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湖南省临湘市为例
1
作者 刘晓东 肖婷 +3 位作者 王璨 王李昌 覃佐辉 黄伟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7,共14页
开展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制定防灾减灾措施的关键,针对目前诸多易发性研究在空间捕捉和非线性拟合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的区域滑坡易发性建模框架。以湖南省临湘市为研究对象,综合选取高程、... 开展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制定防灾减灾措施的关键,针对目前诸多易发性研究在空间捕捉和非线性拟合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的区域滑坡易发性建模框架。以湖南省临湘市为研究对象,综合选取高程、工程岩组等12个孕灾因子,建立GNN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并与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滑坡易发性结果均符合区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极高/高易发区在研究区东部及东南部呈离散、不连续分布,该区域水系密集、斜坡结构较破碎松散。模型划分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GNN模型在评价中具有最好的分区效果,AUC值(0.941)、准确率(0.744)、召回率(0.827)、F1分数(0.709)均显著高于LR和RF。这表明GNN模型能更好地捕捉滑坡的空间信息,能有效提高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评价 图神经网络 临湘市 随机森林 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进阶理念的抒情写作形成性评价量表设计路径
2
作者 周敏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0,共7页
初中抒情写作教学普遍存在抒情能力达标指向不明、过程性指导低效的问题,基于学习进阶理念分阶设计形成性评价量表,并在教学进程中融合运用,以精准、有效地推动学生的抒情能力进阶,促进写作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具体策略包括:基... 初中抒情写作教学普遍存在抒情能力达标指向不明、过程性指导低效的问题,基于学习进阶理念分阶设计形成性评价量表,并在教学进程中融合运用,以精准、有效地推动学生的抒情能力进阶,促进写作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具体策略包括:基于核心写作知识解析大概念,确定合宜的评价要素;基于学情维度精准描述能力进阶层级水平要求,细化评价指标;基于实施维度设计形成性评价量表,真正实现“以评价促学习”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写作 形成评价量表 学习进阶理念 初中写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在口腔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若兰 林思宇 林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进行改进,对口腔医学理论的教学方法进行修正,以期望提升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为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包括五年制和5+3一体化两种学制),通过是否参与形成性评价教学分为对照组和实... 目的: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进行改进,对口腔医学理论的教学方法进行修正,以期望提升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为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包括五年制和5+3一体化两种学制),通过是否参与形成性评价教学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利用教师课堂授课;实验组利用形成性评价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改进,最终通过期末考试定量评价对比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在两种学制中,实验组学生均比同学制对照组学生期末成绩有所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形成性评价改进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评价 口腔医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体系在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4
作者 王书航 徐可进 +1 位作者 祝婉芳 王雨辰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0-1016,共7页
实验课程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药物分析作为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验课程的设计应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重点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形成性评... 实验课程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药物分析作为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验课程的设计应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重点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形成性评价体系将多维度、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评价体系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评价手段。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应用形成性评价,达成“目标-过程-评价-反馈-改进”的教学活动循环,通过循环模型持续性的反馈和指导,促使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提升教学成果。从形成性评价入手,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药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评价 药物分析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本评估”(LOA)模式的土壤肥料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探索
5
作者 谢勇 唐丽 刘鸿雁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33-137,共5页
为优化涉农高校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对该课程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3个方面的教学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学本评估”(LOA)对其评价模式的思路进行设计,并构建形成性评价模式。现状方面,科研协... 为优化涉农高校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对该课程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3个方面的教学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学本评估”(LOA)对其评价模式的思路进行设计,并构建形成性评价模式。现状方面,科研协同创新不明显,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双导师制”落实效果不够理想,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思路设计方面,设计形成性评价的总体目标,提升教师形成性评价素养;加强专业发展能力,应用成果档案袋法,收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知识收获、测验、拓展、反思等信息,如学习目标与任务、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学习总结与反思等。模式构建方面,提出研制评价标准、创设评价任务、设计层次提问、协同评价反馈等策略,为深度挖掘新农科专业知识,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料学 形成评价 LOA模式 涉农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地理教育形成性评价:演变与实践
6
作者 陈浩然 何亚琼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5-59,共5页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呼唤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亟待汲取国际的改革经验。英国形成性评价诞生于对总结性评价的反思。在多轮改革之后,英国形成性评价逐渐转向“为学习而评价”的课堂评价场景。英国地理学会制定的基准说明作为...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呼唤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亟待汲取国际的改革经验。英国形成性评价诞生于对总结性评价的反思。在多轮改革之后,英国形成性评价逐渐转向“为学习而评价”的课堂评价场景。英国地理学会制定的基准说明作为当代英国地理教育形成性评价的参考标准,将形成性评价融贯不同历时尺度,分别提出实践方法,在不同的评价环节关注不同的评价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国家课程评价 形成评价 地理教学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及应用探索——基于置信职业行为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琴芬 沈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0-184,共5页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但是现有以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岗位胜任力框架在临床教学运用中存在缺陷,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作为一种工作场所的评估方法,将抽象...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但是现有以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岗位胜任力框架在临床教学运用中存在缺陷,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作为一种工作场所的评估方法,将抽象的能力评估转化为对临床实践的置信等级决定,促进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为例,经过文献回顾、设计EPAs草案、确定核心EPAs,锚定其所对应的胜任力和里程碑,并将里程碑映射到EPAs,选择培训课程的教学方法等完成EPAs指标构建及初步应用,为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的探索,以便进一步优化住院医师胜任力导向的临床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信职业行为 妇产科学 住院医师 岗位胜任力 形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形成性评价:思政课学习内卷化的归因与化解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蕉 郭壮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当前,思政课中出现的学习内卷化现象对增强教学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影响已愈发明显,其背后的考核评价失效和价值塑造缺失的问题亟待解决,由改革教学过程特别是其中的考核评价环节入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沿着这一思路... 当前,思政课中出现的学习内卷化现象对增强教学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影响已愈发明显,其背后的考核评价失效和价值塑造缺失的问题亟待解决,由改革教学过程特别是其中的考核评价环节入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沿着这一思路,形成性评价理论以其重视过程,强调动态、互动、多元的理论优势提供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但还需在加强价值塑造、改善多元互动、实现差异化竞争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保证形成性评价在实践层面真正落实,在价值层面与思政课相一致,能够有效应对学习内卷化现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习评价 形成评价 内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鲇鱼”影响下考虑InSAR形变的滑坡易发性动态评价: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
9
作者 缪海波 马闯 +2 位作者 杨冰颖 崔玉龙 余学祥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41,共14页
滑坡易发性评价在预测滑坡发生和潜在风险方面至关重要,但静态易发性制图因忽略了滑坡动态演化特征而导致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受限。以2016年台风“鲇鱼”影响下的浙江省松阳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引入Sentinel-1A的SAR地表形变数据,开展滑坡... 滑坡易发性评价在预测滑坡发生和潜在风险方面至关重要,但静态易发性制图因忽略了滑坡动态演化特征而导致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受限。以2016年台风“鲇鱼”影响下的浙江省松阳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引入Sentinel-1A的SAR地表形变数据,开展滑坡动态易发性评价。首先采用D-InSAR技术获取台风前后的地表形变量,以-20 mm/a的形变速率为阈值确定新增滑坡;然后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得了2015年11月22日-2017年3月4日的研究区地表形变量;最后选取地形、地质、水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9个静态评价因子以及垂直向和LOS方向的InSAR地表形变量2个动态评价因子,构建MIV-BP神经网络模型生成滑坡动态易发性图。结果表明:(1)InSAR地表形变动态因子可显著提升滑坡易发性的整体预测精度,当缺失该类因子时,预测精度由0.901下降至0.857;此外,模型对台风“鲇鱼”诱发滑坡的识别具有良好的效果。(2)研究区内滑坡极低和低易发区基本不受台风“鲇鱼”的影响,但地形陡峭或地势较高的区域则由台风前的中高易发区升级为极高易发区,且极高易发区域的变化与InSAR地表形变的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极端天气下松阳县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 动态评价 InSAR地表形变 MIV-BP神经网络 台风“鲇鱼” 浙江省松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教师有效反馈,提升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71-1778,共8页
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学生既需要富有成效的练习,也需要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只有将练习及形成性评价和教师针对性反馈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二者... 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学生既需要富有成效的练习,也需要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只有将练习及形成性评价和教师针对性反馈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因此,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分享了本课程课后小组作业的形成性评价和有效反馈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深入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了有效的教学策略。特别是本课程的“教师反馈+助教反馈+同伴反馈+范例(3+1)”有效反馈模式,帮助学生实现了自我成长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总结本生物化学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发现,形成性评价及针对性反馈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获得新技能。学生进一步应用其所获得的新技能,学生作业质量明显提高,达到更高的学习标准,学生跨进了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课后小组作业的选题内容非常感兴趣,并且认为教师反馈、助教反馈、同伴反馈及范例提供对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都非常有效。百分之百的学生认为其非常清楚课程的考核要求,而形成性反馈有效帮助学生达到了学习标准。总之,本课程形成性评价及有效反馈的运作模式实现了练习、评价、反馈和提高的完整闭环,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反馈,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技能,进一步保障了教学质量。希望该形成性评价及有效反馈教学案例能够为广大生物化学教学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评价 有效反馈 以学生为中心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食品工厂课程设计”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磊 李芳 +4 位作者 丁玥 田萍萍 康怀彬 刘丽莉 陈俊亮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8期130-132,共3页
通过完善过程评价方式与手段,明确评价结果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构建了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食品工厂课程设计”形成性评价机制,实现了学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课程设计的全程跟踪与反馈,以及学生能力达成程度和实践教学培养质量的有效评估。
关键词 学生能力达成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形成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实践能力形成性评价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虹波 姜丽萍 +2 位作者 陈军 屠乐微 章飞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70-72,共3页
目的构建护理实践能力形成性评价网络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级护理本科生240人作为对照班,采用以单项技能考核、实验课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为依据的传统实践评价模式。2011级护理本科生285人作为观察班,采用单项技能考核、... 目的构建护理实践能力形成性评价网络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级护理本科生240人作为对照班,采用以单项技能考核、实验课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为依据的传统实践评价模式。2011级护理本科生285人作为观察班,采用单项技能考核、实验课课堂表现和网络平台下的评价模式,基于网络平台开发实践能力评价包括在线测试区、成果展示区和师生交流区。课程结束以自行编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价2种评价模式的效果。结果该网络评价平台具有即时性、交互性、无纸化、动态性评价的特点,在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评估能力、护理决策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惯,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作用显著优于传统模式(均P<0.05)。结论护理实践能力形成性评价网络平台能促进教-学-评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作为传统评价模式的补充和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实践能力 形成评价网络平台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法采样策略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崩塌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日朗 张庆华 +4 位作者 刘伟 陈凌伟 谭建辉 高泽茂 郑先昌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200,共15页
机器学习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评价领域已得到广泛的研究性应用,非灾害样本的选取是易发性建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传统随机抽样和手工标注方法可能存在随机性和主观性。将土质崩塌易发性评价视为正例无标记(positive and u... 机器学习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评价领域已得到广泛的研究性应用,非灾害样本的选取是易发性建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传统随机抽样和手工标注方法可能存在随机性和主观性。将土质崩塌易发性评价视为正例无标记(positive and unlabeled,简称PU)学习,提出了一种结合信息量(information value,简称IV)和间谍技术(Spy)的两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框架(ISpy-CNN)。以广州市黄埔区崩塌编录和15类基础环境因子,通过信息量模型筛选出部分低信息量样本;采用间谍技术训练CNN模型,从低信息量样本中识别出具有高置信度的可靠负例划分为非崩塌样本;分别基于该学习框架、传统间谍技术和随机抽样,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简称RF)对比验证。结果表明,ISpy-CNN框架在验证集上的准确率、F1值、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随机采样分别提升了6.82%,6.82%,6.82%,8.23%,较传统Spy技术分别提升了2.86%,2.89%,2.86%,2.31%;PU学习中第2步采用CNN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RF和SVM模型;与传统Spy技术相比,增加相同数量训练样本,ISpy-CNN框架筛选的样本集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预测精度和增长率。本研究提出的ISpy-CNN框架能更好地辅助选取高质量非灾害样本,且崩塌易发性分区结果更符合实际的崩塌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易发评价 PU学习 间谍技术 信息量 卷积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形成性评价的价值、挑战及路径 被引量:31
14
作者 卢国庆 杨沁 贺相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91,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与人类进行有意义多轮对话的重要能力。传统高等教育形成性评价在及时性、个性化等方面存在不足。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优化高等教育评价过程,已经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研究旨在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与人类进行有意义多轮对话的重要能力。传统高等教育形成性评价在及时性、个性化等方面存在不足。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优化高等教育评价过程,已经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研究旨在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智能反馈,优化形成性评价,提高评价的效率与个性化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研究利用文献法与归纳法,聚焦形成性评价,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从形成性评价的理念、对象、过程、结果和伦理等方面,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形成性评价的挑战,并提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形成性评价的路径以期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高等教育形成性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智能反馈 教育评价 形成评价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形成性考核评价浅探——以开放教育《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军 张光灿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
《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以网络化形成性考核为平台,突出教师导学、小组学习、网上讨论的互动,在有效监控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化形成性考核,对教学理念、考核设计... 《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以网络化形成性考核为平台,突出教师导学、小组学习、网上讨论的互动,在有效监控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化形成性考核,对教学理念、考核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教师的导修水平、学习者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形成考核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妇产科护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索适应高等护理人才培养要求的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5级护理本科生186人,将3个班级分为观察班(94人),3个班级分为对照班(92人)。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评价,对照班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观... 目的探索适应高等护理人才培养要求的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5级护理本科生186人,将3个班级分为观察班(94人),3个班级分为对照班(92人)。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评价,对照班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观察班基于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上课签到、随堂测试、阶段性测试、实验课成绩及课间见习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6个部分组成。结果两班期末考试成绩、综合成绩及授课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可以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 形成评价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多元形成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金来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3期72-77,共6页
形成性评价是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开放教育课程学习目标,即知识性学习目标、学习能力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出发,构建了多元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管理运行机制及系统架构。并根据多元形成性评价系统架构,设计了题库... 形成性评价是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开放教育课程学习目标,即知识性学习目标、学习能力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出发,构建了多元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管理运行机制及系统架构。并根据多元形成性评价系统架构,设计了题库和作业库结构,提出了基于六维约束的自动组卷算法。针对真实数据集进行的大量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从而为多元形成性评价系统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会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及个性化、智能化评价将是形成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形成评价 多元评价 组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价探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年第6期37-39,共3页
形成性评价是网络学习评价的重要形式。本文在讨论网络学习和形成性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形成性评价在网络学习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价应以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理论为指导,引入了一些评价理论与方法,总结了网络学习形... 形成性评价是网络学习评价的重要形式。本文在讨论网络学习和形成性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形成性评价在网络学习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价应以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理论为指导,引入了一些评价理论与方法,总结了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价实施的一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 形成评价 网络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OD泛化性验证和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鹏宁 邢会歌 +2 位作者 李从江 吴雨鑫 李海波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93,共12页
提升易发性评价精度有助于山区泥石流灾害早期的识别和监测预警。大部分机器学习模型在训练、测试集合上表现良好,但实际应用过程精度较差,不利于工程选址规划和防灾减灾,如何提高机器学习模型评价精度与泛化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深度... 提升易发性评价精度有助于山区泥石流灾害早期的识别和监测预警。大部分机器学习模型在训练、测试集合上表现良好,但实际应用过程精度较差,不利于工程选址规划和防灾减灾,如何提高机器学习模型评价精度与泛化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与梯度提升树、随机森林模型和贝叶斯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共同进行模型精确性评价和OOD(out-of-distribution)泛化性验证,从而找出在训练、预测和应用中均具有较高精度的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采用小流域单元进行区域网格划分,将数据集合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经验法则(3-sigma)剔除异常数据,并基于多变量(Iterative Imputer)和K-近邻法对缺失值填充进行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在泥石流易发性因子的共线性、敏感性和预测能力的分析结果基础上,选定14个易发性因子构建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与对比。通过对模型的精确性评价及OOD泛化性验证发现: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曲线下的面积(AUC)、准确率(Acc)、召回率(Recall)的值比梯度提升树等的计算结果分别超出了0.027、0.02、0.02,而平均绝对值误差(MAE)降低了0.003;OOD泛化性验证准确度超出了0.056。研究表明,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对于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的预测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泥石流评价的精度,增加评价的适应性,可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易发评价 深度学习算法 OOD泛化验证 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前沿动向及借鉴 被引量:25
20
作者 曹飞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6,116,共11页
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进行形成性评价文献研究。形成性评价的内涵有如下新发展:形成性评价是一个整合在教学中的完整过程,强调获取反映学生学习的证据并进行旨在改进的解释,与自我调节学习紧密融合,以及结合学习进阶的系统研发并关注学... 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进行形成性评价文献研究。形成性评价的内涵有如下新发展:形成性评价是一个整合在教学中的完整过程,强调获取反映学生学习的证据并进行旨在改进的解释,与自我调节学习紧密融合,以及结合学习进阶的系统研发并关注学科特异性。对反馈、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3个关键策略的前沿研究为改进教学提供了原则性和可操作的参考借鉴。研究的新动向包括:主要服务于标准化运动中的课程标准,为差异化课堂评价提供策略框架,关注公平尊重等评价精神。为解决教和学中的现实问题,综合考虑内涵的新发展,策略的新进展和研究的新动向,启示与借鉴有3个方面:形成性评价有充分的学习理论依据,起源于改进总结性评价但仍属目标评价模式,要避免结果固化和过程僵化;教学设计中明确对目标的评价,预设引出证据的手段,优化教师的反馈;设立形成性评价优化育人方式的研究专项,实现理念技术与文化环境的融合,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形成评价 学生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课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