2、8.63×104hm^2和5.84×104hm^2。在1973-1983年、1983~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4个时段中土地利用变化呈"显著变化—缓慢变化—显著变化—急剧变化"的过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林地和草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地。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引起了干流区水环境恶化、土壤质量改变、天然植被严重退化、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转移矩阵 生态环境效应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景观格局 被引量:22
4
作者 白元 徐海量 +2 位作者 刘新华 凌红波 赵新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2-500,共9页
基于3S(RS、GIS、GPS)技术,并结合数理统计和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运用2000年CBERS、2005年CBERS和2010年TM遥感影像对塔里木河干流10年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过去10年中,塔河干流... 基于3S(RS、GIS、GPS)技术,并结合数理统计和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运用2000年CBERS、2005年CBERS和2010年TM遥感影像对塔里木河干流10年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过去10年中,塔河干流耕地面积明显增加。具体地,2000年耕地面积为1.61×105hm2,所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为3.89%,至2010年增加至3.27×105hm2,比例为7.88%,年增长率为1.66×104hm2a-1;(2)塔里木河干流耕地空间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A、B、C、D断面耕地分布宽幅分别为21~23 km、11~16 km、6~17 km、4~9 km,塔河北岸C、D断面和南岸D、E断面耕地的增速最快;(3)2000-2010年耕地的斑块数不断增加,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增大,形状趋于不规则。景观聚集度适中,景观内斑块大小分布均匀性降低,景观多样性下降,各个景观类型所占比例趋于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时空变化 景观格局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输水运行对河流生态功效的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毛炜峄 高前兆 +5 位作者 秦莉 达伟 沈永平 张建岗 王进 王顺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4-614,共11页
塔里木河干流在2005年阿拉尔站的年径流量为57.18×10~8 m^3,属丰水年,上、中、下游耗水量分别为31.63×10~8 m^3、18.93×10~8 m^3、7.206×10~8 m^3。1960-2004年新渠满站水文断面河床总淤积厚度达120 cm,由于河床淤... 塔里木河干流在2005年阿拉尔站的年径流量为57.18×10~8 m^3,属丰水年,上、中、下游耗水量分别为31.63×10~8 m^3、18.93×10~8 m^3、7.206×10~8 m^3。1960-2004年新渠满站水文断面河床总淤积厚度达120 cm,由于河床淤积,洪水漫溢不断增大,导致上游段耗水量呈不断增加趋势。2005年实施了第七次生态输水,向下游"绿色走廊"输水2.80×10~8 m^3。从2000-2005年向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共七次累计输水时间900天,前期主要利用开都—孔雀河处在丰水期的有利时机,后期靠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和上游三源流的水量增加。总计从博斯腾湖和干流调水25.06×10~8 m^3,自大西海子水库泄洪闸向塔里木河最下游河道输水量达20.40×10~8 m^3。2005年水头连续五次到达台特玛湖,不仅使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也使干流两侧胡杨林生态林草得到较快的恢复,并使塔里木河干流全程流水的受损河流生态系统得到了修复。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林草面积142.1×10~4 hm^2,其中上游段46.8×10~4 hm^2,约占干流林草总面积的33.0%,位居第二,中游段81.1×10~4 hm^2,占总面积的57.1%,位居第一,而下游段14.1×10~4 hm^2,占总面积的9.9%,位居第三。结果显示,塔里木河干流上游、中游的植被面积与水量消耗极不协调。2001-2005年上游消耗水量均超过了塔里木河干流初始水权比例下的分配额度。为了保障塔里木河干流实现永久输水和维护其区域生态功能,建议急需对上游河段采取河道整治和疏浚等工程措施,进一步调整干流上、中、下游区水量泄放比例,才能使得塔里木河的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河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运行 生态功效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延贵 胡春宏 +2 位作者 周文浩 李希霞 朱毕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5,共7页
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水沙条件、遥感地形河势资料 ,作者深入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指出和论证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存在着游荡型、弯曲型和过渡型三种河型 ,阿拉尔至沙雅县鹿场附近河段 (新其满河段以上河道 )为游荡型河道 ... 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水沙条件、遥感地形河势资料 ,作者深入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指出和论证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存在着游荡型、弯曲型和过渡型三种河型 ,阿拉尔至沙雅县鹿场附近河段 (新其满河段以上河道 )为游荡型河道 ,新其满下游的曲毛格金至恰拉水文站 (新其满河段以下河道 )为弯曲型河道 ,恰拉以下属于不规则的弯曲型 (微弯 )河段 ,沙雅县鹿场至曲毛格金河段 (新其满河段 )属于过渡性河段 ;河道边界条件和来水来沙条件仍是决定塔里木河河型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 河型 河型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星 霍艾迪 +5 位作者 吕继强 赵志欣 陈建 钟芳倩 杨璐莹 管文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4-292,共9页
针对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给塔里木河干流植被恢复带来的严重威胁,为加快塔里木河干流植被保护和恢复进程,对保护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准确评估,该研究选取2001—2021年MODIS遥感数据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特征;采用趋势分... 针对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给塔里木河干流植被恢复带来的严重威胁,为加快塔里木河干流植被保护和恢复进程,对保护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准确评估,该研究选取2001—2021年MODIS遥感数据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特征;采用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植被发展趋势及稳定性,通过相关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各驱动因素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塔里木河干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相对稳定的波动上升趋势,且变化趋势具有明显季节性,在夏季植被覆盖度高达28.56%;植被覆盖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上游、中游、下游,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地域差异,7月份上游干流区域平均植被覆盖度可达到下游的3.26倍;塔里木河66.5%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其中大部分区域(49.0%)为显著增加(P<0.05);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塔里木河干流植被覆盖度呈现快速增加和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影响更为直接。研究结果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降水 植被覆盖度 MODIS遥感数据 地理探测器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a来塔里木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及预测 被引量:37
8
作者 陈忠升 陈亚宁 徐长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1,共9页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2008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技术检验和R/S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最后运用方差分析外推法和叠加趋...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2008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技术检验和R/S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最后运用方差分析外推法和叠加趋势预测模型对干流水文周期和未来径流量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近50 a来,塔里木河干流的年径流量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愈往下游线性下降趋势愈显著,随着时间推移,未来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趋势会更加显著;径流突变分析表明,阿拉尔、新渠满、英巴扎和卡拉水文站年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2、1973、1974和1972年;周期分析表明,除卡拉站表现为14 a的主周期外,其余三站均表现为17 a的主周期;叠加趋势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阿拉尔水文站2012年将会出现一次丰水年,在现状条件下,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新渠满、英巴扎和卡拉四个水文站发生间歇性断流的时间分别为2091-2107、2040-2056、2023-2039和2021-203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量 突变点检验 叠加趋势模型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4年塔里木河干流的植被覆盖与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闫俊杰 吕光辉 +2 位作者 徐海量 徐新文 凌红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5,共8页
[目的]掌握塔里木河生态恢复的耗水规律,为生态水的合理规划和配置提供相应参考。[方法]利用MODIS的蒸散发(ET)和NDVI数据,及Mann-Kendall检验与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方法,选择阿拉尔—大西海子段作为代表区域,对塔里木河干流植被... [目的]掌握塔里木河生态恢复的耗水规律,为生态水的合理规划和配置提供相应参考。[方法]利用MODIS的蒸散发(ET)和NDVI数据,及Mann-Kendall检验与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方法,选择阿拉尔—大西海子段作为代表区域,对塔里木河干流植被覆盖和蒸散发(ET)时空变化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大西海子段,NDVI及ET多年平均值分别为0.33,118.41 mm,ET及NDVI空间分异总体一致,ET分布受植被覆盖控制,总体表现为上段(阿拉尔—十四团)>下段(恰拉—大西海子)>中段(十四团—恰拉)。(2)年际变化上,NDVI与ET年时空变化差异明显,两者总体变化趋势相反,NDVI显著增加(ZC>1.96),ET非显著下降(-1.96<ZC<0);空间上,全区48.83%区域的NDVI发生降低,主要集中在中段,而ET的该比例则高达70.57%,广泛分布于中段及下段。(3)相对于NDVI,径流及水汽压,ET的年际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更好。[结论]塔里木河干流ET空间分布虽受植被覆盖所控制,但两者时空变化却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蒸散发 MODIS数据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胡杨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白元 徐海量 +3 位作者 涂文霞 凌红波 傅荩仪 王希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6-1223,共8页
采用样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上、中、下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种群按径级、高度级、长势级进行实地调查与统计,绘制径级结构图、高度结构图和长势结构图,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塔里木... 采用样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上、中、下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种群按径级、高度级、长势级进行实地调查与统计,绘制径级结构图、高度结构图和长势结构图,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干流胡杨径级结构呈"纺锤型",幼苗和幼树缺乏(Ⅰ~Ⅱ级占28.83%),以Ⅲ~Ⅴ级占绝对优势(占66.62%),老龄植株所占比例最低(Ⅵ级占4.55%),从龄级结构看种群处于衰退的早期阶段,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Ⅰ(凸)型,为稳定种群。(2)塔里木河上游胡杨种群高度级比例差异小(变幅为21.60%~31.07%),处于发展阶段;中游种群结构呈正态分布,为稳定增长型;下游种群高度级比例差异大(变幅为12.50%~51.14%),处于衰退阶段。(3)塔里木河干流胡杨种群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不同离河距离的胡杨种群聚集强度有差异,不同龄级的胡杨种群聚集强度也不同,幼树的聚集程度高,Ⅵ级聚集强度较其他龄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胡杨 分布格局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及其人为驱动因素关联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忠升 陈亚宁 +2 位作者 曹志超 孙从建 范煜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06-1511,共6页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2008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借助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甄别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50多a来,塔河干流的年径流量呈显著递减趋势...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2008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借助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甄别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50多a来,塔河干流的年径流量呈显著递减趋势,与干流来水量变化趋势一致;人类活动自1975年左右开始明显的影响径流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和一产比重与径流变化相关程度最强,以引水灌溉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活动成为影响径流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沿河道自上而下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量 人类活动 干扰点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水平动态监测及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凡 黄强 闫正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8-194,共7页
【目的】应用3S、数据仓库等技术,动态监测并分析塔里木河干流1999~2004年生态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定量估算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为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用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获取的多... 【目的】应用3S、数据仓库等技术,动态监测并分析塔里木河干流1999~2004年生态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定量估算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为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用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获取的多维多时相遥感数据源,通过数据预处理、分类体系划分、解译、专题提取、建库及定性定量分析等步骤,得到研究区生态水平动态变化数据;应用潜水蒸发原理,计算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结果】随流域治理及应急输水工程的展开,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分布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各优势性植被类型多度有所增加,盖度响应明显,其中以中、下游草地植被类型最明显;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逐年增加,这主要由中、下游草地面积和盖度增加所致。【结论】进一步验证了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响应之间的密切耦合关系,且随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生态水平的提高,生态需水量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目前流域竞争用水前提下,科学制定合理的生态水平目标,对于确保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用水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塔里木河干流 生态水平 动态监测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霍堂斌 +3 位作者 姜作发 阿地力 唐富江 刘立志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2009年对塔里木河干流叶尔羌高原鳅[Triy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群体生物学进行研究。叶尔羌高原鳅体长、体重相关方程为:W=0.0190L2.8911;相对怀卵量平均为(1160.7±364.7)粒/g,性腺处于Ⅳ期发育阶段的... 2009年对塔里木河干流叶尔羌高原鳅[Triy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群体生物学进行研究。叶尔羌高原鳅体长、体重相关方程为:W=0.0190L2.8911;相对怀卵量平均为(1160.7±364.7)粒/g,性腺处于Ⅳ期发育阶段的雌、雄鱼平均成熟系数分别为(13.59±5.21)%、(0.79±0.26)%;集中产卵时间在6-7月份,繁殖水温约为22℃。食物组成以水生高等植物(秋季)和水生昆虫(春季)为主,秋季的摄食率、饱满度及摄食强度等指标远高于春季。春季群体,体长5-8cm、体重4.1-8.1g,主要为繁殖群体;秋季群体,体长2-5cm、体重0.1-4.1g,主要为育肥生长阶段的幼小群体。当干流全线有一定流量或有洪水暴发时,叶尔羌高原鳅遍布于塔里木河干流全线,并在干流鱼类种群数量中占优势地位,其种群资源主要集中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河段;该鱼属于广温性(0.2-33℃)底层小型鱼,具有耐低氧、喜集群及短距洄游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干流 叶尔羌高原鳅 群体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农田排水资源化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季方 马英杰 樊自立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1-4,13,共5页
近几十年分析资料对比表明 ,农田排水对塔里木河干流水质盐化的影响不断加重。在塔里木河干流 ,农田排水资源化利用有如下几个有利条件 :( 1)农田排水有一定数量且渠网的延伸和改造难度不大 ;( 2 )荒漠可作为农田排水资源化利用的场所 ;... 近几十年分析资料对比表明 ,农田排水对塔里木河干流水质盐化的影响不断加重。在塔里木河干流 ,农田排水资源化利用有如下几个有利条件 :( 1)农田排水有一定数量且渠网的延伸和改造难度不大 ;( 2 )荒漠可作为农田排水资源化利用的场所 ;( 3)农田排水仍可勉强适于耐盐植物生长。根据区域不同 ,利用农田排水拓展乔灌草防沙带、增加盐成土荒漠耐盐植被的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干流 农田 排水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洪水演进规律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远见 董其华 周海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3-1150,共8页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在过去几十年内发生了深刻变化,源流的年径流总体增加,而干流发生量级洪水的频次与洪峰流量也有显著增长,干流防洪压力不断增长。通过从洪水传播时间、削峰率、耗水率三个方面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肖夹克—英巴扎...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在过去几十年内发生了深刻变化,源流的年径流总体增加,而干流发生量级洪水的频次与洪峰流量也有显著增长,干流防洪压力不断增长。通过从洪水传播时间、削峰率、耗水率三个方面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肖夹克—英巴扎)分河段展开系统分析,揭示了干流上游洪水传播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维水沙演进的数学模型,模型通过2010年洪水验证后,模拟了2017年干流洪水演进过程,模拟结果精度较高,显示了该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不但从科学上揭示了中亚代表性内陆多沙河流的洪水特性,对于塔里木河干流的防洪管理与洪水资源化利用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演进规律 水沙演进 数学模型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两岸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分形模拟 被引量:14
16
作者 苏里坦 张展羽 古丽美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0-534,共5页
应用VanGenuchten提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推导出了非饱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分形模型。通过对塔里木河干流英巴扎断面6种不同土壤样本利用中子水分仪和负压计实测的水分特征曲线资料反求得到相应的分形维数,分析了分形维数与土壤... 应用VanGenuchten提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推导出了非饱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分形模型。通过对塔里木河干流英巴扎断面6种不同土壤样本利用中子水分仪和负压计实测的水分特征曲线资料反求得到相应的分形维数,分析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砂粒含量的减少或粘粒含量的增加,分形维数逐渐增大。此外,基于土壤颗粒的重量与粒径分布求出了塔里木河干流两岸沙漠地风沙土壤粒径的分形维数。通过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径的分形维数的对比,得知它们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此关系,利用易测得的土壤粒径结合所推导的分形模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预测值与模拟值比较接近,模型的预测结果很好地吻合了实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这一结果对于实际工作中根据风沙土土壤颗粒大小分布的分形维数来预测沙漠风沙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颗粒 风沙土 中子水分仪 土壤质地 非饱和土壤 利用 塔里木河干流 实测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春鲜 罗辉 李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1-1356,共6页
人口、耕地系统是干旱地区人工绿洲系统的两个关键子系统,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工绿洲的发展水平。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里木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 人口、耕地系统是干旱地区人工绿洲系统的两个关键子系统,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工绿洲的发展水平。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里木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物产值组成)为反映耕地生产力的指标,测度影响塔里木河干流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耕地生产力的因素;以粮食人口承载力和耕地压力指数为指标,分析该地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认为:1988~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干流区绿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表现在人口和耕地增加过快、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安全问题、耕地压力不断增加等方面。因此,塔里木河干流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上游和中游地区耕地开发利用的问题,更要关注与调控下游地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合理发展。严格控制下游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扩张是塔里木河干流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粮食生产满足自给需求为前提,建立以棉花生产为主,兼顾粮食安全的种植业结构,是塔里木河干流区耕地系统持续产出的优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耕地生产力 地均产值 粮食人口承载力 耕地压力 种植结构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3年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动态变化及其定量气候驱动 被引量:4
18
作者 牛建龙 王家强 +2 位作者 程珍 吴凡 蒋学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55-3661,共7页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影响。选取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内10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地面气象数据,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优势分析方法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流域不同时段潜在蒸散发动态变化及其定...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影响。选取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内10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地面气象数据,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优势分析方法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流域不同时段潜在蒸散发动态变化及其定量气候驱动。结果表明:1961—2013年,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年、季潜在蒸散发均呈减少趋势,以1976年前冬季减幅最大,1976年后春季增幅最大,1976年为年潜在蒸散发的突变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均极显著增加,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且1976年前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减幅均小于1976年后的增幅,1976年前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增幅均小于1976年后的增幅。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变化是由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日照时数是年、季潜在蒸散发减少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1976年前,春、夏、冬、年潜在蒸散发的减少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减少控制为主,贡献率分别为100.00%、67.56%、51.41%和52.20%,秋季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增加控制为主,贡献率为45.62%;1976年后,春、秋、年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增加控制为主,贡献率分别为38.10%、100.00%和70.64%,夏、冬季潜在蒸散发的减少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减少控制为主,贡献率分别为74.06%和5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发 动态变化 气候驱动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水沙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庆超 陆琴 +1 位作者 张玉江 邓安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系统地开展塔里木河干流水沙运动和河道演变规律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不多。根据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移运动基本原理,建立了干流水沙运动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系统地开展塔里木河干流水沙运动和河道演变规律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不多。根据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移运动基本原理,建立了干流水沙运动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冲淤演变规律,给出年均冲淤量和沿程分布,为在缺乏实测冲淤资料情况下估算河道冲淤量及其分布提供了依据。并对未来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冲淤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计算,给出了冲淤量和及其沿程分布,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输沙效率和水资源管理水平以及降低防洪压力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干流 水沙运动 数值模拟 河道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证生态需水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塔里木河干流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万云 卢玉文 陈亚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4,80,共5页
探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保证生态需水限制种植业发展应付出的生态补偿标准问题。根据经济学弹性原理,筛选与种植业相关经济指标作为单项、综合机会成本,预测种植业发展受限下机会成本因子的受限值。最后,通过生态补偿标准大于地方政府、... 探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保证生态需水限制种植业发展应付出的生态补偿标准问题。根据经济学弹性原理,筛选与种植业相关经济指标作为单项、综合机会成本,预测种植业发展受限下机会成本因子的受限值。最后,通过生态补偿标准大于地方政府、农户的机会成本原理构建生态补偿标准模型。若要限制种植业发展,种植业发展的单项、综合机会成本为566 535万元、2 855 746万元;生态补偿标准每年不低于1 756 779万元。解决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矛盾,还应从构建以农户为单位的水资源产权和交易制度,建立综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农业发展向低耗水的生态农业转变等方面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种植业 机会成本 生态补偿标准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