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垂体特异转录因子-1、生长激素和α-乳清蛋白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1
作者 毛晓玲 杨易 +2 位作者 刘文静 金素钰 郑玉才 《四川草原》 2004年第5期23-25,共3页
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和西藏牦牛GH、Pit-1和α-LA基因的多态性。采用普通牛所用的PCR引物均能在牦牛上正确地扩增出上述几个基因相应大小的片段。GH、Pit-1和α-LA(-1689)基因特定位点均未检测到多态性,基因型分别... 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和西藏牦牛GH、Pit-1和α-LA基因的多态性。采用普通牛所用的PCR引物均能在牦牛上正确地扩增出上述几个基因相应大小的片段。GH、Pit-1和α-LA(-1689)基因特定位点均未检测到多态性,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利用PCR-RFLP分析牦牛乳蛋白基因型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并能对新生牦牛和公牦牛乳蛋白或泌乳相关基因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生长激素 垂体特异转录因子-1 单碱基多态性 α-乳清蛋白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鸭生长素基因和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基因的PCR-SSCP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俊营 詹凯 +3 位作者 许月英 王德圣 赵瑞宏 唐中节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111,共5页
以生长素基因Ghrelin和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Pit-1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2个候选基因在巢湖鸭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表明,Ghrelin基因exon 3第54 bp位置有G→A碱基的点突变,在巢湖鸭群体中检测到AA... 以生长素基因Ghrelin和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Pit-1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2个候选基因在巢湖鸭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表明,Ghrelin基因exon 3第54 bp位置有G→A碱基的点突变,在巢湖鸭群体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49,B等位基因频率为0.51;在exon 5第149位和166位发生了C→A和G→T的突变,检测到MM、MN、NN 3种基因型,M等位基因频率为0.19,N等位基因频率为0.81。Pit-1基因的2对引物的扩增片段均未检测到多态性,说明所检测的Pit-1基因外显子3和4序列比较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鸭 生长素基因 垂体特异转录因子1 S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陈玲利 李秀芳 +1 位作者 郝泉水 张喜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92)组和HIRI+REM+SR-18292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法构建HIRI大鼠模型,并于术前分别静脉注射REM或SR-18292。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COX-Ⅲ、COX-Ⅳ)活性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REM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下降,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降低,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升高,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而HIRI+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REM组比较,HIRI+REM+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PGC-1α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参与调节REM抗H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活性氧簇 线粒体DNA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OU1F1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姜润深 杨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7-961,共5页
催乳素 (Prolactin ,PRL)、生长激素 (GrowthHormone ,GH)、促甲状腺素 β(Thyroid stimulatingHormone β ,TSHβ)是家禽垂体前叶分泌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激素 ,这些激素通过调控家禽就巢性的发生与维持、生长发育、免疫应答等过程来... 催乳素 (Prolactin ,PRL)、生长激素 (GrowthHormone ,GH)、促甲状腺素 β(Thyroid stimulatingHormone β ,TSHβ)是家禽垂体前叶分泌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激素 ,这些激素通过调控家禽就巢性的发生与维持、生长发育、免疫应答等过程来影响家禽的产蛋性能、生长性能以及免疫力。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OU1F1(Pituitary specificTranscriptionFactor)是家禽垂体前叶特异表达的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转录因子 ,它与PRL基因、GH基因、TSHβ基因以及Pit 1自身的启动子结合 ,调控这些基因的转录 ,通过调节这些基因的表达而对家禽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很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比较了家禽Pit 1基因的结构与哺乳动物的差异 ,阐述了家禽Pit 1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效应。考虑到POU1F1的重要作用和作者的研究 ,作者认为Pit 1基因可作为家禽生长、产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垂体特异转录因子 PIT-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通过调节HIF-1α-Kcnq1ot1影响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方方 李继勇 +4 位作者 张力 邹高锐 陈治军 辛欢 乐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7,共8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IF-1α与Kcnq1ot1的相互作用。将H9c2细胞分为Ctrl组、H/R组、Suf组;oe-HIF-1α组、oe-HIF-1α+Suf组、sh-HIF-1α组、sh-HIF-1α+Kcnq1ot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CK-MB与HBDH浓度,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测定Kcnq1ot1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评估Suf对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潜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IF-1α与Kcnq1ot1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与Ctrl组相比,H/R组的H9c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加,CK-MB与HBDH浓度上调,HIF-1α与Kcnq1ot1的表达增强(均P<0.05)。转染oe-HIF-1α后,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结果(均P<0.05);而Suf干预抑制了以上结果(均P<0.05)。与H/R组相比,sh-HIF-1α组的细胞活性明显改善,凋亡减少,CK-MB与HBDH浓度降低(均P<0.05);转染Kcnq1ot1则部分逆转了这些结果(均P<0.05)。动物实验发现,Suf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Suf通过抑制HIF-1α-Kcnq1ot1改善心肌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缺氧诱导因子-Α KCNQ1重叠转录1 心肌缺氧-复氧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万骐 周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5,702,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T法筛选最佳PR作用浓度;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DEX组(10μmol/L DEX)、PR+DEX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100 nmol/L的SIRT1抑制剂EX527)、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100 nmol/L EX527),MTT法、流式细胞术、MDC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自噬数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 0~40μmol/L的PR可促进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40μmol/L PR处理后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最高,选择40μmol/L PR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DEX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自噬阳性率、SIRT1、FOXO1、Beclin-1、LC3、Bax蛋白表达均降低,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X组对比,PR+DEX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上述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与PR+DEX组对比,PR+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PR可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强MC3T3-E1细胞自噬进而抑制DEX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 类固醇 成骨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细胞蜡块中的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有助于肺腺癌胸水的诊断 被引量:22
7
作者 徐小艳 刘红伟 +3 位作者 姜黄 李川 袁淑慧 杨金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检测对肺腺癌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有肺腺癌病史胸水的细胞涂片、细胞蜡块切片及对应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比较细胞涂片和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方法诊断肺腺癌...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检测对肺腺癌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有肺腺癌病史胸水的细胞涂片、细胞蜡块切片及对应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比较细胞涂片和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方法诊断肺腺癌阳性率;对免疫指标napsin A和TTF-1诊断肺腺癌价值进行评估。结果细胞蜡块免疫组化诊断肺腺癌阳性率高于细胞涂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4.44%vs 55.56%P<0.05)。TTF-1和napsin A在肺腺癌细胞蜡块中表达率分别为94.74%(36/38)和78.95%(30/38),二者在间皮反应增生中均不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napsin A和TTF-1检测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7.37%和100%。结论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napsin A和TTF-1检测较传统细胞涂片有助于提高肺腺癌胸水诊断阳性率,二者联合检测对肺腺癌胸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细胞蜡块 甲状腺转录因子-1 NAPSIN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笑 万里燕 +1 位作者 申洪 白晓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2-1596,共5页
目的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斑点法结合Leica 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正常成年人、肺良性病变、肺癌及肺外肿瘤(甲状腺癌和非甲状腺来源癌)血清标本中TTF-1蛋... 目的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斑点法结合Leica 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正常成年人、肺良性病变、肺癌及肺外肿瘤(甲状腺癌和非甲状腺来源癌)血清标本中TTF-1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本试验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标准化阳性预告值、标准化阴性预告值、标准化准确度和标准化错诊率(SWDR)分别为90.91%、82.22%、83.64%、90.04%、86.57%和13.43%;健康成年人血清TTF-1蛋白PU值的正常截断值为36.39,此时ROC值为0.95。肺腺癌、肺鳞癌和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TF-1蛋白的PU值均大于正常成年人、肺良性病变和非甲状腺来源癌(P=0.000);肺腺癌、肺小细胞癌、肺大细胞癌和甲状腺癌血清TTF-1蛋白的PU值基本相同(P=0.744,P=0.677,P=0.333);肺腺癌、肺鳞癌、肺小细胞癌、肺大细胞癌和甲状腺癌血清TTF-1蛋白的PU值均大于其癌组织匀浆(P=0.000);肺癌组织匀浆和血清TTF-1蛋白的PU值与肺癌患者TNM分期有关(P=0.000),与性别、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免疫酶斑点法结合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敏感、特异、可靠,适于血清中TTF-1蛋白的检测。血清TTF-1蛋白的PU值若高于36.39,则提示可能为肺腺癌、肺鳞癌或甲状腺癌;血清TTF-1对于区分肺癌类型及甲状腺癌无意义,在排除甲状腺癌后,血清TTF-1对于肺癌的检测具有辅助作用;不同类型肺癌和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TF-1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其癌组织匀浆;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匀浆TTF-1蛋白的表达随肺癌患者TNM分期的进展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酶斑点法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 被引量:17
9
作者 童贤周 黄文斌 +2 位作者 王劲松 陶自坚 凌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确定TTF-1在肺内和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1例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TTF-1的表达。结果18例肺外小细胞癌中TTF-1阳性表达率为44.4%...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确定TTF-1在肺内和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1例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TTF-1的表达。结果18例肺外小细胞癌中TTF-1阳性表达率为44.4%,主要表达于食管小细胞癌。所有肺外类癌、恶性肿瘤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和Merkel细胞癌均不表达TTF-1。结论TTF-1可在肺外小细胞癌中表达,TTF-1在区分肺内与肺外小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没有价值,但可区分Merkel癌和内脏小细胞癌转移至皮肤。TTF1在肺原发性类癌和肺外类癌的鉴别诊断中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小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和硬脂酸对HepG2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和核转录因子Nrf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丽红 张秀英 +3 位作者 张金铭 崔晓旭 孙晓琦 关舒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3-608,共6页
研究棕榈酸(PA)和硬脂酸(SA)作用HepG2细胞后,对其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核转录因子Nrf2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A和SA分别以0.25、0.5、0.75、1.0mmol·L-1浓度刺激HepG2细胞24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研究棕榈酸(PA)和硬脂酸(SA)作用HepG2细胞后,对其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核转录因子Nrf2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A和SA分别以0.25、0.5、0.75、1.0mmol·L-1浓度刺激HepG2细胞24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HO-1和Nrf2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A作用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A浓度的递增HepG2细胞中Nrf2和HO-1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SA组浓度为0.25、0.5、0.75 mmol·L-1时,Nrf2和HO-1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当SA浓度为1.0mmol·L-1时其增加量相对减少。在1mmol·L-1范围内,较高浓度的PA和较低浓度的SA对HepG2细胞Nrf2和HO-1的mRNA转录及其蛋白质的诱导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硬脂酸 HEPG2细胞 血红素加氧酶-1 转录因子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DNA结合活性的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宗炜 郭春宝 金先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7-130,共4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是一种细胞核蛋自,在调控肺泡上皮基因表达与活性物质分泌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在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探讨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是一种细胞核蛋自,在调控肺泡上皮基因表达与活性物质分泌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在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探讨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同位素放射自显影,光密度分析的方法分别检测有随访资料的96例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TTF-1DNA结合活性在腺癌组织其光密度值为172±23.2,高于其它病理类型,其中小细胞癌光密度值为141±16.3,鳞癌光密度值为122±13.6(P<0.05);在高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TTF-1DNA结合活性较高(P<0.05)。TTF-1DNA结合活性水平与肺癌患者生存情况呈负相关。结论TTF-1DNA结合活性在肺癌组织较高;在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明显不同,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肺癌患者转移及生存情况的潜在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肺肿瘤 电泳迁移率 放射自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1与B7-2对调节人IL-2基因的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相同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克晓燕 John Gribben +1 位作者 王晶 王德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2-518,共7页
为了解B7共刺激对细胞因子 ,特别是对IL 2mRNA及转录因子NF κB和AP 1的影响 ,探讨B7介导的IL 2调节的分子机制 ,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体系中分别或联合加入抗B7 1、抗B7 2单克隆抗体和CTLA 4Ig以阻断B7/CD2 8信号传导 ,通过... 为了解B7共刺激对细胞因子 ,特别是对IL 2mRNA及转录因子NF κB和AP 1的影响 ,探讨B7介导的IL 2调节的分子机制 ,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体系中分别或联合加入抗B7 1、抗B7 2单克隆抗体和CTLA 4Ig以阻断B7/CD2 8信号传导 ,通过竞争性PCR定量检测其对IL 2和IL 4mRNA的影响 ,并初步测定IFN γmRNA的改变 ,同时用转染MHCⅡ类分子及联合转染等量B7 1或B7 2的NIH3T3转基因细胞tDR7,tDR7/B7 1和tDR7/B7 2刺激CD2 8+ T细胞 ,通过DNA 蛋白结合实验观察B7对IL 2转录因子NF κB和AP 1的影响。结果表明 :抗B7 2单抗和CTLA 4Ig可明显抑制B7介导的IL 2和IL 4mRNA合成 ,而抗B7 1单抗仅有轻度抑制作用 ,2种或 3种抗体联合应用时抑制作用相加。MLR 1 - 6小时 ,单独tDR7即可诱导NF κB的表达 ,联合转染B7早期对其结合活力无明显影响 ,6小时后tDR7诱导作用减弱 ,B7却可显著延长tDR7的诱导作用至 72小时。tDR7早期同样可诱导AP 1的表达 ,联合转染B7分子在 2 4小时内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在反应后期可延长tDR7对AP 1的上调作用 ,B7 1与B7 2间作用未见明显不同。结论 :B7通过减少IL 2mRNA降解和影响基因转录而上调IL 2分泌 ,并可同时影响多种细胞因子分泌 ;在转录水平B7 1与B7 2作用未见明显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1 B7-2 IL-2基因 NF-кB 转录因子 AP-1 移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调控转录因子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洪英楷 林明恩 吴华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TNF-α调控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CG)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取膀胱癌组织,同时取远离癌组织中心5... 目的:研究TNF-α调控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CG)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取膀胱癌组织,同时取远离癌组织中心5 cm以上的组织作为正常膀胱组织。此外,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G患者30例,术后均留取CG组织。将膀胱癌细胞株RT4、BIU87进行细胞培养,采用不同浓度TNF-α(0、1、5、10 nmol/L)对上述细胞系进行处理。分析不同膀胱组织中TNF-α、FoxM1表达情况,不同浓度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对FoxM1的表达影响,不同浓度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对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影响。结果:正常膀胱、CG、膀胱癌组织中TNF-α、FoxM1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0 nmol/L浓度的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后,FoxM1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0 nmol/L浓度的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后,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M1的表达,继而影响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从而在C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腺性膀胱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叉头框转录因子M1 表达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新业 李丽君 +3 位作者 程三放 高登峰 王子颖 屈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小剂量组(C组)和利多卡因大剂量组(D组),缺血前10 min腹腔注射。脑缺血10 min再灌注24 h时,断头处死大鼠。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组织ICAM-1及NF-κB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CAM-1及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ICAM-1和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利多卡因可下调ICAM-1及NF-κB表达;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出现明显坏死,利多卡因可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结论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ICAM-1与NF-κB基因表达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细胞向黏附分子-1 转录因子-ΚB 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的转录活性调控及其信号传导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鹏华 陈兰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63-867,共5页
低氧诱导因子 1(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HIF 1)是氧平衡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 .依赖HIF 1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广泛影响葡萄糖代谢、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发生 ,与机体低氧适应、胚胎发育、各种缺血性疾病及肿瘤相关 .HIF 1自身活性调... 低氧诱导因子 1(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HIF 1)是氧平衡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 .依赖HIF 1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广泛影响葡萄糖代谢、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发生 ,与机体低氧适应、胚胎发育、各种缺血性疾病及肿瘤相关 .HIF 1自身活性调节是低氧应答基因表达调控的中心环节 .调控主要发生在源于Ras的两条信号途径 :Ras/Raf/MEK介导的HIF 1反式激活功能调控 ,PI(3)K/Akt依赖的HIF 1alpha蛋白稳定性调控 .这两个信号传导途径分别独立又协调地调控着H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转录活性 调控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星 何朝宏 +1 位作者 许长宝 李云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2-875,共4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光谱纯试剂(spectrum pure,SP)法检测62例前列腺癌组织及1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NF-κB和HIF-1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RT-PCR结果显示NF-κB和HIF-1α的mRNA在前列腺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F-κB和HIF-1α蛋白在前列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0%和66.13%,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11.77%和5.88%(P<0.05)。(2)NF-κB和HIF-1α的阳性表达均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3)NF-κB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68,P<0.05)。结论:NF-κB和HIF-1α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在前列腺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转录因子-ΚB 缺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芯片检测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在肺癌细胞核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白晓燕 申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揭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特点及规律。方法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20例正常成人肺组织、15例胚胎肺组织、100例肺癌原发灶及其相应的5... 目的揭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特点及规律。方法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20例正常成人肺组织、15例胚胎肺组织、100例肺癌原发灶及其相应的55例淋巴结转移灶的765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芯片中TTF-1蛋白的表达。用Leica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试组织芯片上TTF-1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胚胎肺泡上皮细胞核TTF-1阳性单位(PU)值小于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不同类型肺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均小于胚胎肺泡上皮细胞和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肺腺癌和肺小细胞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均大于肺鳞癌和肺大细胞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肺鳞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大于肺大细胞癌癌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肺的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均大于其癌原发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P<0.001,P<0.05);肺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与其原发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基本相同(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原发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原发灶癌细胞核TTF-1的PU值(P<0.001);癌细胞胞核TTF-1的PU值与肺癌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和患者性别无关(P>0.05);TNMⅡ-Ⅳ期癌细胞胞核TTF-1的PU值大于Ⅰ期(P<0.001)。结论TTF-1的表达量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胚胎肺泡上皮细胞和肺癌细胞核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并依次减少;肺癌细胞核TTF-1的表达具有癌组织类型差异性,腺癌和小细胞癌相对较高,鳞癌和大细胞癌极少;TTF-1胞核高表达的肺癌易发生转移,TTF-1胞核高表达的肺的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癌细胞为具有明显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组织芯片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FAR1-5转录因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彩霞 李春娟 +5 位作者 孙全喜 张浩 王娟 苑翠玲 单世华 赵小波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0,共5页
FARl是一类起源于转座子酶的转录因子,在光敏色素A(phyA)信号通路启动、植物光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抗旱花生品种J11的FAR1-5基因进行了克隆,通过序列比对进化分析,表明其与野生花生Arachis duranensis,A.ipaensis相关基因... FARl是一类起源于转座子酶的转录因子,在光敏色素A(phyA)信号通路启动、植物光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抗旱花生品种J11的FAR1-5基因进行了克隆,通过序列比对进化分析,表明其与野生花生Arachis duranensis,A.ipaensis相关基因具有较高相似度。干旱胁迫状态下,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强于野生型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表明该转录因子可积极响应花生抗旱胁迫。研究结果可为花生抗旱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1-5转录因子 花生 过表达 干旱胁迫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雁萍 沈艳莹 殷晓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TF-1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的表达,选用来自两家公司的TTF-1抗体,其克隆号分别为8G7G3/1(Dako)和SPT24(Novocas...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TF-1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的表达,选用来自两家公司的TTF-1抗体,其克隆号分别为8G7G3/1(Dako)和SPT24(Novocastra)。结果收集临床常见肿瘤标本160例,包括肺、甲状腺、肝脏、胃、结直肠、肾、乳腺及卵巢癌各20例。(1)在甲状腺和肺腺癌中,克隆号为8G7G3/1(Dako)的TTF-1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4/20)和80%(16/20),克隆号为SPT24(Novocastra)的TTF-1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19/20)和100%(20/20)。TTF-1的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2)在肝细胞性肝癌中,8G7G3/1的阳性表达率为80%(16/20),而周围正常或良性病变(包括肝硬化、炎症及腺瘤)的肝细胞呈100%(20/20)阳性表达。其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相反,SPT24均呈阴性反应。(3)在胃、结直肠及卵巢癌中,8G7G3/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20)、5%(1/20)和20%(4/20),信号定位于细胞质;而SPT24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40%(8/20)、10%(2/20)和10%(2/20),信号定位于细胞核。(4)在乳腺癌中,两种不同来源的TTF-1抗体在细胞核及细胞质都呈浅黄色均一性的非特异性表达。(5)TTF-1在肾细胞癌中不表达。结论(1)TTF-1(8G7G3/1及SPT24)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是肺及甲状腺癌的重要特征。(2)TTF-1(8G7G3/1)可作为肝细胞性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物之一。(3)克隆号分别为8G7G3/1(Dako)和SPT24(Novocastra)的TTF-1在本质上是两种具有不同分子量及长短的蛋白多肽,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临床实际应用时需注意抗体来源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肿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碱烧伤中白介素-1与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明昌 王勇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α(IL-1α)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对角膜碱烧伤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碱烧伤模型,裂隙灯显微镜与病理组织学观察角膜炎症反应,应用western-blot测定角膜中NF-κB...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α(IL-1α)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对角膜碱烧伤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碱烧伤模型,裂隙灯显微镜与病理组织学观察角膜炎症反应,应用western-blot测定角膜中NF-κB的表达;应用酶链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IL-1α的表达。结果碱烧伤角膜炎症反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第7d开始溃疡形成,21d左右趋于稳定。活化的NF-κB表达量与IL-1α质量浓度在碱烧伤后早期显著增加,伤后3d达到高峰,7d后回落,14d降至正常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角膜碱烧伤后IL-1质量浓度与NF-κB表达量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08(P<0·01)。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早期,NF-κB显著活化,提高IL-1α的表达,在角膜碱烧伤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转录因子ΚB 角膜碱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