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邬志辉 王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变化总体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总量上先波峰、后波谷的“波浪式”新生人口走势;二是分布上增区少、减区多的“分化式”区域人口态势;三是类型上变化大、问题多的“焦点式”特殊人口形势。学龄人口变化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变化总体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总量上先波峰、后波谷的“波浪式”新生人口走势;二是分布上增区少、减区多的“分化式”区域人口态势;三是类型上变化大、问题多的“焦点式”特殊人口形势。学龄人口变化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产生重要影响,学龄人口总量变动影响了各个阶段公共教育服务,学龄人口空间变动影响了不同区域公共教育服务,学龄人口类型变动影响了各种特殊公共教育服务。要树立战略思维、类型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坚持两点论、重点论和具体论,在辩证统一中确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学龄人口增长区要确立属地供给原则、统筹学位供求矛盾、实施教师优化配置、构建“钱随生走”机制。学龄人口减少区要重塑办学质量提升机制、完善教师配置优化机制、建立特型资源标准机制、厘清经费需求保障机制。学龄人口稳定区要分类型、找定位、强服务、提质量,确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优质均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人口增长区 人口减少区 人口稳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政策的逻辑理路与评估省思
2
作者 霍翠芳 石莹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共7页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教育现代化、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政策的行动逻辑主要表现为:从以农村为重转向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从标准化资助转向精准化资助、从注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教育现代化、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政策的行动逻辑主要表现为:从以农村为重转向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从标准化资助转向精准化资助、从注重硬件资源均等化转向注重教师资源和硬件资源均等化并重。因此,其总体行动逻辑是从均等化发展演绎为优质均衡。在费希尔四维政策评估框架下,通过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政策在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等四种讨论形态上的评估分析与行动反思,探寻出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政策的实践进路:聚焦学校教育,增强政策内容的针对性;坚持“上下来去”,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坚定“两大意识”,优化政策功能的分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教育公平 教育强国 教育现代化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如何适应人口变化趋势
3
作者 朱家存 齐昱晨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2,共10页
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具有高流动和少子化的特征。这种人口变化趋势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政策走向显示:在对待人口变化方面,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适应的过程。传统的基本公共教育服... 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具有高流动和少子化的特征。这种人口变化趋势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政策走向显示:在对待人口变化方面,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适应的过程。传统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多侧重教育资源的静态分配和效率提升,对人口动态变化因素的考虑相对不足。新时代以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政策越来越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适应人口变化趋势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动态预测人口变化整体趋势及学龄人口区域分布情况;优先化解人口集中流入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需矛盾;适时调整同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数字化赋能人口变化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人口变化趋势 教育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璇 杨广宇 栾晓晶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9,共16页
基于2006-2019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分析两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分异格局、分布动... 基于2006-2019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分析两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分异格局、分布动态演进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京津-长三角”沿线成为耦合协调度高值集聚区;耦合协调度的地区差异呈缩小趋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极化现象;制度驱动、经济驱动、政府驱动对耦合协调度的地区差异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应重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省际协同建设;在创新发展中提升中西部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度 空间分异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理论框架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哲 张宇豪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绩效评估能够对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行为加以引导和强化,从而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和水平,而目前我国基于目标考核的教育均等化评估方式,在剖析的系统逻辑、公众价值的体现、引导和强化作用方面存在缺陷。可... 绩效评估能够对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行为加以引导和强化,从而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和水平,而目前我国基于目标考核的教育均等化评估方式,在剖析的系统逻辑、公众价值的体现、引导和强化作用方面存在缺陷。可以借鉴和改造平衡计分卡,立足于绩效观的教育均等化评估的内涵与价值取向,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框架,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纵深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绩效评估 平衡计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及策略选择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珺 贾凡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71,共8页
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虽然指出了社区教育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但是也未对社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采取实质性措施。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有必要将社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 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虽然指出了社区教育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但是也未对社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采取实质性措施。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有必要将社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这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通行做法。社区教育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情况下,以实现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促进社区治理这一根本目的,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公共财政经费投入等一系列与社区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基本支持条件和保障。现阶段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的社区教育范畴,主要是将由政府和社会提供适应大多数社区居民需求的公益性社区教育部分。社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重点策略是,根据国情设定社区教育财政投入的国家基本标准,各地在保障国家基本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能力适当可拓展范围和提高标准。国家可在发达地区先行先试社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财政投入 策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助学与增收效应——基于“两免一补”政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7
作者 邓翔 张鸿铭 任伊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12,共14页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以“两免一补”的渐进推开为准自然实验,从助学与增收双重视角研究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长期效果。研究发现:第一,“...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以“两免一补”的渐进推开为准自然实验,从助学与增收双重视角研究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长期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两免一补”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大推进”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受益个体的受教育年限和收入水平,即存在显著的助学与增收效应;第二,在收入来源上,“两免一补”对于非农就业,特别是外出务工受益人群收入的影响更显著,即存在异质性;第三,在作用渠道上,“两免一补”能够通过提升受益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其增收。进一步研究发现,落后地区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会制约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从而导致教育收益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两免一补 教育年限 收入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奕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优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基础性目标之一。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探讨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的新理念、新方式与新模式。认为"移动互联"是新时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取向,要建立"诊... 优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基础性目标之一。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探讨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的新理念、新方式与新模式。认为"移动互联"是新时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取向,要建立"诊断比治疗更重要"、"保护比开发更重要"、"变化比成绩更重要"、"服务比建设更重要"的基本理念。通过跨部门合作、教师在线支持、学生在线学习诊断、建立各种资源库等,改变服务供给方式。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改变资源与服务治理机制,建立新型干部教师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资金资源分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教育新地图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移动互联 教育治理 “关系全纳” “差距全纳” “范围全纳” 资源定向推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述评 被引量:7
9
作者 蒲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7,共7页
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建立健康有效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各国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教育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从现有研究来看,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概念、现状与问题、服务供给的机制... 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建立健康有效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各国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教育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从现有研究来看,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概念、现状与问题、服务供给的机制和方式、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研究的实用性和实践指向性、教育个性、原创性与本土化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有待解决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体系 研究现状 发展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与测算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慧广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2,共5页
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与支持。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际均等化。均等化进程应分为初步均等化和基本均等化两个阶段。基于我国基本公共教育发展实际及现实可行性,... 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与支持。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际均等化。均等化进程应分为初步均等化和基本均等化两个阶段。基于我国基本公共教育发展实际及现实可行性,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初步均等化和基本均等化两个发展阶段,以及入学机会均等、资源配置均等和学校教育质量均等三个维度。以修正的变异系数作为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测算方法,可以构建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均等化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各省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维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建立了以教育投入、教育均衡、教育成效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关数据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3年义务教育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其与...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建立了以教育投入、教育均衡、教育成效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关数据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3年义务教育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教育投入水平和教育成效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教育均衡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教育均衡方面,城乡生均教育资源数量上的差异已经不大,下一步应着重提升农村教育资源的质量。最后给出了提升义务教育水平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支出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75,共5页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单纯强调扩大公共财政对于教育领域的投资规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建立、健全以保障"公共性"为核心...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单纯强调扩大公共财政对于教育领域的投资规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建立、健全以保障"公共性"为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教育财政支出法律体系,明确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范围、标准和责任,特别是确保公众对公共教育财政支出活动的有效参与和监督,才能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实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均等化 财政支出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世艳 窦艳芬 姜岩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52-54,共3页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城乡之间、区县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视角,分析了天津市目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均等化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逻辑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景芳 任维德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168,共10页
基本公共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作为普惠性的公共产品,承载增进实质濡化、防止嵌而不互、形成平视观照等多重功能,在培育西部地区青少年“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集体潜... 基本公共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作为普惠性的公共产品,承载增进实质濡化、防止嵌而不互、形成平视观照等多重功能,在培育西部地区青少年“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集体潜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归属性认识上,具有“从心而治”到“人心归聚”的心理逻辑及作用机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富有独特价值和深刻意义。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在于:以高质量发展成果优化服务供给水平,奠定共同感知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共育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涵化公平正义的共同情感;坚定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养共通互联的认知思维,进而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心理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演变、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向——共同富裕的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红旗 李宜江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9,共10页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服务规划的题中要义,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共同富裕视野下审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政策变迁的历程,发现其与国家推进共同富裕战略任务的政策价值变迁存在一致的递进关系,并总体上奠定...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服务规划的题中要义,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共同富裕视野下审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政策变迁的历程,发现其与国家推进共同富裕战略任务的政策价值变迁存在一致的递进关系,并总体上奠定了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制度基础。在把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脱贫攻坚提供兜底保障,为共同富裕奠定人力资本基石,为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的行动逻辑基础上,面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出以提升供需匹配度推动服务的高效能均等化、以提高服务供给质量推动服务的高水平均等化、以丰富精神产品供给推动服务的高品位均等化、以提升治理能力推动服务的高质量均等化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共同富裕 均等化 优质均衡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地区差异及时空收敛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于璇 王晓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5-60,共6页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0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地区差异、收敛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0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地区差异、收敛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东—西—中”的梯度递减格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呈现缩小态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趋势,地区间的绝对差异仍在不断扩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努力程度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能有效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均等化 Dagum基尼系数 收敛性 空间β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被引量:3
17
作者 褚宏启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2,共1页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关个体最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而教育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首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础,居于重中之重的优先地位,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公正的前提条件。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关个体最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而教育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首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础,居于重中之重的优先地位,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公正的前提条件。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主要聚焦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该文件的主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均衡 教育公平 机会均等 基本公共服务 义务教育 中共中央办公厅 政府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重在长效机制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烽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0,共2页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基础性教育公共服务,具有普惠性、均等性、免费性、底线性等特征。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向学生的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教育信息和...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基础性教育公共服务,具有普惠性、均等性、免费性、底线性等特征。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向学生的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教育信息和平台服务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福利水平和发展水平的标志。目前我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居于世界中上行列,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 教育公共服务 面向学生 长效机制建设 平台服务 社会福利水平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定量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2,共5页
本文采用锡尔指数模型,探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校舍状况和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省际均衡性问题。研究发现:近年来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措施已发挥一定效果,专任教师数和教学用房面积等基础... 本文采用锡尔指数模型,探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校舍状况和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省际均衡性问题。研究发现:近年来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措施已发挥一定效果,专任教师数和教学用房面积等基础性教育资源已基本实现省际均衡,但高学历教师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计算机数、教育经费等省际非均衡状况仍较为突出。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格局,江苏、浙江、北京和上海四地是我国教育资源最为充裕的地区,而河南和贵州等地教育资源最为匮乏。城镇地区教育资源的省际均衡性优于农村,初中优于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尔指数 教育资源配置 省际均衡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改革驱动城乡教育共富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雷励华 王千姿 +1 位作者 李瑜 缪巧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3,共10页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与关键领域,教育数字化改革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时代背景下,针对如何以数字化改革驱动城乡教育共富的问题,首先从经济学、宪法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数字技术促...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与关键领域,教育数字化改革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时代背景下,针对如何以数字化改革驱动城乡教育共富的问题,首先从经济学、宪法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数字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发展价值取向进行审思,并基于视域融合理论对数字化改革与城乡教育发展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城乡教育共富的内涵、特征以及数字化改革的作用机制,认为城乡教育共富是共同富裕思想在城乡教育发展目标中的体现,是城乡社会共同富裕的内在组成要素,具有全民性、全面性、共建性、渐进性、共享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实现城乡教育共富是教育数字化改革的重要目标,重塑城乡教育共富生态是数字化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共富建设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以温州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案例,分析数字化改革驱动城乡教育共富生态建设的背景条件、主要措施与实践成效。最后基于案例分析的结果,分别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提出旨在优化城乡教育共富生态建设的数字化改革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改革 教育共富 教育公平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