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受体的合理药物设计在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敏勇 夏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4,共6页
在本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外研究成果,综述了基于受体的合理药物设计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拮抗剂设计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α1-AR受体分子生物学与结构生物学的受体结构构建及其拮抗剂的设计,并对该技术... 在本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外研究成果,综述了基于受体的合理药物设计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拮抗剂设计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α1-AR受体分子生物学与结构生物学的受体结构构建及其拮抗剂的设计,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受体的合理药物设计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 拮抗剂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体的合理药物设计在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敏勇 夏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7-392,共6页
对近年来基于配体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方法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采用定量构效关系和药效团模型进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分子设计的工作,并就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合理药物设计的未来趋势进行了... 对近年来基于配体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方法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采用定量构效关系和药效团模型进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分子设计的工作,并就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合理药物设计的未来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药物设计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 拮抗剂 定量构效关系 药效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结构知识的合理药物分子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来鲁华 骆兆文 徐筱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6-181,共6页
利用受体的结构进行合理药物设计是目前国际上药物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综述了有关合理药物设计及全新药物设计的方法,并以 HIV-1蛋白水解抑制剂的设计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在新药设计中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 合理药物设计 蛋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受体结构进行药物设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嵇汝远 曾繁星 +2 位作者 唐赟 蒋华良 陈凯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91-597,共7页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区分为直接和间接药物设计方法。如果受体蛋白的三维结构已经阐明 ,便可根据与配体的作用位点而设计相应新药结构 ;如果受体的三维结构尚不知 ,则从与受体相作用的一系列配体以推测受体的作用位点。本文介绍本实验...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区分为直接和间接药物设计方法。如果受体蛋白的三维结构已经阐明 ,便可根据与配体的作用位点而设计相应新药结构 ;如果受体的三维结构尚不知 ,则从与受体相作用的一系列配体以推测受体的作用位点。本文介绍本实验室应用这类方法试行设计新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药物设计 石杉碱甲 千金藤啶碱 羟甲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M2型通道抑制剂的开发现状
5
作者 陈世尧 骆燕萍 +2 位作者 余沛霖 岳晓敏 杨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0,I0035,I0036,共13页
开发高效且特异的瞬时受体电位M2型(TRPM2)通道抑制剂,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相关疾病病理机制的理解,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靶点和候选药物。根据研发方法不同,TRPM2通道抑制剂的开发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有以下特点:同源离子通道调节剂... 开发高效且特异的瞬时受体电位M2型(TRPM2)通道抑制剂,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相关疾病病理机制的理解,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靶点和候选药物。根据研发方法不同,TRPM2通道抑制剂的开发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有以下特点:同源离子通道调节剂的再利用及结构改造能够发现多种抑制效果较强的TRPM2通道抑制剂;基于通道开放机制开发所得的TRPM2通道抑制剂通常表现出良好的选择特异性;高通量筛选开发所得的抑制剂往往具备新颖的化学结构,丰富了TRPM2通道抑制剂的设计思路;开发源于天然抗氧化剂的抑制剂则具备较高安全性。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应用大大加速了TRPM2通道抑制剂的设计和开发,已经研发了ZA18、A1和D9等多种优选化合物,后续有望发现更多高效且选择特异性强的TRPM2通道抑制剂骨架。本文综述了TRPM2通道抑制剂的开发现状,以期为TRPM2通道抑制剂的进一步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M2型 抑制剂 氧化应激 结构改造 高通量筛选 天然抗氧化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卫红 苗志伟 +2 位作者 文欣 刘小兰 缪方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36-40,共5页
介绍了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2D-QSAR,3D-QSAR,MD-QSAR),为开发新药及化工、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信息.
关键词 药物分子设计 定量构效关系 配体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个体化治疗与药物组合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熊江辉 聂舒媛 李莹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网络药理学通过解析分子网络中多种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疾病条件下的特征性网络改变,并研究药物作用下该网络受到扰动的模式,从而实现网络层面上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目前,网络药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一些具... 网络药理学通过解析分子网络中多种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疾病条件下的特征性网络改变,并研究药物作用下该网络受到扰动的模式,从而实现网络层面上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目前,网络药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初步阐述基于网络药理学原理进行药物组合理性设计和个体化治疗策略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讨论网络构建方面的创新空间及其在网络药理学中的应用潜力。遗传相互作用网络将在基于网络的药理学研究中发挥更大、更广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合理药物设计 个体化用药 协同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高血压特殊并发症药物治疗原则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梅 李玉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6-9,共4页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主要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病(CKD)等,致残率及致死率高。近年来,高血压治疗药物进展不断,但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仍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因...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主要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病(CKD)等,致残率及致死率高。近年来,高血压治疗药物进展不断,但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仍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因此也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持续性和血压控制率。基于此,2015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指南 血压控制率 药物治疗原则 中国医师协会 依从性 β受体阻滞剂 降压药物 动脉血压 噻嗪类利尿剂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 被引量:9
9
作者 姜一农 宋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10-13,共4页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伴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伴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指南 药物联合治疗 降压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 β受体阻滞剂 拉贝洛尔 噻嗪类利尿剂 中枢性降压药 靶器官损伤 抗高血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K受体多态性与受体相关性药物的开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顺江 丛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4-917,共4页
CCK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CCK受体多态性可改变药物的亲和力与(或)生物学效应,其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可能诱导非配基依赖性信号转导,从而引起疾病。随着遗传药理学的发展,多态性引起的药物与(或)受体功能的改变在新药开发中将日益受到关... CCK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CCK受体多态性可改变药物的亲和力与(或)生物学效应,其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可能诱导非配基依赖性信号转导,从而引起疾病。随着遗传药理学的发展,多态性引起的药物与(或)受体功能的改变在新药开发中将日益受到关注。研究CCK受体的多态性可能反映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一些普遍规律。该文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药理学角度综述了CCK受体多态性对受体功能与(或)药物效能的影响,并提出开发受体相关性药物的一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胆囊收缩素 多态性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药物治疗篇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源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2-5,共4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以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关于降压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总体来讲,降低血压是降压药物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原因。在对多个不同种类的药物进行...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以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关于降压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总体来讲,降低血压是降压药物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原因。在对多个不同种类的药物进行对比的临床试验中,主要探讨新型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与传统降压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相比,是否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之间的差异总体较小,但就特定并发症而言仍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药物 心脑血管并发症 β受体阻滞剂 噻嗪类利尿剂 药物治疗 钙通道阻滞剂 合理用药指南 临床试验 抗高血压治疗 二氢吡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_2受体配体的合成及^(99m)Tc标记(Ⅰ)——悬挂式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芳 刘正浩 +2 位作者 唐志刚 张小波 刘伯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多巴胺D2 受体配体Cl ABZM为前体 ,合成了末端带有巯基的单齿化合物 ,光谱数据与结构相符 .用配体交换法与 3 硫杂 1,5 戊二硫醇共同配位合成了“3+ 1”型混配螯合物 ,对影响标记率的诸多因素如 pH值、温度、配体用量及反应时间等进... 以多巴胺D2 受体配体Cl ABZM为前体 ,合成了末端带有巯基的单齿化合物 ,光谱数据与结构相符 .用配体交换法与 3 硫杂 1,5 戊二硫醇共同配位合成了“3+ 1”型混配螯合物 ,对影响标记率的诸多因素如 pH值、温度、配体用量及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 ,得到最佳标记条件 ,标记率大于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2受体 配体交换法 mTc标记化合物 合成 5-氯-4-氨基-苯甲酰胺 药物设计 3-硫杂-1 5-戊二硫醇 螯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055-1056,共2页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合理用药 EH 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原发性高血压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的药物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石革 马国辉 修赤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34-736,共3页
关键词 痤疮 药物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维A酸受体 维A酸类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衍生物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从头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康从民 赵绪浩 +1 位作者 于玉琪 吕英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0-554,共5页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酶的复合物进行了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并对其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这些化合物结构新颖,可能作为抗肿瘤的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本文结果为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进一步改造、设计及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有助于开发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从头药物设计 类药性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腹泻的选药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石革 马国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022-1024,共3页
腹泻是十分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来势猛烈,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感染性腹泻,在夏季常见,多由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或集体食物中毒造成.(2)炎症性肠病(IBD),由直肠或结肠的溃疡、肿瘤或炎症引起.(3)消化性腹泻,由消化不良、吸收不... 腹泻是十分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来势猛烈,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感染性腹泻,在夏季常见,多由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或集体食物中毒造成.(2)炎症性肠病(IBD),由直肠或结肠的溃疡、肿瘤或炎症引起.(3)消化性腹泻,由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或暴饮暴食而引起.(4)激惹性(IBS)或旅行腹泻,常由外界的各种刺激所致,如寒冷、水土不服、油腻或辛辣食物刺激等.(5)激素性腹泻,由变态反应或由于肠肿瘤产生过多的激素或体液中的物质所致.(6)菌群失调性腹泻,由于肠道正常细菌的生长和数量或比例关系失去平衡所致,多因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合理用药 药物选择 止泻药 阿片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燕丽 巨修练 姜凤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69-573,共5页
选取具有较高体外抑制活性且结构差异较大的四类GABA受体抑制剂作为化合物集,利用Catalyst软件,经分子结构搭建、构象分析、药效团识别,构建出了家蝇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经分析、筛选得到含有一个芳环中心、一个脂肪性疏水中心... 选取具有较高体外抑制活性且结构差异较大的四类GABA受体抑制剂作为化合物集,利用Catalyst软件,经分子结构搭建、构象分析、药效团识别,构建出了家蝇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经分析、筛选得到含有一个芳环中心、一个脂肪性疏水中心和两个氢键受体的具有较好预测能力(RMS=0.766449,Correl=0.905422,Weight=1.87642,Config=13.7434)的药效团模型.该模型的构建对揭示配体与GABA受体作用的药效模式及设计新型GABA受体抑制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γ-氨基丁酸受体抑制剂 药效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全新小分子配体筛选 被引量:8
18
作者 邓宏伟 郭妍 +1 位作者 孙烨 徐宇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6,共7页
肿瘤靶向分子的筛选一直是肿瘤治疗和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在很多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是一个理想的药物输送靶点. 选择了EGFR表面不同于表皮生长因子(EGF) 结合位点的一个凹陷部位作为计算机模拟筛选的结合位... 肿瘤靶向分子的筛选一直是肿瘤治疗和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在很多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是一个理想的药物输送靶点. 选择了EGFR表面不同于表皮生长因子(EGF) 结合位点的一个凹陷部位作为计算机模拟筛选的结合位点,然后使用DOCK软件包对DTP-Plated有机小分子数据库进行了两遍筛选,最后选择了7个有机小分子作为可能的靶向分子. BIAcore体外结合实验对所选择的小分子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小分子NSC51186能特异地与EGFR结合. 小分子NSC51186和EGFR之间的动力学常数也得到进一步的测定. 新的靶向分子和药物、纳米粒子或者基因载体相连,将有可能用于靶向于EGFR的肿瘤治疗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筛选 靶向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BLAco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酰胺类σ受体配体构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巧平 贾红梅 +1 位作者 孟昭兴 刘伯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5-249,共5页
利用G98W程序 ,采用HF方法和 3 2 1基组 ,计算了苯乙酰胺类化合物分子的轨道能量、分子内原子电荷分布及偶极矩等 .结合Hansch方法 ,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对σ1受体和σ2 受体亲和力的关系 ,发现该类化合物分子的最低空轨道... 利用G98W程序 ,采用HF方法和 3 2 1基组 ,计算了苯乙酰胺类化合物分子的轨道能量、分子内原子电荷分布及偶极矩等 .结合Hansch方法 ,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对σ1受体和σ2 受体亲和力的关系 ,发现该类化合物分子的最低空轨道能量是影响其与σ1受体、σ2 受体亲和力的重要因素 ,表明该类配体与σ1受体、σ2 受体相互作用时存在电荷转移过程 .此外 ,该类化合物苯环A部位取代基的脂溶性和体积也是影响其与σ1受体、σ2 受体亲和力的因素 .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σ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模型及指导药物设计提供了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σ受体显像剂 苯乙酰胺类 分子 最低空轨道能量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 被引量:289
20
作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19-108,共90页
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 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死亡 β受体阻滞剂 硝酸酯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 药物联合治疗 治疗应用 比伐卢定 二氢吡啶类 合理用药指南 溶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