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LC嵌入式技术的船舶航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1
作者 崔源 徐增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1,共4页
船舶航行控制需适应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扰动,PLC嵌入式技术具备强大的逻辑运算与适应能力,能够达到各种复杂场景的控制要求,为此,设计基于PLC嵌入式技术的船舶航行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的设备层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的位置、舵角、航向等... 船舶航行控制需适应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扰动,PLC嵌入式技术具备强大的逻辑运算与适应能力,能够达到各种复杂场景的控制要求,为此,设计基于PLC嵌入式技术的船舶航行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的设备层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的位置、舵角、航向等数据,传入嵌入式控制层,该层调用其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与处理此类数据后,调用其所嵌入的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以预设的船舶航行舵角为控制目标,对船舶的舵机实施控制,降低舵角偏差,达到船舶航行航向控制目的。结果显示,该系统可针对不同风力与风速航行环境下的船舶实现精准航行控制,控制后船舶在2种航行环境下的航行舵角几乎均能够与预设舵角相吻合,且均可按照预设航向航行,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嵌入技术 船舶航行 BP神经网络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深度学习人脸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邹平吉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92-95,共4页
为了进一步加大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与扩宽应用,人脸识别算法部署到计算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成为热门的问题。因此,通过优化深度学习模型、压缩网络结构和提升嵌入式设备的计算效率,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人脸识别,为信息安全和智能化应... 为了进一步加大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与扩宽应用,人脸识别算法部署到计算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成为热门的问题。因此,通过优化深度学习模型、压缩网络结构和提升嵌入式设备的计算效率,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人脸识别,为信息安全和智能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平台 深度学习 人脸识别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3
作者 邹平吉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文聚焦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一种移动机器人,通过深入分析其功能需求和工作环境,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基于ARM9微处理器和专用运动控制芯片的嵌入式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以满足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嵌入 控制系统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
4
作者 邢国华 赵嘉华 +2 位作者 常召群 王浩楠 陆勇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分析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曲率分布。结果表明: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因柱脚处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压溃形成塑性铰而破坏,主要表现为延性破坏模式;相同轴压比下,加固柱试件较普通混凝土柱承载力提高了51.2%~70.2%,位移延性和累计耗能也得到提升,抗震性能显著改善;随加固量增加,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耗能、塑性铰长度和极限位移显著提高;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50之前,承载力没有明显下降;轴压比增大至0.4时,加固柱的峰值荷载和耗能能力增大,延性显著降低,环包CFRP布后加固柱的变形和耗能明显改善。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形状记忆合金 抗震性能 嵌入加固 承载力 数字图像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微缩车平台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设计
5
作者 周越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88-191,共4页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也不断推进。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微缩车平台引入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成为支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手段之一。微缩车平台也在不断发展,各种传感器、上位机的组合层出不穷,一...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也不断推进。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微缩车平台引入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成为支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手段之一。微缩车平台也在不断发展,各种传感器、上位机的组合层出不穷,一方面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的内容;另一方面,该平台也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方法,使他们在兴趣驱动的探索中达成能力培养目标成为实验设计的重点。本文设计了一套成体系层次、有针对性的图像处理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推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嵌入系统 能力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与实践 兴趣驱动 课程设计 体系层次 复杂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捻纺的嵌入式低扭矩复合纱性能分析
6
作者 张瑞成 张文清 +3 位作者 吕哲 许多 刘可帅 徐卫林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为解决复合纱捻度高、残余扭矩大、扭结较多的问题,采用羊毛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结合自捻纺纱与低扭矩纺纱技术,制备了嵌入式同相自捻纱和异相自捻纱,对同相自捻纱进行受力分析,探究了嵌入长丝的角度/间距对复合自捻纱自捻扭矩的影响... 为解决复合纱捻度高、残余扭矩大、扭结较多的问题,采用羊毛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结合自捻纺纱与低扭矩纺纱技术,制备了嵌入式同相自捻纱和异相自捻纱,对同相自捻纱进行受力分析,探究了嵌入长丝的角度/间距对复合自捻纱自捻扭矩的影响,分析了长丝与粗纱在不同间距下对2种自捻纱成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入式异相自捻纱性能普遍优于同相自捻纱;随着长丝与粗纱间距增大,长丝包缠角度变大,对短纤维的束缚作用增强,提高了纤维强度利用率和成纱均匀度;当长丝与粗纱间距过大时,长丝对短纤维内外转移的调控作用减弱,纤维间抱合力减小,条干均匀度恶化;在2 mm间距时嵌入式自捻纱综合性能更优,异相自捻纱与同相自捻纱的断裂强度分别为9.79和6.63 cN/tex,条干CV值分别为19.16%和20.93%,3 mm毛羽数量分别为119根/(10 m)和102根/(10 m);嵌入式自捻纱充分利用长丝连续性和受力均匀性平衡退捻力矩,有效降低了复合纱线的残余扭矩(≤1个扭结/(2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捻纺 嵌入复合纱 低扭矩 纱线结构模型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采摘机器人作业控制研究
7
作者 范江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57,77,共6页
采摘作业是农副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农副产品的效益。为此,针对传统采摘作业存在的采摘手段落后、精度差和效率低等问题,以草莓采摘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引入嵌入式系统,完成了采摘机械手... 采摘作业是农副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农副产品的效益。为此,针对传统采摘作业存在的采摘手段落后、精度差和效率低等问题,以草莓采摘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引入嵌入式系统,完成了采摘机械手的运动学分析。通过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模块选型,并进行了作业控制的仿真分析。采摘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采摘机器人能够精确控制采摘作业,采摘精度和目标识别率都达到了设计目标,且系统运行较为安全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作业控制 目标识别 运动学分析 嵌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行通信的嵌入式软件稳定性测试方法研究
8
作者 郭艳蕊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2期95-96,99,共3页
由于现有的测试方法接收振幅数据与实际发送数据不一致,出现丢失情况,为此研究基于串行通信的嵌入式软件稳定性测试方法。首先在虚拟装置中创立串口,在串行链路上建立可通讯的信道,以完成装置间的串口通讯。然后采集嵌入式软件测试数据... 由于现有的测试方法接收振幅数据与实际发送数据不一致,出现丢失情况,为此研究基于串行通信的嵌入式软件稳定性测试方法。首先在虚拟装置中创立串口,在串行链路上建立可通讯的信道,以完成装置间的串口通讯。然后采集嵌入式软件测试数据,运用UART协议提供了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式,建立测试数据传输方程,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数据是否未受损害。最后采用了聚类方法获取聚类中心,计算每一个测试数据之间距离,将两个测试数据点之间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4个小组在接收端记录到的振幅数据与实际发送的数据完全一致,未出现任何偏差或丢失现象。通信链路保持稳定,展现出了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通信 嵌入 软件 稳定性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处理器基准性能测试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慧 宋健 王怀斌 《航空计算技术》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为评估嵌入式处理器性能,提出基于基准测试程序集的嵌入式处理器性能分析方法。基于嵌入式行业广泛使用的飞腾处理器及龙芯处理器,搭建嵌入式处理器基准性能测试平台,分析Dhrystone、Whetstone、Stream、cachebench、CoreMark标准基准... 为评估嵌入式处理器性能,提出基于基准测试程序集的嵌入式处理器性能分析方法。基于嵌入式行业广泛使用的飞腾处理器及龙芯处理器,搭建嵌入式处理器基准性能测试平台,分析Dhrystone、Whetstone、Stream、cachebench、CoreMark标准基准测试集的结构和特点,在天脉操作系统平台上移植基准测试用例,对处理器运算性能、存取带宽、核心性能等进行了定量的测试与评估,运用对比策略进行性能分析,为国产嵌入式处理器在航空电子领域的部署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 处理器 基准集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模型法与嵌入式模型对局部细化分析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刘予宁 张少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在进行FPSO局部细化网格结构强度分析的过程中,存在子模型法与嵌入式模型两种方法,虽然二者都被CCS认可并加入到规范中,但实际上两种方法的计算出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研究这两种方法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探究细化分析模型处理的通用手... 在进行FPSO局部细化网格结构强度分析的过程中,存在子模型法与嵌入式模型两种方法,虽然二者都被CCS认可并加入到规范中,但实际上两种方法的计算出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研究这两种方法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探究细化分析模型处理的通用手段,本文利用MSC.Patran/Nastran软件,建立某FPSO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借助CCS_FPSO_DSA计算工具,分别用子模型法与嵌入式模型构建局部细网格模型并计算分析,对比研究两种方法的使用细节与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使用基于CCS_FPSO_DSA的子模型法相较于嵌入式模型方法,在载荷映射上存在问题,导致计算得出的结果不够准确.目前阶段使用CCS_FPSO_DSA对FPSO进行局部细网格强度分析时,子模型法仍需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细网格分析 子模型 嵌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索增强生成在嵌入式固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方法
11
作者 孙浩楠 井靖 吕鑫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嵌入式固件的系统仿真环境构建是面向嵌入式设备固件动态分析的基础,针对当前固件系统仿真环境构建中外设模型代码生成人工成本高且保真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检索增强生成的嵌入式固件系统仿真技术。首先,通过数据手册预处理提取仿... 嵌入式固件的系统仿真环境构建是面向嵌入式设备固件动态分析的基础,针对当前固件系统仿真环境构建中外设模型代码生成人工成本高且保真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检索增强生成的嵌入式固件系统仿真技术。首先,通过数据手册预处理提取仿真环境构建所需的内存映射表和外设寄存器字段文本描述等信息;其次,利用大语言模型的归纳总结能力生成文本描述概要,并将生成的概要文本嵌入后构建向量知识库;最后,通过多向量检索器查找知识库中与目标外设相关的上下文并自动生成外设模型代码,实现目标固件的仿真环境构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成功提取并生成内存映射表、外设寄存器名和外设行为等描述,并能够正确引导系统初始化、响应固件中的外设访问等。与基于符号执行的固件托管技术相比,生成的仿真环境能使固件通过更多的状态检查代码,具有更高的代码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件仿真 全系统仿真 嵌入安全 动态分析 检索增强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桥芯片嵌入式高密度有机基板制备技术
12
作者 袁渊 孟德喜 +2 位作者 田爽 刘书利 王刚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基于硅桥芯片互连的异构集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芯粒间局域互连密度,满足高性能计算对芯粒间高密度互连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硅桥芯片嵌入式高密度有机基板的制备技术,介绍了嵌入式基板封装结构设计和关键工艺,并建立了嵌入式基板... 基于硅桥芯片互连的异构集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芯粒间局域互连密度,满足高性能计算对芯粒间高密度互连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硅桥芯片嵌入式高密度有机基板的制备技术,介绍了嵌入式基板封装结构设计和关键工艺,并建立了嵌入式基板结构仿真模型,对不同温度下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可靠性试验重点检测了内嵌芯片边角。结果表明嵌入式基板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为硅桥芯片嵌入式高密度有机基板技术在国内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粒 异构集成 局域互连 硅桥 嵌入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
13
作者 张萌 谷栎娜 +1 位作者 薛少童 张通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3,共6页
为实现信号快速传输,提高光通信系统稳定性,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构建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框架,将采DSP处理模块嵌入到光通信系统中,以LED阵列作为光源,获得光通信原始信号,在DSP中完成RS编码、截断的PPM调... 为实现信号快速传输,提高光通信系统稳定性,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构建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框架,将采DSP处理模块嵌入到光通信系统中,以LED阵列作为光源,获得光通信原始信号,在DSP中完成RS编码、截断的PPM调制,将其作用到LED上实现光通信信号的发送,经过信道传输后,通过凸透镜聚集传送光束并由探测器阵列接收光信号,采用Berlekamp-Massey算法完成信号解译,利用由高带宽增益积运算放大器、全差分运算放电器、限幅放大器构成两极信号处理电路完成原始输入信号的复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保证5 km通信距离下光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随着通信距离的增长,误码率呈小幅度变大,2.5 km通信距离内,误码率为0,可实现输入信号的准确恢复,收发端信噪比不低于74 dB,信号处理性能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技术 光通信 DSP LED阵列 RS编码 PPM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嵌入式凹槽用于圆燃烧室的初步实验研究
14
作者 王洪亮 王铁军 任虎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9,共8页
为了探索壁面嵌入式凹槽在圆截面燃烧室的适用性,在模拟来流马赫数6.5,燃烧室入口马赫数3.1,总温1660 K条件下,以液态煤油为燃料,开展了带壁面嵌入式凹槽的圆截面直连式燃烧室点火、燃烧实验,使用聚焦拍摄技术获得燃烧室内点火及火焰维... 为了探索壁面嵌入式凹槽在圆截面燃烧室的适用性,在模拟来流马赫数6.5,燃烧室入口马赫数3.1,总温1660 K条件下,以液态煤油为燃料,开展了带壁面嵌入式凹槽的圆截面直连式燃烧室点火、燃烧实验,使用聚焦拍摄技术获得燃烧室内点火及火焰维持与传播等流场信息,分析了煤油当量比(ER)、凹槽扇角(θ)、煤油喷注位置变化对煤油点火、火焰维持及火焰传播的影响特性,与传统全圆周凹槽进行了对比。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在壁面嵌入式凹槽底壁喷注煤油,不同θ及ER条件下均可点火,但点火及火焰维持能力有差异。(2)在壁面嵌入式凹槽上游喷注煤油时,不同θ条件下均可实现稳定燃烧。(3)相同θ条件下,从壁面嵌入式凹槽上游喷注时煤油燃烧效果更好。当前研究结果显示,壁面嵌入式凹槽应用于圆截面超声速燃烧室具有一定潜力,但还需要进行优化与改进并开展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燃烧室 壁面嵌入凹槽 圆燃烧室 聚焦拍摄 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注意卷积融合的嵌入式平台红外小目标检测
15
作者 陈壮 贺锋 +2 位作者 洪晓航 张淇然 杨玉燕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针对嵌入式硬件平台下红外小目标检测存在的内存与计算资源受限问题,高帧率检测需求,以及更高的目标级检测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名为CAMNet的检测网络。该网络结合自注意力全局建模的优势与卷积轻量快速的处理特性,采用四级堆叠的编码器... 针对嵌入式硬件平台下红外小目标检测存在的内存与计算资源受限问题,高帧率检测需求,以及更高的目标级检测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名为CAMNet的检测网络。该网络结合自注意力全局建模的优势与卷积轻量快速的处理特性,采用四级堆叠的编码器和解码器架构,有效降低了算法资源需求,提升了检测帧率;同时在损失函数方面提出了质心损失函数,有效提升了算法的目标级检测性能。在公开的SIRS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CAMNet在常见嵌入式平台的检测帧率达107 FPS,相比于ISTDU-Net、UIU-Net等其它先进网络,目标检测率至少提高了0.76%,虚警率至少降低了87.30%,表明所提检测网络具备较快的检测速度以及较好的目标级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检测 自注意机制 卷积 损失函数 嵌入平台 高帧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DeSys的嵌入式软PLC系统设计与研究
16
作者 贺云飞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4期26-30,37,共6页
为有效解决传统PLC存在的缺陷,以及国内PLC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进而导致PLC供货周期漫长、价格昂贵的问题,经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CoDeSys的嵌入式软PLC系统。该系统采用NXP的MIMXRT1176CVM8A微处理器为主控芯片,实时操作系统采... 为有效解决传统PLC存在的缺陷,以及国内PLC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进而导致PLC供货周期漫长、价格昂贵的问题,经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CoDeSys的嵌入式软PLC系统。该系统采用NXP的MIMXRT1176CVM8A微处理器为主控芯片,实时操作系统采用FreeRTOS,同时搭载CoDeSys实时运行系统,以此实现符合IEC 61131-3标准的软PLC系统。经严格试验验证,此设计的嵌入式软PLC系统具有显著的开放性、通用性,在工业控制领域展现出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SYS 嵌入 软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厂化设计
17
作者 陈聪 黄鹏 高雅濛 《航空计算技术》 2025年第1期98-102,共5页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嵌入式软件在科技领域应用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为保障软件研发能够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安全,提出一种嵌入式系统软件工厂化设计方案。针对于嵌入式软件特点,结合DevOps和DevSecOps理念,将整个嵌入式软件研发过程进...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嵌入式软件在科技领域应用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为保障软件研发能够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安全,提出一种嵌入式系统软件工厂化设计方案。针对于嵌入式软件特点,结合DevOps和DevSecOps理念,将整个嵌入式软件研发过程进行工程化、自动化、标准化和安全化。通过文化、理念认可,结合工具的选取和使用,构建自动化的软件研发流程,实现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度量,并且结合GJB5000B体系要求,实现整体化云原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SecOps 软件工厂 嵌入 DevOps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表示的硬盘故障预测模型性能提升方法
18
作者 刘畅 李宏杰 +3 位作者 段俊 史晓聪 张磊 巨大成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当前的数据存储中心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和业务稳定,通常对硬盘进行预测性维护。但现有的硬盘故障预测模型通常忽视硬盘型号特征或无法处理多型号硬盘,模型的兼容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表示的硬盘故障预测模... 当前的数据存储中心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和业务稳定,通常对硬盘进行预测性维护。但现有的硬盘故障预测模型通常忽视硬盘型号特征或无法处理多型号硬盘,模型的兼容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表示的硬盘故障预测模型性能提升方法,其中包括设计了硬盘相似度计算方法、预训练数据集的构建方法以及硬盘型号嵌入式编码的神经网络HDMS-Net,实现了对硬盘型号特征的预训练编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提升模型的多型号兼容处理能力以及故障预测的准确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盘 故障预测 型号 嵌入表示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纯电动车辆在线质量估计
19
作者 明杰婷 文健峰 +3 位作者 杨杰君 王坤俊 龙爱军 周艳辉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25年第1期15-18,30,共5页
基于车辆动力学原理,提出轻量化的适用于嵌入式整车控制器的整车质量辨识算法。该算法基于差分原理,将坡道阻力、滚动阻力与加速阻力解耦,通过仿真分析与实车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验证该算法的辨识精度。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估计误差可控制在... 基于车辆动力学原理,提出轻量化的适用于嵌入式整车控制器的整车质量辨识算法。该算法基于差分原理,将坡道阻力、滚动阻力与加速阻力解耦,通过仿真分析与实车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验证该算法的辨识精度。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估计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质量估计 嵌入系统 差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20
作者 闫晓阳 《消费电子》 2025年第5期23-25,共3页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成为未来家居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Wi-Fi模块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中各种...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成为未来家居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Wi-Fi模块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中各种电器设备,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有效提升家居生活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远程控制 嵌入单片机 WI-FI 手机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