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表达差异显示分析技术在创伤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徐发良 李磊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2-326,共5页
基因是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等各项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也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决定性因素。基因表达的变化必然导致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各种异常。包括创伤在内的各种内外刺激,都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 基因是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等各项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也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决定性因素。基因表达的变化必然导致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各种异常。包括创伤在内的各种内外刺激,都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最终妨碍机体健康。随着生物信息学的逐渐兴起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并向其他学科的逐渐渗透,业已建立起一系列研究基因表达变化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技术”,如DNA微阵列),对捕获基因表达的种种变化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技术已经在肿瘤及其他疾病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也逐渐进入创伤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创伤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差异显示分析 创伤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地番茄果实品质差异性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
作者 郝鹏 王紫 +1 位作者 李海 安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2,共7页
为深入研究碱性土壤下不同碱地番茄品种果实的生理指标相对正常土壤的变化,选择5个不同的碱地番茄品种,测定其果实的11个农艺性状,通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最适宜碱性土壤中种植的品种。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 为深入研究碱性土壤下不同碱地番茄品种果实的生理指标相对正常土壤的变化,选择5个不同的碱地番茄品种,测定其果实的11个农艺性状,通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最适宜碱性土壤中种植的品种。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622%。5个碱地番茄品种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草莓2号>京采6号>京采8号>鲜阳>鑫圣。通过转录组GO功能和KEEP功能分析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与碱地番茄果实品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共有78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86个基因的表达量上调,401个基因的表达量下调。在果实品质方面,半乳糖代谢(sly00052)、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sly00906)、维生素B_(6)代谢(sly00750)、己糖基转移酶(Solyc02g089440.3)、糖基转移酶(Solyc04g080010.4)等基因较为活跃,能够提升碱地番茄果实的品质。在果实生长激素方面,生长素反应因子(Solyc05g047460.3)、脱落酸(Solyc08g005610.3)、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Solyc08g016720.1)等基因与植物的耐逆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地 番茄 品种比较 主成分分析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响应菌核病侵染表达特性与高抗性关联基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金泽 周庆国 +6 位作者 杨旭 王倩 肖莉晶 金海润 欧阳青静 余坤江 田恩堂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1-631,共11页
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侵染后能导致油菜大幅减产。本研究对200份芥菜型油菜株系进行了菌核病抗性鉴定,并从中筛选出部分高抗性育种材料。然后选取高抗株系G21-243-1(HR)和感病株系G21-149-2(LR)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实验室模拟核盘菌侵... 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侵染后能导致油菜大幅减产。本研究对200份芥菜型油菜株系进行了菌核病抗性鉴定,并从中筛选出部分高抗性育种材料。然后选取高抗株系G21-243-1(HR)和感病株系G21-149-2(LR)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实验室模拟核盘菌侵染12 h、24 h、36 h后的叶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RNA-Seq),共获得138.16 Gb的Clean Data。以菌核病感病株系为对照,以接种菌核病的同时期抗病株系为处理组,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后,共检测到1899个上调表达基因,1330个下调基因表达,在2个时期同时检测到445个差异表达基因,在3个时期同时检测到90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全部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在KEGG分析中显著富集的通路为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s、Plant hormone signaling、MAPK signaling pathways-plants。结合转录组分析检测到的DEG及功能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20个菌核病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并随机选取其中6个候选基因进行了qRT-PCR分析。本研究的开展可为解析菌核病侵染寄生植物基因表达特性、菌核病抗性基因筛选及油菜的菌核病抗性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菌核病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TCP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果实中的表达分析
4
作者 宋姝熠 蒋开秀 +2 位作者 刘欢艳 黄亚成 刘林娅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201,共12页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鉴定‘红阳’猕猴桃TCP基因(AcTCPs)家族成员,分析各成员的分类进化关系,研究其组织、果实发育过程和激素处理的表达特性,为深入揭示猕猴桃果实中TCP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红阳’...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鉴定‘红阳’猕猴桃TCP基因(AcTCPs)家族成员,分析各成员的分类进化关系,研究其组织、果实发育过程和激素处理的表达特性,为深入揭示猕猴桃果实中TCP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红阳’猕猴桃TCP转录因子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及物种间共线性关系等。利用转录组数据和RT-qPCR分析‘红阳’猕猴桃中AcTCPs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在‘红阳’猕猴桃中鉴定出分布于19条染色体上的40个含有完整TCP结构域的AcTCPs基因,分别命名为AcTCP1-AcTCP40。系统发育分析、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将它们分为PCF(21)、CIN(12)和CYC/TB1(7),且全基因复制或片段复制在‘红阳’猕猴桃TCP基因家族的扩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6个候选基因在雄花和果实中高表达,果实不同发育时期RT-qRCR结果显示,AcTCP1在果实发育后期高表达,AcTCP11、AcTCP1、AcTCP35、AcTCP10和AcTCP32在果实发育前期高表达,且表达模式与转录组结果一致。对果实进行外源激素处理结果表明,脱落酸(ABA)和乙烯(ET)处理下调了6个候选AcTCPs的表达;赤霉素(GA_(3))处理初期上调了AcTCP1、AcTCP35和AcTCP32的表达,氯吡苯脲(CPPU)处理初期上调了Ac TCP35和AcTCP32的表达,其余AcTCPs的表达均被GA_(3)和CPPU下调。【结论】从‘红阳’猕猴桃全基因组中系统鉴定出40个TCP基因,6个候选基因在果实和雄花中高表达。在果实中AcTCP35、AcTCP32、AcTCP1、AcTCP10、AcTCP11和AcTCP20的表达与果实发育密切相关且受到外源激素(ABA、ET、GA_(3)和CPPU)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TCP转录因子 基因组鉴定 生物信息学 组织差异 表达模式分析 激素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中华绒螯蟹早期发育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晓军 崔朝霞 +1 位作者 樊拥军 相建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37,共4页
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未受精卵、受精卵、二细胞胚、囊胚、原肠胚为材料 ,提取总RNA ,分别用OligodT12GA、GC、AC3种锚定引物合成以上5种材料的cDNA第一链 ,然后以此cDNA为模板用30种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 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未受精卵、受精卵、二细胞胚、囊胚、原肠胚为材料 ,提取总RNA ,分别用OligodT12GA、GC、AC3种锚定引物合成以上5种材料的cDNA第一链 ,然后以此cDNA为模板用30种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得到了5个早期发育的特异表达片段。结果表明 ,未受精卵、受精卵、二细胞胚之间的差异不大 ,都表现为母型调控 ,囊胚期有新mRNA的转录 ,开始进入合子型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差异显示 中华绒螯蟹 早期发育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分析杂交水稻红莲优6号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义平 陈学峰 熊建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93-497,共5页
运用非同位素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 ,分析红莲型杂交水稻组合基因表达差异。以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 (YTA、YTB、93 1 1 )三叶一心期叶片RNA为模板采用锚定引物 5′dT1 2MN 3′和随机引物组合 ,进行反转录差异显示PCR。经 5 .6%测序胶... 运用非同位素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 ,分析红莲型杂交水稻组合基因表达差异。以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 (YTA、YTB、93 1 1 )三叶一心期叶片RNA为模板采用锚定引物 5′dT1 2MN 3′和随机引物组合 ,进行反转录差异显示PCR。经 5 .6%测序胶电泳分离后用银染方法显示差异DNA条带 ,在直观下 ,从凝胶中回收差异条带并进行再扩增 ,2 %琼脂糖电泳得到了DNA的单一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红莲优6号品种 银染mRNA 差异显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显示反转录-PCR及抑制性扣除杂交在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升谋 邹应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差异显示反转录 -PCR和抑制性扣除杂交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的方法 ,它们分别具有灵敏度高假阳性率低等特点 ,对其原理、技术。
关键词 差异显示反转录-PCR 抑制性扣除杂交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胃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梁一豪 赖颖君 +4 位作者 袁燕文 袁炜 张锡波 张拔山 卢志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5-616,共12页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胃癌诊断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筛选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靶标。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胃癌基因芯片数据GSE118916、GSE54129和GSE79973,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分子功能和...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胃癌诊断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筛选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靶标。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胃癌基因芯片数据GSE118916、GSE54129和GSE79973,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分子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根据网络节点和位置筛选出核心基因,利用癌症基因图谱(TCGA)中胃腺癌(STAD)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核心基因进行表达水平和诊断预后的验证分析,最后通过qRT-PCR检测核心基因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共筛选出77个DEGs,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ECM)与基底膜,具有氧化还原酶和ECM受体配体活性,参与机体消化和激素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与胃酸分泌、视黄醇和激素代谢等信号通路相关。共获得9个核心基因,其中SPARC、TIMP1、THBS2、COL6A3和THY1在胃癌中表达上调(P<0.05);而TFF1、GKN1、TFF2、PGC在胃癌中下调(P<0.05)。生存预后分析显示,SPARC、TIMP1、THBS2、COL6A3、TFF2、THY1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相关;ROC曲线显示,TIMP1、SPARC、THY1、THBS2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胃癌患者的病理组织中SPARC、TIMP1、THBS2、COL6A3的高表达得到验证;qRT-PCR检测发现,核心基因在不同的胃癌细胞株中不尽相同,但表达趋势基本符合。结论SPARC、TIMP1、THBS2等DEGs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作为潜在的候选分子标志物,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丽娜 姜晓琳 +2 位作者 侯海燕 柯妍 宋小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2,I0028-I0031,共8页
目的 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方法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关键基因,探讨肥胖型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 目的 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方法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关键基因,探讨肥胖型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下载GSE5090芯片数据,通过WGCNA算法分析筛选基因共表达关键模块和核心基因,对关键模块进行GO和KEGG分析,对核心基因进行差异分析以确定肥胖型PCOS的关键基因。结果 在GSE5090芯片数据中,通过WGCNA分析构建出了31个共表达基因模块,其中重褐色模块(MEsaddlebrown)与肥胖型PCOS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包含53个基因。对此模块基因进一步筛选,识别出了ZNF492、MED17、CRABP1、KCNV2、KRI1、ACSBG2、MACO1、SCLY、CPSF1、MAGEA8 10个肥胖型PCOS核心基因。对此模块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发现相关基因与脂肪酸代谢关系密切,主要作用于核蛋白,通过调节染色体组织、有机酸分解等发挥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对核心基因表达量进行差异分析,基因ZNF492、CRABP1、KCNV2在肥胖对照组与肥胖型PCOS脂肪组织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ZNF492、CRABP1和KCNV2基因在肥胖型PCOS的发展中可能产生重要生物学意义,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加权基因表达网络 差异表达基因 GO分析 KEGG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植入前移核胚中发育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文雍 齐冰 +3 位作者 王玉阁 郁卫东 杜淼 陈清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3-818,共6页
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的一些重要基因异常表达致使克隆胚细胞核的再程序化过程受阻,是导致动物克隆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分离鉴定再程序化相关基因,我们改进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成功地建立了单胚差示技术体系.以不同发育时期的兔克隆胚(M... 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的一些重要基因异常表达致使克隆胚细胞核的再程序化过程受阻,是导致动物克隆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分离鉴定再程序化相关基因,我们改进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成功地建立了单胚差示技术体系.以不同发育时期的兔克隆胚(MⅡ卵、2细胞、4细胞、8~ 16细胞克隆胚胎)为材料进行单胚差示,分离了 80个差异片段.经反向RNA印迹验证、亚克隆、序列分析及NCBIGenBank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A0 2 8片段与CstF3基因有 93%的同源性,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有阶段特异性,该基因在兔克隆胚的早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NA印迹显示:该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只在卵巢中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表达分析 发育相关基因 兔克隆胚胎 再程序化 单胚差异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明洲 李学伟 +4 位作者 朱砺 滕晓坤 肖华胜 李强 陈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4,共9页
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在分化生长速度上相对竞争的平衡点是猪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决定因素.利用Oligo功能分类芯片检测了瘦肉型的长白猪和脂肪型的太湖猪在初生、1、2、3、4和5月龄间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 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在分化生长速度上相对竞争的平衡点是猪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决定因素.利用Oligo功能分类芯片检测了瘦肉型的长白猪和脂肪型的太湖猪在初生、1、2、3、4和5月龄间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初生至5月龄的品种间分别有15、16、11、13、18和20个基因的表达差异倍数大于2倍.品种内的方差分析表明,长白猪分别有18和22个基因,太湖猪分别有3和7个基因在月龄间的表达差异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先降后升是两品种内最具代表性的基因表达模式,且长白猪和太湖猪分别有7和6个基因的表达模式明显偏离其他基因,提示其可能受到了重要的调控.此外,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均与芯片结果呈正相关趋势.以上结果筛选出了对于猪肉质和胴体性状可能具有重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候选基因,为深入研究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肌纤维生长和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和互作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肌肉 脂肪 基因差异表达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研究高温处理前后家蚕的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鲍忠赞 张彩霞 +6 位作者 徐世清 周前凯 魏广兵 王华 刘腾 金鑫 司马杨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67,共12页
高温对家蚕的生理和免疫能力有明显影响。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家蚕抗高温机制,应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获得家蚕5龄雌蚕高温处理前后中肠、丝腺和脂肪体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构建高温组(34℃)和常温组(26℃)2个家蚕SAGE文库。2个家蚕... 高温对家蚕的生理和免疫能力有明显影响。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家蚕抗高温机制,应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获得家蚕5龄雌蚕高温处理前后中肠、丝腺和脂肪体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构建高温组(34℃)和常温组(26℃)2个家蚕SAGE文库。2个家蚕SAGE文库分别包含3555107和3580976个原始标签,其中的标签种类分别为113684和131 296个,清洁标签的种类分别为45972和49467。比较2个文库清洁标签获得65 535种差异标签,共注释4249个基因,其中有1 06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P<0.05,错误检测率FDR≤0.001并且拷贝数的差异在2倍以上)。经GO分析发现2个文库中基因的分布极其相似,表明这些基因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有类似的生物学功能并参与类似的生理代谢过程。KEGG pathway分析显示有732个基因涉及176个KEGG路径,其中有40个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路径(P<0.05),超过一半的路径与代谢、生物合成和信号传导有关。上述结果有助于对家蚕抗高温基因的鉴定以及探究基因调控的网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高温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菌丝与原基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芳 王威 谢宝贵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1123菌株的单孢W23基因组为参考完成其菌丝和原基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研究两样本间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本中共有显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3310... 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1123菌株的单孢W23基因组为参考完成其菌丝和原基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研究两样本间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本中共有显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3310个,其中在原基中上调、下调的基因数分别为1686、1624个,只在原基中表达的基因有26个。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原基中膜封闭腔、内膜系统、细胞器腔、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翻译调节器、发育过程、免疫系统过程、多细胞生物过程这8个GO基本单元中的差异基因全部呈现上调表达。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核糖体与DNA复制中的差异基因全部呈现上调表达,糖酵解途径中从D-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过程相关的11个差异基因全部呈下调表达,磷酸戊糖途径中相关的13个差异基因中有11个基因呈下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基 差异基因表达 GO功能 Pathway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银染技术研究植物基因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7
14
作者 毛爱军 王台 宋艳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6-739,共4页
通过调整差异显示反转录PCR (DDRT PCR)中总RNA、锚定引物、随机引物、cDNA和dNTP等关键试剂的用量 ,优化了适用于银染检测的DDRT PCR方法 .PCR扩增产物经 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分离后 ,银染能检测到多而清晰的条带 .泳道中的... 通过调整差异显示反转录PCR (DDRT PCR)中总RNA、锚定引物、随机引物、cDNA和dNTP等关键试剂的用量 ,优化了适用于银染检测的DDRT PCR方法 .PCR扩增产物经 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分离后 ,银染能检测到多而清晰的条带 .泳道中的条带数最少为 40个 ,最多达 80个 ,平均为 6 0个 ,条带大小分布在 10 0~ 90 0bp范围 ,灵敏度为 5pg/mm2 .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采用这个改良的方法 ,分析了拟南芥野生型和ast突变型基因表达的差异 .从 16 0 0 0个cDNA扩增产物条带中筛选出 2 8个差异条带 .二次PCR扩增后 ,进一步筛选出 13个差异条带 ,其中 7个是野生型特异表达的 ,6个是突变型特异表达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显示反转录PCR 银染 拟南芥 ast突变型 植物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情况下差异表达基因鉴别的参数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贺宪民 武建虎 +1 位作者 贺佳 XIANG Zhaoying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索小样本情况下基于不同理论的统计方法在鉴别差异表达基因时的性能。方法以实验资料为基础,估计残差方差的分布参数、基因的平均表达及差异表达水平,按照一定差异比例模拟理论数据,用于分析倍数法、t检验、随机方差模型、SAM及... 目的探索小样本情况下基于不同理论的统计方法在鉴别差异表达基因时的性能。方法以实验资料为基础,估计残差方差的分布参数、基因的平均表达及差异表达水平,按照一定差异比例模拟理论数据,用于分析倍数法、t检验、随机方差模型、SAM及对数后验比法的性能及特征。结果随机方差模型、SAM及对数后验比法在鉴别差异表达基因的准确性上相近,均高于t检验和倍数法,t检验又稍高于倍数法。结论倍数法的性能受极端值的影响严重,t检验在基因特异性标准误较小情况下增加鉴别的假阳性率,而随机方差模型、SAM和对数后验比法由于统计量的计算建立在多基因的基础上,鉴别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 差异表达基因 鉴别 参数 统计分析 对数后验比法 S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温敏型核雄性不育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银东 刘艳鸣 +1 位作者 冯仁军 张云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66-70,共5页
以玉米温敏型核雄性不育近等位基因系琼42Qms(不育)和琼42(可育)为材料,通过跟踪解剖、显微观察确定了雄穗处于小花分化期为分离纯化mRNA的最佳时期,以琼42Qms的mRNA作检测样本(Tester)、琼42的mRNA作参照样本(Driver)进行抑制消减杂交... 以玉米温敏型核雄性不育近等位基因系琼42Qms(不育)和琼42(可育)为材料,通过跟踪解剖、显微观察确定了雄穗处于小花分化期为分离纯化mRNA的最佳时期,以琼42Qms的mRNA作检测样本(Tester)、琼42的mRNA作参照样本(Driver)进行抑制消减杂交,构建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从文库中选取10个cDNA片段作探针,与琼42Qms和琼42的小花分化期雄穗总RNA进行Northern杂交,获得一个仅在琼42Qms中特异表达的差异cDNA片段。以该片段作探针与琼42Qms小花分化期、抽穗成熟期的叶片和雄穗的总RNA进行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片段只在琼42Qms小花分化期的雄穗总RNA中有杂交信号,说明该片段是与核雄性不育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温敏型 核雄性 不育基因 差异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甘毅 冯伟 +1 位作者 代佳 金龙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50-1256,共7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0347、GSE92396和GSE1420,使用在线分析工具GEO2R筛选出食管癌组织与正常食管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在线数据库DA...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0347、GSE92396和GSE1420,使用在线分析工具GEO2R筛选出食管癌组织与正常食管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在线数据库DAVID和STRING分别进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来筛选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的核心网络基因,并在TCGA数据库中验证其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本实验共发现274个差异表达基因,269个基因有相同的表达趋势,其中96个上调基因,173个下调基因(调整后P<0.05,|log2FC|>1)。通过GO富集分析(P<0.05)发现它们主要参与了表皮发育、肽键交联结合、角质细胞分化、细胞外基质组织生成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包括细胞外基质结构组分、分子活性、钙离子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结合等的功能;而细胞组成分析提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KEGG富集通路分析(P<0.05)显示主要的信号通路包括阿米巴病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作用信号通路、糖酵解和糖异生等信号通路过程。MCODE分析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TIMP metallopeptidase inhibitor 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 (matrix metallopeptidase 3,MMP3)、分泌性磷酸化蛋白-1(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E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Ⅲ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Ⅲalpha 1 chain,COL3A1)、沉默桥粒芯糖蛋白-2(desmoglein 2,DSG2)这8个基因可能为诱导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P<0.05)。通过TCGA数据库验证这8个基因,进一步筛选出COL3A1、IGFBP3、MMP3、SPP1、TIMP1关键基因,且这5个基因同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高表达(P<0.05)。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食管癌与正常食管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本次研究中共筛选出COL3A1、IGFBP3、MMP3、SPP1、TIMP1等5个关键基因,表明其可能是食管癌发病机制的新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分析 食管癌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龙方有效成分诱导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金津 钱夕元 +4 位作者 李雪 杨辉华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3期39-42,66,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双龙方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丹参酚酸B)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双龙方主要有效成分对大鼠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含5705条大鼠基因...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双龙方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丹参酚酸B)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双龙方主要有效成分对大鼠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含5705条大鼠基因的博奥大鼠全基因组Oligo芯片,以不同给药情况、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总RNA制备的探针杂交芯片,用LuxScan10KA双通道激光扫描仪(CapitalBio公司)进行扫描,筛选MSCs变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hierarchical聚类提取差异表达的特征基因。结果:在MSCs的分化过程中,筛选出128条(2.24%)差异表达基因,经分析发现它们与能量代谢,信号传导等多类基因密切相关,对样本进行聚类发现MSCs在20-30天之间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结论:基因芯片是研究中药作用机理的有效平台,双龙方主要成分可诱导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基因芯片 差异基因表达 hierarchical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程序化冷冻的小鼠休眠胚胎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劭俣 刘云海 +5 位作者 倪和民 王灏 顾美超 阎芃 杨菲 郭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5-19,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休眠胚胎经程序化冷冻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趋势。方法采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检测小鼠正常休眠胚胎和经程序化冷冻后的休眠胚胎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了解相关... 目的探讨小鼠休眠胚胎经程序化冷冻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趋势。方法采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检测小鼠正常休眠胚胎和经程序化冷冻后的休眠胚胎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了解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经程序化冷冻后的小鼠休眠胚胎与正常休眠胚胎相比,存在22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0个基因表达上调,178个基因表达下调。Pathway分析显示黏着斑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通路、细胞凋亡通路、细胞通讯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小细胞肺癌通路、TGF-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基因差异表达变化趋势明显。结论小鼠休眠胚胎经程序化冷冻后会导致一系列基因调控变化,并可能影响多条信号通路的协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休眠胚胎 程序化冷冻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 刘俊敏 +3 位作者 刘艳霞 周健 薛健 黄益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91-592,共2页
关键词 肾移植 手术后 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 差异分析 DD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