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学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5
1
作者 罗琦 李咏梅 +5 位作者 韩永良 廖旦 曾春 王静杰 杜思霖 张小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采用DTI基于纤维骨架空间统计方法(TBSS)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对20例NMOSD患者(NMOSD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全脑常规MR和DTI扫描,使用FSL软件包中TBSS步骤对DTI数据行全... 目的采用DTI基于纤维骨架空间统计方法(TBSS)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对20例NMOSD患者(NMOSD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全脑常规MR和DTI扫描,使用FSL软件包中TBSS步骤对DTI数据行全脑非参数统计分析,并对NMOSD组有统计学差异的纤维束FA值与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OSD组大脑及小脑白质区纤维束如胼胝体、穹隆、皮质脊髓束、钩束、小脑脚等广泛FA值减低(P<0.05,FEW校正),其中扣带束、胼胝体、穹隆等AD值减低、RD值增高,穹隆和左侧内囊豆核后部MD值升高(P<0.05,FEW校正)。NMOSD患者左侧钩束、右侧外囊、左侧小脑下脚及双侧内囊前肢、内侧丘系FA值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TBSS显示NMOSD患者大脑及小脑存在广泛脑白质损伤,可解释NMOSD部分临床症状,与残疾症状无关的脑区纤维束微结构改变提示NMOSD患者这些区域病变可能存在更复杂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扩散张量成像 基于纤维空间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市主要农区土壤Cu含量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召芬 陈柏达 +2 位作者 张守富 马友华 王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统计学相结合,以土壤Cu含量为研究对象,选取常用的反距离权重(IDW)法、径向基函数(RBF)法、普通克里格(OK)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EBK)及带障碍的核插值(KIB)法进行建模,用平均误差(ME)、标准化平均误差(MSE)、均... 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统计学相结合,以土壤Cu含量为研究对象,选取常用的反距离权重(IDW)法、径向基函数(RBF)法、普通克里格(OK)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EBK)及带障碍的核插值(KIB)法进行建模,用平均误差(ME)、标准化平均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及同一系数(AC)对各方法的性能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种插值方法对复杂地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方法的预测精度有一定差异,KIB法预测结果的RMSE最小,AC值最高,更适用于复杂地形,能基于研究区实际情况产生详细、合理的预测图,具有较好的精度和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统计学 农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统计学在湿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白军红 余国营 王国平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1-314,共4页
在地统计学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变异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对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定量化的较系统且完整研究的方法,通过向海湿地的案例研究证实了该方法在湿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湿地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统计学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学的高原县域耕地土壤养分最优插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希贤 张英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11期49-52,共4页
选择适宜区域土壤属性特征的空间插值方法是高效揭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的基础。以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的甘肃省临夏县为案例区,利用该县2007年农业部测土施肥采集的5 475个样点数据,以及地统计学的交叉验证和样点验证两种评价方... 选择适宜区域土壤属性特征的空间插值方法是高效揭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的基础。以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的甘肃省临夏县为案例区,利用该县2007年农业部测土施肥采集的5 475个样点数据,以及地统计学的交叉验证和样点验证两种评价方法,筛选出适合研究区耕地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布预测的高效插值方法。从交叉验证结果来看,有机质和碱解氮采用析取克里格插值精度较高,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采用普通克里格和简单克里格插值精度较高。从样点验证结果来看,有机质和速效钾分别以析取克里格和简单克里格插值精度较高,这也与交叉验证相吻合;而碱解氮和有效磷分别采用简单克里格和泛克里格插值精度较高,与交叉验证结果并不一致。由于交叉验证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自我验证,本研究认为基于样点验证的精度评价方法更可靠,因此临夏县耕地碱解氮和有效磷适宜的插值方法分别为简单克里格和泛克里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 耕地 土壤养分 空间插值方法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方法与DEM的地震灾情空间插值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向向 帅向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3-583,2,共11页
历次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和强震观测资料显示,地形地貌对地震灾害有着显著的影响.地震发生后,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地震救灾指挥提供灾情分布信息,该文借鉴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利用灾情速报人员上报的地震现场离散点灾情短信对灾区进... 历次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和强震观测资料显示,地形地貌对地震灾害有着显著的影响.地震发生后,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地震救灾指挥提供灾情分布信息,该文借鉴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利用灾情速报人员上报的地震现场离散点灾情短信对灾区进行灾情空间模拟的同时,将数学高程模型(DEM)中所包含的高程、坡度等地形地貌信息作为影响因素引入协克里金(Co-Kriging)插值;并以汶川MS8.0地震灾情短信数据为例,分别对确定性插值、地质统计学插值结果与有无考虑坡度因素的地质统计学插值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结果表明,考虑坡度影响因素的协克里金插值在合适的模型和参数下取得了最优的灾情模拟效果.该方法为地震应急期间进行较高精度的灾情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方法 DEM 空间插值 地震应急 地震灾情短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及其在井田松散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场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广庆 成春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5,i001,共5页
介绍了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基础、发展动态及其主要运用,在分析了煤矿勘探和生产中遇到的区域变量类型特征基础上,论述了地质统计学在该领域的运用潜力。以利用地质统计学分析淮南某井田内松散层的底部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在空间变异及尺度... 介绍了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基础、发展动态及其主要运用,在分析了煤矿勘探和生产中遇到的区域变量类型特征基础上,论述了地质统计学在该领域的运用潜力。以利用地质统计学分析淮南某井田内松散层的底部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在空间变异及尺度格局特征为例,对不同类型变量间的空间变异差异作了对比,最后对区域内节点进行了最优估值,得到参数场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泛Kriging方法 空间变异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异常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雪 赵鑫 +5 位作者 沈艳勇 程美英 王长浩 杨喆璇 冯占起 张小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3,30,共6页
目的使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评估全面性发育迟缓(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患儿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改变。材料与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37例GDD儿童作为试验组和32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 目的使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评估全面性发育迟缓(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患儿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改变。材料与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37例GDD儿童作为试验组和32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DKI序列扫描,经过后处理得到扩散张量和峰度张量参数。使用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比较了这些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将组间有显著差异纤维束内的参数值与GDD儿童的神经发育得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D组右侧皮质脊髓束和右侧丘脑前辐射的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均显著升高(P均<0.05);双侧丘脑前辐射、双侧皮质脊髓束和右侧上纵束的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也显著升高(P均<0.05)。此外,GDD组的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则显著降低(P均<0.05),包括双侧丘脑前辐射、双侧皮质脊髓束、双侧下额枕束、双侧上纵束、双侧下纵束、小钳、左侧钩状束和右侧扣带回。相关性分析发现,左侧下纵束和左侧钩状束的平均RK值与适应性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349、0.486,P均<0.05);左侧钩状束的平均RK值与精细动作得分和个人-社交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r=0.365、0.590,P均<0.05)。结论DKI技术能够检测到GDD儿童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异常,为探索GDD潜在病理机制提供了有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性发育迟缓 扩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 白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相关方法及其主要应用现状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永 沈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自相关 统计学方法 空间数据 大样本 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克里格方法的树种多样性空间估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贺鹏 张会儒 +1 位作者 雷相东 李晓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7-71,共5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估计对于森林经营者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汪清林业局二类调查数据和局级固定样地数据,以树种多样性为例,利用泛克...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估计对于森林经营者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汪清林业局二类调查数据和局级固定样地数据,以树种多样性为例,利用泛克里格方法对全局树种多样性进行空间分布估计。结果表明,泛克里格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R2=0.697 7),树种多样性在固定样地的抽样尺度下,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预测的树种多样性最高值为1.82,最低值为0.221,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出北部低,东部,南部和西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为区域尺度基于固定样地和地统计学的树种多样性空间分布估计提供了方法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统计学 泛克里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白质微结构特征的扩散峰度成像分析
10
作者 刘世鹏 程美英 +6 位作者 鲁钰 李思柯 王长浩 沈艳勇 周梁 冯刘娟 赵鑫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7,87,共7页
目的应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脑白质纤维束的微结构特征。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9名经我院首次诊断为ADHD的儿童[年龄(... 目的应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脑白质纤维束的微结构特征。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9名经我院首次诊断为ADHD的儿童[年龄(8.31±1.25)岁]和27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儿童[年龄(8.85±1.21)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头颅磁共振平扫以及DKI扫描并对ADHD组儿童进行斯诺佩评估量表第四版(the Swanson,Nolan,and PelhamⅣScale,SNAP-Ⅳ)的评估。采用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研究ADHD儿童的白质纤维束损伤情况。经过后处理得到扩散张量和扩散峰度参数,并分析比较了这些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将组间有显著差异参数值与ADHD儿童的SNAP-Ⅳ量表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ADHD儿童的胼胝体的压部、膝部和体部,双侧丘脑后辐射(包括视辐射),右扣带束、右下纵束和下额枕束、右后放射冠、右外囊及右内囊后部,左前及左上放射冠、左内囊前后肢、穹窿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参数值降低(P<0.05),其他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分析结果均经过多重比较校正。相关性分析发现,ADHD组儿童的胼胝体压部(r=-0.390,P=0.018)、右侧下纵束和下额枕束(r=-0.374,P=0.023)的平均FA值与ADHD儿童的SNAP-Ⅳ量表评分中的多动冲动得分具有负相关性。结论DKI技术能够揭示ADHD患儿的脑微结构异常,胼胝体压部、右侧下纵束和下额枕束的FA值降低与ADHD儿童的多动冲动相关。DKI技术可能为探索白质纤维束异常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白质 扩散峰度成像 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数量和插值方法对土壤属性变异解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培良 田大争 +1 位作者 王义利 王杨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8期92-96,共5页
土壤样点数量、土壤样点分布以及插值方法的选择都会对土壤属性预测产生影响,本文选择有机质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区703个土壤样点中,随机抽取72个样点作为验证集,并采取不重复随机抽样方式抽取631个、350个、160个、76个、35个样点子集,... 土壤样点数量、土壤样点分布以及插值方法的选择都会对土壤属性预测产生影响,本文选择有机质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区703个土壤样点中,随机抽取72个样点作为验证集,并采取不重复随机抽样方式抽取631个、350个、160个、76个、35个样点子集,采取反距离权重法、普通克里格和局部多项式法进行插值,探讨插值方法、样点数量和样点分布对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样点数量的减少,有机质预测结果制图所表达的细节特征信息逐渐减少。样点数量减少到76个和35个时,样点空间分布影响增大,土壤有机质插值预测图失真严重。土壤有机质插值预测图失真前,研究区反距离权重法预测精度略高于普通克里格法和局部多项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样点数量 插值方法 空间分布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论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表层土壤矿物质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杜虎 宋同清 +4 位作者 彭晚霞 王克林 刘璐 鹿士杨 曾馥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4,F0004,共7页
为了探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矿物质的分布规律,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该研究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m×100m)的网格取样分析,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典型峰丛洼地表层(0~20cm... 为了探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矿物质的分布规律,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该研究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m×100m)的网格取样分析,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典型峰丛洼地表层(0~20cm)土壤矿物质(SiO2、Fe2O3、CaO、MgO、Al2O3、MnO)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6种矿物质含量的差异及变异系数均较大,SiO2和Al2O3占了土壤矿物质总量的89.53%。不同矿物质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最佳拟合模型,SiO2和MnO呈中等空间自相关,变程长,空间连续性较好,Fe2O3、Al2O3、CaO、MgO的空间自相关强烈,变程较短。CaO和MgO的Kriging等值线图相似,SiO2反之,Fe2O3和Al2O3呈相似分布,MnO的分布均匀。地形、微地貌、降雨、人为干扰特别是植被是土壤矿物质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加植物多样性和覆盖度能有效改善和合理利用喀斯特土壤矿物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矿物质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 空间异质性 木论自然保护区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69
13
作者 刘付程 史学正 +1 位作者 潘贤章 于东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 ,分析了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耕层全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并运用块段克立格法进行线性无偏最优插值 ,制作了土壤耕层全磷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土壤全磷含...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 ,分析了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耕层全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并运用块段克立格法进行线性无偏最优插值 ,制作了土壤耕层全磷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土壤全磷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和良好的结构性 ,其自相关距离在 11km左右 ;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斑块状特点 ,沿江平田区、地势低洼的圩田及低平田区磷素的含量相对较高 ,应作为农业面源磷污染的重点监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土壤 半方差函数 空间变异性 地理信息系统 统计学方法 克拉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莫菲 王彦辉 +4 位作者 熊伟 于澎涛 潘伟 王晶 徐丽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共5页
在六盘山南侧设置2个20m×20m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研究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空间差异明显,2个样地的枯落物储量平均值为1.80和1.68kg.m-2,最大值为2.96和2.71kg.m-2,最小值为0.35和0.34kg.m-2,最大和最小... 在六盘山南侧设置2个20m×20m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研究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空间差异明显,2个样地的枯落物储量平均值为1.80和1.68kg.m-2,最大值为2.96和2.71kg.m-2,最小值为0.35和0.34kg.m-2,最大和最小值的比值变化在8~9之间;在不考虑测点空间位置及取样间距的情况下,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变异系数为0.41和0.56;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受空间结构性和随机性的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林地微地形能解释枯落物储量空间变异的56%,局部洼地利于更多枯落物堆积;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且空间自相关程度较大;当以95%的置信区间准确估计华北落叶松林样地的枯落物储量时,最小取样数量为9个1m×1m的样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枯落物储量 空间变异 统计学方法 六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栗属物种(Castanea millissima)地理分布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国华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4-170,共7页
在广泛收集我国栗属 3个物种板栗 ( C.mollissima Bl.)、茅栗 ( C.seguinii)和锥栗 ( C.H enryi( skan) Rehd.et Wils.)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它们的上限和下限的分布幅度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分布高度的插值结果 ,并... 在广泛收集我国栗属 3个物种板栗 ( C.mollissima Bl.)、茅栗 ( C.seguinii)和锥栗 ( C.H enryi( skan) Rehd.et Wils.)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它们的上限和下限的分布幅度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分布高度的插值结果 ,并对其估值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板栗和茅栗的分布上限和下限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越向西其变化趋势越为明显 ;锥栗则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的趋势 ,其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小。对 3种植物分布高度插值结果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 :茅栗和锥栗的估测值和实际值非常吻合 ,茅栗误差较小 ,大都在 4 %以下 :锥栗误差在 6%以下 ;而板栗由于多为人工栽培 ,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因此 ,其估测值的误差相对较大 ,在 0~ 2 0 %之间波动 ,但其大部分误差也都小于 1 0 %。这些结果说明 ,地统计学方法能够良好地拟合自然条件下物种的地理分布规律 ,而人为因素影响强烈下的物种由于其分布的规律性受到破坏而影响了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属 地理分布 空间格局 统计学方法 壳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山地荒漠草原阴坡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尚占环 姚爱兴 龙瑞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2-318,共7页
在样线调查基础上 ,以 Shannon- Wiener指数 ,群落盖度 ,DCA排序轴为区域化随机变量 ,应用半方差、分形分析等方法 ,对干旱地区山坡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整个山坡尺度上植被格局的空间异质性不大 ,小尺度上植被... 在样线调查基础上 ,以 Shannon- Wiener指数 ,群落盖度 ,DCA排序轴为区域化随机变量 ,应用半方差、分形分析等方法 ,对干旱地区山坡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整个山坡尺度上植被格局的空间异质性不大 ,小尺度上植被格局的空间异质性较大 ,尺度依赖性较强 ,不同群落类型的空间格局不同 ,随尺度变化的规律也不一样。严重放牧干扰强烈影响干旱山地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 ,生境中的牧道格局 ,斑块格局使山坡植物群落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更加复杂 ,牧道效应是导致群落空间格局周期性振荡的重要因子。去势对应分析 (DCA)排序第一轴特征值体现了综合生态因子对群落格局作用的结果 ,DCA第二轴半方差变化包含了大量信息 ,其变化具有周期性。群落多样性空间格局强烈影响着干旱山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学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山地 群落多样性 空间异质性 统计学 分形方法 牧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主城区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扬 周维博 +2 位作者 马聪 李慧 刘博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59,共4页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选取西安市主城区58口潜水观测井1984年、2000年和2010年地下水埋深资料,分析了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变异性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地下水埋深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1984—2000年地下水埋深空间相关距离变短,地下水埋...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选取西安市主城区58口潜水观测井1984年、2000年和2010年地下水埋深资料,分析了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变异性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地下水埋深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1984—2000年地下水埋深空间相关距离变短,地下水埋深的空间连续性较差,2010年空间相关距离增加,异性比从1984年的0.80减小到2000年的0.24,表明地下水埋深空间各向异性增强;2010年异性比增大到0.65,说明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各向异性减弱。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呈随地势高程而异的空间变化规律,增加幅度较大(0.30~0.61 m/a),空间变化明显,其变化主要受开采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统计学方法 空间变异性 西安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涛 罗雷 +2 位作者 雷杰 宋秀丽 王鹏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4,共7页
基于对三峡库区秭归县典型马尾松林样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采用传统统计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对样地尺度下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研究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细根生物量等因子对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对三峡库区秭归县典型马尾松林样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采用传统统计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对样地尺度下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研究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细根生物量等因子对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呼吸时间异质性明显,土壤温度是导致季节动态的主要因子。各季节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系数在32.6%~46.3%之间,属于中等变异。不同季节土壤呼吸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并表现出明显的斑块分布格局,可由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拟合。在样地水平上,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孔隙度和细根生物量是导致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马尾松林 土壤呼吸 空间变异 统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空间变异性理论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玉东 谭钦文 尹光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6-28,共3页
土壤侵蚀作为一个复杂的多维分布参数系统,是多重空间分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结构的复杂程度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坡地系统土壤侵蚀空间变异性处理的复杂性。从理论探讨的角度对土壤侵蚀空间变异性的定义、研究... 土壤侵蚀作为一个复杂的多维分布参数系统,是多重空间分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结构的复杂程度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坡地系统土壤侵蚀空间变异性处理的复杂性。从理论探讨的角度对土壤侵蚀空间变异性的定义、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等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界定:土壤侵蚀空间变异性就是指在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自然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土壤侵蚀各参数在研究区表现出随时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壤侵蚀与各影响因子间的趋动机制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规律。有效地把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和GIS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土壤侵蚀空间变异性问题的最终解决,是今后土壤侵蚀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空间变异 GIS 统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二级DCIM方法计算厚介质微带的闭式格林函数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秀莲 龚书喜 +1 位作者 纪奕才 刘其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6-430,共5页
采用二级离散复镜像方法快速计算微带结构的闭式格林函数.离散复镜像方法采用广义函数束方法将谱域格林函数表示成指数函数的线性组合,并使用Sommerfeld恒等式得到空间域的闭式格林函数.二级离散复镜像方法将谱域格林函数分两步近似,减... 采用二级离散复镜像方法快速计算微带结构的闭式格林函数.离散复镜像方法采用广义函数束方法将谱域格林函数表示成指数函数的线性组合,并使用Sommerfeld恒等式得到空间域的闭式格林函数.二级离散复镜像方法将谱域格林函数分两步近似,减少了广义函数束方法对格林函数进行指数拟合的时间.数值结果表明,二级离散复镜像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求解闭式格林函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域格林函数 离散复镜像方法 广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