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道互易的PA-MIMO雷达目标检测性能研究
1
作者 齐铖 谢军伟 +2 位作者 费太勇 张浩为 杨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1,共8页
针对如何高效运用雷达资源管理技术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构建了一种混合分布式相控阵-多输入多输出(PA-MIMO)雷达系统模型,建立了基于奈曼一皮尔逊(NP)准则的目标检测模型,以及推导了同时考虑子阵收发共用导致的信道互易性和... 针对如何高效运用雷达资源管理技术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构建了一种混合分布式相控阵-多输入多输出(PA-MIMO)雷达系统模型,建立了基于奈曼一皮尔逊(NP)准则的目标检测模型,以及推导了同时考虑子阵收发共用导致的信道互易性和多脉冲相参积累条件的似然比(LRT)检测器,得到了给定虚警概率下的目标检测概率。通过与相控阵雷达、单输入多输出(SIMO)雷达、多输入单输出(MISO)雷达及最优阵元配置PA-MIMO雷达的性能对比,验证了混合分布式PA-MIMO雷达系统利用子阵内信号的相关性和子阵之间信号的独立性可以同时获取相干处理增益和波形分集增益,其最大检测概率达到0.9874,高于其他4种体制雷达,有效提高了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性能。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信道互易性与脉冲积累对于雷达检测性能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分布式相控阵-多输入多输出 目标检测 信道互易性 分集增益 相参增益 脉冲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分集技术的多重描述编码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娟 朱光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1-378,共8页
针对无线环境中基于信息包信道分集技术的多重描述编码进行了研究.在比较了多重描述编码(multipledescriptioncoding,简称MDC)和分层编码(layercoding,简称LC)的性能特点并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后,提出一种能有效结合两者长处... 针对无线环境中基于信息包信道分集技术的多重描述编码进行了研究.在比较了多重描述编码(multipledescriptioncoding,简称MDC)和分层编码(layercoding,简称LC)的性能特点并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后,提出一种能有效结合两者长处的新的编码方法——自动恢复的多重描述编码(auto-resilientmultipledescriptioncoding,简称ARMDC)方案.ARMDC既能够像通常的MDC一样使每个成功到达的数据包都提供有效信息,也能像LC一样优先传送某一重要的描述,保证基本的视频质量,且解码端接收到的ARMDC码流可以进行周期性的自动恢复,无须等待源端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再作出反应.在仿真的3G无线信道上分别传送ARMDC,MDR(multipledescriptionwithrestart)以及不使用LC和MDC的码流,比较其各自的错误恢复性能.实验结果显示,使用ARMDC的视频流在序列解码后有着更好的R-D性能.同时,由于视频序列相邻的帧之间质量较平滑,也获得了更好的主观性能.此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无线媒体流业务与无线会话业务中的视频传输系统,对于研究基于易出错时变信道的多媒体传输的同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服务 基于信息包的信道分集 多重描述编码 分层编码 自动恢复的多重描述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分集时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丘林 郭万有 史小卫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43-1446,共4页
论文给出了MIMO系统采用极化分集时的信道模型,对接收信号空间相关性和信道容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随接收天线极化夹角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极化分集技术的MIMO系统具有良好的非相关衰落特性,信道容量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极化分集 多入多出 信道容量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反馈的MIMO-OFDM系统多用户分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学俊 朱光喜 +1 位作者 曹汐 王德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70-2574,共5页
利用包含信道质量的反馈信息,多用户分集能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然而,在多载波多天线(MIMO-OFDM)的架构下,反馈所有用户的所有信道质量信息(CQI)将占据大量的无线资源,从而降低了频谱效率,因此各种有限信道反馈算法被提出来减... 利用包含信道质量的反馈信息,多用户分集能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然而,在多载波多天线(MIMO-OFDM)的架构下,反馈所有用户的所有信道质量信息(CQI)将占据大量的无线资源,从而降低了频谱效率,因此各种有限信道反馈算法被提出来减少系统的反馈开销。该文主要研究了基于两种典型的有限信道反馈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并与理想反馈进行了对比。系统平均频谱效率数学表达式的推导考虑了可选调制方式有限的特性,更符合实际。仿真用于评估各种反馈算法下的多用户分集性能,其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当匹配。并且只要恰当地选取反馈参数,有限信道反馈算法可以在不损失多用户分集增益的前提下,极大的降低反馈开销,这为设计实际系统的信道反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反馈 多用户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Nakagami衰落分集信道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秋明 徐大专 +2 位作者 王成华 陈小敏 孙翔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7-441,共5页
针对传统Nakagami衰落仿真方法难以提供精确互相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支路功率和衰落系数的相关Nakagami衰落信道仿真模型。证明了Nakagami和Gamma随机变量相关系数的内在联系,利用相关Gamma变量的均方根获得相关Nakagami衰落... 针对传统Nakagami衰落仿真方法难以提供精确互相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支路功率和衰落系数的相关Nakagami衰落信道仿真模型。证明了Nakagami和Gamma随机变量相关系数的内在联系,利用相关Gamma变量的均方根获得相关Nakagami衰落,推导了该模型输出幅值分布的误差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简单,仿真输出衰落幅值、相位分布与理论值吻合,互相关性能优于传统模型;其中第1支路通常由单个Gamma变量直接产生,仿真输出衰落的分布误差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建模 分集信道 相关系数 相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相关多入多出(MIMO)信道中的可变速率多用户分集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唐岚 王树勋 梁应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9-633,共5页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研究基于MIMO虚拟信道表述的可变速率多用户分集技术.为实现慢衰落相关信道中的多用户分集,本文在发射端采用随机波束成形技术,并提出一种新的利用MIMO虚拟信道来产生随机波束成形矩阵的方法.同时,我们对期望用户的子...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研究基于MIMO虚拟信道表述的可变速率多用户分集技术.为实现慢衰落相关信道中的多用户分集,本文在发射端采用随机波束成形技术,并提出一种新的利用MIMO虚拟信道来产生随机波束成形矩阵的方法.同时,我们对期望用户的子信道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多用户分集 波束成形 虚拟信道 自适应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信道编码实现时间分集 被引量:3
7
作者 雷维嘉 谢显中 李广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无线信道中,衰落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分集技术是对抗衰落的有效手段。该文提出一种利用信道编码,通过在两个码字间进行简单变换,将每个符号的信息分散到两个码字中,同时也将衰落的影响分散到两个码字中,从而获得分集增益。结... 在无线信道中,衰落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分集技术是对抗衰落的有效手段。该文提出一种利用信道编码,通过在两个码字间进行简单变换,将每个符号的信息分散到两个码字中,同时也将衰落的影响分散到两个码字中,从而获得分集增益。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能使信道编码,特别是采用概率译码算法的编码(如LDPC编码),纠随机差错的能力更强,能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和带宽的情况下获得时间分集增益,带来系统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码字 分集 衰落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湍流信道无线光通信分集接收合并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洋 章国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8-702,共5页
为了克服大气湍流所造成的信道衰落效应,分析了在弱湍流信道模型下基于强度检测脉冲位置调制方式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空间(FSO)分集接收系统模型,推导了无分集系统的误时隙率计算公式。然后以此作为参考,在独立同分布的情况下,采用数值仿... 为了克服大气湍流所造成的信道衰落效应,分析了在弱湍流信道模型下基于强度检测脉冲位置调制方式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空间(FSO)分集接收系统模型,推导了无分集系统的误时隙率计算公式。然后以此作为参考,在独立同分布的情况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别对比分析了最大比合并(MRC)、等增益合并(EGC)和选择性合并(SC)的误时隙率性能。结果表明,3种合并技术中,误时隙率性能改善最优的是MRC,其次是EGC,而SC的改善性能最差,但是SC实现相对容易。利用分集接收合并技术可以有效改善FSO系统的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抗大气信道衰落能力,在无线光通信中将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弱湍流信道 脉冲位置调制 分集接收 误时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多径信道中的标识延迟空时扩展发射分集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歆 张小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24-2027,共4页
水声信道存在严重的传播时延和多径时延,该文提出了一种带有信道标识的延迟空时扩展(LDSTS)发射分集方案,通过信道探测、延时发射和Rake接收来消除传播时延和多径时延的影响,且顺序延时发射保证了方案的实用性。文中给出了采用频移键控... 水声信道存在严重的传播时延和多径时延,该文提出了一种带有信道标识的延迟空时扩展(LDSTS)发射分集方案,通过信道探测、延时发射和Rake接收来消除传播时延和多径时延的影响,且顺序延时发射保证了方案的实用性。文中给出了采用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调制的LDSTS方案的信号模型、误码率分析和比特误码率的仿真。仿真表明,在多径水声信道中,LDSTS可以更好地实现完全发射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发射分集 标识延时空时扩展 多径信道 传播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分集相关信道中信号误比特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燕 周文胜 朱洪波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1期37-40,共4页
系统的分集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里我们研究了空间分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推导了在空间分集的情况下非相干检测 FSK信号的误比特率 ,并利用了多径信道的衰落相关性模型 ,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具体研究了空间分集中天线的距... 系统的分集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里我们研究了空间分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推导了在空间分集的情况下非相干检测 FSK信号的误比特率 ,并利用了多径信道的衰落相关性模型 ,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具体研究了空间分集中天线的距离和散射体分布对的非相干检测 FSK信号误比特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集 相关信道 天线 信号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收分集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冰 高西奇 尤肖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8-611,共4页
研究了天线分集OFDM系统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特点,通过计算信道冲击响应与参考信号的相关函数,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信道估计方法。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加性噪声对信道估计的影响,提高信道估计精度。在采用QPSK... 研究了天线分集OFDM系统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特点,通过计算信道冲击响应与参考信号的相关函数,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信道估计方法。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加性噪声对信道估计的影响,提高信道估计精度。在采用QPSK调制的一发四收的接收分集OFDM系统中,该增强型的信道估计方法的性能明显好于最小二乘信道估计和基于DFT的信道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系统 信道估计 接收分集 多径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互耦对X型极化分集系统中信道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志 刘其中 +1 位作者 章传芳 郭景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8-561,610,共5页
基于等效网络拓展模型,通过耦合矩阵级联的方式建立了包含天线单元间互耦影响的X型极化分集系统理论分析模型,进而推导出天线单元平均接收功率以及空域相关系数的解析式,由此可以分析天线间互耦与来波平均到达角对天线单元平均接收功率... 基于等效网络拓展模型,通过耦合矩阵级联的方式建立了包含天线单元间互耦影响的X型极化分集系统理论分析模型,进而推导出天线单元平均接收功率以及空域相关系数的解析式,由此可以分析天线间互耦与来波平均到达角对天线单元平均接收功率及其信道容量等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以对称振子为单元的分集系统中互耦降低了天线单元平均接收功率及其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分集 天线互耦 空域相关性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信道下线性分组码的分集增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云 刘传菊 张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7期90-92,共3页
比较AWGN信道与瑞利信道的误码性能,研究瑞利信道下分集支数与信息传输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推导线性分组码在瑞利信道下误码率上界的理论表达式,得到分集增益与其最小汉明距离的关系。基于蒙特卡洛法对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并与理论误码率... 比较AWGN信道与瑞利信道的误码性能,研究瑞利信道下分集支数与信息传输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推导线性分组码在瑞利信道下误码率上界的理论表达式,得到分集增益与其最小汉明距离的关系。基于蒙特卡洛法对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并与理论误码率上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线性分组码在瑞利信道下获得的分集增益等于其最小码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性高斯白噪声 瑞利信道 多径 分集增益 线性分组码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两条支路分集接收的相关瑞利衰落信道容量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光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18-1021,共4页
本文研究采用两条支路最大比合并 (MRC)或选择合并 (SC)分集接收的相关瑞利衰落信道理论容量推导恒定发射功率自适应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 (M QAM)的频谱效率 ,并将它们与独立同分布瑞利信道理论容量进行比较 ,其结果对收发信机之间无视距... 本文研究采用两条支路最大比合并 (MRC)或选择合并 (SC)分集接收的相关瑞利衰落信道理论容量推导恒定发射功率自适应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 (M QAM)的频谱效率 ,并将它们与独立同分布瑞利信道理论容量进行比较 ,其结果对收发信机之间无视距分量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瑞利衰落信道 信道容量 分集接收 最大比合并 选择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信道估计和分集接收的Turbo乘积编码OFDM系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伟 张海林 刘增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0-824,共5页
该文研究OFDM系统中低复杂性最小二乘方(LS)信道估计技术,为了改善LS估计的OFDM在严重多径信道中错误平底效应,分集接收和Turbo乘积编码用于系统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Turbo乘积编码和分集接收可以减小LS估计的OFDM系统的错误平底效应... 该文研究OFDM系统中低复杂性最小二乘方(LS)信道估计技术,为了改善LS估计的OFDM在严重多径信道中错误平底效应,分集接收和Turbo乘积编码用于系统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Turbo乘积编码和分集接收可以减小LS估计的OFDM系统的错误平底效应,其性能比已知信道参数系统的性能只恶化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最小二乘方 信道估计 正交频分复用 TURBO乘积码 分集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同信道干扰和多用户分集的多蜂窝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应全 赵睿 杨绿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35-2239,2250,共6页
考虑存在来自其他蜂窝的不同功率同信道干扰的多用户上行链路,分析了基站采用多用户调度和最大比合并接收时的系统性能.在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分别为Nakgami-m和Rayleigh时,运用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能分析法推导了系统中断概率和平均误... 考虑存在来自其他蜂窝的不同功率同信道干扰的多用户上行链路,分析了基站采用多用户调度和最大比合并接收时的系统性能.在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分别为Nakgami-m和Rayleigh时,运用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能分析法推导了系统中断概率和平均误符号率(ASER)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论显示,系统中断概率和ASER的解析曲线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系统性能随着天线数和用户数的增大而提升,多天线和多用户分集增益明显,干扰功率有较大差异时系统中断概率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干扰 最大比合并 多用户分集 中断概率 平均误符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收分集OFDM通信系统的盲信道估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伟昆 叶梧 冯穗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87-2090,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利用接收分集技术的OFDM通信系统盲信道估计方法。所提出的算法根据单入多出系统模型,可直接在一个接收数据块内估计出各个接收分支所对应的多径信道,且不要求接收信号的二阶统计量等相关统计信息。由于采用频域相除抵消技... 提出一种新的利用接收分集技术的OFDM通信系统盲信道估计方法。所提出的算法根据单入多出系统模型,可直接在一个接收数据块内估计出各个接收分支所对应的多径信道,且不要求接收信号的二阶统计量等相关统计信息。由于采用频域相除抵消技术,各分支的信道参数可分离估计,因此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接收分集 信道辨识 冲击响应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信道信息对多用户MIMO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雪芳 傅丰林 卢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33,共4页
针对闭环系统中存在反馈时延及接收端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分析了非理想信道信息对基于天线选择方案的闭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中断容量及误比特率的解析表达式,探讨了多用户分集对系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 针对闭环系统中存在反馈时延及接收端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分析了非理想信道信息对基于天线选择方案的闭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中断容量及误比特率的解析表达式,探讨了多用户分集对系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反馈时延及估计误差会使得整个系统的性能下降.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时延 信道估计误差 多用户MIMO系统 中断容量 多用户分集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双向中继信道中协作分集和网络编码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池新生 郑宝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3-1619,共7页
本文应用非对称信道编码和网络编码技术实现了双向中继信道中非对称速率的传输。现实中无线通信环境具有差异性,通信链路状况也不相同。利用非对称编码方式,在较差链路引入更多的冗余信息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也在较优链路采取较高的传... 本文应用非对称信道编码和网络编码技术实现了双向中继信道中非对称速率的传输。现实中无线通信环境具有差异性,通信链路状况也不相同。利用非对称编码方式,在较差链路引入更多的冗余信息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也在较优链路采取较高的传输速率,充分利用较优链路传输更多的信息。同时,通过协作分集技术,在接收端得到传输信息的多个副本,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分集增益。在中继链路加入网络编码,增加了系统的通信效率和编码增益。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非对称编码方式,在较差链路端使用冗余更多的信道编码方式,不但可以实现可靠性传输,也比对称编码方式传输更多的信息。同时,利用协作分集技术,提供多个译码信息副本,增加了译码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误比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分集技术 网络编码 非对称调制 信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分集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与信道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屠燕春 郭爱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5130-5132,5284,共4页
协同分集是一种新近提出的空域分集技术,它使得终端之间可以共享彼此的天线,为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提供了有效的方式,适合用于无线Ad hoc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中,成为研究热点。在分析协同分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分... 协同分集是一种新近提出的空域分集技术,它使得终端之间可以共享彼此的天线,为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提供了有效的方式,适合用于无线Ad hoc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中,成为研究热点。在分析协同分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分析了传感网络中多跳路由算法与协同分集路由算法,给出网络的等效信道模型,并由此讨论使用协同分集对网络能源消耗的影响,讨论了基于协同分集的无线传感网络的实现。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分集在无线传感网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分集 无线传感网络 路由 信道模型 能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