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间作模式和香蕉茎秆堆沤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匡石滋 田世尧 +2 位作者 李春雨 易干军 彭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7-621,共5页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香蕉3种间作模式(香蕉-大豆、香蕉-花生、香蕉-生姜)和香蕉茎秆堆沤处理后2种不同还田量(2.5kg·株-1、1.5kg·株-1)对蕉园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间作可提高土...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香蕉3种间作模式(香蕉-大豆、香蕉-花生、香蕉-生姜)和香蕉茎秆堆沤处理后2种不同还田量(2.5kg·株-1、1.5kg·株-1)对蕉园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间作可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其中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明显,碱性磷酸酶、脲酶次之;香蕉间作模式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低于香蕉单作。不同间作模式对酶活性影响的大小总体表现为:间作大豆>间作花生>间作生姜>香蕉单作。茎秆堆沤还田处理的蔗糖酶、脲酶活性明显上升,其中对蔗糖酶活性提高的幅度最大,达34.6%~39.2%,脲酶达9.7%~28.7%;茎秆堆沤还田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相对较小,而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还田量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随还田量增加,脲酶活性增强,蔗糖酶增加不显著,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还田量低于2.5kg·株-1时比对照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间作模式 茎秆堆沤还田 香蕉园土壤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堆沤还田对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杉 王克勤 +4 位作者 宋娅丽 陈炳绅 温昌焘 裴益乐 代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5-1603,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红壤烤烟坡耕地磷素盈亏的影响,揭示秸秆堆沤还田下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特征,为滇中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密度(0.75和1.50 kg/m^(...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红壤烤烟坡耕地磷素盈亏的影响,揭示秸秆堆沤还田下红壤烤烟农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亏的特征,为滇中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密度(0.75和1.50 kg/m^(2))、不同秸秆粉碎粒度(1和5 cm)、不同秸秆堆沤处理(水、水与尿素)对红壤烤烟坡耕地径流泥沙磷素流失量、土壤磷素残留量、烤烟磷素吸收量和磷素盈亏的变化特征。【结果】施用1.50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较0.75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加水与尿素堆沤可有效降低产流产沙量(0.22%~43.26%);施用0.75 kg/m^(2)秸秆密度、5 cm秸秆粒度、加水堆沤可有效降低径流和泥沙磷素流失浓度(2.82%~66.67%、0.38%~57.53%)及流失量(最高分别降低63.89%和64.74%);秸秆还田对各土层土壤总磷(TP)残留量的影响不同,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秸秆还田后,烤烟全磷(TP)含量的分布特征为叶>根>茎,1.50 kg/m^(2)秸秆密度、1 cm秸秆粒度、水与尿素堆沤均可有效增加烤烟吸收TP含量(0.60%~49.76%)和土壤磷素盈余量(0.43%~13.97%)。【结论】秸秆堆沤还田可提高和维持红壤烤烟坡耕地土壤磷素水平,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增强土壤供磷潜力,是削弱该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堆沤还田 磷素盈亏 生态系统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秸秆堆沤还田方式对土壤的保护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莉 张继强 +3 位作者 崔涛 李玉环 张明 朱晓琳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0期74-74,73,共2页
秸秆堆沤还田技术主要是将动物粪便、化学调理剂以及微生物菌剂等加入秸秆中,然后再由人工堆积发酵,将其制成有机肥的一种还田技术,起能对土壤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土壤肥力得到培养,能对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秸秆堆沤还田技术是... 秸秆堆沤还田技术主要是将动物粪便、化学调理剂以及微生物菌剂等加入秸秆中,然后再由人工堆积发酵,将其制成有机肥的一种还田技术,起能对土壤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土壤肥力得到培养,能对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秸秆堆沤还田技术是一种将废弃农作物充分利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就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堆沤还田 土壤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堆沤还田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俞丁力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70-71,共2页
探讨了稻草堆沤还田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堆沤还田有利于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对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有较大作用。每667m2用1000kg稻草堆沤还田的效果最好,每667m2产量比对照处理增加24.8kg,增幅17.28%;每667m2产值提高463... 探讨了稻草堆沤还田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堆沤还田有利于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对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有较大作用。每667m2用1000kg稻草堆沤还田的效果最好,每667m2产量比对照处理增加24.8kg,增幅17.28%;每667m2产值提高463.02元,增幅2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稻草 堆沤还田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残叶堆沤还田试验总结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华明 《广西蔗糖》 2004年第4期9-10,共2页
本试验意在探讨切实可行的蔗叶还田方法。结果表明 ,甘蔗残叶经过用辅料堆沤后再还田不但效果较好 ,方法简单 ,而且易于操作 ,成本较低 。
关键词 甘蔗残叶 堆沤还田 营养成份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沤还田应成为稻麦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渠道
6
作者 吴春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14年第7期50-51,共2页
三夏季节,又到了秸秆禁烧时期。随着江苏省宿迁市今年小麦的丰收,秸秆产生量也相应增多,同时也增大了秸秆禁烧的难度。如何防止秸秆随意抛弃于渠边田头,如何防止禁烧期内不烧过后烧现象,如何克服秸秆回收场无序堆放长期占用良田等... 三夏季节,又到了秸秆禁烧时期。随着江苏省宿迁市今年小麦的丰收,秸秆产生量也相应增多,同时也增大了秸秆禁烧的难度。如何防止秸秆随意抛弃于渠边田头,如何防止禁烧期内不烧过后烧现象,如何克服秸秆回收场无序堆放长期占用良田等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秸秆科学利用的主渠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 堆沤还田 渠道 稻麦 秸秆禁烧 宿迁市 江苏省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杆快速堆沤腐熟还田技术
7
作者 孟宪清 《河北农业》 2004年第6期15-15,共1页
近年来,为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我们大力推广秸秆快速堆沤腐熟还田技术。推广该项技术,有以下三大优点:
关键词 秸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生物菌 肥效 有机肥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的方式与利弊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长跃 《河北农业》 2004年第6期23-23,共1页
秸秆还田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等的优点。要达到秸秆还田这样的效果,基本可通过五种途径实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 秸秆还田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等的优点。要达到秸秆还田这样的效果,基本可通过五种途径实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这五种形式的利弊如何?措施又怎样呢?笔者根据有关试验与研究作如下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利弊分析 粉碎翻压还田 覆盖还田 堆沤还田 焚烧还田 过腹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的秸秆还田方式
9
作者 刘玉侠 孟召鹏 张凯 《安徽农业》 2001年第8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还田方式 堆沤还田 过腹还田 小麦留高茬 覆盖还田 粉碎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要因地制宜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国明 《农村新技术》 2010年第9期8-8,共1页
秸秆还田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它们各有利弊。 一、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即把秸秆通过机械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保留在土壤里,但也有不足... 秸秆还田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它们各有利弊。 一、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即把秸秆通过机械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保留在土壤里,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秸秆覆盖还田 秸秆粉碎 堆沤还田 焚烧还田 过腹还田 机械粉碎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小麦机收作业结束 今夏秸秆还田率超95%
11
《河北农机》 2014年第7期13-13,共1页
日前,河北省小麦机收作业已经结束,记者近日走访小麦主产区了解到,河北省以禁烧倒逼秸秆的综合利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利用麦秸生产颗粒饲料、生产食用菌及秸秆压块等技术,初步统计,今夏... 日前,河北省小麦机收作业已经结束,记者近日走访小麦主产区了解到,河北省以禁烧倒逼秸秆的综合利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利用麦秸生产颗粒饲料、生产食用菌及秸秆压块等技术,初步统计,今夏秸秆直接还田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直接还田 机收作业 河北省 小麦 综合利用 堆沤还田 颗粒饲料 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方法
12
作者 陈治忠 《云南农业》 2016年第9期85-85,共1页
玉米是秸秆产量最高的禾本科作物。“玉米-萝卜”种植模式是玉米秸秆堆沤还田最容易实施的方法。禄丰县碧城镇每年采用“玉米-萝卜”种植模式的土地在666.67hm^2以上。据测算,玉米在蜡熟期采收时,每亩玉米秸秆产量在3500-4500kg。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秸秆还田方法 秸秆产量 种植模式 禾本科作物 堆沤还田 禄丰县 蜡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施肥模式对一年三茬娃娃菜产量及耕地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文伟 毛涛 +3 位作者 王勤礼 闫芳 赵蕊 付忠卫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3,共5页
为优化张掖市娃娃菜栽培技术,提高娃娃菜栽培效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耕地质量,张掖市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站于2019—2020年在张掖市临泽县以“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料+尾菜堆沤还田”优化施肥模式进行了露地一年三茬娃娃菜优化施肥技... 为优化张掖市娃娃菜栽培技术,提高娃娃菜栽培效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耕地质量,张掖市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站于2019—2020年在张掖市临泽县以“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料+尾菜堆沤还田”优化施肥模式进行了露地一年三茬娃娃菜优化施肥技术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结果表明,按照“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料+尾菜堆沤还田”施肥模式一年三茬娃娃菜施肥较常规施肥三茬平均增产7228.7 kg·hm^(-2),增产率达7.2%;较常规施肥总增产值17568.4元·hm^(-2),总增效15822.4元·hm^(-2);该模式试验前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耕作层土壤容重减少0.05~0.06 g·cm^(3),孔隙度增加了1.39%~1.48%,耕地质量得到改善。该模式可以在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露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菜 生物有机肥 土壤调理剂 尾菜堆沤还田 耕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的几种综合利用形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功 《农家致富》 2014年第12期46-47,共2页
一、肥料化利用 目前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包括机械化直接还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稻麦双套还田、堆沤还田、加工有机肥等。
关键词 秸秆直接还田 利用形式 机械化直接还田 肥料化利用 覆盖还田 腐熟还田 堆沤还田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