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海螺镇互利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
1
作者 付举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成都市海螺镇互利村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代表村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基础设施、政策认知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此,聚焦于互利村农村生活垃圾...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成都市海螺镇互利村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代表村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基础设施、政策认知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此,聚焦于互利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在现状分析中,研究发现互利村存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完善、投放不规范、站点设施管理不力以及垃圾处理方面存在一系列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村民政策认知和协同机制3个方面。解决之道则体现在配置硬件设施、提供资金支持、强化宣传、提升村民参与积极性,以及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协调多元主体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乡村振兴 垃圾分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垃圾分类治理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研究——以长沙市洋湖和园小区为例
2
作者 周丽娟 杜羽 王雅洁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社区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长沙市洋湖和园小区垃圾分类治理的个案经验进行剖析,发现多元主体在“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巩固”的全过程中的密切互动,对快速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持续推动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具... 社区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长沙市洋湖和园小区垃圾分类治理的个案经验进行剖析,发现多元主体在“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巩固”的全过程中的密切互动,对快速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持续推动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配套制度不健全,垃圾分类投放“源主体”转移,市场主体功能较弱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提出了对策建议: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完备智能垃圾分类设施,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提高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垃圾分类治理 多元主体 互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垃圾分类治理路径研究--以浙江省T县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洋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5期51-52,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是环境治理的两股强大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村民作为垃圾分类治理的直接参与人,成为大家的关注对象。他们成为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是环境治理的两股强大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村民作为垃圾分类治理的直接参与人,成为大家的关注对象。他们成为垃圾分类的基础性力量,能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分类,降低垃圾处理难度,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考察浙江省T县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垃圾分类治理要以村民参与为主,政府、环保组织为辅,形成一个主体突出、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降低垃圾分类处理不当对人体与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改善农村村容村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响应持续发展的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治理 可持续发展 村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分析--以顺义区F村为例
4
作者 马欣怡 王军强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前提。解决农村垃圾分类治理问题对改善农村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以北京市顺义区典型倒挂村F村为例,通过调研村庄生活垃圾的治理过程,发现特大...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前提。解决农村垃圾分类治理问题对改善农村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以北京市顺义区典型倒挂村F村为例,通过调研村庄生活垃圾的治理过程,发现特大城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外来人口流动大、村民参与度不高、村委会的奖罚机制不健全及治理主体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提出进一步提高外来人口归属感和村民参与度、增加宣传和教育方式、建立村干部带头和多主体协同共治机制等的建议,并从进一步减少成本、整合农村垃圾循环利用系统、创新多方联动机制、完善立法,根据不同地区村庄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等方面对未来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治理 倒挂村 案例分析 多元主体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入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5
作者 海波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6期6-7,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农村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我国农村文明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明是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入手,推进农...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农村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我国农村文明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明是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入手,推进农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农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相关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农村文明是农村文化建设在农村振兴战略中的主要体现,对农村农业改革和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改善了农村的精神面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本文分析了农村文明建设的难点,从农村垃圾分类和管理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农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垃圾分类治理 乡村振兴 建议和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治理激励监督机制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丹丹 菅利荣 付帅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88-3195,共8页
考虑政府政策激励监督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治理的影响,构建政府监管-企业处理-居民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4种不同情境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治理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了政府激励监督对各方策略选择... 考虑政府政策激励监督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治理的影响,构建政府监管-企业处理-居民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4种不同情境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治理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借助数值仿真分析了政府激励监督对各方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获得的收益大于参与分类的成本两倍及以上时,才会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否则不会主动参与分类,同时居民对政府正向激励补贴的变化比企业更为敏感.政府实施较高的负向激励力度时可有效约束企业行为,但过高的监管成本会造成垃圾回收治理的管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参与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治理 监督激励 演化博弈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激励性到强制性: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实践模式、逻辑转换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0
7
作者 钱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91,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垃圾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城市垃圾治理的中间环节,亦是与城市居民高度相关的生活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步骤。文章通过上海市垃圾分类综合治理工作实践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垃圾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城市垃圾治理的中间环节,亦是与城市居民高度相关的生活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步骤。文章通过上海市垃圾分类综合治理工作实践分析,指出绿色账户模式、基层动员模式等以激励性措施为主导逻辑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存在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府垃圾分类治理动力不足、激励机制作用范围有限、居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不强等内生困境。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主导逻辑应当从激励性转向强制性,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规定的强制性措施的完善,逐步构建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义务性观念。文章还发现,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目标的实现,应当构建"强制+激励+教育"的整体性治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 激励性 强制性 逻辑转换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