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的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方文龙 赖丹 +1 位作者 李彦蓉 易贤华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SFA模型调整,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矿产品>精炼产品>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应用的特征,纯技术效率是制约产业链各环...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SFA模型调整,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矿产品>精炼产品>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应用的特征,纯技术效率是制约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空间上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西强东弱”的分布特征,产权上国企高于非国企;供应商集中度、企业规模、员工质量与创新效率正相关,市场竞争程度、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为提升产业链创新效率,应从降低新能源企业创新风险、提高新能源企业收益、推动产业集聚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现代化 创新效率 有色金属 新能源 阶段DEA 供应链 产业集群 测度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上下游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四阶段法的城市货运交通分析和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雷雪琪 李春艳 +3 位作者 杜华兵 洪玮琪 张建波 赵峰 《交通运输研究》 2024年第4期32-43,共12页
物流基地是城市重要的货物流通转换节点,为明确城市物流特征和货运交通规模,对交通“四阶段法”进行改进优化,并构建城市物流基地货运交通分析与预测模型。首先,提出基于不同货类及车型的现状货运生成量算法和基于规划面积的目标年货运... 物流基地是城市重要的货物流通转换节点,为明确城市物流特征和货运交通规模,对交通“四阶段法”进行改进优化,并构建城市物流基地货运交通分析与预测模型。首先,提出基于不同货类及车型的现状货运生成量算法和基于规划面积的目标年货运生成量算法。然后,针对物流“输入型”城市的特点,构建ARIMA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目标年各货类影响因素的特征值,提出物流基地与市内各区之间的货运量吸引力算法。接着,利用多源数据分析和聚类法解析货车时空分布规律及货物出行链特征,并对物流基地的干线及城市运输所用车型进行分类。随后,提出将不同货类货运量转换为不同货车交通量的算法,以及求解单位面积交通发生吸引率的方法。最后,以北京市物流基地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预计到2035年,北京市物流基地的货运量将从现状3344万t/年增长至9000万t/年,交通量将从现状4.4万辆次/d增长至11.5万辆次/d。实证表明,基于货物、货车和出行链特征并考虑货运量到交通量换算的改进四阶段法模型是支撑城市货运交通分析和预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基地 货运交通模型 阶段 货运量 交通量 时空分布规律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阶段法”的交通需求预测与改善优化
3
作者 陈杉栅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2期125-128,F0003,共5页
交通需求分析是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基础,对于交通系统改善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新建项目对周边路网的影响,以“四阶段法”为基础,构建了城市交通需求分配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域的交通需求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利用交通规划软件,对项... 交通需求分析是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基础,对于交通系统改善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新建项目对周边路网的影响,以“四阶段法”为基础,构建了城市交通需求分配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域的交通需求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利用交通规划软件,对项目周边区域现状路网和未来交通需求进行了模拟与预测,量化了新增交通流量对路网运行状态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交通系统改善与组织优化策略,包括出入口改善、优化内外部交通组织形式以及提升交通节点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需求预测 阶段 随机用户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阶段”模型的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旭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6期27-33,共7页
为合理预测高速铁路货运需求,科学指导高速铁路货运网络规划布局,构建科学的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模型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高速铁路货运需求特点,从高速铁路货运目标市场出发,针对快递运输需求构建了“四阶段”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模型... 为合理预测高速铁路货运需求,科学指导高速铁路货运网络规划布局,构建科学的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模型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高速铁路货运需求特点,从高速铁路货运目标市场出发,针对快递运输需求构建了“四阶段”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模型理论框架,并对模型参数标定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基于全国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对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法 模型 高速铁路货运 快递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多元交通政策分析的定制四阶段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一凌 过秀成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4,22,共7页
作为最常用的交通政策分析工具,城市交通模型在交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四阶段模型尽管建模相对简单,但其基于小区、基于出行的建模思路在交通政策分析中存在先天不足。活动模型使用基于家庭或个人、基于活动的建模思路,尽... 作为最常用的交通政策分析工具,城市交通模型在交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四阶段模型尽管建模相对简单,但其基于小区、基于出行的建模思路在交通政策分析中存在先天不足。活动模型使用基于家庭或个人、基于活动的建模思路,尽管能很好地满足交通政策分析的要求,但由于建模难度较高在中国鲜有应用。对此,基于结构体系与功能模块分离的模型设计理念,采用四阶段模型的结构体系,借鉴活动模型的建模方法提出人口合成、可达性变量、出行时间选择、出行链4个功能模块用以改进四阶段模型。城市可在传统四阶段模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灵活选用4个功能模块来定制城市交通模型,在不显著增加建模难度的基础上满足交通政策分析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模型 定制模型 阶段模型 活动模型 交通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财政救济服务供给效率测度——基于四阶段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盛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1-89,共9页
本文在经典DEA模型基础上,结合四阶段DEA模型和Mulmquist指数的非参数分析方法,利用2007和2008年省际数据测度了中国农村救济服务供给效率,结果表明: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救济公共资源配置效率非完全有效,省份和地区之间都存在较大... 本文在经典DEA模型基础上,结合四阶段DEA模型和Mulmquist指数的非参数分析方法,利用2007和2008年省际数据测度了中国农村救济服务供给效率,结果表明: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救济公共资源配置效率非完全有效,省份和地区之间都存在较大的供给效率差异。因此,农村救济服务的供给方式需要统筹管理,均衡实现多目标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同时必须缩减低效配置的资源,增加高效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农村救济服务资源支出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救济服务 阶段DEA模型 Mulmquist指数 供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的局限与非集计模型的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牛虎 《交通标准化》 2007年第12期73-76,共4页
在交通需求预测中,经典的四阶段法广泛应用于实际之中并被大家所认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四阶段法的局限性也显现无疑。非集计模型具有很多集计模型无法比拟的优点,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发展起来。可以预见,随着对非集计模型研... 在交通需求预测中,经典的四阶段法广泛应用于实际之中并被大家所认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四阶段法的局限性也显现无疑。非集计模型具有很多集计模型无法比拟的优点,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发展起来。可以预见,随着对非集计模型研究的深入,该模型将在包括交通在内的许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需求预测 阶段 局限 非集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本迭代与需求迭代的四阶段交通模型双重反馈算法研究
8
作者 陈先龙 邹志云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6-69,74,共5页
四阶段交通模型作为最流行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理论,其计算结果存在不一致性的缺陷,反馈算法被引入模型结构中来解决不一致性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成本迭代与需求迭代的双重迭代反馈算法,并使用案例比较了它与既有反馈算法的差异。研究结... 四阶段交通模型作为最流行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理论,其计算结果存在不一致性的缺陷,反馈算法被引入模型结构中来解决不一致性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成本迭代与需求迭代的双重迭代反馈算法,并使用案例比较了它与既有反馈算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成本迭代+需求迭代的双重迭代模型结构能够在不影响预测结果的前提下减少迭代次数和系统运行时间,收敛过程更加稳定且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交通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模型 需求预测 反馈算法 成本迭代 需求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阶段应力-应变模型的深部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征 李龙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1,共8页
为分析巷道破裂区范围,基于统一强度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考虑中间主应力及扩容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深部巷道围岩弹性区-塑性区-软化区-破裂区四阶段应力-应变模型,并求得围岩应力、应变及变形的封闭解。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不同强度参... 为分析巷道破裂区范围,基于统一强度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考虑中间主应力及扩容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深部巷道围岩弹性区-塑性区-软化区-破裂区四阶段应力-应变模型,并求得围岩应力、应变及变形的封闭解。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不同强度参数、应力-应变模型、剪胀角、残余黏聚力等对围岩状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度参数对围岩应力、应变及峰后破坏范围均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强度参数的不断增加,围岩环向应力峰值及峰后破坏范围均不同程度增大,应力曲线左移;扩容系数与强度参数和剪胀角均成正相关关系;随着残余黏聚力的不断增加,围岩峰后破坏范围及表面位移均呈现出非线性减小特征,其减小速率不断降低;与其他应力-应变模型相比,围岩峰后破坏区位移呈现出EBM>EPBM>ESM>本文模型>EPM的变化特征。此外,随着峰后破坏区剪胀角的不断增加,其围岩表面位移也不同程度增加:破裂区剪胀角对其影响最为显著,软化区剪胀角次之,塑性区剪胀角影响最小。这些分析结果可为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参数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塑性区 统一强度准则 阶段应力-应变模型 扩容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阶段交通预测模型基础数据库设计
10
作者 陈先龙 《城市公共交通》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基础数据是交通模型的根本,一个好的基础数据库也是交通模型可靠性的有力保障。本文分析了建立四阶段交通规划模型的数据需求,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最基本的交通模型数据库结构。
关键词 阶段模型 数据库 数据来源 数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四阶段”交通模型体系技术升级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再先 刘晓玲 《交通与运输》 2019年第A01期71-74,80,共5页
传统“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具有理论成熟、逻辑清晰的优点,但仅以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的模型体系构建,存在样本偏少、出行分类精细度不够,模型校核不全面等问题。信息化时代丰富多样的交通大数据资源及不断深化的大数据分析技术,... 传统“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具有理论成熟、逻辑清晰的优点,但仅以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的模型体系构建,存在样本偏少、出行分类精细度不够,模型校核不全面等问题。信息化时代丰富多样的交通大数据资源及不断深化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传统交通模型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基于多元大数据的传统交通模型体系技术升级方法,在四阶段模型的基本框架下,以大数据分析利用为重点,在建模各阶段建立多元交通大数据融合分析、校核分析技术,全面提升模型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阶段模型 交通需求预测 技术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建工:施工阶段成本精细化管控体系优化
12
作者 涂自辉 侯茴香 王耀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5年第4期38-39,共2页
成本精细化管控模型(霍尔四维模型),可以查找项目层面及公司层面管理存在的亮点及问题,促使成本管理更加完善,体系更加健全,措施更加有效,促进管理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体系优化 成本精细化管控 模型 施工阶段 管理能力的提升 项目层面 层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阶段模型”理论视角下中国煤矿体育网建设研究
13
作者 樊冲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第15期73-74,共2页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运用“四阶段模型”理论对中国煤矿体育网的结构模块、交互信息、发展阶段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分析中国煤矿体育网的建设现状,为网站的系统化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1)中国煤矿体育网的交互信息与非交...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运用“四阶段模型”理论对中国煤矿体育网的结构模块、交互信息、发展阶段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分析中国煤矿体育网的建设现状,为网站的系统化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1)中国煤矿体育网的交互信息与非交互信息建设水平相对较低;(2)“提供目录”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在线存在、建立目录介绍、发布非交互信息等任务,“交互处理”阶段尚未开始建设;(3)“垂直整合”阶段与“水平整合”阶段初步建立了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网站的链接,但是外部链接存在层级不清晰、分类不全面、整合不彻底等问题。结论认为,中国煤矿体育网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建议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完善交互功能、整合内外资源来提高网站的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模型 中国煤矿体育网 建设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四阶段法的改进 被引量:7
14
作者 施泉 吴中 毛荣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9期44-47,共4页
从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等3方面指出了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四阶段法的不足,提出按出行目的对区内和区间的交通分布分别建模,对原来没有轨道交通的城市,采用二阶段的轨道交通方式划分对规划中的轨道交通客流进行预测,建立了区... 从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等3方面指出了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四阶段法的不足,提出按出行目的对区内和区间的交通分布分别建模,对原来没有轨道交通的城市,采用二阶段的轨道交通方式划分对规划中的轨道交通客流进行预测,建立了区内、区间分布模型。并对分布模型的改进方法进行了验证,改进分布模型较原重力模型对样本OD的模拟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阶段 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交通出行链模型发展路径辨识--以武汉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猛 佘世英 +2 位作者 曾浩 李延新 向燕陵 《交通工程》 2022年第2期21-30,共10页
为推动和促进城市交通模型由基于出行的四阶段法向基于活动的模型变革,探索面向工程实践切实可行的城市交通模型发展之路,本文首先澄清和界定了出行链、活动链相关概念和模型分类.在深入比较四阶段模型、出行链模型和活动链模型这3种典... 为推动和促进城市交通模型由基于出行的四阶段法向基于活动的模型变革,探索面向工程实践切实可行的城市交通模型发展之路,本文首先澄清和界定了出行链、活动链相关概念和模型分类.在深入比较四阶段模型、出行链模型和活动链模型这3种典型建模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集计出行链的模型框架并结合武汉实践探索进行了剖析,最后基于武汉市千万人口、3400余个交通小区和多场景下实证分析,测试了该模型架构的工程实践可行性和先进特性.研究显示:本研究提出的集计出行链模型架构有效弥补了四阶段模型在出行时间维度的缺失,以及方式划分和目的地选择方面内在不一致性,规避了活动链模型在收敛性能、运算效率等方面的应用障碍,且降低了活动建模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链模型 出行模型 基本出行 基于出行的四阶段模型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凯 艾力.斯木吐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5-750,共6页
结合交通规划四阶段法的特点,在城市物流规划中的物流需求预测基础上,研究了物流需求分阶段的预测方法,并对物流需求预测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最后基于四阶段物流需求预测,论述了相应的城市物流调查与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交通规划阶段 物流需求预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者稳定性的简化活动模型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先龙 陈小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7,共9页
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交通模型发展态势,归纳传统四步骤模型和基于活动的模型等各自的局限性,特别是既有交通规划模型在解释、提取出行者稳定性特征以改善模型精度方面的不足。基于大数据为新时代交通模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利用移... 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交通模型发展态势,归纳传统四步骤模型和基于活动的模型等各自的局限性,特别是既有交通规划模型在解释、提取出行者稳定性特征以改善模型精度方面的不足。基于大数据为新时代交通模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利用移动通信位置数据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能性。针对出行者活动“端点—目的”的稳定性特征,定义了区别于传统四步骤模型中以基家和非基家为基础的出行目的分类,提出了充分利用出行者居住地、工作地(学校)和生活出行场所固定特点,区分稳态出行和偶然出行的简化活动模型,建立一种出行生成与出行分布联合计算的改进四步骤模型结构。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对比分析了基于传统最优化模型的标准重力模型、K系数矩阵重力模型结果与稳态出行矩阵估计的差异。结果表明:最优化模型对城市稳态出行的解释存在不足,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稳态出行特征分析结果更能反映城市交通活动的实际情况。最后,展望了未来更多出行者活动稳定性因素嵌入交通规划模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骤模型 基于活动的模型 出行者稳定性 稳态出行 偶然出行 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与创新——读交通模型新技术专题有感
18
作者 杨东援 《城市交通》 2024年第4期11-12,共2页
交通规划模型是科学决策支持的重要工具。其所具备的基于内在规律的分析说明能力,使其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仍然保持不可替代的技术地位。20世纪50年代,交通规划模型技术体系开始初步形成,并在美国底特律和芝加哥交通研究中得到有效应... 交通规划模型是科学决策支持的重要工具。其所具备的基于内在规律的分析说明能力,使其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仍然保持不可替代的技术地位。20世纪50年代,交通规划模型技术体系开始初步形成,并在美国底特律和芝加哥交通研究中得到有效应用,开创了量化分析在交通规划决策支持中的新局面。经过7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交通规划模型理论的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面向出行需求建模,四阶段模型(Four-Step Model,FSM)、出行链模型(Tour-Based Model,TBM)、活动模型(Activity-Based Model,ABM)和智能体模型(Agent-Based Model,AgBM)等建模理论和方法被陆续提出并得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模型 出行 交通规划模型 阶段模型 智能体模型 美国底特律 大数据 需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居民出行生成模型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欣 吴祥国 +1 位作者 余清星 李涵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6期1301-1304,共4页
交通出行生成作为"四阶段法"模型的第一步,其精度将直接影响整个"四阶段法"模型的结果;现行的居民出行生成预测模型主要有生成率法、交叉分类法、回归分析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各种影响出行生成的变量之间... 交通出行生成作为"四阶段法"模型的第一步,其精度将直接影响整个"四阶段法"模型的结果;现行的居民出行生成预测模型主要有生成率法、交叉分类法、回归分析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各种影响出行生成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而这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出行特征.同时,常用的回归分析法中,由于最小二乘法的局限,往往会丢失变量或者出现负变量,而这些变量在交通出行中明显会产生出行量,这就和实际的交通出行特征有了背离.文中提出了在回归分析法之前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各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成分方程,进而在根据主成分方程和调查数据之间的回归分析来构建出行生成模型.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有效的保护变量的非负性和体现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对出行生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 主成分分析法 交通出行生成 交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行预测方法从出行模型到行为模型的变革 被引量:17
20
作者 易汉文 《城市交通》 2007年第1期72-79,24,共9页
经过数十年的理论研究与探讨,特别是最近10年来在模型开发和实际应用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基于行为的出行预测方法已经具备了所有基本条件,来取代目前仍占主导地位的基于出行的方法和模型。首先对行为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了必要的铺垫... 经过数十年的理论研究与探讨,特别是最近10年来在模型开发和实际应用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基于行为的出行预测方法已经具备了所有基本条件,来取代目前仍占主导地位的基于出行的方法和模型。首先对行为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了必要的铺垫,进而在扼要介绍了欧美国家进行模型开发与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来揭示行为模型受到广泛重视的政策与技术背景,并剖析这种新一代模型的理论基础、技术框架和特有魅力。最后针对行为模型在我国的开发应用课题,提出了若干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预测方法 行为模型 出行(阶段)模型 模型开发与应用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