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水产品中溶藻弧菌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钟键 孙良娟 +3 位作者 李红权 蔡永红 关睿 蔡双虎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72-77,共6页
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水产品中溶藻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以满足口岸和基层部门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迫切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新型检测技术,在恒定37℃条件下,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核酸的指数级扩增,整个检... 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水产品中溶藻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以满足口岸和基层部门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迫切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新型检测技术,在恒定37℃条件下,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核酸的指数级扩增,整个检测流程仅需20 min。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成功实现了对溶藻弧菌的高效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在50 cfu/管的菌量下准确检测到溶藻弧菌;此外,该技术操作简便、快速且节能,非常适合在口岸和基层部门推广应用,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在20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为热带水产品的安全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该技术不仅满足口岸和基层部门的快速检测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水产品 溶藻弧菌 重组聚合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的间日疟快速可视化检测研究
2
作者 李诗慧 高春花 +5 位作者 危芙蓉 王多全 贾孝凯 张璟 王颖 石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及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方法,并进行检测效果评价。方法以间日疟原虫18S rRNA基因保守序列(Ge... 目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及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方法,并进行检测效果评价。方法以间日疟原虫18S rRNA基因保守序列(GenBank:DQ660817.1)为靶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设计引物和探针,以间日疟原虫标准质粒(pUCPv)为模板进行RPA和LFD检测,建立敏感、特异的间日疟原虫核酸RPA-LFD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用RPA-LFD检测浓度为1×10^(3)、1×10^(2)、1×10^(1)、1×10^(0)、1×10^(-1) copies/μL的pUCPv,评价其灵敏度;用RPA-LFD检测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及健康参与者全血DNA,评价其特异性,并利用该方法检测24例确诊间日疟患者全血DNA样本,评价其敏感性。结果建立了敏感、特异、快速可视化检测间日疟核酸的RPA-LFD方法,该方法能够在39℃恒温条件下20 min内完成对间日疟原虫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 copy/μL,与其他疟原虫、内脏利什曼原虫无任何明显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24例确诊间日疟患者的DNA样本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建立的检测间日疟原虫核酸的快速可视化RPA-LFD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且只需简易加热装置即可进行,适用于低资源环境下间日疟原虫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重组聚合等温 侧流层析试纸条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动物疫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铭石 周若言 +2 位作者 杨婧 林佳笛 赵晓民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3,128,共6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是近年来新发明的一种基于能结合单链核酸(寡核苷酸引物)的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和链置换DNA聚合酶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不需要PCR仪,其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高,对于动物疫病快速检测具有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是近年来新发明的一种基于能结合单链核酸(寡核苷酸引物)的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和链置换DNA聚合酶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不需要PCR仪,其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高,对于动物疫病快速检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动物疫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应用前景,旨在为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聚合 动物疫病 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及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4
作者 王帅 杨艳歌 +4 位作者 吴占文 李红娜 李涛 孙冬梅 袁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7-305,共9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生物(微生物)因子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食品安全研究领域针对生物(微生物)因子的检测技术众多,其中等温扩增技术因不需依赖复杂的仪器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生物(微生物)因子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食品安全研究领域针对生物(微生物)因子的检测技术众多,其中等温扩增技术因不需依赖复杂的仪器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生物成分检测而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新发展起来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和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这3种等温扩增技术相对于其他等温扩增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更温和、引物设计更简单等优点,且检测原理相似,本文对这3种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从原理、概念以及近年来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概括其在食品检测中的优势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 重组介导等温 重组等温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兰海鸥 柯义强 +6 位作者 马咸莹 程浩 丁功涛 李明生 陈士恩 马忠仁 魏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3-238,共6页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该技术相对于PCR等其他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等特点。RPA技术在常温下即可进行等温扩增,...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该技术相对于PCR等其他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等特点。RPA技术在常温下即可进行等温扩增,其最适温度在37~42℃,RPA技术可在简单设备甚至恶劣环境对核酸的进行快速扩增,结合侧流层析技术荧光检测装置可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文章综述了RPA技术的原理,操作条件及其在食源性病毒、食源性致病菌、动物源性检测及转基因食品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为该技术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等温技术 食品安全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出血热病毒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曹雪锋 康晓平 +5 位作者 李裕昌 张森 户义 李靖 吴晓燕 杨银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6-531,共6页
目的建立五种出血热相关病毒,即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苏丹型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和黄热病毒的一步法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为病原体的确定提供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选择每种病毒的特异核酸... 目的建立五种出血热相关病毒,即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苏丹型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和黄热病毒的一步法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为病原体的确定提供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选择每种病毒的特异核酸片段作为检测靶基因,针对靶基因序列设计RPA检测的引物和探针;取系列稀释的模板基因进行RPA检测,确定其灵敏性;取出血热相关病毒核酸为模板进行RPA检测,确定其特异性;验证不同温度反应条件(37~42℃)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五种出血热病毒的RPA反应体系均可有效扩增靶基因,灵敏性为1.5×102~1.5×103copies/反应,与其他出血热相关病毒的核酸无交叉反应;RPA实验在37~42℃均可实现靶基因的有效扩增。结论建立了五种出血热病毒的RPA等温扩增体系,该体系反应快速,温度范围宽,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检测 等温 出血热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苹果病毒新型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焦健 夏炎 +7 位作者 武雪莉 王苗苗 宋春晖 庞宏光 白团辉 宋尚伟 黄松 郑先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97-1103,共7页
利用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T-RPA),为苹果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以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 利用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T-RPA),为苹果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以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和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ple necrotic mosaic virus,ApNMV)为检测对象,通过特异性RPA引物设计以及反应条件优化,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并与传统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RPA引物特异性高,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20 min,RT-RPA对4种苹果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9.63×10^(1) copies,是普通RT-PCR的10^(2)~10^(3)倍。所建立的RT-RPA检测方法具有等温反应、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用于快速检测苹果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重组聚合 苹果病毒病 快速检测 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秦雪 付世骞 +6 位作者 杨鑫焱 杨涛 高平聘 代晓斐 苗超 满朝新 姜毓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49-455,共7页
食品安全是人类面对的重大问题,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也一直是各种研究关注的重点。基于聚合酶链式扩增(PCR)核酸检测方法虽然已克服传统微生物培养耗时长、准确度不高等缺点,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致病菌检测方法,但由于需要精确温度控制... 食品安全是人类面对的重大问题,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也一直是各种研究关注的重点。基于聚合酶链式扩增(PCR)核酸检测方法虽然已克服传统微生物培养耗时长、准确度不高等缺点,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致病菌检测方法,但由于需要精确温度控制大大限制了其在现场检测中的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PA),作为一种新兴等温扩增技术,在近十年来发展迅速。该技术打破PCR的壁垒,弥补热循环、需要昂贵仪器等不足,更加适用于资源有限的现场检测。本文总结了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反应机理、引物及探针的设计方法,全面论述RPA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概述RPA发展的热点问题并对RPA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等温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周莹 杨丽梅 +1 位作者 刘梅 黄金宝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引起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原,在生产中造成严重危害,开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该病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DNA-A基因序列,设计用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引起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原,在生产中造成严重危害,开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该病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DNA-A基因序列,设计用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TYLCV的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并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建立的TYLCV-RPA方法可从TYLCV阳性的番茄样品中扩增出343 bp的特异性条带,反应条件为37℃恒温下40 min,扩增时间短,对设备要求低,且与番茄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灵敏度可达到PCR方法的10倍,适用于TYLC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重组聚合 等温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重组酶聚合酶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红蕾 程淑琴 +1 位作者 胡永青 刘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5-679,共5页
为建立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温度为42℃和最佳反应时间为15 min。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 为建立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温度为42℃和最佳反应时间为15 min。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RPA方法与伊氏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斯氏李斯特菌、格氏李斯特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57、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和菌液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3×102拷贝/μL和103 cfu/mL。利用本研究建立的RPA快速检测方法分别对50份人工污染的牛奶、牛肉和鱼肉样品进行检测,并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单增李斯特菌RPA检测方法具有反应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的特点,适用于基层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生李斯特菌 重组聚合等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T-RAA)快速检测基因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耀 仲欣雨 +8 位作者 吴陈雨 丁雪 黄璟 王欢莉 范忠军 孙静 陈星逸 余树培 夏文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为建立一种基因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其ORF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及条件优化,建立了基因2型PRRSV的反转录-重组酶介导... 为建立一种基因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其ORF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及条件优化,建立了基因2型PRRSV的反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RAA)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40℃恒温孵育25 min即可完成靶序列扩增;特异性强,和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2×10^(0)TCID_(50)/μL,是常规RT-PCR方法的10倍;应用该方法对39份疑似PRRSV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样品25份,和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说明,本研究建立的RT-RAA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临床适用性好,为PRRSV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基因2 反转录-重组介导等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和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元 陆泳锟 +2 位作者 陈卓凡 王晓虎 王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6期13-21,共9页
近年来,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和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核酸检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时检测在兽医实践中的需求十分迫切。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和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RA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可与侧向流层析等多... 近年来,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和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核酸检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时检测在兽医实践中的需求十分迫切。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和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RA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可与侧向流层析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实现恒定温度下的快速检测。相对于PCR等传统方法,RPA和RAA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不易交叉污染、不需要大型仪器、结果判定简单明确、利于基层应用的优点,因而在兽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对RPA和RAA技术的发展和在兽医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等温 重组介导 研究进展 兽医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的方法研究
13
作者 韩进刚 王菁 +3 位作者 徐赟霞 刘群 罗璋 冯守明 《河北渔业》 2022年第6期29-34,共6页
为建立CyHV-2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RPA-LFD)快速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的方法,针对鲤疱疹病毒2型的DNA聚合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建立了鲤疱疹病毒2型的RPA-LFD检测方法... 为建立CyHV-2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RPA-LFD)快速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的方法,针对鲤疱疹病毒2型的DNA聚合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建立了鲤疱疹病毒2型的RPA-LFD检测方法,并将样品简易处理方法运用于该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鲫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RPA-LFD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40℃20 min,最低检出限为6×10^(0) copies/μL,与荧光PCR的灵敏度相当,与其他鲤疱疹病毒等无交叉反应;运用该方法并结合待检样品简易处理方法(直接RPA法)对50份鲫组织样品进行处理和检测,其结果与运用国家标准(GB/T 36194-2018)中荧光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本文建立的RPA-LFD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迅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适于在水产养殖场和基层部门用于鲤疱疹病毒病的辅助诊断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2(CyHV-2) 重组聚合(RPA) 侧流层析试剂条(LFD) 直接RP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等温扩增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雨湄 贾振军 刘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5-448,共14页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快速且灵敏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系统阐释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滚环扩增技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快速且灵敏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系统阐释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滚环扩增技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等温链置换技术、核酸多臂引物和环优化技术等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涵盖主要类型、基本原理、具体应用、与其他技术结合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旨在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进一步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技术 滚环技术 重组聚合技术 重组等温技术 等温链置换技术 核酸多臂引物和环优化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一种新的核酸扩增策略 被引量:41
15
作者 高威芳 朱鹏 黄海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7-634,共8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它比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其它等温扩增技术更快速、便捷、高效。本文将详细介绍RPA这项新颖的技术,并对...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它比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其它等温扩增技术更快速、便捷、高效。本文将详细介绍RPA这项新颖的技术,并对其在医疗诊断、农业、食品、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期望这项技术得到更多的关注,使其发展更加完善,将来在更多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甚至书写核酸检测历史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 重组聚合技术 等温核酸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等温扩增试纸条快速检测阪崎克罗诺杆菌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纯阳 张宸宁 +2 位作者 史爱莹 杜欣军 王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06-312,共7页
将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与免疫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strip,LF)相结合,建立一种阪崎克罗诺杆菌快速检测方法(RPA-LF)。将引物分别用生物素和地高辛修饰后进行RPA,产生生物素和地高辛标记... 将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与免疫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strip,LF)相结合,建立一种阪崎克罗诺杆菌快速检测方法(RPA-LF)。将引物分别用生物素和地高辛修饰后进行RPA,产生生物素和地高辛标记的双链DNA产物,扩增产物与胶体金标记的地高辛抗体及试纸条上固定的链霉亲和素发生特异性结合,最终在试纸条上呈现肉眼可见的结果。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纯培养目标菌的检测限为1.7×102 CFU/mL,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RPA-LF方法与其他常见病原菌无交叉反应。利用人工污染的食物样品评估RPA-LF检测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样品增菌4 h或6 h后,检测限达到1.7×100 CFU/g。利用20 种实际样品作为检测对象、利用国标方法作为对照,评估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获得一致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等温技术 免疫层析试纸条 阪崎克罗诺杆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施宁雪 靳晶豪 陈孝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62-72,共11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等温核酸扩增技术,与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相比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为促进人们对RPA技术的深入了解,并探索更加成熟的应用方法,本文综合已有文献,...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等温核酸扩增技术,与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相比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为促进人们对RPA技术的深入了解,并探索更加成熟的应用方法,本文综合已有文献,介绍了该技术的反应原理、产物检测方法、应用情况、技术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RPA技术的完善提高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技术 等温核酸 植物病害 检测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立兵 王建昌 +2 位作者 经美 王金凤 袁万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20-3326,共7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重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为中国PPV的防控和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基于PPV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重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为中国PPV的防控和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基于PPV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1对RPA引物探针,通过对反应时间的优化,建立38℃恒温水浴锅检测PPV的RPA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PA方法在38℃水浴锅中恒温反应30min,能够特异性的检测PPV;以重组质粒pPPV-VP2作为模板,RPA的检测限为102拷贝,同本研究中应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限一致,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RPA方法对疑似PPV感染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82.6%,略低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86.9%),明显高于普通PCR的阳性检出率(66.7%)。本研究建立的RPA方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结果确实可靠,适用于PP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PPV) 等温 聚合重组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超 杨潇含 +4 位作者 杨乾坤 杨海涛 张佳 董井泉 高嵩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5-289,共5页
为建立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副溶血弧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和35 min条件下检测效果最佳;特异... 为建立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副溶血弧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和35 min条件下检测效果最佳;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除对副溶血弧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对其余8种常见的弧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RPA方法对副溶血弧菌的检出限为104cfu/mL,敏感性较高。利用建立的RPA检测方法、培养法及普通PCR方法同时对采集的48份海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RPA方法能够对临床样品快速检测,并且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培养法及普通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能够满足临床样品的检测需求。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为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等温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俊 聂福平 +8 位作者 王昱 史梅梅 谢晓倩 王国民 李贤良 吴蕊 张欢 唐昌杰 李应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0期166-169,173,共5页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CSFV)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CSFV基因组中保守的5′端非编码区(NTR)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原理,设计特异性RPA引物和exo探针,并对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建立检测猪瘟病毒的实时荧光RP...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CSFV)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CSFV基因组中保守的5′端非编码区(NTR)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原理,设计特异性RPA引物和exo探针,并对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建立检测猪瘟病毒的实时荧光RPA方法。[结果]该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在39℃恒温条件下30 min内得到检测结果,实现了快速检测CSFV的目的。该方法仅对CSFV的核酸有扩增反应,而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猪嗜血杆菌(HPS)、猪肺炎支原体(Mhp)、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猪细小病毒(PPV)8种常见猪病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对含有CSFV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的最低检测限为8.3×10^(2)copies/μL。同时使用新建立的CSFV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和国家标准(GB/T 16551—2020)中的实时荧光RT-PCR对采集自重庆某养猪场的33份临床样本进行CSFV核酸检测,以验证CSFV的实用性,结果显示,2种方法检出的阴、阳性样本完全一致。[结论]该研究建立的CSFV实时荧光RPA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核酸扩增迅速、检测结果特异、灵敏,为CSF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核酸检测 等温 重组聚合 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