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不同转基因受体材料的植株再生培养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尹钧 任江萍 +3 位作者 宋丽 李磊 余桂荣 师学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转基因受体材料,通过不同取材和预处理,发现小麦幼胚作为基因枪转化的受体材料,其愈伤组织形成与芽分化能力优于幼穗。幼胚在枪击前的预培养时间对愈伤组织抗轰击损伤和恢复生长能力都有明显影响,预培养2周的幼胚愈... 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转基因受体材料,通过不同取材和预处理,发现小麦幼胚作为基因枪转化的受体材料,其愈伤组织形成与芽分化能力优于幼穗。幼胚在枪击前的预培养时间对愈伤组织抗轰击损伤和恢复生长能力都有明显影响,预培养2周的幼胚愈伤组织作为受体的再生率较高。在轰击前6h到轰击后18h用0.4mol·L-1甘露醇处理,能增加分化率。小麦基因型不同,基因转化与植株再生的效果也有明显差别,本研究中豫麦18-64是较理想的受体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受体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幼胚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7
2
作者 窦茜 余桂容 +4 位作者 杜文平 余尧颖 赵直 彭正松 徐利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6-329,共4页
以5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因型、预处理时间、继代时间、培养温度以及器皿等因素对受体系统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基因型的外植体在相同条件下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不同基因型间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存在显著差异。... 以5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因型、预处理时间、继代时间、培养温度以及器皿等因素对受体系统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基因型的外植体在相同条件下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不同基因型间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存在显著差异。继代时间对于愈伤组织生长亦有显著影响。此外,不同培养温度以及不同培养器皿等亦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重要影响因素。实验得出最佳玉米幼胚转基因受体系统为:基因型78599在4℃冷藏预处理1d,用试管25℃环境下诱导培养2次,继代培养3~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幼胚 基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优良自交系转基因受体系统建立及转化后的筛选与再生 被引量:27
3
作者 付凤玲 张莉萍 朱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97-99,共3页
通过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筛选和改进 ,提高了诱导玉米优良自交系幼胚产生胚性愈伤组织 ,建立转基因受体系统的效率。通过比较试验 ,确定了潮霉素筛选的浓度和方法。PCR检测证明 ,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关键词 玉米 优良自交系 基因受体系统 基因 潮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妙霞 赖钟雄 +3 位作者 何水林 黄玉吉 林玉玲 吴金寿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9-514,共6页
采用横切薄片培养方法建立了香蕉基因转化的适宜受体系统.结果表明:在30℃、黑暗培养15 d,而后转入24℃、光照培养5 d的条件下,香蕉横切薄片的出芽率较高,植株生长较健壮,适宜用作转基因的受体;羧苄青霉素对香蕉薄片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 采用横切薄片培养方法建立了香蕉基因转化的适宜受体系统.结果表明:在30℃、黑暗培养15 d,而后转入24℃、光照培养5 d的条件下,香蕉横切薄片的出芽率较高,植株生长较健壮,适宜用作转基因的受体;羧苄青霉素对香蕉薄片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转化的抑菌剂;香蕉对潮霉素比较敏感,能够显著抑制香蕉横切薄片的出芽率,确定用40mg.L-1作为潮霉素的筛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基因受体系统 薄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分化基因受体介导溶血磷脂酸: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被引量:3
5
作者 龚涌灵 Frank FANG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8-596,共9页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对多种细胞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磷脂介质,在组织中广泛存在。从细胞形态学改变到细胞功能的影响,LPA可产生如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耐药等生物学效应。如其他生物递质一样,LPA与细胞表面特...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对多种细胞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磷脂介质,在组织中广泛存在。从细胞形态学改变到细胞功能的影响,LPA可产生如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耐药等生物学效应。如其他生物递质一样,LPA与细胞表面特定的G蛋白偶合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i,GPCR)发生交联作用,这些受体主要有Edg-2/LPA1、Edg-4/IPA2和Edg-7/LPA3等,它们被命名为内皮分化基因或溶血磷脂受体亚家族(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 gene or lysophospholipid receptor subfamily,Edg/LPAR subfamily)。LPA在体内外参与细胞增殖以及血管生成等病理生理过程,LPA代谢和Edg/LPA受体功能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是肿瘤临床诊治的潜在靶点。本文阐述了LPA通过Edg/LPA受体介导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就其在胰腺癌临床诊治中的意义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内皮分化基因受体 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细胞作为转基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小烛 铃木義胜 山口勇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3,共3页
为满足转目的基因的需求,探索一种能够将外源基因转入银杏细胞,并得以稳定表达和遗传的转基因方法以及选择合适的载体.用基因枪将带有和CaM35S启动子与NOS终止子相连接的GUS基因的质粒pBI221打入银杏细胞,以X-Gluc为底物检测GUS的活性,... 为满足转目的基因的需求,探索一种能够将外源基因转入银杏细胞,并得以稳定表达和遗传的转基因方法以及选择合适的载体.用基因枪将带有和CaM35S启动子与NOS终止子相连接的GUS基因的质粒pBI221打入银杏细胞,以X-Gluc为底物检测GUS的活性,所得结论为:GUS基因被转入了银杏细胞并在银杏细胞中得到了表达,但该基因没有稳定存在于银杏细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GUS基因 基因受体 细胞 终止子 基因 遗传 NOS 稳定表达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遗传转化中基因受体的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进平 《农业与技术》 2003年第4期97-100,共4页
本文对影响基因受体选择的几个因素如基因转化方法、受体的再生能力、受体材料的生理状态和再生途径,以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进行综述。
关键词 植物 遗传转化 基因受体 选择 基因转化方法 再生能力 再生途径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对清远麻鸡感染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影响
8
作者 徐慧娟 邝智祥 +4 位作者 左珂菁 吴承洋 郑泓昊 谢青梅 陈伟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57,共7页
【目的】探究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tva c.3G>A对清远麻鸡感染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K,ALV-K)的影响。【方法】利用直接测序方法对清远麻鸡不同品系tva c.3G>A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流式细... 【目的】探究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tva c.3G>A对清远麻鸡感染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K,ALV-K)的影响。【方法】利用直接测序方法对清远麻鸡不同品系tva c.3G>A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流式细胞术和RT-qPCR检测RCASBP(K)-EGFP荧光报告病毒和ALV-K GD1601病毒感染清远麻鸡tva c.3G>A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s,CEFs)的情况。利用RT-qPCR检测ALV-K GD1601病毒感染清远麻鸡tva c.3G>A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雏鸡的情况。【结果】tva c.3G>A突变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杂合突变基因型tva c.3G/A和纯合突变基因型tva c.3A/A存在于清远麻鸡K、M品系,tva c.3G/A频率分别为0.183、0.133,tva c.3A/A频率分别为0.116、0.033。流式细胞术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tva c.3G>A突变位点野生型tva c.3G/G CEFs对RCASBP(K)-EGFP和ALV-K GD1601病毒易感,而纯合突变基因型tva c.3A/A CEFs有效抗RCASBP(K)-EGFP和ALV-K GD1601病毒的感染,表明tva c.3G>A突变导致清远麻鸡体外抗ALV-K的感染。ALV-K攻毒试验结果表明,tva c.3G>A突变导致清远麻鸡体内抗ALV-K的感染。【结论】tva c.3G>A突变引起清远麻鸡体外、体内抗ALV-K的感染,该突变位点可作为清远麻鸡ALV-K抗性选育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远麻鸡 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tva受体基因 突变 遗传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集不同花蜜源植物花粉的意大利蜜蜂工蜂喙转录组及味觉受体基因的分析
9
作者 张宇 武敏 +1 位作者 郭丽娜 郭媛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1-431,共11页
【目的】建立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喙转录组数据库,通过功能注释鉴定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信息,探究GR基因与意大利蜜蜂采集偏好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采集梨花粉... 【目的】建立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喙转录组数据库,通过功能注释鉴定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信息,探究GR基因与意大利蜜蜂采集偏好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采集梨花粉、采集油菜花粉和不采集花粉的意大利蜜蜂工蜂喙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通路分类以及筛选GR基因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用qRT-PCR验证9个DEGs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得到342个DEGs,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57个,下调表达基因185个。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DEGs在GO注释中主要参与细胞过程、细胞解剖实体和结合。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DEGs在氧化磷酸化通路中富集最多,酪氨酸代谢通路次之。在意大利蜜蜂喙转录组共鉴定出9种GR基因,其中4种为已知的GR基因,其余5种为本研究鉴定的未知GR基因,均具有完整的阅读开放框,且都有昆虫GR基因家族所具有的7个跨膜结构域。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的意大利蜜蜂AmelGRs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GRs的系统进化树,推测AmelGR4和AmelGR6可能属于苦味家族受体,AmelGR9可能属于甜味家族受体。qRT-PCR验证结果表明,筛选的9个DEGs在采集梨花粉的工蜂喙中有8个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相一致,在采集油菜花粉的工蜂喙中9个DEGs的表达趋势都与RNA-seq结果相一致。【结论】本研究获得了意大利蜜蜂工蜂喙转录组数据,筛选得到了GR基因,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推测AmelGR4和AmelGR6可能属于苦味家族受体,AmelGR9可能属于甜味家族受体,推测意大利蜜蜂采集偏好性可能与GR基因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加深对昆虫味觉感知系统的理解,为意大利蜜蜂在授粉过程中的采集偏好行为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转录组测序 基因功能注释 味觉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TGF-β、TRACP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10
作者 马倩倩 毛未贤 +2 位作者 高远 尹纪伟 程海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0-494,共5页
目的研究长春市35~79岁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FokⅠ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骨代谢的调节与影响,同时研究血清TGF-β、TRACP水平与腰椎BMD的相关性,为骨质... 目的研究长春市35~79岁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FokⅠ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骨代谢的调节与影响,同时研究血清TGF-β、TRACP水平与腰椎BMD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应用Hologic Discovery WA型骨密度仪检测腰椎正位(L1-L4)BMD;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BsmⅠ和FokⅠ位点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TGF-β、TRACP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00名汉族人群中,BsmⅠ位点基因型以bb型为主,占80.2%,Bb型占15.2%,BB型占4.6%;FokⅠ位点ff基因型占18.6%,Ff型占45.8%,FF型占35.6%。BsmⅠ位点各基因型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分布特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kⅠ位点ff基因型骨质疏松组所占比例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mⅠ位点bb基因型男性、女性BMD值均低于Bb型和B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kⅠ位点ff基因型男性、女性BMD值均低于Ff型和FF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水平骨质疏松组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而TRACP水平骨质疏松组高于非骨质疏松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500名汉族人群中,BsmⅠ位点以bb基因型为主,占80.2%,各基因型骨密度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kⅠ位点ff型BMD值低于Ff型和FF型,骨质疏松组ff基因型所占比例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ff基因型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组血清TGF-β水平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而TRACP水平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TGF-β、TRACP是评价骨代谢状态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受体基因 BsmⅠ FokⅠ 转化生长因子-β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眶象味觉受体基因EscrGR8对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晓丽 文超 +1 位作者 温俊宝 温晓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17,共11页
【目的】分析和阐明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scrobiculatus味觉受体基因EscrGR8的分子特性和功能,揭示其调节雌成虫繁殖力的作用。【方法】基于沟眶象触角转录组数据库,采用RACE克隆EscrGR8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qRT-PCR检测EscrGR8在沟... 【目的】分析和阐明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scrobiculatus味觉受体基因EscrGR8的分子特性和功能,揭示其调节雌成虫繁殖力的作用。【方法】基于沟眶象触角转录组数据库,采用RACE克隆EscrGR8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qRT-PCR检测EscrGR8在沟眶象不同发育阶段(卵、1-6龄幼虫、蛹、雌成虫和雄成虫)和雌雄成虫组织(去除触角和喙的头、触角、口器、中肠、前足、睾丸、卵巢、雄虫交配器和雌虫产卵器)中的表达量。显微注射雌成虫dsRNA后0,6,12,24,36,48和72 h时利用qRT-PCR检测RNAi后EscrGR8的表达量。检测显微注射dsEscrGR8后1-5 d和6-11 d时沟眶象雌成虫在不同土壤含水量(0~10%,11%~20%,21%~40%,41%~60%,61%~80%和81%~100%)条件下的产卵选择率、总产卵数量和所产卵的孵化率,研究抑制EscrGR8表达对雌成虫产卵选择性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沟眶象EscrGR8(GenBank登录号:OR836580)的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ORF)长1251 bp,编码了416个氨基酸,具有6个跨膜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EscrGR8与其他昆虫的GR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普遍较低,其中与棉铃象甲Anthonomus grandis的AgraGR64f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30.96%。qRT-PCR检测结果表明,EscrGR8在沟眶象不同发育阶段和成虫组织中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EscrGR8在雌成虫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卵中的表达量最低;EscrGR8在雌成虫卵巢中特异性高表达。显微注射dsEscrGR8不仅在一定时间内显著降低EscrGR8的表达量,并且对雌成虫的产卵选择性具有显著影响。显微注射dsEscrGR8后1-5 d时沟眶象雌成虫在含水量21%~40%土壤条件下的产卵选择率和所产卵的孵化率与显微注射dsGFP的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降低了24.66%和15.83%;在含水量81%~100%土壤条件下的产卵选择率与显微注射dsGFP的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了28.39%,雌成虫所产卵几乎不孵化。【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味觉受体基因EscrGR8对沟眶象雌成虫产卵选择和繁殖力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昆虫味觉受体基因的多样性和功能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眶象 产卵量 味觉受体基因 RNAI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草直胸跳甲短神经肽F受体基因sNPF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康 赵雪莹 +4 位作者 霍楠 胡军 王苑馨 杨军 贾栋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为明确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短神经肽F受体AhsNPFR功能及其表达特点,为探索莲草直胸跳甲生防作用奠定理论基础,利用PCR技术克隆鉴定莲草直胸跳甲AhsNPFR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在莲草直... 为明确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短神经肽F受体AhsNPFR功能及其表达特点,为探索莲草直胸跳甲生防作用奠定理论基础,利用PCR技术克隆鉴定莲草直胸跳甲AhsNPFR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在莲草直胸跳甲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中的时空表达谱。结果表明,克隆获得基因AhsNPFR全长1 669 bp,开放阅读框1 257 bp,编码418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8.11 ku,理论等电点为8.21,AhsNPFR具有7个典型保守跨膜结构域,属于GPCRs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玉米根萤叶甲Diabrotica virgifera virgifera sNPFR亲缘关系最近。AhsNPFR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1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最高,是卵中表达量的9.06倍;在卵中表达量最低;雌成虫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成虫。AhsNPF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3龄幼虫后肠中显著高表达,是脂肪体表达量的12.21倍;在雌雄成虫后肠显著高表达,并在所有组织中均没有雌雄表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草直胸跳甲 短神经肽F受体基因sNPFR 基因克隆 发育时期表达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按蚊保幼激素受体基因AsMet分子特性、表达模式及在生殖中的作用分析
13
作者 幸晓清 陈斌 司风玲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5-1483,共9页
【目的】为明确保幼激素受体Methoprene-tolerant基因AsMet在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体内的时空表达模式,并探究其对中华按蚊生殖调控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华按蚊转录组数据,采用RACE克隆AsMet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 【目的】为明确保幼激素受体Methoprene-tolerant基因AsMet在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体内的时空表达模式,并探究其对中华按蚊生殖调控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华按蚊转录组数据,采用RACE克隆AsMet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利用qPCR分析AsMet在不同发育阶段(蛹和雌成蚊)、3日龄雌成蚊不同组织[头、胸、腹部前端(腹部前3节)、腹部后端(腹部剩余部分)、中肠、马氏管、脂肪体、卵巢和体壁]中的表达量;通过向中华按蚊末期雌蛹显微注射ds AsMet进行RNAi后,测定AsMet,AsKr-h1和AsVg的表达量,并观测雌成蚊卵巢发育情况、羽化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中华按蚊AsMet(GenBank登录号:OR783325)的cDNA序列全长6841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3159 bp,编码1052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质量为114.46 kD,等电点为6.63。AsMet有4个保守结构域,包括1个螺旋-环-螺旋结构域、2个PAS结合域和1个C末端保守基序。AsMet与冈比亚按蚊An.gambiae、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的Met聚为一支。AsMet在化蛹后30 h和成蚊大部分阶段显著高表达,且在雌成蚊头和胸部中显著高表达,在中肠、马氏管和卵巢中呈现低表达。显微注射ds AsMet到末期雌蛹后24,48和72 h时,AsMet的表达量较显微注射ds EGFP的对照组分别下调70.05%,41.05%和68.64%,羽化率低于显微注射ds EGFP且在雌蚊交配吸血后卵巢发育不良,产卵量比正常注射ds EGFP的低67.58%,卵孵化率比正常注射ds EGFP的下降93.10%。【结论】AsMet表达被降低后影响中华按蚊卵巢的正常发育且使产卵量和孵化率显著降低。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JH调控中华按蚊生殖发育机理奠定基础,对保幼激素信号通路和昆虫生殖调控的分子机制的认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保幼激素受体基因 分子特性 表达模式 生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蜡螟性肽受体基因GmelSPR克隆及表达分析
14
作者 朱雅楠 赵必安 +4 位作者 张洋逸 李雨时 梁铖 宗德琴 杨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0-918,共9页
交配是昆虫繁衍的重要方式,雌性交配后会显现出一系列保护后代而产生的行为,SPR则是重要的交配行为调控受体基因。本研究根据前期转录组SPR基因数据信息,利用RT-PCR扩增出大蜡螟SPR基因的完整CDS序列,命名为GmelSPR(GenBank登录号:OR347... 交配是昆虫繁衍的重要方式,雌性交配后会显现出一系列保护后代而产生的行为,SPR则是重要的交配行为调控受体基因。本研究根据前期转录组SPR基因数据信息,利用RT-PCR扩增出大蜡螟SPR基因的完整CDS序列,命名为GmelSPR(GenBank登录号:OR347698)。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263 bp,编码42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48.70718 kDa,理论等电点8.70,有7个跨膜螺旋区,具有典型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特征。系统进化树比对结果显示大蜡螟GmelSPR与螟蛾科昆虫脐橙螟Amyelois transitella、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置信度较高。大蜡螟不同状态、不同组织中表达分析表明,未交尾雌蛾、雄蛾和已交尾雌蛾、雄蛾GmelSPR均在头部较高表达,且在未交尾雌蛾、雄蛾中表达量均高于已交尾雌蛾、雄蛾。本研究克隆了大蜡螟SPR基因,克隆结果表明GmelSPR与螟蛾科昆虫亲缘较近;表达谱分析则显示GmelSPR可能参与大蜡螟交配行为,为进一步研究大蜡螟中SPR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蜡螟 性肽受体基因 GmelSPR 基因克隆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受体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15
作者 李玉佳 官德秀 +2 位作者 郭姝 郭景 徐樨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8,共9页
目的总结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ry early 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VEO-IBD)患儿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 目的总结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ry early 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VEO-IBD)患儿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消化科住院的慢性腹泻的患儿中,确诊为VEO-IBD的患儿,其中病因为IL-10RA基因突变的患儿15例,对照组为15例非IL-10RA突变所致VEO-IBD患儿,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基因报告。结果IL-10RA基因突变所致的VEO-IBD患儿,克罗恩病(Crohn s disease,CD)11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4例,临床症状以慢性腹泻(15/15例,100.0%)、便血(15/15例,100.0%)为主,肠外表现依次为口腔黏膜溃疡(6/15例,40.0%)、皮肤红斑(5/15例,33.3%);肛周表现依次为直肠会阴瘘5例(5/15,33.3%),肛瘘4例(4/15,26.7%),肛裂3例(3/15,20.0%),直肠会阴瘘、皮赘并存1例(1/15,6.7%);全身表现为IL-10RA基因突变组营养不良13例(13/15例,86.7%),肛周病变13例(13/15例,86.7%);对照组营养不良6例(6/15例,40.0%),肛周病变5例(5/15例,33.3%),此两项指标与IL-10RA基因突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IL-10RA突变患儿中,共检测到9个突变位点,其中c.301c>T(p.R101W)和c.537G>A(p.T179T)为最常见的突变位点。IL-10RA突变导致炎症因子增高,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VEO-IBD患儿发病年龄早,除消化道症状外,肠外表现和肛周病变较为常见,结肠镜下病变特点以结肠多发溃疡最常见,其次为炎性息肉。c.301c>T(p.R101W)和c.537G>A(p.T179T)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IL-10RA突变导致炎症因子增高,引起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10受体A基因 儿童 慢性腹泻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细菌趋化因子受体基因挖掘及相关蛋白序列分析
16
作者 徐爽 李晨 +4 位作者 姜嘉琳 谢晓晨 王博 霍忠明 方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14,共12页
为了解一株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致病性盐单胞菌(Halomonas sp.)7T的趋化性,采用毛细管法研究其趋化行为,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利用KEGG Pathway分析其趋化信号通路,通过与同源物种比对分析趋化因子受体种类,进一步挖掘甲基受体趋... 为了解一株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致病性盐单胞菌(Halomonas sp.)7T的趋化性,采用毛细管法研究其趋化行为,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利用KEGG Pathway分析其趋化信号通路,通过与同源物种比对分析趋化因子受体种类,进一步挖掘甲基受体趋化蛋白(methyl-accepting chemotaxis proteins,MCPs)序列,再结合MeMe数据库和TMHMM分析MCPs结构。结果表明:Halomonas sp.7T具备趋化行为,其全基因组含有完整趋化信号通路,共有22个基因编码MCPs,涵盖5种常见趋化因子受体;22个MCPs均含有信号转导结构域,其中,19个含有跨膜结构域,3个不含跨膜结构域;基于信号转导结构域内七肽单位保守序列和存在的对称插入缺失对这22个MCPs进行分类,发现17个为36H型,1个为40H型,其余4个与已知分类均不匹配;跨膜结构分布特征和疏水性分析发现,这22个MCPs中有20个符合拓扑结构,其中ClassⅠ型、ClassⅡ型、ClassⅢ型、ClassⅣ型分别为10、4、3、3个,另有2个MCPs不符合拓扑结构。研究表明,长牡蛎致病性盐单胞菌7T具备趋化性,其基因组存在完整趋化信号通路,有22个基因编码MCPs,这些MCPs具有独特的结构,可能参与介导与细菌生存和环境胁迫响应相关的趋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单胞菌 趋化性 趋化因子受体基因 甲基受体趋化蛋白 长牡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公鸡MC1R基因多态性与羽色表型的关系
17
作者 王士欣 高铭馨 +7 位作者 单增桑珠 巴桑 陈羲 王润锦 张昊 王德才 皮劲松 黄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73-177,共5页
以羽色表型特征显著的成年藏公鸡(藏黑色、藏花色和藏灰色)为研究对象,开展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编码区遗传变异位点筛查、基因型-表型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藏公鸡MC1R基因编码区发现了10个SNPs位点,其中同义突变2处,位于69 bp(... 以羽色表型特征显著的成年藏公鸡(藏黑色、藏花色和藏灰色)为研究对象,开展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编码区遗传变异位点筛查、基因型-表型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藏公鸡MC1R基因编码区发现了10个SNPs位点,其中同义突变2处,位于69 bp(C/T)和636 bp(A/G)位点,非同义突变8处,位于178 bp(A/G)、212 bp(C/T)、213 bp(A/G)、274 bp(A/G)、376 bp(A/G)、398 bp(C/T)、427 bp(A/G)、637 bp(C/T)位点。基因型分布显示,藏黑色公鸡全部表现为AA基因型(100.00%),藏灰色公鸡中AA基因型占比60.00%,而藏花色公鸡则以AG基因型为主(80.00%),表明A等位基因可能与黑羽表型的形成相关。基于10个SNPs位点构建了13个单倍型,单倍型Hap_2、Hap_10和Hap_13在藏花色公鸡中呈现独享现象。根据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发现,69 bp(C/T)、274 bp(A/G)位点的基因型均与羽色表型呈极显著关联性(P<0.001),表明这2个位点可能是调控藏公鸡羽色变异的关键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公鸡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 基因多态性 羽色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乳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多态性及其与济宁青山羊高繁殖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跟喜 储明星 +2 位作者 王金玉 方丽 叶素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6,共8页
设计5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外显子10及部分3′非翻译区在高繁殖力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和低繁殖力山羊品种(辽宁绒山羊、波尔山羊和安哥拉山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济... 设计5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外显子10及部分3′非翻译区在高繁殖力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和低繁殖力山羊品种(辽宁绒山羊、波尔山羊和安哥拉山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济宁青山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首次拼接出的山羊PRLR基因外显子10及部分3′非翻译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118bp,与已公布的绵羊、牛、人PRLR基因mRNA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33%、93.92%、74.52%,与已公布的羊驼PRLR基因部分序列的同源性为78.29%。引物P1、P2与P4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其余2对引物的扩增片段不存在多态性。对于P1扩增片段,在济宁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中检测到AA型和AB型,在安哥拉山羊中检测到AA型和AC型,在波尔山羊中只检测到AA型;克隆测序表明AB型与AA型相比有两处突变(186G→A和220T→C),分别导致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亮氨酸变为脯氨酸;AC型与AA型相比有1处突变(140A→G),该突变没有导致氨基酸变化;济宁青山羊AA和AB基因型之间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P2扩增片段,在济宁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波尔山羊中都检测到DD型和DE型,而在安哥拉山羊中只检测到DD型;克隆测序表明DE型和DD型相比有两处突变(52G→A和122G→A),其中122bp处的突变导致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甘氨酸;济宁青山羊DD和DE基因型之间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P4扩增片段,在济宁青山羊中检测到FF型和FG型,在辽宁绒山羊中检测到FF型和GG型,在波尔山羊中只检测到FF型,在安哥拉山羊中检测到FF型、FG型和GG型;克隆测序表明GG型和FF型相比在扩增片段的143bp处发生1处碱基突变(A→G),并导致氨基酸由蛋氨酸变为缬氨酸;FG基因型济宁青山羊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比FF基因型的多0.76只(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PRLR基因可能是控制济宁青山羊多胎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高繁殖力 催乳素受体基因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催乳素受体基因PCR-SSCP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牟玉莲 储明星 +2 位作者 孙少华 方丽 叶素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在小尾寒羊、萨福克羊、多赛特羊、多赛特公羊×小尾寒羊母羊F1代杂种羊4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3对引物扩增片段中均存在PCR-SS-CP多态性。对于引物1,4个绵羊群体...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在小尾寒羊、萨福克羊、多赛特羊、多赛特公羊×小尾寒羊母羊F1代杂种羊4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3对引物扩增片段中均存在PCR-SS-CP多态性。对于引物1,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基因型,AB基因型只出现在小尾寒羊、多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中,仅在多赛特羊中检测到BB基因型。对于引物2,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和AB基因型,只有萨福克羊没有BB型。对于引物3,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AB和BB基因型。在4个绵羊群体中,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催乳素受体基因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ESR)点突变的PCR-SSCP检测 被引量:26
20
作者 姜运良 李宁 +1 位作者 习欠云 吴常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4-216,共3页
雌激素受体基因(ESR)是控制猪高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具有明显的基因效应:BB型比AA型母猪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高出1 40~3 37和0 63~3 58头,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要基因之一。常规采用PCR -RFLPs方法区分该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ESR)是控制猪高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具有明显的基因效应:BB型比AA型母猪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高出1 40~3 37和0 63~3 58头,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要基因之一。常规采用PCR -RFLPs方法区分该基因由点突变造成的3种不同的基因型。本研究建立1种基于PCR的SSCP(single-strand e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方法对猪ESR该位置的点突变进行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和不需要酶切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基因 点突变 PCR-SSCP 雌激素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