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喜草在水土保持 坡地农业应用前景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季梦成 董闻达 +2 位作者 谢国文 李德荣 刘士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是一种著名的多用型水土保持植物,1989年引种到大陆后,经多点试种观察和示范推广,证明百喜草能适应广大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具有较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 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是一种著名的多用型水土保持植物,1989年引种到大陆后,经多点试种观察和示范推广,证明百喜草能适应广大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具有较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论述了百喜草的生物学特性,在坡地农业中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的生态效益,以及省工经营绿色坡地农业技术体系,并探讨了百喜草在国土保育和坡地农业应用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喜草 水土保持 坡地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喜草在我国南方红壤坡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地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德荣 王静 董闻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48-952,共5页
通过较系统地总结近十多年百喜草在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坡地农业中的应用与研究,结果表明:百喜草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改土增肥、改善生产区小气候、增加主作物产量、改善果品质量以及提供草食畜禽饲料等作用。对在坡地农业体系中开展的综... 通过较系统地总结近十多年百喜草在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坡地农业中的应用与研究,结果表明:百喜草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改土增肥、改善生产区小气候、增加主作物产量、改善果品质量以及提供草食畜禽饲料等作用。对在坡地农业体系中开展的综合利用,表明有利于整个生态农业系统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广泛应用百喜草,可为南方红壤坡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喜草 南方红壤 坡地农业 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 禾本科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土壤N_2O排放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程艳辉 赵书华 +2 位作者 莫琼 郭忠录 蔡崇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0-706,共7页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当前全球变化条件下,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行为产生的N2O排放增加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亚热带地区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当前全球变化条件下,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行为产生的N2O排放增加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亚热带地区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绿篱枝叶还田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进行原位监测,观测紫穗槐枝叶移出(AR)、翻施(AI)、表施(AC)及作物单作(CK)4种处理下整个生长季土壤N2O的排放量,对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期,4个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呈现出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AR、AI、AC、CK处理全生长季的排放总量为127.62 mg.m 2、209.66 mg.m 2、208.73 mg.m 2、77.52 mg.m 2。作物不同生育阶段N2O日均排放通量在冬小麦季表现为:开花—成熟期>拔节—开花期>出苗—拔节期;在夏玉米季表现为:拔节—抽雄期>播种—拔节期>抽雄—成熟期。本试验综合评估了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显示,土壤N2O排放通量在冬小麦季与土壤温度相关性显著,在夏玉米季与土壤水分相关性显著。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紫穗槐复合种植及枝叶还田显著促进土壤N2O排放,翻施处理产生的N2O量大于表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 土壤N2O排放 紫穗槐枝叶还田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州市坡地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4
作者 申琪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8期124-125,共2页
因地制宜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结构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林州市山地多、平原少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坡地经济的可行性。主要探究林州市在坡地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不断深化农业发展改... 因地制宜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结构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林州市山地多、平原少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坡地经济的可行性。主要探究林州市在坡地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不断深化农业发展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观点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经济 坡地农业 林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喜草在坡地农业、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5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0-330,共1页
5月12日上午,由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百喜草在坡地农业、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关键词 坡地农业 专家鉴定 生态修复 百喜草 示范 应用 江西农业大学 开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坡地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保育之互动
6
作者 游繁结 《福建水土保持》 1995年第2期37-47,共11页
台湾山多平地少,山坡地农业自有其发展空间,但是山坡地农业之开发苟无水土保持处理之配合,则因坡地环境之特殊性,极易造成水土资源之流失,导致农业依存之土壤日趋贫瘠,国民赖以生存之水源日渐匠乏,至其极限农业将为之消失,国家... 台湾山多平地少,山坡地农业自有其发展空间,但是山坡地农业之开发苟无水土保持处理之配合,则因坡地环境之特殊性,极易造成水土资源之流失,导致农业依存之土壤日趋贫瘠,国民赖以生存之水源日渐匠乏,至其极限农业将为之消失,国家经济为之衰退。是以山坡地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保育具有唇齿相依之关系。农政单位在拟定农业政策时,已充分了解山坡地农业与保育政策配合之必要性,但因缺乏足够之诱因,致使水土资源保育工作未能充分落实。而水土保育工作亦非农政单位之专责工作,必须依赖整体之经济政策、财政支援、社会认知及及教育宣导等政府各负责部门之配合,方能竞其功。因之当今在推动山坡地农业政策及执行水土保育工作之同时,亟须配合合理土地利用规划、农地重划、设置农业专业区、提为奖励补助、提并经营管理理念与技术等降低生产成本之措施,以提高农民所得、激励农民从事水土保持之意愿。并以管制农药肥料之手段,控制污染源之扩大,以补助设施农业之方式,抑制勤耕作物在山坡地之扩张。此外,工商业之四馈农业,使得农业能在充裕资金之支援下,导正其健全之发展。因之在农民有实质获利之诱因下,水土保持工作方得以落实,相对的,水土资源环境能获得维护下,方能维系山坡地衣业之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农业 水土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利用坡地资源 发掘农业生产潜力
7
作者 张昭仁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4期21-25,共5页
浙江省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农业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的两难局面。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出路只有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掘农业内在潜力,力争多生产一些粮食和农副产品,提高社会总供给能力。
关键词 坡地资源 农业生产潜力 坡地农业 草山草坡 山区坡地 合理利用 低丘缓坡地 山丘坡地 坡耕地 发展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坡地农场机械化
8
作者 涂本玉 林永顺 刘昆扬 《福建水土保持》 1996年第2期55-60,共6页
台湾山坡地作为农业利用之面积甚为广大,为加强山坡地之保有与利用、促进坡地农业之发展,有关方面近二十多年来大力推展坡地农场机械化。推展坡地农场机械化所行之方法可分为三方面:一为推行拉地机械施工作业,改进施工技术、有效进... 台湾山坡地作为农业利用之面积甚为广大,为加强山坡地之保有与利用、促进坡地农业之发展,有关方面近二十多年来大力推展坡地农场机械化。推展坡地农场机械化所行之方法可分为三方面:一为推行拉地机械施工作业,改进施工技术、有效进行水土保持处理、兴建坡地农场基本设施,及改善坡地利用环境;二为改良及研发适于坡地作业之农业机械与机械设施,以节省劳力、增加农业生产;三为建立坡地农场之机械化作业体系,籍整合水土保持、土地利用、作物栽培、及机械作业,以求坡地农业之现代化与永续发展。经由有关单位与人员之协办参与,台湾坡地农场机械化已获致多方面之成效,其最显著者为:1、使政府各年度山坡地保育利用计划下之水土保持处理与公共设施之工作量得以顺利完成,并保持良好之工作品质。2、已完成改良及研发一系列之坡地农业机械与机械设施,使被地重要作物之栽培管理作业均得以机械化。3、配合坡地保育利用方式与作物栽培方法,已建立多种坡地农场机械化作业体系,可供农民参考采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机械设施 水土保持 坡地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安和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7-64,共8页
该大分析了贵州省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大。发展速度快,区域性强,以坡耕地侵蚀为主的特点。提出人口增长,粮食不足造成坡地农业扩大是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水土流失使区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旱、涝... 该大分析了贵州省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大。发展速度快,区域性强,以坡耕地侵蚀为主的特点。提出人口增长,粮食不足造成坡地农业扩大是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水土流失使区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旱、涝等自然灾害加剧,已成为贵州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农村贫困的根源。从持续发展战略角度提出了贵州省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坡地农业 防治对策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科院现代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介绍
10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贵州 农科院 现代农村 《中国南方旱坡地可持续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