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应用拓展浅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薇 金德镇 +4 位作者 郑娇恒 汤达章 梁明珠 陈知新 王新国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5-280,共6页
利用吉林省2003、2004年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层状云连续性降水和对流云降水整层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erticallyIntegratedLiquidWater,简称VIL)及0℃层上、下层VIL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VIL可应用于人工增雨作业区域的选择、暴雨和强... 利用吉林省2003、2004年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层状云连续性降水和对流云降水整层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erticallyIntegratedLiquidWater,简称VIL)及0℃层上、下层VIL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VIL可应用于人工增雨作业区域的选择、暴雨和强风暴的分析以及降水机制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 vil分布特点 vil应用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产品特征分析
2
作者 陆海席 陆海云 +2 位作者 王贵平 李俊有 史玉严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98-98,126,共2页
利用赤峰市的CINRAN/CD型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体扫描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产品资料,分析了2012年5月20日发生在赤峰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的一次强降雹过程,发现在冰雹发生前后VIL值有明显的规律可循,这对冰雹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以及对冰... 利用赤峰市的CINRAN/CD型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体扫描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产品资料,分析了2012年5月20日发生在赤峰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的一次强降雹过程,发现在冰雹发生前后VIL值有明显的规律可循,这对冰雹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以及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警的及时发布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 强降雹 短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L和VIL密度在冰雹云判据中的应用 被引量:90
3
作者 刁秀广 朱君鉴 +3 位作者 黄秀韶 杨传凤 刘志红 耿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1-1139,共9页
利用2002--2005年济南CINRAD/SA雷达资料,统计分析了基于网格的对流云的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分布特征,同时对VIL密度(VILD)及0℃层以上的VIL值(VILH)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云和非降雹对流云的VIL、VILD和VILH值有... 利用2002--2005年济南CINRAD/SA雷达资料,统计分析了基于网格的对流云的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分布特征,同时对VIL密度(VILD)及0℃层以上的VIL值(VILH)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云和非降雹对流云的VIL、VILD和VILH值有明显差异。降雹单体特别是强降雹单体在成熟前期有明显的VIL跃增现象,强降雹单体的VIL跃增量达15.4kg·m^-2。冰雹云的最大VIL、VILD和VILH平均值比非降雹对流云的最大平均值分别高出20kg·m^-2、1.7g·m^-3。和16kg·m^-2。不同月份的VIL、VILD、VILH阈值对冰雹特别是大冰雹的识别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基本上是在VIL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雹,5~7月3个月降雹单体的降雹时间分别滞后于VIL跃增后的体扫时间约4.8、11.4和12.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 vil分布特点 跃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L产品在高山雷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崇莉 钱宝敏 +2 位作者 和卫东 杨有仁 赖云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2-567,共6页
利用2006—2009年丽江市气象台的冰雹观测记录、短时强降水、民政部门提供的冰雹灾情资料和丽江CINRAD/CC雷达观测资料,对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VIL)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VIL值>5k... 利用2006—2009年丽江市气象台的冰雹观测记录、短时强降水、民政部门提供的冰雹灾情资料和丽江CINRAD/CC雷达观测资料,对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VIL)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VIL值>5kg·m-2时将会出现强对流天气,当VIL≥21kg·m-2时预示着发生冰雹的可能性极大,是人工防雹作业启动的关键值,冰雹云中的VIL值远远大于带来短时强降水的普通对流云;在降雹前VIL值都有明显的跃增;距离雷达站较近或较远区域的VIL值会被低估,在37kg·m-2以下也会降雹,通常降雹的VIL值大都在37kg·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vil值跃增 冰雹 短时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侧成灾雹云移动路径及预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昀 谢向阳 +1 位作者 马禹 王式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2-1164,共13页
利用2005-2014年5~8月天山北侧气象台站观测记录、人工防雹作业点记录、灾害调查等资料,克拉玛依探空站08∶00探空资料和克拉玛依、奎屯、石河子、五家渠四部雷达探测资料及其基数据反演产品,对冰雹的年分布、月分布及日变化特征进行了... 利用2005-2014年5~8月天山北侧气象台站观测记录、人工防雹作业点记录、灾害调查等资料,克拉玛依探空站08∶00探空资料和克拉玛依、奎屯、石河子、五家渠四部雷达探测资料及其基数据反演产品,对冰雹的年分布、月分布及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成灾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及移动路径,依据百分位数方法确定了成灾雹云的预报及雷达特征预警指标,并利用2015-2016年降雹及相应的雷达探测资料对预报预警指标进行了检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顶高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 组合反射率 移动路径 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一次下击暴流过程致灾大风成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禹梁玉 王啸华 +1 位作者 顾荣直 蒋启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1-811,共11页
通过天气学分析方法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方法对发生在江苏沿淮地区一次下击暴流事件的环境条件、地面要素场特征和六次风暴单体造成的下击暴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12级致灾大风的可能成因,探寻具有较大预警提前量的下击暴流大风预警指... 通过天气学分析方法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方法对发生在江苏沿淮地区一次下击暴流事件的环境条件、地面要素场特征和六次风暴单体造成的下击暴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12级致灾大风的可能成因,探寻具有较大预警提前量的下击暴流大风预警指标。结果表明:此次下击暴流事件是在具有前倾槽结构的弱风速垂直切变环境条件下由脉冲风暴等孤立对流系统的强冷性下沉气流所造成的。地面灾害性大风发生前20~40min可在风暴单体外围识别出缓慢向外扩散的环形阵风锋,该环形阵风锋从雷暴大风预警业务角度来说可认为是下击暴流产生地面大风的“先兆信号”;风暴单体的反射率因子核、风暴质心高度以及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值在地面8级以上强风发生前约20min显示出持续下降的特征。下击暴流造成的致灾大风可能是由于同时发生的两个风暴单体下击暴流辐散气流的同向叠加、强变压风、强密度流和次级环流的加强等共同作用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致灾大风 弱环境风垂直切变 环形阵风锋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莉萍 崔晓东 +1 位作者 王国宁 张国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0-44,I0003,I0004,共7页
为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对2005年7月31日夜间和2004年6月7日下午衡水地区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从影响系统、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闪电定位资料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次天气过程都属于降水天气结束后,又重新发展的强对流... 为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对2005年7月31日夜间和2004年6月7日下午衡水地区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从影响系统、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闪电定位资料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次天气过程都属于降水天气结束后,又重新发展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预报起来具一定的难度。两次天气过程影响系统不同,造成的天气也不尽相同,"6.07"过程大风天气明显,且移动速度快,影响时间短,"7.31"过程局地短时暴雨天气明显,系统移动速度慢,影响时间长。两次天气过程的红外卫星云图特征不同,"6.07"过程的卫星云图呈带状,"7.31"过程的卫星云图呈团状,具有暴雨云团的特征。两次天气过程中大风和雷达基本反射率中的弓形回波具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的高值区的长时间影响与局地暴雨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值由高到低的骤减,预示着破坏性大风的发生。两次过程中大风发生前后雷电空间分布均呈扇状分布,对流发展成熟阶段造成雷击灾害的"6.07"过程中地闪所占比例较大,造成局地暴雨天气的"7.31"过程中云闪所占比例较大。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中,非常规气象资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 弓形回波 局地暴雨 中气旋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产品在地面大风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海云 陆海席 李俊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97-97,共1页
利用赤峰市的CINRAN/CD型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体扫描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和速度方位显示风廓线(VWP)产品资料,结合地面大风灾情报告和实况资料,对地面灾害性大风出现前VIL值的演变、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大风出现时高低... 利用赤峰市的CINRAN/CD型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体扫描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和速度方位显示风廓线(VWP)产品资料,结合地面大风灾情报告和实况资料,对地面灾害性大风出现前VIL值的演变、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大风出现时高低空均存在急流,且风速较大。VIL值达到30 kg/m2是地面灾害性大风出现的阈值,VIL值达到或超过40 kg/m2则可以看做是大风的一个预警指标;VIL值达到最大后的快速减小意味着将出现地面灾害性大风,VIL值快速减小后的突然跃增则是地面灾害性大风开始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 地面灾害性大风 临近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6月山东省中东部一次大范围强冰雹天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世杰 马林 王思扬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探空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18年6月13日潍坊地区大范围冰雹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环境参数特征、中小尺度天气特征及抬升触发机制等。结果表明:(1)高空冷涡、8...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探空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18年6月13日潍坊地区大范围冰雹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环境参数特征、中小尺度天气特征及抬升触发机制等。结果表明:(1)高空冷涡、850 hPa切变线和急流、200 hPa急流出口区左侧和地面冷锋是冰雹发生的有利环流条件。(2)对流层低层的暖平流和中高层的冷平流,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3)地面露点20~21℃、大气可降水量30 mm以上和850 hPa比湿8 g/kg以上。(4)寒亭和昌邑的超级单体风暴较为典型,具有钩状回波、回波悬垂、“V”形入流缺口等特征。(5)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是判定出现大冰雹的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超级单体 雷达回波特征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