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中外文献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涂心怡 毕凌岚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备受关注。以1990-2023年Web of Science(WoS)和CNKI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检索源,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梳理当前有关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国内外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备受关注。以1990-2023年Web of Science(WoS)和CNKI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检索源,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梳理当前有关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国内外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总体可分为初始期、发展期和巩固期三个阶段,研究在2004年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中国学者是研究主力,但在该领域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协同研究并不充分。(3)目前研究聚焦于确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研究技术多元,但理论研究有待深入、评定标准难以准确量化以及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有待系统性落实。因此,立足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时空演变规律,探究其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关系,继而构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调控管理方略框架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健康评价 可视化分析 研究进展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恢复策略
2
作者 牟俊杰 石盛阳 《绿色中国》 202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本文探讨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类污染问题及其恢复策略,重点分析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和光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通过介绍不同污染类型的治理和修复技术,如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生态水体修复、土壤修复技术,以... 本文探讨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类污染问题及其恢复策略,重点分析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和光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通过介绍不同污染类型的治理和修复技术,如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生态水体修复、土壤修复技术,以及光污染修复措施,指出了科技创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关键作用。本文强调,污染治理不仅需要依赖先进技术的支持,还需政策引导、公众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文呼吁通过综合治理、绿色技术的推广,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恢复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污染治理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服务评估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尚伟 孙振凯 +4 位作者 张群 王成 刘颂颂 沈德才 林若宜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站的管理和观测研究实践,针对目前城市站数据观测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次在梳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观测指标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观测数据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以提升观测数据的利用价值,提高城市站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最后从提升城市站观测数据质量、丰富观测研究成果类型,以及服务评估框架的可行性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长期定位观测指标 生态服务评估指标 服务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夏斌 徐建华 +2 位作者 张美英 楼旭逵 何绘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6期178-181,共4页
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思想自提出以来,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基本认同。本研究主要从城市入手来分析和评估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的发展状况,采用社会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体现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和城市协调度的垂直式和反映经济、社... 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思想自提出以来,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基本认同。本研究主要从城市入手来分析和评估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的发展状况,采用社会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体现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和城市协调度的垂直式和反映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水平式两者相结合的指标体系,选取1995-2004年10个年份的数据,对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生态系统适宜度进行测算,并将10个测评年份的数据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和非负处理,实现了不同年份和不同城市的可对比化。划分了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的类型,分析了类型的变化和由这些变化形成的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发展的特点,并得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增强、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适宜度3个垂直层次的发展稳定性不一致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 地理信息系统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的时空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廖红娟 徐建华 岳文泽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300-304,共5页
本文将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引入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考虑了权重的影响。选取GDP增长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每平方千米SO_2排放量、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本文将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引入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考虑了权重的影响。选取GDP增长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每平方千米SO_2排放量、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21项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健康、教育因子构建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35个省级和副省级城市为例,计算出各个从1996年到2000年5种生态位适宜度值,分析探讨其时空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城市生态位适宜度既有空间差异、时间差异,又有因侧重的生态因子不同而导致的差异。(2)在五种生态位适宜度中,32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态位最低,27个城市的环境生态位最高。经济和收入、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健康和教育、平均生态位最高的城市均是深圳,环境生态位最低的是石家庄,基础设施生态位最低的是银川,经济和收入生态位、健康和教育生态位、平均生态位最低的都是贵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 时空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种类构成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115
6
作者 孟雪松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崔国发 李伟峰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00-2206,共7页
为了认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构成特点、变化趋势及保护城市植物多样性 ,进而为北京城市绿化提供科学基础 ,对北京城区五环内各功能类型的植物进行了抽样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 :(1)北京城区五环内共有维管束植物 99... 为了认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构成特点、变化趋势及保护城市植物多样性 ,进而为北京城市绿化提供科学基础 ,对北京城区五环内各功能类型的植物进行了抽样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 :(1)北京城区五环内共有维管束植物 99科30 7属 5 36种 ,其中北京本地种 2 79种 ,占总种数的 5 2 .0 5 % ,国内引进种 15 0种 ,占总种数的 2 7.99% ,国外引进种 10 7种 ,占总种数的 19.96 %。 (2 )北京城区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 ,占城区总属数的 2 1.0 5 % ,远低于全北京植物北温带成分占 30 .30 %的比例 ;温带亚洲物种、旧世界温带物种、世界分布物种的比例都呈减少趋势 ;除旧世界热带物种成分外 ,其它热带物种成分的比例都有所增加。(3)城区各功能区物种丰富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公园、学校校园、居民小区、道路、体育中心及单位场院、广场及公共建筑。公园、学校校园植物的总种数都占城区五环内植物总种数的 5 0 %以上 ,是城区植物的物种库。但本地植物物种比例在所有的功能区中均较低 ,甚至在公园与学校校园 ,本地物种的比例也分别只有 5 3.86 %与 5 2 .5 2 % ,居民小区和广场及公共建筑的北京本地种比例分别只有 4 1.39%和 4 0 .2 3%。 (4 )公园的乔、灌木植物多样性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地理分布 分布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空气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7
作者 方治国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胡利锋 王效科 苗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5-322,共8页
空气微生物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 ,空气中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孢子、放线菌和病毒等生物粒子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还与城市空气污染 ,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 ,着重论述了城市微生物... 空气微生物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 ,空气中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孢子、放线菌和病毒等生物粒子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还与城市空气污染 ,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 ,着重论述了城市微生物气溶胶的粒谱范围、空气微生物的主要类型、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和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综述结果表明 :城市微生物气溶胶的粒谱范围为 0 .0 0 2~ 30 μm;在调查的城市中 ,空气细菌有 2 1属 ,其中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 (Micrococcus)和微杆菌属 (Microbacterium ) ,真菌有 2 1属 ,其中优势菌属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 (Penicillium)、曲霉属 (Aspergillus)和木霉属 (Trichoderma) ,放线菌共有 7属 ;一年中冬季空气微生物浓度最低 ,一天中空气微生物浓度在 8:0 0~ 10 :0 0出现高峰 ,2 :0 0~ 4 :0 0或者 12 :0 0~ 14 :0 0出现低峰 ,交通干线和商业区空气微生物的浓度较高 ,公园绿地较低 ,并且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微生物浓度随之减少 ;污染因子 SO2 、NO2 、NO和环境因素风速风向、温度、相对湿度、光照、雨、雪等影响空气微生物的数量和浓度。在经济发达 ,人口流动较多的城市如北京、上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空气微生物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病诊断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50
8
作者 郁亚娟 郭怀成 +3 位作者 刘永 姜玉梅 李艳秋 黄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36-1747,共12页
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病现象和病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五大功能,即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和发展力,概括为CSAED模型,分析了与此相对应的限制城市功能的瓶颈因子,将城市病的各项病征与城市功能相联系,并以此为基本框... 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病现象和病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五大功能,即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和发展力,概括为CSAED模型,分析了与此相对应的限制城市功能的瓶颈因子,将城市病的各项病征与城市功能相联系,并以此为基本框架,构建了城市病诊断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目标,将梯度型隶属度函数、改进均方差法、加权欧氏距离算法等进行综合集成,建立了一套便于推广比较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算法。以北京市为案例,进行了城市病的单因子诊断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计算了北京市1999-2005年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并分析了北京市发生城市病的原因、城市病所处的阶段等。研究对于我国城市病诊断与解决,以及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城市 加权欧式距离模型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被引量:239
9
作者 郭秀锐 杨居荣 毛显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5-529,共5页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探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提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北京、上海为参比城市,对3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探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提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北京、上海为参比城市,对3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评价,明确广州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制约因子,为广州城市生态规划提供可靠的背景状况和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指标 广州市 生态系统健康学 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包头市为例 被引量:46
10
作者 刘耕源 杨志峰 +2 位作者 陈彬 张妍 张力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20-1728,共9页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城市生态学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采用能值评价方法,结合城市生态系统作为复合系统所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明确提出基于能值进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得出表征城市健康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走...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城市生态学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采用能值评价方法,结合城市生态系统作为复合系统所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明确提出基于能值进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得出表征城市健康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走向和比较意义。针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表征特性,采用4个要素,即活力(V)、组织结构(O)、恢复力(R)和服务功能维持(F),构建了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新的能值指标——城市健康能值指标(EUEHI),并将EUEHI应用于包头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并比较了其他5个城市的EUEHI。结果显示2000~2004年包头健康程度总体呈现上升状态,健康等级不断提高,但同中国其他城市之间尚有距离,健康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近几年包头重视改变资源结构和利用效率,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方面得到不断改善。同时,包头作为老工业城市组织结构尚不完善,环境负荷大,生态系统承载力逐年降低,因此仍需从降低环境胁迫入手,逐步降低城市生态系统干扰,使其恢复力得以提高,增加系统反弹恢复的容量,使之恢复维持结构与格局的能力,实现城市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 能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复合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效科 苏跃波 +3 位作者 任玉芬 张红星 孙旭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093-5102,共10页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学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一些新理念和新范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组分、结构、过程、功能和服务的特点,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黑箱范式和结构⁃过程⁃功能⁃服务级联范式。重...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学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一些新理念和新范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组分、结构、过程、功能和服务的特点,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黑箱范式和结构⁃过程⁃功能⁃服务级联范式。重点分析了人与自然在城市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过程、功能和服务等方面上的不同角色,探讨了人与自然在城市生态系统组分上镶嵌、结构上融合、过程上耦合、功能上互补和服务上协同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人与自然共同进化范式,即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和适应,推动了城市发展。这将为深入认识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研究范式 人与自然 共存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石惠春 刘伟 +3 位作者 何剑 刘鹿 师晓娟 万海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542-5549,共8页
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终趋势。从结构、功能、活动、发展演化规律等方面来看,城市生态系统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到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中,提出和解释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可持... 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终趋势。从结构、功能、活动、发展演化规律等方面来看,城市生态系统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到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中,提出和解释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将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多个指标系统合成一个与最优评价集的相对贴近度,用来描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在2004—2010年间,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折线型关系,而且有明显的陡降现象。具体变化趋势是从2004年的0.5081平缓上升到2005年的0.5581、然后陡降到2006年的0.4073、接着平缓上升直到2009年的0.5010、最后平缓下降到2010年的0.4706。尽管不同时期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所变化,但是总体来说,一直处在基本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协调程度一般;该评价方法能够很好的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集对分析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高度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效科 苏跃波 +3 位作者 任玉芬 张红星 孙旭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103-5112,共10页
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复合关系上,而且体现在空间异质性上。不同于传统的内部相对均质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元素(建筑物、植被和水体)在类型、密度、人类干扰强度和社会经济生态功能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复合关系上,而且体现在空间异质性上。不同于传统的内部相对均质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元素(建筑物、植被和水体)在类型、密度、人类干扰强度和社会经济生态功能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差异,形成了城市生态系统内部的高度空间异质性。城市空间异质性描述多采用以斑块为基础的景观格局指数法和斑块分类法等。城市生态系统的高度空间异质性,表现在城乡梯度上,生态系统要素、结构、过程、功能和服务都呈现出一定的城乡变化梯度。还表现在各类城市要素和功能单元的破碎化分布上,形成了多层级的斑块化格局。因此,城市空间异质性研究可以采用城乡梯度范式和层级斑块动态范式。这将为城市生态系统内部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和城市规划管理提供重要的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空间异质性 城乡梯度 层级斑块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的生命力指数 被引量:24
14
作者 苏美蓉 杨志峰 +2 位作者 陈彬 赵彦伟 徐琳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41-5148,共8页
鉴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采用比拟思想,引入城市生命体概念到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中,以全面而形象地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构建了包括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和生机度的城市生命力指数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 鉴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采用比拟思想,引入城市生命体概念到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中,以全面而形象地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构建了包括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和生机度的城市生命力指数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分级标准。以重庆万州为例,开展了城市生命力指数评价的案例研究。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万州城市生命力指数处于较衰弱状态,但一直在平稳上升,应通过一定的生态规划措施,提高万州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及生机度,尤其要注重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机与活力,以实现城市生命力的继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 城市生命力指数 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重庆万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刘娜 艾南山 +1 位作者 方艳 易成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9-595,共7页
鉴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模糊性和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糊物元模型,避免主观判断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标准的不确定性。应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 鉴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模糊性和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糊物元模型,避免主观判断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标准的不确定性。应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能有效避免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并将该模型应用于重庆市主城区在某一段特定时间内(1997~2004年)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8年来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从好到坏的排序依次为: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表明重庆市主城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逐渐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熵权 模糊物元模型 欧氏贴近度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56
16
作者 曹慧 胡锋 +2 位作者 李辉信 梁镇海 王昭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87-792,共6页
采用一种完全递阶的层次结构 ,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 3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目标层 ,以城市综合发展能力为目标 ,第二层次是准则层 ,即发展水平、发展力度和发展协调度 3个准则 ,第三层次是指标层 ,选择了 30... 采用一种完全递阶的层次结构 ,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 3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目标层 ,以城市综合发展能力为目标 ,第二层次是准则层 ,即发展水平、发展力度和发展协调度 3个准则 ,第三层次是指标层 ,选择了 30项具体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以及线性隶属方法对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总体上向着高效、和谐的方向发展 ,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水平较低 ,发展的协调度年际变化较大 ,且子系统及其组成要素存在着发展的非均衡性。因而 ,必须进一步调整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城市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演化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郁亚娟 郭怀成 +2 位作者 刘永 黄凯 王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03-2614,共12页
从系统分析出发,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演化模型的发展历程、建模的方法和步骤过程、软件开发方法和目前的模型软件等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建模的方法,主要包括模型定义、模拟、实现、验证、分析和应用等六大步... 从系统分析出发,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演化模型的发展历程、建模的方法和步骤过程、软件开发方法和目前的模型软件等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建模的方法,主要包括模型定义、模拟、实现、验证、分析和应用等六大步骤。目前国内外用于城市生态系统动力学演化模型的主要方法有:基于数理模型的方法、生态控制论和灵敏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多目标规划法等。已经开发的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模拟的软件可以划分为两类:基于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的专业模型和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灵敏度模型的一般软件。总结了常用的城市演化模型软件,讨论了模型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演化模型建模的不确定性的来源,并指出: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化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动力学演化模型的发展趋势之一,而与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方法的集成是发展的另一趋势。城市生态系统动力学演化模型的开发前景在于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定性、定量分析,而多模型的耦合和集成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演化模型 城市生态系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51
18
作者 周文华 王如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244-3251,共8页
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借助于相对隶属度的概念评价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间内(1996~2003年)的相对健康状态.方法避免了主观判断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标准的不确定性.评价结果表明:(1)1996~2003年,北京市相对健康状态... 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借助于相对隶属度的概念评价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间内(1996~2003年)的相对健康状态.方法避免了主观判断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标准的不确定性.评价结果表明:(1)1996~2003年,北京市相对健康状态整体呈上升趋势,最优年为2003年,最差年为1996年;(2)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人类健康要素的最大隶属度0.967(2002),生物群落的最大隶属度1.000(2003),社会的最大隶属度1.000(2003),经济的最大隶属度0.938(2003),人工环境的最大隶属度1.000(2003),自然环境的最大隶属度0.795(1998),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的最大隶属度0.916(2002),对区域的影响的最大隶属度1.000(1996).各评价要素的最大隶属度主要集中于2003年,其概率为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模糊综合评价 熵权 相对隶属度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宁波市城市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坚 翁燕波 +3 位作者 张彪 谢高地 高占国 杜宇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评价宁波市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在建立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指数(UEQI)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首先由不同等级指标值线性拟合得到的标准化函数进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然后根据变异系数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对宁... 为评价宁波市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在建立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指数(UEQI)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首先由不同等级指标值线性拟合得到的标准化函数进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然后根据变异系数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对宁波市9个评价区的城市生态系统质量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表明,2006年宁波市城市生态系统质量属于一般水平(UEQI=64),其中宁海县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最高(UEQI=70),其次为余姚市(UEQI=69)、奉化市(UEQI=68)、主城区(UEQI=67)、北仑区(UEQI=65)、镇海区(UEQI=62)、慈溪市(UEQI=61)和象山市(UEQI=59),而鄞州区的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最差(UEQI=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质量 评价 组合赋权法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群落特征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韩宝龙 束承继 +3 位作者 蔡文博 贾倩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978-9989,共12页
生态空间(林地、灌木、草地、水体)所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城市绿地破碎化日益严重、绿地质量逐渐降低、乡土植物逐渐减少、入侵风险逐渐加剧等生态背景下,如何维持稳定而持续增长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 生态空间(林地、灌木、草地、水体)所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城市绿地破碎化日益严重、绿地质量逐渐降低、乡土植物逐渐减少、入侵风险逐渐加剧等生态背景下,如何维持稳定而持续增长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一直困扰着当下从事城市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学者和城市管理者。植被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在绿地破碎化趋势下,可作为研究内容来探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维持或提升策略;植被群落泛指城市中常见的、具有明显边界的、按照一定分布规则的植物群落单元,既包括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等,也包括城市郊野自然林地。但对植被群落生态功能的研究也多停留在对某一生态问题的简单相关性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从微观层面的植被群落角度,整合相关文献研究,介绍了受植被群落特征影响的6种典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综述了植被群落特征对这6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理,对植被群落特征因子进行总结、归类,从树种特性、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其他4个角度构建了"植被群落特征因子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关系表"。最后面向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提出了城市低质量植被群落地区的营建和更新原则,以期为今后城市园林部门、规划部门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影响机理 指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